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248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docx

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细胞:

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

(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子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2.纹孔:

细胞形成次生壁时,在一些位置上面不沉积次生的壁物质,而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3.胞间连丝:

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4.细胞全能性:

植物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又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二、论述题

1.试区别:

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体。

答:

细胞质由基质和众多细胞器构成。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原生质体是除去了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中有哪些质体?

各有什么特征?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

(1)前质体:

无色或呈现淡绿色的球状体,其外有双层膜包被,内膜内褶,伸入基质中,或形成少许游离的小泡或类囊体,膜内基质有少量的DNARNA核糖体和可溶性蛋白等。

当细胞生长分化时,前质体可转变成其他类型的质体。

(2)叶绿体呈透镜形或椭圆形,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结构复杂,由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和基质构成,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合成某些蛋白质,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个体发生上,叶绿体来自前质体。

(3)白色体近于球体,其内部结构简单,在基质中仅有少数不发达的片层和油造体,来自于前质体。

(4)有色体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由前质体发育而来,或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成。

3.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如何?

答:

(1)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体、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2)核被膜包括核膜和核纤层两部分,核被膜由两层膜组成,外膜表面由核糖体,并与内质网连通,核被膜上还分布由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核纤层是核被膜内膜的一层蛋白质网络结构,为核膜和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并介导核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染色质是间期核内DNA、组蛋白、非组蛋白等组成的线性复合物,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核仁是细胞核中无膜包被的颗粒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合成rRNA。

(5)核基质是核内核仁和染色质以外的主要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络状结构,为核内组分提供了结构支架,在DNA复制、RNA转录和加工、染色体构建时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4.植物细胞有哪些重要的后含物?

它们有何重要的经济价值?

答:

1)后含物是植物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一些非原生质的物质,包括贮藏营养物质(淀粉、脂类、蛋白质)、代谢废弃物和植物次生物质。

2)贮藏的营养物质将来或作为形成心原生质体的建筑材料,或作为植物生活中所必须进行的呼吸作用的原料。

废弃物和次生物质多为废料不再被利用,随着废料的排出,有的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如鞣,有的可避免细胞中毒,如晶体,但也有可能被再度转化而重新利用。

5.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它们各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是真核细胞分裂最普通的形式

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一个母细胞质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

一个母细胞进行两次连续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等

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中的一半

有同源染色体配对、交叉、交换等现象

有丝分裂的意义:

子细胞有着母细胞同样的遗传物质,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经有性生殖,两配子结合,使染色体数目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周而复始,保证了物种遗传上的相对稳定性,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许多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物种遗传的变异性。

第二章植物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答:

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2.机械组织

答:

是有巩固、支持植物体的组织,主要特征为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包括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3.复合组织

答:

指由发育上来源相同、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几种组织复合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结构。

如:

周皮、树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和分泌结构。

4.维管组织

答:

把以输导组织为主的,由输导、薄壁、机械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为维管组织

二、简答题

1.简述分生组织的细胞特征及其类型。

答:

特征:

1)细胞小,等径、排列紧密

2)细胞壁薄,核相对较大,细胞质丰富,含有各种细胞器。

3)一般无质体和液泡的分化,或只有前质体和前液泡。

类型:

1)按来源和性质分:

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2)按位置划分:

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2.简述导管和栓管的异同点。

答:

相同点:

导管和筛管均是长管状细胞,存在于被子植物的各器官中。

不同点:

导管:

存在于木质部中,运输水溶液,向上运输,为长管形死细胞,细胞壁具有不同程度的次生加厚,加厚方式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5种,端壁上有穿孔,较老的导管会形成侵填体。

筛管:

存在于韧皮部中,向下运输,为长管形无核活细胞,具有多个液泡,细胞壁薄,端壁发育成筛板,其上形成许多筛孔,穿过筛孔有联络索通过,运输同化产物,筛管会在筛板上形成胼胝体。

3.简述厚壁组织与厚角组织的异同点。

答:

厚角组织的细胞壁多在角隅局部增厚,加厚层次为初生壁,加厚物质为纤维素,细胞内具有原生质体和叶绿体,具有分裂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分布于植物体地上部分较幼嫩和易摆动的部位。

厚壁组织的细胞壁为全面而强烈的增厚,加厚层次为次生壁,加厚物质多为木质素和栓质,成熟的厚壁组织为死细胞,具有极强的机械支持功能,分布于植物体的成熟器官中。

三、论述题

1.从结构和功能方面区分:

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表皮和周皮,筛管和导管,木质部和韧皮部。

答:

(1)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的细胞壁多在角隅局部增厚,加厚层次为初生壁,加厚物质为纤维素,细胞内具有原生质体和叶绿体,具有分裂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分布于植物体地上部分较幼嫩和易摆动的部位。

