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69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干涸(ɡù)怂(sǒnɡ)恿缥缈秥轻怕重

B.狭隘(ài)坍(tān)塌溜达畏罪潜逃

C.热忱(chén)怅(chànɡ)然勋章刨根问底

D.滑稽(jī)蜷(quán)伏殉职骇人听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⑵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⑶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A.名词名词形容词B.代词名词形容词

C.代词代词名词D.名词代词名词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旧书店是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重要文化场所。

B.垃圾分类反映出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

C.尽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利于其成长的地方去,会对孩子的成长事倍功半。

D.教育惩戒制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与宣传力度密切相关。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怎么教育孩子,因人因事而异,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个底线。

就是不能以伤害孩子的方式达到家长的目的,否则,只会南辕北辙,违背初衷。

B.学英语、做奥数、练书法,基础功课门门紧凑;弹钢琴、跳舞蹈、下围棋,兴趣才艺全面开花……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不停给孩子“打鸡血”的教育方式在网络上有了专门的指代词———“鸡娃”。

C.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特点,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封闭式应试教育,忽视教育规律,而政绩式教育伤害的则是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当教育缺乏了人文关怀时,就不能给学生提供精神供养。

D.农村娃还在玩水、爬树、卷着裤腿捏泥巴?

不!

他们正沉迷于刷快手、抖音找乐子,“打农药”“吃鸡”寻刺激,看直播、刷礼物图新鲜……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已明显高于城市孩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七条金鱼在呼吸

文/毕淑敏

一天,我家先生从外面捡回一个旧缸,果酱色,半截高,估计是以往哪个单位食堂和面用的。

现在都订盒饭吃了,老功臣就被遗弃。

先生讨回来,主人一定暗地里高兴,免了扔它到垃圾箱的麻烦。

星期天,他从街上买回了7条金鱼和一束水草。

鱼和草都是最普通的那种,红的鳍和绿的羽叶在盛满水的塑料袋中蜷曲飘荡。

我这才知道,先生要用这缸养金鱼。

我说,为什么不买一个好看的缸呢?

透明的,有灯的那种,还有氧气泵什么的。

缸的背景贴上美丽的水草图案,鱼在里面会笑的。

先生一边仔细擦拭着面缸,一边说,我小的时候,我家的院子里就有这样一个缸。

里面就养着这样的金鱼和这样的水草……

话一说到这个份上,我知道任何建议都已枉然。

每人的童年都有一些结,七缠八绕凝在那里,不断地放射出引起我们快乐、怀念和其他种种复杂情感的蛛丝。

缸刷好了,金鱼们迁徙进这个以前不知作过何用途的新居,开始争先恐后地吃先生抛撒的鱼虫。

先生特地告诉我,喂鱼一只手.也就是说,()。

如果谁有时无刻地想起来,乱喂一气,那样金鱼很容易撑死的。

它们自己没什么数,全靠人控制。

先生叮咛。

既然剥夺了我的监护权,我也乐得清闲,每日按部班地忙自己的事。

一日,在电脑打字的间歇中,突然听到点点滴滴的破碎声。

疑是水龙头没拧好,厨房卫生间一通寻找。

不是。

坐下工作,那声音重又浮现,锲而不舍,仿佛在嘲笑我的粗心。

于是再站起身,细致搜索。

那声音便奇迹般地消失了,以致我恐惧起自己是否患了老年幻听。

怪哉!

当我安静时,那声音一定是存在的。

当我行动时,那声音就受惊似的遁去。

怎么会有这般的灵性呢?

只有一个解释———那声音是有生命的物体发出的。

想到此,吓一跳,好在很快释然。

我想到了那7条金鱼。

待我悄然起身,走近缸边,果然看到金鱼们正在水面呼吸。

圆圆的唇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外面,吞咽着,吹拂着,于是就有极细碎的气泡,翻滚着涌出,然后迅即迸裂,发出蚕丝扯断般光滑和柔润的碎裂声……

哦,原来是你们啊,陪伴着我的生灵!

