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613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

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近代文学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小题1】如何理解诗中“鸟”这一意象?

【小题2】谈谈你对诗歌最后两句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2、赏析下面一首小诗,回答题后问题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所写的这首诗的意义是什么?

3、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后面题目。

(一)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个          的男性形象。

【小题2】结尾重复了开头,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把“逢着”改为“飘过”,又说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4、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节,完成以下问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小题1】本节首尾反复用“厚大的”修饰“手掌”,用意何在?

【小题2】本节连用八个“在你……之后”句式,请分析其在内容及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诗中的“我”“姑娘”,形象鲜明,请你任选一个对象,根据诗作,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若能简要的分析更好。

【小题2】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

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试指出本诗所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诗的节选部分,完成后面题目。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节选部分为《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小题1】节选部分的这两节诗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简要说明其异同。

【小题2】这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小题1】上阙从哪些角度写景?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小题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金黄的稻束

作者: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从来中国小说,十九以喜剧散场。

其能破此习惯者,不能不首数《红楼梦》。

说者对于此事,一半归功曹雪芹,一半归功续后四十回之高兰墅,吾以为红楼之得传,初固毋待于后四十回之绩,然真正赚得天下后世儿女一副眼泪者,一大半在后四十回。

天下莫不知有曹雪芹,知高兰墅者果有几人。

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

文章而言创作,非难。

文章而续人之业,实难。

何则?

盖续人之作,我有笔墨,不能写我欲说之话,我有思想,不能发我欲说之主张。

必以我之心,置人家心腔中,而代为思之书之发挥之,始得无咎。

如此续书,能吻合原人之意,已觉不易,况传之后世,赚得天下儿女一副眼泪乎?

高所续红楼梦四十回,其写王熙凤,史湘云,甄香菱等人,虽未能合曹雪芹之原意,而宝玉之走,黛玉之死,袭人之嫁,宁国府之被抄,以及惜春一大部分人之下场,皆能与前八十回之草蛇灰线,水乳无痕。

不但此也,其言语动作,甚至一小习惯,一口头语,亦莫不然。

写贾政仍是贾政,写王夫人仍是王夫人,写宝玉等一切人物,仍是宝玉等一切人物,至其一样注重白描,犹余事也。

然则其绞脑滴血,对前八十回之诵习揣摸,果至何等程度哉?

冥冥之中,曹是否引高为知己,吾不得而知。

若俞仲华之于施耐庵,关汉卿之于王实甫,则真应对高而自愧矣。

人生得一知己难,求得为文一知己尤难。

吾于曹高之事,不禁长叹焉。

(选自张恨水《文论语丝》)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

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小题2】解释第二段中的“草蛇绳灰”的含义。

【小题3】高鹗所续《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与曹雪芹原先的意图有较多出入,请结合王熙凤和香菱的

判词进行分析说明。

王熙凤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10、名著阅读

因此,肝肠迸裂,哭了过去。

紫鹃只是哭叫:

“姑娘怎么样了,快醒来罢!

”探春也叫了一会。

半响,黛玉回过这口气,还说不出话,那只手指着窗外。

阅读上述材料,说明林黛玉为何晕了过去,简述事情的缘由。

11、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或句子

(1)王熙凤心狠手辣,她□□相思局,害死了贾瑞;而□□宁国府则表现了她的精明能干;弄权铁槛寺,又说明了她贪婪无比……

(2)宝玉挨打,黛玉来看望挨打的宝玉,她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一句,填写在横线上,不能填字母)

A.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B.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深受贾

母喜欢,被留在贾府过夜。

第二天吃早饭时,为了哄贾母开心,刘姥姥还未吃饭就站起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直不语。

她古怪的表现,惹得上上下下的人先是发怔,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12、下列各

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元春被封为

贤德妃,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建造豪华的大观园。

元妃元宵节归省,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

元妃游了园子,筵宴上还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之后再通宵听了几出戏,凌晨就回宫中了。

B.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因祖上曾和王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

在周瑞家的的引荐下,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

这时贾蓉奉父命来凤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刘姥姥看到了凤姐的威严和气派,听了凤姐说到家事的难处,最后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C.贾妃回宫,荣宁二府人人力倦各各神疲,众人多正休整。

宝玉在东府看戏无聊,与茗烟偷溜出府到晴雯家中玩,受到礼遇。

晴雯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并规劝宝玉。

D.宝钗生日会上,吃酒看戏,凤姐说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大家都猜到了,都笑着,黛玉不吭声,湘云说这个人就是宝钗,宝玉也跟着呼应,结果惹得黛玉不高兴。

E.黛玉因记挂着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

红院看望。

由于晴雯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

这不禁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又听得宝玉、宝钗笑语之声,越发动了气。

13、简述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请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

2)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写道:

宝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鹃回去,倒故意作出佯狂之态。

紫鹃自

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

有怨意。

袭人心安神定,因向紫鹃笑道:

“都是你闹的,还得你来治。

也没见我们这位呆爷,‘听见风儿就是雨’,往后怎么好!