厚壁组织的细胞壁为全面而强烈的增厚,加厚层次为次生壁,加厚物质多为木质素和栓质,成熟的厚壁组织为死细胞,具有极强的机械支持功能,分布于植物体的成熟器官中。

(2)表皮和周皮

表皮是初生保护组织,是器官外表早期形成的初生覆盖层,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的表皮,通常为一层生活细胞组成。

表皮包含:

表皮细胞、气孔器和毛状体等。

周皮是取代表皮的复合型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有加粗生长的根茎的外表,形成木栓形成层平周的向外分裂、分化出多层木栓层,向内分裂分化少量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周皮。

(3)筛管和导管

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中,运输水溶液,为长管形死细胞,细胞壁具有不同程度的次生加厚,加厚方式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5种,端壁上有穿孔,较老的导管会形成侵填体。

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中,为长管形无核活细胞,具有多个液泡,细胞壁薄,端壁发育成筛板,其上形成许多筛孔,穿过筛孔有联络索通过,运输同化产物,;筛管会在筛板上形成胼胝体。

(4)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和韧皮部在器官中常呈分离的束状结构。

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薄壁、机械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由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管状结构,故常将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其中之一称为维管组织。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一、简答题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各有什么特点?

答:

凡种子都含有种皮和胚,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1)胚:

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是幼小的植物。

子叶的数目有1片、2片和多片之分。

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面还有胚根鞘,胚芽外还有胚芽鞘。

(2)胚乳:

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种子萌发时其营养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和利用。

有些植物的胚乳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已被胚吸收利用,所以这类种子在成熟后没有胚乳。

如豆科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已转移到子叶中贮存。

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3)种皮:

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由胚珠发育而来。

种皮的厚薄色泽和层数,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成熟种子在种皮上常可见钟脐(种子从果实上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和种孔。

禾本科植物的种皮和果皮不可分,是颖果。

第四章根的形态和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定根:

发育于主根和侧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

2.不定根:

发生位置不固定,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

3.直根系:

主根发达的根系。

4.须根系:

无明显主根,有大小相近的侧根和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5.外始式:

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6.凯氏带: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较整齐排列成一环,其细胞在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称凯氏带

7.根瘤:

固氮菌、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常见的为豆科植物的根与根瘤细菌共生而形成的瘤状结构。

8.菌根:

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某些真菌共生而形成的共生体。

二、绘图

1.绘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横切面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三、论述题

1.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并说明各部分属于何种组织?

答:

在双子叶植物根毛区的横切面上,从外至内可见到表皮、皮层和中柱三个明显部分。

(1)表皮:

是最外一层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由原表皮发育而来,角质膜很薄,无气孔,许多表皮细胞往外突出成根毛。

表皮的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表皮属于吸收薄壁组织。

(2)皮层:

位于表皮之内,有基本分生组织分化的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大,排列疏松具有胞间隙。

皮层占有根横切面的很大比例,是水分和溶质从根毛到中柱的横向运输途径,并有一定的通气作用,也是根进行生物合成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

又可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

外皮层:

由一至几层细胞构成,形状相对小些,排列紧密整齐,初期可通过水和溶质,后期壁栓化,起保护作用

内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较整齐排列成环,其细胞在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称凯氏带。

皮层薄壁组织:

由多层细胞构成,细胞比较大,排列疏松,有细胞间隙,胞内含有贮藏物质(主要淀粉粒)。

主要起横向运输和贮藏作用,有些植物还具有通气作用。

(3)中柱:

又称维管柱,是指皮层内的中轴部分,包括所有起源于原形成层的维管组织和非维管组织(主要是薄壁组织)。

横切面上,所占比例较小(约占1/3半径)。

中柱的细胞较小而密集,易与皮层区别。

中柱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组织四部分组成。

中柱鞘:

位于中柱外围与内皮层相毗邻,常由一至几层连续的薄壁细胞构成。

特点:

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当它恢复分生能力时,可产生部分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侧根、不定芽、乳汁管等。

初生木质部:

位于根的中央,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呈辐射状,起输导水分和矿质营养作用。

原生木质部靠外方具有辐射角,近中柱鞘部分,为较早分化成熟。

后生木质部靠内方,较迟分化成熟。

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是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

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组成,与原生木质部相间排列,输导同化产物,分为原生韧皮部和后生韧皮部。

初生韧皮部的成熟方式也是外始式。

薄壁组织:

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常有几排薄壁细胞。

当进行次生生长时,其中的一层细胞形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2.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

答:

禾本科植物根的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一样,都有表皮、皮层和中柱,但在下列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外皮层细胞壁栓质化增厚,在跟毛裤为表皮脱落后起永久保护作用。

2内表皮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是薄壁的,横切面上呈马蹄形加厚。

在正对原生木质部处,常有薄壁的通道细胞,成为水溶液自外向内的运输通道。

3中柱鞘在根发育初期可形成侧根,而在发育后期常部分或全部木化。

4维管柱为多原型,7-12束,中央有发达的髓,木质部与韧皮部的组成成分少,结构简单。

5只具有初生结构,无次生生长。

第五章茎的形态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芽:

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2.定芽:

生长在枝上有一定位置的芽.