从此,我写作的时候,就有了一种伙伴感。

我知道近在咫尺的地方,有7条金鱼不倦地游动着。

金鱼的呼吸声很有趣,只有当你极宁静的时候,才听得到。

如果你心浮气躁,它就奇异地潜藏了。

刚开始我以为金鱼有什么特异功能,可以感知到我的心绪,当我忧郁的时候,它们也郁郁寡欢。

但我很快发现,当我欢愉的时候,也听不到金鱼的呼吸。

为什么呢?

难道金鱼会有意识地抑制自己的呼吸吗?

听不到,不是金鱼屏息,而是那一刻心绪不宁。

只有心神归一,情感上万籁俱寂,才有可能听到金鱼的呼吸。

听到之后,就很奇怪,这样整齐而轰鸣的声音,片刻前怎么就置若罔闻了呢?

于是,写得累了的时候,就听金鱼的呼吸。

金鱼的呼吸好似一扇门,打开之后,接着听到了很多的声音。

一只鸟在啼叫,汽笛的断续抽噎声,一个小小的婴儿在哭,一枚铁钉掉在马路上了……7条金鱼用它们的呼吸,吹拂开了捂住我双耳的黑手,让我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

(节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七上5,中国青年出版社,有删改)

5.对“先生从外面捡回一个旧缸”来养金鱼的原因,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别人觉得扔掉这旧缸很麻烦。

B.买一个好看的缸要花许多钱。

C.先生对儿时生活充满怀念。

D.旧缸更适合养金鱼。

6.结合上下文语意,下列不适合填入文中空白处的一项是()

A.此事就由他承包了B.只能由一个人喂鱼

C.我不要去喂他的鱼D.要用一只手来喂鱼

7.作者从“7条金鱼在呼吸”中,悟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下列表述最准确一项是()

A.金鱼也是生命,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

B.感谢金鱼,它让我的写作有了陪伴和灵感。

C.金鱼也是通人性的,会和人一起快乐和悲伤。

D.一个人的心只有静下来,才能感知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悼念沈从文先生

文/季羡林

①去年有一天,老友肖离打电话告诉我,从文先生病危,已经准备好了后事。

我听了大吃一惊,悲从中来,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自诩为倚马可待,情文并茂。

然而,过了几天,肖离又告诉我说,从文先生已经脱险回家。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又窃笑自己太性急。

人还没去,就写悼文,实在非常可笑。

②到了今年,从文先生真正去世了。

③我认识沈先生已经五十多年了。

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他的作品。

我觉得,在所有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

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就是从文先生。

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

④我同沈先生打交道,是通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丁玲的«母亲»出版后,我读了觉得有些意见要说,于是写了一篇书评,刊登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

刊出以后,我听说,沈先生有一些意见。

我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给他,同时请求郑振铎先生在《文学季刊》创刊号再版时,把我那一篇书评抽掉,也许就由于这一个不能算是太愉快的因缘,我们就认识了。

我当时是一个穷学生,沈先生是著名的作家。

社会地位,虽不能说如云泥之隔,毕竟差一大截子。

他同张兆和女士结婚,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撷英番菜馆设盛大宴席,我居然也被邀请。

当时出席的名流如云,证婚人好像是胡适之先生。

⑤从那以后,有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多少接触。

我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他在烽火中在昆明住了很久,彼此音问断绝,他的作品我也读不到了,但是,有时候,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在饥肠辘辘、机声嗡嗡中,竟会想到他。

⑥一九四六年深秋,我终于又回到了别离了十几年的北平。

从文先生也于此时从云南复员来到北大,我们同在一个学校任职。

当时我住在翠花胡同,他住在中老胡同,我们相距很近,见面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他曾请我吃过一顿相当别致、终生难忘的饭,云南有名的汽锅鸡。

吃饭时,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得紧紧的什么东西,只需用剪子或小刀轻轻地一剪一割,就能弄开。

