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504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35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化学必修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复习.docx

《化学必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复习.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必修复习.docx

化学必修复习

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注意亊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4)重视并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2.安全措施:

(1)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___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______

(2)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___冲洗,再涂上_______溶液。

(3)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盖;

(4)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硫粉进行回收;

(5)误食_______离子,可服用大量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

(6)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Na2CO3(不可用Na2SO4)解毒。

(7)实验中要做到“五防”:

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8)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

不能用___接触药品

不能把____凑到容器口去_____药品的气味

不能____药品的味道。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

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______的操作叫混合物的分离,

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_____的操作叫提纯。

1.过滤和蒸发

(1)过滤操作适用于分离__体和__体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过滤装置。

常由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组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实验:

粗盐的提纯(含不溶性泥沙.CaCl2.MgCl2.SO42-)

(2)蒸发操作适用于可溶性______混合物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蒸发装置,

由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等仪器组装而成。

注意:

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________;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棒,防止由于局部_____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接近蒸干前应停止______,利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2.蒸馏和萃取

(1)蒸馏操作适用于提纯或分离___不同的__体混合物。

装置中各仪器的名称:

①酒精灯、②蒸馏烧瓶、③铁架台、④温度计、⑤冷凝管、⑥尾接管(牛角管)、⑦锥形瓶、⑧石棉网。

该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和蒸馏烧瓶支管处齐平,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如石油的蒸馏;冷凝水下进上出,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烧瓶中盛饭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的2/3;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2)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分液漏斗,辅助性仪器还需烧杯、玻璃棒。

常见萃取剂:

汽油(密度比水小)、苯(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

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___体混合物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分液漏斗,辅助性仪器还需烧杯、玻璃棒。

主要仪器中的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而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

三、离子检验

(1)SO42-的检验:

①一般在原试样中先加HCl酸化,目的是为了

排除CO32-、SO32-等离子的______,

②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______

(SO42-+Ba2+=BaSO4↓),说明原试液中有SO42-存在。

(2)Cl-的检验:

①一般在试样中先加HCl酸化,目的是为了

排除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干扰,

②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Cl-+Ag+=AgCl↓),说明原试液中有Cl-存在。

(3)CO32-检验:

在试样中加入HCl,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Ca(OH)2变浑浊的气体(Ca2++CO32-=CaCO3↓、2H++CO32-=H2O+CO2↑),

说明原试液中有CO32-存在。

四.除杂注意:

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

“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粒子集合体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离子团,甚至是组成它们的

质子、电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

g/mol或g.mol-1

(3)数值:

等于该粒子的相对________或相对________.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之间的距离

1.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气体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关系为V=n·Vm。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标准状况(温度0℃,压强1.01×105)时Vm=______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

任何气体: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分子数相同

推论:

同温同压时:

体积之比______分子数之比;

同温同体积时:

压强之比______物质的量之比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为cB。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CB=nB/V(=m/MV)单位为mol/l。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仪器有: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天平或量筒。

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溶液稀释:

溶液稀释:

C(__溶液)V(__溶液)=C(__溶液)V(__溶液)

在化学反应中:

计量数(方程式系数)比=物质的量比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

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化学)分类:

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纯净物分单质与

化合物;化合物分氧化物与酸碱盐等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把一(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____,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____。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固液气)状态,分散系有____种组合方式。

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固-气分散系。

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

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

分散质

粒子大小

丁达尔现象

稳定性

举例

溶液

<1nm

稳定

NaCl溶液

胶体

1~100nm

介稳性

Fe(OH)3胶体

浊液

>100nm

不稳定

泥水

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光波____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

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

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观察到液体为红褐色的Fe(OH)3的胶体;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补充:

①胶体粒子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能使光发生散射形成

“通路”(如放电影);溶液中粒子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作用:

区分_______和溶液

②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小,可以透过滤纸。

③胶体粒子通过吸附而带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电性相同,

粒子相互排斥并作布朗运动,具有介稳性;

应用:

如涂料颜料墨水的制造,洗涤剂喷雾剂的便用

布朗运动:

粒子不停地作无秩序的运动;与分散剂分子

对粒子无休止的随机撞击有关,非固有性质。

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运动;如静电除尘装置

聚沉:

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

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如制作豆腐果冻

第2节离子反应

一、化学变化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是否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是否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__电的化合物,酸、碱、绝大多数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不能___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

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电解质必须在___溶液中或____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

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电离的方程式

①NaHCO3_________________,②NaHSO4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的条件是:

生成____、____或____。

书写方法:

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____形式,

难溶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

删:

将不参加反应的____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

查方程式两端___个数和___数是否相等电离的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硝酸银和氯化钠_________②硫酸钠和氯化钡_____________③碳酸氢钠和盐酸__________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⑤实验室制氢气__________⑥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_____________⑦氯化镁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

3.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Ba2+、Ca2+等与SO42-、CO32;Ag+与Cl-、Br-、I-

②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与H+

③生成电解质:

NH4+与OH-;OH-、CH3COO-、ClO-、F-等与H+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如Fe3+与I-、S2-

②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在酸性条件下NO3-与Fe2+、I-、S2-、SO32-等还原性离子;SO32-与S2-。

C、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①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

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②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

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③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

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④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⑤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⑥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得到(偏向)电子,化合价____,被还原、发生____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失去(偏离)电子,化合价____,被氧化、发生____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O2,Cl2,HNO3,KMnO4,FeCl3,

浓H2SO4

Al,Zn,Fe,C,H2,CO

①氧化性越强,优先与还原剂反应,易得不易失电子:

F2>Cl2>Br2>I2,O2>S;还原性越强,优先与氧化剂反应,易失不易得电子

②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还原剂被氧化程度↑,氧化剂氧化性↑;反之,氧化剂被还原程度↑,还原剂还原性↑