3.不定芽:

从叶、根、或茎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4.内始式:

植物初生维管组织,在分化过程中,由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发育成熟。

这种离心进行的发育方式,称内始式

二、绘图

1.绘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横切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三、简答题

1.树木为什么能长高和增粗?

答:

树木由于顶芽茎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活动和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生长,从而导致不断长高。

由于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从而导致增粗。

2.为什么“树怕剥皮,而不怕烂心”?

答:

在树木的皮部有输导有机养分的韧皮部,环剥皮则会将韧皮部分割开,导致养分输导的途径中断,环剥部位以下的部分尤其是植物的根部会因得不到养分供应,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最终导致整枝植物死亡。

四、论述题

1.植物常见的分枝方式有哪几种?

试举例说明。

答:

单轴分枝:

从幼苗形成开始,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

大多数裸子植物和部分被子植物具有这种分枝方式,如松、杉、白杨、柳等。

这种分枝方式能获得粗壮通直的木材。

一些草本植物,如黄麻等亦为单轴分枝,栽培时,保持其顶端优势可提高麻类的品质

合轴分枝:

顶芽生长到一定时期,渐渐失去生长能力,继由顶芽下部的侧芽代替顶芽生长,迅速发展为新枝,并取代了主茎的位置。

不久新枝的顶芽又停止生长,再由其旁边的腋芽所代替,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分支在幼嫩时显著呈曲折状。

合轴分枝的节间较短,能多开花、结果,是丰产的分枝方式,合轴分枝植株上部或树冠呈开展状态,有效的扩大光合作用面积,是比较进化的分支方式,大多被子植物,如马铃薯、番茄、苹果、梨、桃、杏、核桃、桑和柳等有这种分支方式。

二叉分枝:

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点)本身分裂为二,形成二叉分枝。

多见于低等植物和少许高等植物中。

假二叉分枝:

具有对生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二叉状的分枝。

如辣椒、石竹、茉莉等。

分蘖:

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

产生于比较膨大而贮有丰富养料的分蘖节上。

直接从主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称一级分蘖,在一级分蘖基部又可产生新的分蘖芽和不定根,形成次一级分蘖。

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第三级、第四级分蘖。

结果一株植物形成了许多丛生在一起的分枝。

2.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各部分由哪些组织构成?

各有何功能?

答:

在横切面上,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1)表皮:

一层生活细胞。

它包括表皮细胞和气孔器,表皮细胞上常具有表皮毛,其外壁有角质层等,属于初生保护组织。

(2)皮层:

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薄壁细胞构成。

厚角组织:

成束或成片存在,起支持作用。

常含叶绿体,故幼茎常呈绿色,兼有光合作用。

薄壁组织:

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具细胞间隙,靠外的细胞内含叶绿素。

皮层薄壁组织中常有一些分泌结构分布。

另还具有通气、贮藏等功能。

内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内常含淀粉粒,故又称淀粉鞘(部分植物才有)。

(3)维管柱:

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占横切面比例较大,由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组成。

大多数植物的幼茎内无中柱鞘,或不明显,或与内皮层共同构成淀粉鞘。

1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生排列共同组成维管束,两者之间具有由原形成层保留下来的束中形成层,这是进行此生加粗生长的基础,因而称为无限外韧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组织和木纤维组成;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和韧皮纤维组成。

横切面上,许多维管束环状排列于皮层内侧;在立体结构中,各维管束可分叉或合并彼此交织连贯。

原形成层在分化为维管束时,初生韧皮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而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内始式,这与跟的外始式发育有根本的不同。

有的植物为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

2髓和髓射线:

髓和髓射线是维管柱内的薄壁组织。

位于茎中央的部分为髓,占比例很大;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与髓的部分为髓射线。

髓细胞体积较大,常含淀粉粒,有时也有含单宁的异细胞,故髓具有贮藏作用。

髓射线除具有贮藏作用外,还有横向运输作用。

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可变为束间形成层。

草木植物的幼茎中,由于维管束间距较大,髓射线宽,而木本植物的幼茎中由于维管束互相靠近,髓射线很窄。

3.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表皮

具有根毛,属吸收组织

外壁角质化,属初生保护组织

外皮层

小型紧密细胞组成,后栓化,起临时保护作用

常由厚角组织构成,具有光合作用

皮层与中柱的大小

皮层大,中柱小

皮层小,中柱大

内皮层

明显,具有凯氏带

不明显,没有凯氏带

中柱鞘

明显,具有分裂潜能,可形成侧根、不定芽、维管形成层的小部分和首轮木栓形成层等

不明显,或在有些植物中,中柱鞘与内皮层共同构成淀粉鞘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方式

