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830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docx

青海专版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2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基础知识

 

要素

分类

概念(作用)

示例

说明文类型

按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

《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

按语言分

平实说明文(科技说明文)

《奇妙的克隆》

文艺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说“屏”》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看云识天气》“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中国石拱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中国石拱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中国石拱桥》“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彩虹。

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条理更清晰

《说“屏”》“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摹状貌。

《中国石拱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容易明白。

《说“屏”》“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就是屏)。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件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月亮上的足迹》

按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空间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

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事理的内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奇妙的克隆》

续表

要素

分类

概念(作用)

示例

说明文语言

准确严谨

体现说明文严谨、周密、科学的特点。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说明青海湖水位下降,用数字准确表明水位下降之快。

通俗易懂

俏皮有趣,深入浅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科学知识。

《旅鼠之谜》中作者与丹尼斯·马洛拉斯共同研究旅鼠繁殖、自杀的秘密的过程。

生动形象

语言轻松活泼,幽默,具有趣味性。

《喂——出来》中对那个深不见底的洞的描写。

说明文结构

总分式

总——分

《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再分说。

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总——分——总

《故宫博物院》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再分别介绍三大殿,最后俯瞰全景。

分——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先分说再总说。

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旅鼠之谜》先提出一个问题,得出答

案后,再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再得以解决,最后下结论。

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把道理说深说透。

《奇妙的克隆》分小标题来讲述克隆,各部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连贯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罗布泊消逝的过程。

青海5年中考命题规律

 

青海5年中考说明文命题分析

2017年青海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6

《甜醅》

注音

填空

22

2

内容概括

简答

23

2

说明方法

及作用

填空

简答

24

3

拟广告语

简答

25

3

2015

2014

《野生植物

的王国》

结构形式

填空

24

2

说明方法

填空

25

2

词语品析

简答

26

3

个性表达

简答

27

3

2013

2012

《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

选词填空

选择题

23

2

说明方法

简答

24

2

词语品析

简答

25

3

划分层次

简答

26

2

内容概括

简答

27

2

1.纵观青海五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中三次出现过说明文。

隔年考查一次,但并不能排除2017年就不考说明文,说明文作为中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之一,仍要掌握。

2.从考查知识点来看,说明方法的解析及作用分析、内容概括、语言品析成为必考点,说明的层次和结构、个性表达成为常考点。

3.从选材来看,都运用带有青海地方特色的阅读短文,彰显了地方特色。

4.备考时应注意必考点、常考点及其他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青海中考考点剖析

【例】(2016青海22~25题)

甜醅

——青海风味小吃之一

青海民谚说:

“给嘴解馋,甜醅当先”。

甜醅是用莜麦、青稞等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独特风味小吃。

甜醅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入口软绵可口,清爽自然,散发出阵阵酒的醇香,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深受青海各族人民的喜爱。

追溯甜醅之源流,则历史久远。

甜醅的创制,同青海汉、藏、土等民族酿造酩酒有密切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只是酒曲不同罢了。

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较浓,唐代的人们就已食用它,或用它招待宾客。

青海人喜食甜醅,可谓古风犹存。

酿造甜醅,多以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酵母为甜醅曲,用米制成。

青海民间叫“药蛋”或“甜曲”。

青海高原是耐寒早熟青稞的故乡,甜醅也多用青稞作原料。

酿造时,将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一般15斤青稞中兑入25克甜醅曲,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即可开坛食用。

甜醅具有极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据食品营养专家介绍,甜醅对人体的滋补保健作用,不亚于风行华夏的“八宝粥”。

夏天吃可以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健脾暖胃,补中益气,催发食欲。

甜醅一般在街头的小吃店或小吃摊都有售卖,也有挑担子流动卖售的。

除专门制售的小摊贩外,青海各族人民大多数都会酿制甜醅。

青海人不但嗜之不舍,且可作访亲拜友的礼品。

它的确是青海高原上一种有独特风味的小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甜醅(  )  咀嚼(  )

追溯(  )醇香(  )

【答案】pēiju

é sù chún

2.结合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青海人喜欢甜醅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文章第1段、第3段内容概括得出。

【答案】①甜醅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

入口软绵可口,清爽自然,有阵阵酒的醇香;②具有极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说明对象特征理解与概括

【方法指导】1.找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1)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

(2)结合段落中介绍说明对象特征或多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整合,并简明地表达。

(5)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也可从事物“定义”入手。

2.有关说明对象特征的内容理解与概括

(1)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概括

首先,通读原文,完成三个任务:

①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

,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②给段落

标上序号,小结段意,将它们归纳概括;③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这样有利于锁定范围,明确答题方向。

再次,找出答题的范围进行概括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

最后,要树立“答案就在文中”的理念。

在答案形成之后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

答题时,语言准确简洁、要点全面。

(2)对某一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回答此类题,首先需要根据题干确定该段的内容是什么及其与文章说明对象的关系。

然后根据设问找出答题区域,对文段的分析进行整理概括。

当答题要点在文中不明确时,就可根据题干后的分值确定该答几点,如分值为3分的,一般答3点;分值为4分的,一般答2点或者4点,这就需要根据内容而定了。

 说明方法及作用

【方法指导】

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

列举真实典型的例子,具体说明事物某方面。

(2)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内容更有条理性。

3.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试选择其中一种,并在文中找出一例,说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说明方法的难找,但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主要”二字,在回答时,要有全局意识,要看全文使用频率高的两种说明方法。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要扣住语句说明了对象的特点来表达。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

一般15斤青稞中兑入25克甜醅曲,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即可开坛食用。

作用: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甜醅在制作过程中,青稞、甜醅曲的配料,温度、时间的控制,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你还知道青海省哪些风味小吃?

(至少写出2种)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吃拟写一条广告语,突出其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的关注,语言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在青海长大的学生来说写几种风味小吃很容易,但是写广告语是有点难度的。

写广告语要掌握广告语的特点,突出事物的特征,语言简洁形象,朗朗上口。

  (3)列数字:

运用准确严密的数据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

“数据”既包括确数,也包括约数。

(4)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而强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比和类比)

(5)下定义:

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6)打比方: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使复杂、抽象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具体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说明阅读的个性表达

【方法指导】

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思维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少试卷在说明文中增设了创新型试题。

1.创新型试题主要题型

题型一:

阅读附加材料,获取信息谈感受。

题型二:

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题型三:

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题型四: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的想象。

题型五:

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题型六:

对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宣传语等。

题型七:

为文章补写空缺的语句。

题型八:

提出问题并作简要回答。

2.如何答好开放性试题

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对所给材料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题目中来。

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脱离文本,要以准确把握文意为基础。

(2)要根据文本的表达去感知并理解,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倾向。

(3)要从原文旨意出发联系现实,视角独到,对待问题

的看法要与原文的主旨相符。

(4)语言表述必须准确而流畅。

(5)鼓励有独立的见解和创新意识、探究精神。

 说明的顺序和结构

【方法指导】1.常见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来说明,例如介绍事物发展演变史、工作程序的文章。

(2)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四方上下来说明,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里到外,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

例如

介绍建筑物、实体、工艺品等的文章。

(3)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或整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说明,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逻辑顺序主要有以下七种: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⑥从一般到个别;⑦从总到分。

2.确定说明顺序的方法

首先,应明确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

或空间顺序,而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其次,寻找语言的标志。

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如朝代、季节、时段等;空间顺序的标志是方位词;逻辑顺序的标志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

最后,还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因为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答案】小吃:

①焜锅镆镆;②夹沙牛肉;③发菜蒸蛋;④青稞酒。

广告语:

青稞酒,绵绵的,滑滑的,嫩嫩的,吃一口,忘不了。

5.(原创题)这篇文章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解析】此题考查判断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根据全文内容和特点可准确判断。

【答案】逻辑顺序。

6.(原创题)甜醅一般在街头和小吃店或小吃摊都有售卖,也有挑担子流动售卖的。

这句中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

“一般”是限制性词语,是“大部分”“绝大多数”的意思,去掉后该句意思变得绝对,结合语句分析即可。

【答案】不能删去。

“一般”起限制作用,是“大部分”“绝大多数”的意思,去掉后变成甜醅在街头小吃店或小吃摊都有售卖,显得太绝对。

“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说明的结构

说明文常见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形:

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由现象到本质,后文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3)连贯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性说明文;连贯式结构多见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另外还有并列式的结构。

 说明文词语和句子的品味

【方法指导】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或是关键信息点,或是某一重要说明对象的简洁概括(如指代性

词语、概念性词语),或是承前启后省略了相关阐释内容。

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

如何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呢?

