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526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桃江一中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桃江一中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时量:

120分钟分数: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涎(xián)皮怂(sǒng)恿轴(zhóu)线咬文嚼(jué)字

B.迤(yǐ)逦蓬蒿(gāo)寒砧(zhēn)茕茕孑(jié)立

C.簪笏(hù)踹(chuài)水付梓(zǐ)得鱼忘筌(quán)

D.酒馔(zhuàn)出岫(yòu)矜(jīn)育锱(zī)铢必较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电子情书》里的梅格•瑞恩和汤姆•汉克斯从最初誓不两立的对手最终演变为亲密无间的恋人,谁说爱情不是一场战争呢?

B.王山毫无悬念地获得出战全运会的资格,王川则必需参加在长沙举行的资格赛,以争取湖南队的最后一张全运会入场卷。

C.朝湫分为两湫,前湫状若卧蚕,四周青黛环拱;后湫形似弯月,湫内遍生红色水草,犹如胭脂溶入其中,真可谓山青水秀。

D.能否追回这笔脏款对刚兴起的沙市的廉政建设来说可谓厉害攸关,所以,即便胜利就在眼前,大家也始终不敢有半点松驰。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________,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________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________。

 A.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没有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畅通无阻地直射到地面,足以杀死很多生物,让动物失明,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

B.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空间自我规范的速度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网络空间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

C.公安部称,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缉捕回国,这将有效地防止类似的外逃事件不再发生。

D.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生活中①有掌声和欢笑,还有困难和挫折。

②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③,

懂得很多好道理,

未必真有用处,

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

除了

如果

那么

无论

/

B

/

如果

那么

即使

因为

C

不仅仅

因为

/

无论

因为

D

一定

/

所以

即使

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施耐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黄盖等。

B.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

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C.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D.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保护儿童,在对象上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面固然重要,但建立有效的救助机制,①,才是治本之策。

十多年前,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位中国老人到美国用“刮痧”疗法给孙子治病,却被当地儿童福利机构误认为“虐待儿童”而遭起诉的故事。

今天看来,那种“误会”所彰显的“孩子至上”理念和“强制报告”等刚性制度,②。

让困境儿童享有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从观念更新到制度创新,从福利保障到社会参与,③。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⑤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④。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注]①醮:

改嫁。

②烝烝:

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

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

④虫流:

指死亡。

⑤安乐公:

刘备之子刘禅。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9、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密的《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B.三国时期的蜀汉,终于汉怀帝刘禅。

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周门人方之游夏”“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

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

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11、请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4分)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4分)

(3)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③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④,迷楼还似景阳楼⑤。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

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

②许浑:

晚唐诗人,其诗以登临怀古见长。

③百二禁兵:

指隋炀帝的卫兵。

④有道:

指唐朝。

⑤迷楼:

隋炀帝筑。

景阳楼:

南朝陈后主筑。

(1)、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精妙。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4)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诗句是,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2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小题。

(25分)

一只白鹭

萨拉·朱伊特

初夏六月的一个夜晚,小女孩希尔薇赶着牛,顺着一条狭窄的小路,穿过黑黝黝的森林,向祖母的房子走去。

当希尔薇急匆匆穿过森林朝心爱的家走去时,她又想起曾和父母一起居住的那个肮脏而又拥挤的工业城镇。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尖利的呼哨。

希尔薇知道这不是鸟儿友好的呼哨,它有股坚定劲儿,是一个人发出的。

接着她就看到了一个年轻人。

他高高的个子,带着一支枪。

那陌生人和她并排走了起来。

回到家,陌生人向她面带笑容的祖母讲了他遇到的麻烦。

“我一直在搜寻各种鸟儿,却想不到迷了路。

我能在你家住一宿吗?

”“当然,你可以住在我们这儿,我们不大宽裕,但不会嫌你的。

”祖母说。

饭后,他们都坐在外边。

那年轻人说他是一名收集鸟类的科学家。

“我用枪把它们打下来,加上专门的化学防腐剂,把它们制成标本。

我家的书房中收藏着100多种不同的鸟儿。

”他慢条斯理地答道。

她的祖母自豪地说道,“希尔薇对鸟儿知道得也挺多的,对森林非常熟悉。

森林里的野兽常常径直走来从她手里吃面包。

“两天前,我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看到一只白鹭。

你也看到过么?