相间排列,成辐射状维管束

内外并生排列形成外韧维管束;许多维管束排成一环

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

外始式

内始式

髓和髓射线

常无

发达

 

第六章叶的形态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完全叶:

指具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2.不完全叶:

在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结构中,缺少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3.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

4.复叶:

在叶柄上着生2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片。

二、绘图

1.绘双子叶植物叶片横切面部分详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叶的上表面绿色比下表面深?

答:

这与叶片的结构有关。

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海绵层——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内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叶片正面颜色深,是栅栏层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四、问答题

1.比较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上的区别。

答:

相同点:

都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三部分中分别相对应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也相似,如表皮一般都是由一层细胞组成,除气孔外,无胞间隙,叶脉的木质部都在近上表皮的一侧。

不同点:

双子叶植物

禾本科叶植物

表皮细胞

无长、短细胞之分

有一种长细胞和二种短细胞

气孔器

保卫细胞肾形,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长哑铃形,副卫细胞近菱形

表皮

泡状细胞

叶肉

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异面叶或等面叶)

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等面叶)

2.试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并指出各部分包括哪些组织。

答: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包括表皮细胞、气孔器或者还有表皮毛、异细胞、排水器等,有上下表皮之分。

其上有角质膜或蜡被等附属物,加强了表皮的保卫功能,并有节制过度蒸腾的作用。

属初生保护组织。

其上的气孔不仅是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主要通道,也是分泌或吸收某些物质的通道。

叶肉主要由同化组织组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场所。

叶脉的主要部分是叶片中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的维管组织,既能输送水分和养料,又能支撑叶片使其获得充足的光照,以利于叶肉完成光合作用。

第九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无融合生殖:

胚囊里形成胚的过程不需精卵结合就能发育成胚

2.单性结实:

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

第十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种:

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能与其它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第十一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一、简答题

1.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答: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种子的胚具有,至多个子叶,多数为直根系,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都是木本,多乔木,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主要是风媒传粉,产生颈卵器,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胚珠具有一层珠被,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种子的胚具有或2个子叶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5有草本也有木本,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形成层细胞比较短,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具有真正的花,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不产生颈卵器,胚胎开始发生时无游离核时期,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

受精时无新细胞质形成,胚乳较发达,是双受精作用后产生的,父母本双方特性,是3倍体或3倍体以上,胚珠具有一层或两层珠被,种子内通常只有一个胚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一、问答题

1.试述20个常见科的名称,每科列举至少4种植物、

(一).双子叶植物

1木兰科Magnoliaceae

形态特征:

木本,稀藤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常全缘,常具托叶,花辐射对称,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本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代表植物:

含笑,荷花玉兰(广玉兰),鹅掌楸,白兰花,

2樟科

识别要点:

木本有油腺,单叶互生革质;花两性整齐3基数,花萼花瓣状;核果,无胚乳。

本科植物叶革质全缘,离基3出脉,花序圆锥状。

代表植物:

樟树,肉桂,紫楠,山胡椒

3毛茛科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许多性状原始,被认为是草本植物祖先。

多数植物有药用价值。

识别要点:

草本,萼片、花瓣各5枚,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

多为聚合瘦果。

代表植物:

芍药,黄连,毛茛,石龙芮,白头翁,乌头,牡丹

4睡莲科

识别要点:

心皮多数联合,浆果。

其他同莲科。

代表植物:

睡莲,王莲

5、睡莲目-莲科

识别要点:

水生草本,具根状茎,叶盾形近圆,花大单生花托海绵质、漏斗形,花被多轮,雄蕊多数,花药瘦小,有延伸药隔,心皮多数,坚果革质。

代表植物:

6罂粟科

识别要点:

草本,有乳汁,无托叶,萼片早落,雄蕊多数分离,子房上位,侧膜胎座,蒴果。

种子有胚乳。

代表植物:

罂粟,虞美人

7、桑科

识别要点:

木本,单叶互生,具乳汁;花小单性成各式花序,4基数,雄蕊与萼片同数而对生;聚花果。

代表植物:

桑,无花果,菠萝蜜,榕树,构树

8榆科

识别要点:

木本,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叶基不对称;花小单被,4基数;翅果、核果或坚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