”此中。

“都是你闹的”指什么事,请简述之。

14、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四人正好同一天生日。

众姐妹在芍药栏里备下酒席,喝酒玩闹。

行酒令时探春被罚了好几杯。

散席时探春不见了,后被发现醉卧在一个石凳子上,四面芍药花落了一身,蜂围蝶绕。

众人扶唤起探春,探春口中犹做酒令。

B.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

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并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绞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让她穿着带进棺材。

当夜晴雯死去。

C.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母等人决定让宝玉娶宝钗来冲喜。

袭人怕这会伤了三个人,凤姐献调包计。

宝玉听说要娶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

娶亲之夜,看到喜娘是雪雁,十分高兴。

洞房时才得知新娘竟是宝钗,竞糊涂得更加厉害了。

D.傻大姐在园中捡到绣春囊,被邢夫人撞见。

邢夫人将其交给王夫人,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

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

最后在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互赠的私物。

15、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l)简述凤姐计害尤二姐的相关情节。

(2)简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的相关情节。

16、简答题。

()

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字数100字左右)

答:

17、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徐曼丽生日的那天晚上,赵伯韬和吴荪甫密谈,赵伯韬以胜利者自命不凡的口吻胁迫他,吴荪甫明知在赵伯韬大规模经济封锁下,处境十分艰难,仍然顶住。

之后,吴荪甫将他的厂押到公债上,作最后一搏。

(《子夜》)

B.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

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

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

(《三国演义》)

C.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

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政。

宝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

(《红楼梦》)

D.孙继任、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

《子夜》

E.曹操采纳许攸的计谋,领兵烧毁袁绍乌巢粮屯,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随后,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在仓亭再次大败袁军。

袁绍死后,曹操决漳河水夺取了冀州。

后来,曹操用郭嘉的遗计平定辽东,终于统一了北方。

(《三国演义》)

1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情节做简要叙述。

(2)请描述吴孙甫最后众叛亲离的情景。

选做(    )题。

答:

19、阅读《雷雨》(节选)回答小题()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

(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

(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

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小题1】联系全文,对“柜上的相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深切真挚的怀念B.十分自私的怀念

C.掩饰罪恶的怀念D.极其虚伪的怀念

【小题2】周朴园反复提到“过去的事情不必再提了”,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害怕侍萍越说越伤心,哭坏了身体。

B.担心侍萍提起往事,被周萍知道后背叛他。

C.害怕人们知道他不光彩的过去。

D.内心愧疚,觉得对不起侍萍

【小题3】联系全文,对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的情感变化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怀念、痛悔”到“怒斥、感化、补偿”。

B.从“伪善、掩饰”到“威胁、欺骗、收买”。

C.从“怀念、惊恐”到“认错、后悔、安抚”。

D.从“仁慈、惊恐”到“怒斥、欺骗、后悔”。

【小题4】对这个片段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对话把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公开明朗化了。

B.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很快意识到,这将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他陡然间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C.鲁侍萍的话表现了她的刚毅,但她还不能揭示自己为什么三十年来受了那么多苦,所以自认为是“不公平”的命造成的。

D.周朴园说: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其意是:

三十年了,你还在思念着我,你终于见到我了。

2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错误

文/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①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释】跫音①:

脚步的声音

【小题1】对本诗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意思是光阴易逝,青春易老。

B.本诗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骑马的过客。

C.诗中的“我”和“你”是情侣关系。

D.“我”在一个暮春三月的黄昏,路过一座江南小城。

【小题2】对本诗表达技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一句,与“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构成了一种比喻关系,是借自然现象比喻人情事理。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两句与孟郊的“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这两句诗所用的手法、立意相同。

“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呼应重复,既加强了抒情性,又加强了节奏感。

用“美丽”来形容“错误”,看似矛盾费解,实际上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气氛,增添了一种戏谑的情调。

21、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二“名著导读”部分介绍了巴金的《家》,请根据你对《家》的理解,续写下列空白处。

《家》是控诉书,巴金控诉了                                ;《家》是宣判书,巴金指出了                        ;《家》是进军的雄壮的乐曲,巴金奏出了                        。

总之,《家》既是旧制度的葬歌,也是                                    。

22、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小题。

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也就是说,一架机器变成了一只怪物。

这件沉重的物体用它的滑轮走着,像一只弹子球似的滚来滚去,船身左右摇动的时候就侧下来,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就沉下去,滚过去,滚回来,停顿,仿佛沉思一阵,又继续滚动,像一只箭似的从船的一端射到另一端,旋转,闪避,脱逃,停顿,冲撞,击破,杀害,歼灭。

这是一只撞城槌在任性地冲撞一垛墙。

还得加上一句:

这只撞城槌是铁制的,这垛墙却是木头的。

这是物质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

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了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

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它旋转着的时候会突然转一个直角。

怎么办?

怎么解决呢?

暴雨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

用什么方法来制伏它呢?

【小题1】这是一段典型的场景描写,请说说这一场景描写对全文的作用。

【小题2】浪漫主义在这一节文字中是如何体现的?

请举例分析。

2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

“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

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

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

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

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

B.宝玉与秦钟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十分亲密。

后来他们与家塾中香怜、玉爱二人相知,惹得同窗金荣等人十分嫉恨。

一次,趁贾代儒不在,金荣便与秦钟、香怜等争斗起来。

后来在李贵等几个大仆人的喝令调停下,金荣被迫向宝玉作了揖;宝玉仍不依,最后金荣只得向宝玉磕头赔罪才算了事。

C.荣府贾政生了一个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

贾宝玉两周岁时,贾政想试一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让他抓取。

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贾政大怒,说他“将来酒色之徒耳”,但贾母还是把他当命根一样看待。

D.黛玉笑道:

“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

”宝玉道:

“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

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书!

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了。

后来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里的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为柳梦梅(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比黛玉为杜丽娘(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E、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

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

宝玉随贾政和众清客同行,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深

得众人人赞许。

结束后,小厮们因宝玉心情好,便将他身上佩带的饰物都抢了去。

黛玉以为自己送他的荷包也没有了,便赌气把正在做的香袋剪碎。

宝玉

急忙把戴在里面的

荷包取出,黛玉才后悔自己的莽撞。

24、阅读下面文字,简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过程。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

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刘姥姥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

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

(《红楼梦》第六回)

25、阅读下面文字,简述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

“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红楼梦》第十五回)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15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小题1】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小题2】“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小题3】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