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770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由我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驾乘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类等级一致(  )

A.总星系B.地月系C.银河系D.太阳系

2.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沈阳市昼长夜短B.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北京市昼渐长夜渐短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答案]1.B2.D

[解析]

[1题详解]

读材料分析可知,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绕地球运转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等级一致,B对。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等级都高,A、C、D错。

故答案选B项。

[2题详解]

神舟十一号发射时,北京时间是10月17日7时30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抚顺市昼短夜长,A错。

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错。

此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北京市昼长渐短夜渐长,C错。

地球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正在加快,D对。

故答案选D项。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

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B.9个月C.7个月D.1个月

4.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

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答案]3.D4.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试题难度较难。

[3题详解]

据材料知,福州位于约26°N,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26°+23.5°)=40.5°,乙图①栋10层住户能够得到太阳直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5°,它们之间相差4.5°;根据计算公式:

H=90°一纬度差,可知当直射点高于南纬19°时,福州太阳高度已等于45°,南北移动共9°不能得到太阳光,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约0.25°,每月移动约8°,选项中1个月最接近,故选D。

[4题详解]

北京纬度位置偏北,影子长,南侧楼房的挡住北侧楼房阳光的机会大,要想达到需要的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南北两楼的楼间距或者降低前排楼房的高度,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

回答下列各题。

5.如果市场推销本产品,下列四地中,何地推销难度相对最大(  )

A.拉萨B.成都C.乌鲁木齐D.北京

6.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答案]5.B6.C

[解析]

[5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如果市场推销本产品,应选择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四地中,成都云雾天气多,太阳能资源最少,推销难度相对最大,B对。

拉萨、乌鲁木齐、北京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多,难度小,A、C、D错。

[6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C对。

同纬度四川盆地地区,太阳辐射少,因此纬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

海拔高度,相对于日地距离可以忽略,B错。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是西北干旱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D错。

2018年2月19日,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爆发。

完成下列各题。

7.本次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

A地壳B.岩石圈

C.软流层D.地核

8.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

A.板块交界处B.板块内部

C.海陆交界处D.海洋内部

[答案]7.C8.A

[解析]

[分析]该题组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板块构造学说。

[7题详解]

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选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位于软流层以上。

[8题详解]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活动频繁。

故选A。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曲线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值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②→①B.④→①C.③→②D.④→③

[答案]9.B10.B

[解析]

[9题详解]

高空气压远远低于近地面的气压,故①④气压比较小。

②③气压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等压面上凸,说明气压高于③,故B对。

[10题详解]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同一水平面上②高于③,④高于①,故气流由④→①,B对。

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故③→④,D错。

故选B。

下图表示某天气系统经过北京地区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②气压高③天气阴④气压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北京处在②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即将到选本市②暖锋即将到达本市

③气温即将下降,可能出现大风、雨雪等天气④气压即将升高,出现绵绵细雨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3.下面的天气状况与此类天气系统无关的是(  )

A.东北夏季的暴雨B.华北春季的沙尘天气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寒潮D.华南“一场春雨一场暖”

[答案]11.D12.B13.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天气系统移动方向,图示为冷锋。

北京处在②阶段时,位于冷锋锋前,冷锋降雨在锋后,天气晴朗,①对,③错。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②错,④对。

D对,A、B、C错。

故选D。

[12题详解]

北京处在②阶段时,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到达本市,①对,②错。

气温即将下降,可能出现大风、雨雪等天气,③对。

出现绵绵细雨天气是暖锋,④错。

B对,A、C、D错。

故选B。

[13题详解]

东北夏季的暴雨、华北春季的沙尘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造成的,与此类天气系统有关,A、B、C有关。

华南“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造成的,D无关。

本题要求选择无关选项,故选D。

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5.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答案]14.D15.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期间该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且伴有降雨,降雨的强度较大,历时较短,为典型的冷锋过境天气,冷锋过境,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雨,D正确;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A错;气流对流上升,可能形成降雨,但不一定造成气温大幅度下降,气压大幅度升高,B错;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错。

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小题1可知,影响此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为冷锋,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受冷锋影响,B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A错;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的为气旋,C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衡量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下列哪一指标(  )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17.实施“引松济辽”工程的原因是因为辽河流域(  )

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③地处内陆,气候干旱④人口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8.辽河流域除调水外,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还包括(  )

A.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B.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

C.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D.控制工业发展,严禁大水漫灌

[答案]16.C17.B18.B

[解析]

[分析]考查水资源概念,区域水资源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等相关知识。

[16题详解]

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而世界上各洲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量之差就是多年平均径流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总量较少,水资源总量少,再加上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需水量大,而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为了解决该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大问题,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据此判断,①④正确,故选B。

[18题详解]

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节流”措施,B正确。

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反映了该地区(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降水量中部少,四周多

C.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D.侵蚀作用中部弱,四周强

20.这种水系多出现在(  )

A.背斜B.向斜C.断层D.火山

[答案]19.A20.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水系从中部向四周流,故判断该地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对;气温中部低,四周高,C错;降水量不能判断出来,B错;中部是河流源头,溯源侵蚀和下蚀强,四周离源头也较近,下蚀强,D错。

故选A。

[20题详解]

火山中间高四周低,这种水系多出现在火山,D正确。

背斜向斜都有山岭和山谷地貌,断层不易储水,均可排除。

故选D。

图Ⅰ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图。

读图Ⅰ、图Ⅱ,完成下列各题。

21.若以洋流模式图(图Ⅱ)来表示该海域洋流分布状况,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2.观测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下列措施有利于抑制海平面升高的是(  )

A.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B.改变农业耕作方式

C.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D.过量使用煤炭资源

[答案]21.C22.A

[解析]