然而从文先生却抢了过去,硬是用牙把麻绳咬断。

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有点粗劲,有点蛮劲,有点野劲,有点土劲,并不高雅,并不优美,然而,它却完全透露了沈先生的个性。

⑦我曾在几篇文章中都讲到,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不喜欢拜访人。

有很多可尊敬的师友,比如我的老师朱光潜先生、董秋芳先生等等,我对他们非常敬佩,但在他们健在时,我很少去拜访。

对沈先生也一样。

偶尔在什么会上,甚至在公共汽车上相遇,我感到非常亲切,他好像也有同样的感情。

我们一谈到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等等,他就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娓娓而谈,如数家珍,简直就像一个大孩子。

他的这份天真更增加了我对他的敬意。

⑧我心里曾几次动过念头:

去看一看这一位可爱的老人吧!

然而,我始终没有行动。

现在人天隔绝,想见面再也不可能了。

有生必有死,是大自然的规律。

可是,这个规律又是违抗不得的,良师益友的故去,真让人徒叹奈何!

古人云:

太上忘情(注)。

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只有把自己钉在感情的十字架上了。

许多可敬可爱的师友相继离我而去,此情此景,焉能忘情?

现在从文先生也加入了去者的行列。

像他这样一个有特殊风格的人,现在很难找到了。

对我来说,忧思却着实难以排遣。

我没有别的本领,只能把自己的忧思从心头移到纸上,如此而已。

(节选自季羡林《集外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注)太上忘情:

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

8.细读第①段,作者两次接到老友的电话,分别表现出哪两种不同的情感?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9.阅读第③至⑥段,沈从文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简要概括。

10.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写出沈从文先生哪些特点。

我们一谈到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等等,他就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娓娓而谈,如数家珍,简直就像一个大孩子。

11.结合第⑧段的内容,概括作者“只能把自己的忧思从心头移到纸上”有哪些原因。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人患狐

楚人有患狐者①,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

“虎,山兽之雄也。

天下之兽见之,咸詟②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乃使作象虎③,取虎皮蒙之,出于牖④下。

狐入,遇焉,啼而踣⑤。

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⑥。

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⑦,披象虎以趋之。

人或止之曰:

“是驳⑧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

”弗听。

马雷吼而前,攫而噬⑨之,颅磔⑩而死。

(选自刘基«郁离子»,略有改动)

(注释)①患狐者:

遭受狐狸的祸害的人。

②詟(zhé):

恐惧,害怕。

③象虎:

老虎模型,木偶。

④牖(yǒu):

窗户。

⑤踣(bó):

跌倒。

⑥掎(jǐ)诸衢(qú):

把守在大道上。

掎,牵制,这里有“把守”的意思。

诸:

之于。

之:

代“豕(shǐ)”。

衢,大路。

⑦如马:

似马非马的动物。

⑧驳:

传说中的猛兽名。

《尔雅·释兽》:

“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⑨攫:

用爪子迅速抓取。

噬:

咬。

⑩磔:

裂开。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教之曰或:

有人B.伏而俟命俟:

等待

C.是驳也是:

表肯定判断D.往且败且: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A.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B.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C.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D.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1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为了避狐患,听从了他人的建议请人做象虎。

B.楚人把象虎放在窗户下,把狐狸和猪都给吓跑了。

C.楚人不仅没有用象虎吓跑了驳,反而被驳咬死。

D.楚人之死告诉我们做事要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

15.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四、句子默写

16.填空。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五、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西游记》节选语段和绘图,按要求答题.

(语段1)唐僧道:

“我与你有甚恩?

”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

“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

“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

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

”行者道:

“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

”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

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节选自: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语段2)罗刹又骂道:

“泼猢狲!

好没道理,没分晓!

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

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

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

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

“这番不比那番!

任你怎么扇来。

老孙若动一动。

就不算汉子!