③最高价:

氧化性,中间价:

兼具氧化还原性,最低价:

还原性

④浓度↑氧化还原性↑;温度↑氧化还原性↑

⑤酸性↑氧化性↑;碱性↑还原性↑

⑥得电子总数(化合价___总数)=失电子总数(化合价___总数),

应用:

方程式配平与计算

O2+4HCl=2Cl2+2H2O……MnO2+4HCl(浓)=MnCl+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Fe+CuSO4=FeSO4+Cu是或否___氧化剂___还原剂____

②CuO+C

Cu+CO2↑是或否___氧化剂____还原剂___

③CaCO3+2HCl=CaCl2+H2O+CO2↑是或否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

④Fe3O4+4CO

3Fe+4CO2是或否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⑤Cl2+H2O=HCl+HClO是或否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⑥2Na2O2+2CO2=2Na2CO3+O2是或否__氧化剂___还原剂__

⑦2FeCl3+Fe=3FeCl2是或否__氧化剂_____还原剂_____

⑧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⑨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⑩3O2

2O3是或否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在圆圈中填实对应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时参照白皮书)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活动性(还原性):

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

与非金属反应而生成氧化物

2Na+O2=_________,3Fe+2O2=__________,

2Fe+3Cl2=_________,Fe+S=_________

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

Na+2HCl=_________

活泼金属与H2O发生反应

置换出H2

2Na+2H2O=_________

3Fe+4H2O=_________

特殊金属如Al与酸溶液、

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2Al+6HCl=_________

2Al+2NaOH+2H2O=_________

注:

单质在空气中点燃,锂只能生成Li2O,钠可形成Na2O、Na2O2,

钾可形成K2O、K2O2、KO2,而铷形成的氧化物就更复杂了。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P52化学反应方程式中:

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物质的系数)之比____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已知一种物质相应的量、各物质的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求其它物质相应的量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和钠的重要化合物

1.钠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态、质软(可用小刀切)、密度比水小、

熔沸点低、导电导热性好

化学性质

(1)和非金属反应

常温下和氧气:

生成白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产生黄色火焰,生成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

和卤素单质的反应_____________

(2)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①浮(Na的密度比水小)

②熔(放热反应,且Na的熔点低)

③游和响:

产生气体的速度很快,反应很剧烈

④红:

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3)和酸反应

现象比与水反应剧烈:

Na+2HCl=NaOH+H2↑

(4)和盐溶液反应

一般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存

Na的密度比煤油__且不和煤油反应,应于煤油中保存,可以____

氧气

用途:

①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可冶炼金属;②钾钠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

的导热剂;③利用钠在高温下发出黄光的特性可作高压钠灯

焰色反应:

很多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氢氧化钠

物理性质

白色固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溶解时放热,

有腐蚀性,溶液呈强碱性,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性质

①遇酸碱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②与___发生中和反应

③与___性氧化物(如CO2、SO2等)发生反应…④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保存

密封保存,试剂瓶用橡胶塞

3.钠的氧化物比较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电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2

-1

色、态

白色固态

淡黄色固态

稳定性

不稳定

不稳定

与水反应方程式

Na2O+H2O=_______

2Na2O2+2H2O=________

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CO2=_______

2Na2O2+2CO2=________

氧化性、漂白性

--

强氧化性质、漂白性

用途

--

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

保存

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隔绝空气,远离易燃物,

密封保存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固体

细小的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比Na2CO3溶解度小,

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受热不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酸反应

CO32-+2H+=HCO3-

HCO3-+H+=CO2↑+H2O

与二氧化碳

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盐反应

Ca2++CO32-=CaCO3↓

--

用途

制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

发酵粉、医药、灭火器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要求都要过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1.铝的性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物理性质

银灰色固态或粉状、质硬、导电导热性好;铝箔:

良好的延展性

化学性质

(1)和非金属

反应

和氧气反应: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里边金属不易和氧气反应而被腐蚀_______________;氧化铝比铝的熔点高,加热铝箔时,融化的铝并不滴落是因Al2O3薄膜未熔化

①铝在氯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

(2)和酸反应

①HCl反应:

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SO4反应:

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碱反应

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相等,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铝粉反应,NaOH产生的氢气多

(4)和盐溶液

反应

铝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

(5)铝热剂的

反应

①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粉和三氧化二铬粉末混合加热

用途:

铝制导线、电线、炊具;铝箔包装;铝合金制门窗:

美观、硬度大;

2.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难溶于水,熔点高,坚固;是冶炼铝的原料,较好的耐火材料。

化学性质:

A12O3为____氧化物,可以与____、强___反应生成盐和水。

A12O3+6H+=2Al3++3H2O……A12O3+2OH-=2AlO2-+H2O

(2)氢氧化铝: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但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因碱性不强,刺激、腐蚀小,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化学性质:

Al(OH)3为____氢氧化物,可以与___、强___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

实验室制氢氧化铝:

Al2(SO4)3+6NH3·H2O=_____________

资料卡片:

复盐: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形成的盐如KAl(SO4)2,

十二水硫酸铝钾俗称明矾,它是无色离子晶体,溶于水生成

Al(OH)3胶体,吸附水里面的杂质,使水澄清,用作净水剂。

铝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要求都要过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铁和铁的化合物

1.铁的化学性质(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铝)

(1)和非金属反应

①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

②在氯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

③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_____________

(2)和酸反应

①和HCl:

离子方程:

②和H2SO4:

离子方程:

(3)和水反应

铁不和冷、热水反应,但在高温下能和水蒸气反应,图是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图,回答:

①在装置的空白处填上对应的试剂或用品名称。

②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