”年轻人问道。

希尔薇默不作声。

“这是一只羽毛柔软洁白、两腿细长、个头挺高的奇鸟。

它很可能把巢筑在大树顶上。

”希尔薇的心呼呼狂跳起来。

她认识那只奇怪的白鸟!

她在森林的那一边看到过。

那年轻人两眼紧盯着希尔薇。

“谁告诉我白鹭藏身的地方,我就给谁10美元。

那天夜里,希尔薇尽梦见她和祖母拿着那10美元所能买到的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第二天,希尔薇和那年轻人在森林里呆了一天,看到好多种鸟儿。

年轻人向希尔薇讲了这些鸟儿的好多事情。

希尔薇望着那年轻人时,眼中充满了爱慕。

她从未见过这样英俊漂亮的人,一种奇异的兴奋充溢她的心房。

这天夜里希尔薇久久不能合眼。

她想出了一个计划,既能让祖母得到那10美元,又能叫那年轻人高兴。

当太阳即将升起之时,她悄悄地穿过森林,来到一颗大松树下。

希尔薇猛地用小手抓住、用赤脚夹住大松树粗糙的树干,向上爬去时,尖利的干枝杈猫爪般地在她身上抓划。

她愈爬愈高,粘乎乎的松脂使她的手指僵硬不听使唤。

东方开始发白。

她终于爬到了最高的树梢。

她的小脸蛋看上去就像一颗淡淡的晨星。

金色的阳光撒向苍翠的森林。

两只苍鹰在远远的下方缓缓地比翼盘旋。

她感到好像自己也能在云彩之间展翅飞翔。

突然,希尔薇瞥见一个白影闪现,越来越大。

只见一只长着宽阔的白翅和修长的脖子的鸟儿飞掠而过,停落在她下面的一根松枝上。

这只白鹭向蹲在附近一棵松上窝里的伴侣叫一声,就扇起翅膀飞走了。

希尔薇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现在她知道那只野鸟儿的秘密了。

下来时,她尽力不去想她受的伤,她只愿意想:

告诉那陌生人该上哪儿去找白鹭窝时,他会对她说什么。

大约一小时后,希尔薇走进了厨房,祖母和那年轻人站起身来。

他的眼睛和善而又深奥地盯着希尔薇那双深灰色的眼睛。

他可以付给希尔薇和她的祖母10美元。

说出她的秘密的美妙时刻到来了。

但是,希尔薇却默不作声,白鹭是如何飞过金色的天空,她和它又是如何从云端一同望着太阳升起,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她不能说。

她不能说出白鹭的秘密,那样会要它的命的。

那天晚些时候,年轻人失望地离开了。

希尔薇感到很伤心。

好想做年轻人的朋友。

但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和猎鸟人相比,鸟儿是不是更好的朋友?

有谁能知道呢?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家经典》,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主人公希尔薇的生活,对比了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环境,暗示着她对自然生活充满着喜爱之情。

B.希尔薇寻找白鹭时看到了森林里的阳光美景,她觉得自己都已经和森林融为一体了,所以她不愿意告诉年轻人白鹭的去处。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述者驾驭整个故事,洞悉一切,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以有限视角观察生活,表现人物。

D.小说用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年轻人慢条斯理地说他制作标本的过程,这一细节就形象地表现出他对鸟类的热爱。

E.小说的标题“一只白鹭”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节点,年轻人寻找白鹭和希尔薇隐瞒白鹭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两人对白鹭的不同态度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2)小说中两次提到希尔薇“默不作声”,如何理解?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构思巧妙,有多处伏笔和照应,请举两例简要分析。

(6分)

(4)怎样理解小说结尾一句“和猎鸟人相比,鸟儿是不是更好的朋友”的含义?

并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8分)

四、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杜甫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人说:

山脚也有别样的风景。

尼采说:

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C(A嚼jiáoB蒿hāoD岫xiù)

2、B(A誓——势B需——须卷——券C山青——山清D脏—赃厉——利驰——弛)

3、D(鹤立鸡群:

像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意指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不同凡响:

意为不同于一般的声响。

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众、出色。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实至名归:

做出了实际的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

名副其实,谓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

4、D(A、语序不当B、成分残缺“缺乏”缺少宾语中心词C、不合逻辑)

5、B

6、A(黄盖三国人物)

7、

(1)使之惠及广大儿童

(2)其实很值得学习借鉴(3)大人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8、C9、A(言辞恳切,表达感情委婉含蓄)

10、D(诗的末章并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

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

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11、

(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2)略

(3)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

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

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

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

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

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

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

于是上奏章说:

……(《陈情表》译文省略)

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

“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

”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

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司空张华问李密:

“安乐公这人怎样?