[2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海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其洋流模式为中低纬的反气旋型洋流模式,呈顺时针环流,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以得出丙符合,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题详解]

测潮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要抑制海平面升高,必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以致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抑制海平面升高,所以A正确。

改变农业耕作方式对减缓气候变暖影响不明显,B错误;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和过量使用煤炭资源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C、D错误。

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2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太阳辐射B.②大气辐射

C.③地面辐射D.④大气逆辐射

24.正是因为有了大气的存在,才使得地球上昼夜温差不会太大,图中主要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23.C24.D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穿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长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所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热量主要来自③地面长波辐射,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4题详解]

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一方面大气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能量的散失,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故起保温作用的主要为④大气逆辐射,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26.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答案]25.D26.C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容易判断①半岛为索马里半岛,根据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冬逆夏顺”的原理,可判断该季节北半球为夏季。

索马里半岛东侧的印度洋沿海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为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寒流,所以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少雨,所以选D。

[26题详解]

②海区夏季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西南季风,吹拂洋流东流。

所以选择C。

27.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D.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沉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渭河平原形成经历了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先是内力作用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后来发生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谷地,地堑的地势低,水流汇集,再经外力作用流水沉积,形成渭河平原。

C对,A、B、D错。

故选C。

28.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为褶皱,受内力挤压形成;②为风蚀蘑菇,受风力侵蚀形成;③为三角洲,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④为断层,受内力作用形成。

所以主要受外力作用形成的是②③,故选B。

2018年1月14日17时18分,在秘鲁沿岸太平洋海域 (15.7°S,74.72°W)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表的距离)20千米。

读“南美洲政区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2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下地幔B.地核C.岩石圈D.软流层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秘鲁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秘鲁渔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

C.秘鲁寒流使沿岸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D.秘鲁沿岸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

[答案]29.C30.C

[解析]

[分析]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地球内部圈层,学生要熟悉板块的分布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

[29题详解]

地震震源深度(震源到地表的距离)20千米,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海域,海洋地壳平均厚度6千米,所以说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以下的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0题详解]

秘鲁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A错误;秘鲁渔场因上升流形成,B错;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使沿岸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C对;秘鲁沿岸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3题,共40分)

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90°的是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答案]

(1)晨线

(2)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3)DA(4)CB(5)12点6点8小时

[解析]

[详解]

(1)图中EF线沿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属于晨线。

(2)该图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

(3)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黑夜,图中只有D;A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等于90°的是A。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C点离南回归线最远,A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最长的是B。

(5)此时此刻,A点位于昼半球上的中央经线上,A的地方时是12点,D点位于赤道上,D的日出时间是6点。

这一天C点8时日出,则根据昼长的计算公式昼长=(12-日出)*2,可推出昼长是8小时。

32.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愈演愈烈,多地高温历史纪录几乎日日在刷新。

江南水乡”浙江遭遇60年来罕见高温少雨天气,全省水库河网水位持续下降,80多条小河断流,79个县(市、区)受旱,造成逾60万人饮水困难。

而与此同时,北方多地却遭遇频繁强降雨,甚至引发洪涝及各类地质灾害。

东北地区连续遭受4次强降水袭击,区域平均降水量达9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4%。

黑龙江省多条江河超警戒水位。

位于中俄边界的“中国东极”黑瞎子岛中方领土几乎全部被淹。

专家们分析说:

“北涝南旱”的天气格局和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1)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____的数量增加。

(2)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

(3)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全球变暖的发生____。

[答案]

(1)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气体\CO2)

(2)降水增加,加大洪涝、城市内涝、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3)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全球变暖的相关问题。

[详解]

(1)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增强,使得全球气温升高。

(2)根据材料信息,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方多地却遭遇频繁强降雨,甚至引发洪涝及各类地质灾害。

东北地区连续遭受4次强降水袭击,区域平均降水量达9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4%。

黑龙江省多条江河超警戒水位。

故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降水增加,加大洪涝、城市内涝、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3)从全球变暖的原因入手采取措施缓解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体措施有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甲地形成山地的原因是什么?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其中②环节是指_________。

(5)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答案]

(1)断层背斜

(2)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此形成山地。

(3)冲(洪)积扇流水堆积

(4)海陆间水汽输送

(5)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加上海(水)潮的顶托作用发生堆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即水循环相关问题。

[详解]

(1)乙地岩层断裂且有相对位移,是断层;丁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2)甲地是向斜成山,具体原因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此形成山地。

(3)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由于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冲(洪)积扇。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水汽来自海洋,联系了陆地和海洋,所以是海陆间水循环,其中②环节是水汽输送。

(5)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具体过程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加上海(水)潮的顶托作用发生堆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点睛]区分地质构造和地形两个概念,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化,包括褶皱和断层;地形是指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4.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人们开挖地下渠道,引冰川积雪融水发展灌溉事业,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

随着人口增加和农田面叔拉大,坎儿井暴露出供水量小、工程量大的缺点,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开挖机井,利用地下水。

有些人担心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枯竭、土地荒漢化等危害。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题。

(1)坎儿井的主要补给水源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说出坎儿井的优点和缺点?

(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如何解决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

(2)优点:

减少水分蒸发损耗;缺点:

供水量小,工程量大。

(3)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有: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灌溉技术;研究本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控制本地区人口的过度增长;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更新升级等。

[解析]

[详解]

(1)坎儿井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当地降水稀少,坎儿井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2)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图中坎儿井的优点:

减少水分蒸发损耗;缺点:

供水量小,工程量大。

(3)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有:

从开源和节流以及控制人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灌溉技术;研究本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控制本地区人口的过度增长;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更新升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