”那罗刹又扇两扇。

果然不动。

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节选自: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17.根据提示,将下面两幅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

唐玄奘肉眼凡胎拜神佛,百难西天路

下联:

孙悟空火眼金睛识妖魔,三打 ⑴ (提示:

结合(语段1),填写3个字的人名)

上联:

孙悟空三借 ⑵ (提示:

结合(语段2)和绘图,填写3个字的物名)

下联:

猪八戒再回高老庄

18.你从上面两则材料中分别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

请用词语简要概括。

六、作文

19.请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以来,你获得了什么?

也许是新的集体给你的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是新的学习方式给你的新体验,也许是新的老师和朋友给你的难忘记忆,也许是……

请选取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以“在这里,我获得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请先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干涸(ɡù)——干涸(hé),秥轻怕重——拈轻怕重。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大家”做主语,是人称代词;“结局”在句中做主语,是名词;“宽广”修饰的是“天河”,是形容词。

据此可知应选B。

3.C

【解析】

【详解】

C.应删去第二个“去”,并将“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

故选C。

【点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4.A

【解析】

【详解】

A.“底线”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目的”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故选A。

5.C

6.D

7.D

【解析】

【分析】

5.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C.根据第五段“每人的童年都有一些结,七缠八绕凝在那里,不断地放射出引起我们快乐、怀念和其他种种复杂情感的蛛丝”,可知C项说法最准确。

故选C。

6.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根据括号前的“先生特地告诉我,喂鱼一只手”,可知先生的意思是只能由他一个人喂鱼,如果几个人都来喂鱼,就会将鱼撑死。

据此可知D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根据倒数第二段“听不到,不是金鱼屏息,而是那一刻心绪不宁。

只有心神归一,情感上万籁俱寂,才有可能听到金鱼的呼吸”,可知一个人的心只有静下来,才能感知世界。

这就是作者从“7条金鱼在呼吸”中悟出的道理。

据此可知D项说法最准确。

故选D。

8.①得知沈从文先生病危,“我”感到悲伤(或“悲从中来”);②得知他转危为安(或“脱险回家”),“我”感到欣慰。

9.①作品有独立风格:

②待人宽厚;③个性率真(语义相近的词语均可)。

10.①热爱中国古代文化②天真③博学

11.①先生在世时,“我”始终没去看他,如今去世,空留遗憾;②面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我”无可奈何;③面对从文先生的离去,我无法忘情,忧思难以排遣。

【解析】

8.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分析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当“我”得知沈从文先生病危时,“我听了大吃一惊,悲从中来”;当“我”得知从文先生已经脱险回家时,“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感到很欣慰。

据此作答即可。

9.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由第三段“在所有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就是从文先生”可得出作品有独立风格;由第四段内容可知,虽然“我”与从文先生是一个不能算是太愉快的因缘,但是他结婚时仍旧邀请“我”参加婚礼,据此可知的待人宽厚;由第六段从文先生“用牙把麻绳咬断”,可知他的率真。

10.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解答时,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沈从文先生对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等兴趣浓厚,可知他热爱中国文化;谈起中国文化,他“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可见他的天真;“娓娓而谈,如数家珍”可知他的博学。

点睛: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11.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第八段的内容来思考。

“我心里曾几次动过念头:

去看一看这一位可爱的老人吧!

然而,我始终没有行动。

现在人天隔绝,想见面再也不可能了”,此句表明直到从文先生去世,“我”始终没去看他,空留遗憾;“有生必有死,是大自然的规律。

可是,这个规律又是违抗不得的,良师益友的故去,真让人徒叹奈何”,此句写出了面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我”的无可奈何;“现在从文先生也加入了去者的行列,像他这样一个有特殊风格的人,现在很难找到了。

对我来说,忧思却着实难以排遣”,此句表达了面对从文先生的离去,“我”难以忘情,忧思难以排遣。

12.C

13.D

14.B

15.楚人十分高兴,认为象虎是可以治服天下所有野兽.