”李密说:

“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

”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

“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

”张华接着问:

“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

”李密说:

“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

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

”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

“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

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

“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

(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

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

后来李密死在家中。

8、

(1)颔联用视听结合(1分)和夸张手法(1分),描绘了隋炀帝东游时的浩大声势(豪华盛况),表现了隋炀帝的豪奢无度。

(1分)

(2)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1分,可侧重于听觉方面表述)旌旗招展,拂动波浪,旗开之处,可以看见日月的倒影在水中浮动。

(1分,可侧重于视觉方面表述)

9、

(1)巧用典故,点明主旨。

借陈后主因骄奢荒淫修筑景阳楼终为隋朝所灭的前鉴,指明隋君建楼楼、纵豪奢的行为致使自己的王朝被他人取代。

(2分,如从“对比、类比”手法的角度来作答,亦可)

(2)借古讽今,用意深远。

借隋不以陈朝为鉴导致亡国,委婉含蓄地劝诫唐王朝切勿重蹈覆辙。

(3)笔法逆转,卒章显志。

尾联在前三联客观地叙写了河东游景事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批判隋炀帝的豪奢无度,明确了写诗意图。

(2分,从写景叙事与抒事议论的关系上表述即可)

13、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4、

(1)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B此处只是希尔薇不愿告知的原因之一,概括不全面。

C第三人称是全知视角。

D年轻人的慢条斯理表现出现的是他对杀戮生命的习以为常)。

(2)

第一次“默不作声”是因为希尔薇不能确认年轻人所说的白鹭就是自己以前看到过的那只奇怪的白鸟;同时这也是作为少女的她在陌生男子面前矜持的表现。

(3分)

第二次“默不作声”,表现了希尔薇的犹豫与矛盾:

按她的计划,她想既让祖母得到10美元又能让年轻人高兴;但看到白鹭后她又很担心白鹭被杀害,这表现出希尔薇的善良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尊重。

(3分)

(3):

祖母说:

“我们不大宽裕,但不会嫌你”既照应了前文前带笑容的祖母,表现出祖母的热情好客,同时也为下文希尔薇很想得到10美元而去寻找白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2分)

希尔薇在森林中听到尖利的呼哨,能判断出是人发出的,说明她对森林中的鸟儿很熟悉,为下文写希尔薇见过白鹭这种奇鸟埋下伏笔,也照应了祖母对希尔薇的评价。

(2分)

这些伏笔和照应既丰满了人物形象,也使小说情节的发展更合情理。

(2分)

(从下列角度来分析照应,言之成理即可:

第1段中希尔薇对父母居住的工业城镇的反感,呼应了后文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鸟儿的保护;

第2段中年轻人带着枪和第3段中年轻人介绍的将鸟打死制成标本的收藏方式是后文希尔薇不愿说出白鹭的秘密的主要原因;

第4段中祖母介绍希尔薇对森林非常熟悉与后文她找到白鹭的窝相呼应;

第6段中希尔薇关于10美元的梦和第二天她与年轻人的愉快相处以及希尔薇对年轻人的好感呼应了第7段中她找白鹭的计划,也与第8、9段中她不顾伤痛云白鹭相呼应。

(4)含义:

年轻人是个科学家,知识丰富,英俊潇洒,很有吸引力,应该是很适合做朋友的,可是他却杀害鸟类、制作标本,这令希尔薇困惑迷茫。

(2分)

白鹭是一种奇鸟,美丽而充满生命活力,给希尔薇带来美好的感受,像朋友般亲近和谐。

(2分)

“更好”是一种比较,也是一种抉择,表现了希尔薇对年轻人行为的反感、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尊重。

(2分)

感悟:

对于自然,人类不应该占有、掠夺与杀戮,而应该是尊重、爱护;人类应该和自然平等、和谐相处;自然养育人类,人类应爱护自然。

(2分,作答时必须兼顾人和自然两个对象,选择一下角度表述即可。

不局限于上述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