【解析】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C.句意:

这是驳啊。

是:

这。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种田的人呼喊,猪逃入草木丛之中,遇见虎偶便返回跑上大路,抓住了猪”可知应划分为:

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

故选D。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

B.分析文意可知窗户下的老虎木偶只是吓跑了狐狸,猪是在田野。

此项说法有误。

故选B。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

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喜”,高兴;第一个“以”,认为;“皆”,都;“服”,制服。

选自《郁离子》作者:

刘基年代:

参考译文:

有个楚国人遭受到狐狸的祸害,用很多种方法来捕捉它,没有捉到。

有人就教他道:

“老虎,是山中野兽之王。

天下的野兽见到它,全都害怕得丧魂落魄,趴在地上,等待处置。

”楚人就让木匠做了只老虎模型,拿虎皮蒙上,放到窗户下面。

狐狸进入,遇见了,吓得惊叫并扑倒了。

一天,猪在他的田里损坏庄稼,他就设下虎偶,又让儿子拿着戈把守在大道上。

种田的人呼喊,猪逃入草木丛之中,遇见虎偶便返回跑上大路,抓住了猪。

那楚人十分高兴,认为虎偶是可以治服天下所有野兽。

在这个时候,旷野里有个似马非马的动物,楚人披着老虎模型迎上前去,有的人制止他道:

“这是驳啊,真的老虎尚且不能抵挡,前去将要输的。

”他不听,驳雷鸣般地吼叫着奔上前来,抓住他就咬,楚人被撕裂了头颅死去了。

16.

(1)静以修身

(2)便引诗情到碧霄(3)夜阑卧听风吹雨

【解析】

【详解】

默写时,要注意“静、碧、霄、碧、霄、卧”几个字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17.⑴白骨精⑵芭蕉扇

18.懂得感恩(知恩图报)、英勇无敌(身强善敌)。

(此题答案没有多样性,词语表达可以不同,但词意必须落在“恩”和“勇”上)

【解析】

17.此题考查补写对联。

解答时结合所给出名著的内容来思考。

(1)小题,语段1选自“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其中“尸魔”指的是白骨精,据此可知可将下联补写为:

孙悟空火眼金睛识妖魔,三打白骨精。

(2)小题,阅读语段2可知此故事选自“三调芭蕉扇”,据此可知应将上联补写为: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18.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解答时,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由语段1的“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可知孙悟空的知恩图报。

这两个选段分别写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这两个故事都表现了他的英勇无敌。

19.例文

在这里,我获得了快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我不敢说我是多么热爱读书,但至少我从书中找到了一种情怀,一种快乐。

从小时起,妈妈就给我买来了种种有趣的漫画书,懵懂的我如痴如醉地捧起这些精神食粮,拼命地吮吸着精神养料。

虽然只是看图画,但我还是从中读到了快乐与欢欣。

在书中,我似乎在海底世界欣赏海的女儿们的盛大舞会;似乎在森林中与善良的白雪公主共同对付她可恶的后妈;似乎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看着睡美人熟睡时的美丽侧脸;似乎在养鸡场里看着被排挤的丑小鸭。

在童话世界中我尽情遨翔,真的好快乐好快乐呀,是阅读帮我得到了快乐。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总会想到这句话,是阅读帮我找到了信心,找到了人生的去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迷上了散文、小说,什么书我都喜欢。

读金庸,我看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剑客;读琼瑶,我看到了烟雨蒙蒙的江南女子;读朱自清,我看到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硬汉;读鲁迅,我看到了一个纵横文坛的天之骄子;读冰心,我看到了一颗未老的顽童之心。

在书中,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再一次被快乐环绕,再一次笑了。

“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学时,我爱上了唐诗宋词,爱李白的豪放,爱杜甫的悲壮,爱李清照的婉约,爱孟浩然的壮观……从这些诗词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并持久地找到了更多更多的快乐。

书,给予了我很多。

扬帆书海,我的路还很长,未读的书也很多,自然快乐也很多。

我要再一次扬帆出海,开始我的下一站快乐之旅,真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