在熟知词语本身固有意义(即字典义)的基础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技巧:

(1)瞻前顾后法:

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

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

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1.重要的句子有以下几种情况

(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提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内在含义。

(2)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对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

语境,整体解析。

(3)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统领全文,有的阐明要旨,有的设疑激趣,有的总结全文,有的前后照应,有的承上启下。

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既要注意它在段中和篇中的位置,还要认真深入地分析它和文章中心或结构的关系。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生动形象性主要有五种题型

(1)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模式与技巧:

准确、科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2)“××”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

不可以,“××”词表……,意思是……;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换了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原意),“××”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与技巧:

不能删去,“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表估计,“可能”“大概”等词表推测,“常常”“往往”“一般”等词表频率,“都”“绝大部分”等词表范围,“一定”“目前”“之一”等词表限制。

如果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过于绝对;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4)从文章中找出了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的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技巧:

“××”句中的“××”词用得很准确(很形象),它表示的意思是……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题模式与技巧: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找到之后,用替代法进行验证,即用找到的语句替换代词,读一读是否通顺准确。

只有通顺准确的答案才是最准确的。

 

青海中考真题及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2012青海23~27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①在祖国的西部,在那遥远的地方,自古流传着许多自然质朴的民歌。

其中“花儿”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吟咏主题、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朵盛开在大山乡野的奇葩①。

②“花儿”也称“少年”,是中国西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

“花儿”滋长于西北青、甘、宁、新四块文化沃土之上,并为汉、回、土、藏、撒拉、蒙古等民族传唱。

按地域流派划分,“花儿”可分为洮岷“花儿”和河湟“花儿”两种。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更是西北“花儿”的精魂。

河湟“花儿”最早见于明代,至今流传了500多年。

③“花儿”的唱法跟曲调有关,不同的曲调有不同的“令”。

按照演唱区域划分,可分为“湟源令”“川口令”“循化令”等;按照演唱民族划分,可分为“土族令”“撒拉令”“保安令”等;按“花儿”的衬词又可分为“白杜丹令”“水红花令”“沙燕儿绕令”等等。

民间自发形成的“花儿会”为这种民间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

据统计,河湟地区有上百种“令”,至今仍在举行,并且规模盛大的“花儿会”达30多处。

④热爱自然,热爱“花儿”的河湟人,________是劳作田间、放牧山野,________赶赴集会、外出打工,________在赶车的路上,一有闲暇,________要漫上几句悠扬婉转的“花儿”以表心怀: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②。

”在这里,人人熟悉“花儿”的内容和唱法,人人有一副唱“花儿”的好嗓子,男女老幼遨游于“花儿”的海洋,尽情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⑤河湟“花儿”的取材十分广泛。

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宗教人文、民俗风情,从天文地理、自然风物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凡人类生活中的万象百态,无所不包。

⑥礼赞生命、歌唱青春是“花儿”的主旋律。

少年时代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憧憬着未来和希望。

“花儿里赛不过藏金莲,人里头好不过少年。

”“花儿”告诫青少年,青春易逝,要珍惜韶华,发奋学习,有所作为,才不辜负美好的生命和青春。

“年轻的时候草尖上飞,老了时再不会后悔。

”通俗的语言传递出老百姓朴实的人生观,它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典诗句一样,有着强烈的警示意义。

⑦诉说衷肠、歌唱爱情是“花儿”的生命。

在田间地头,在除草的妇女们“尕马儿你拉回了来,拉回了缓来”的婉转的歌声里,蕴涵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也流露出对在外务工丈夫深切的思念。

在山岗野岭,年轻的牧人高唱“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一对儿杜丹”。

歌喉里燃烧着青春的激情,传递着他们对爱情的憧憬。

⑧此外,“花儿”还涉及出门人对家乡的思念、亲朋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新时代风貌和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内容,虽数量相对较少,但情真意切,听来回味无穷。

⑨河湟“花儿”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

比兴手法的使用,使河湟“花儿”生动传神,美如天籁。

例如,“红嘴鸦落给了一河滩,咕噜雁落在了一草滩;拔草的尕妹妹坐塄坎③,活像是才开的杜丹。

⑩河湟“花儿”以朴实、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曲调表达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河湟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注释】①葩(pā):

花。

②个家:

自己。

③塄坎(lén

g kǎn):

田埂。

1.第④段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C )

A.无论或者乃至就  B.不论或者甚至都

C.无论还是甚至都D.不论还是乃至就

2.选文第③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__分类别、列数字__

3.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上”和“多”字能否去掉?

请说明理由。

__不能。

“上”指达到,是推测;“多”为整数后的零头,如去掉则为确定数字。

两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__

4.请用“||”划分选文⑤⑥⑦⑧段的层次,并说明其结构关系。

__⑤||⑥⑦⑧__总分关系__

5.从选文来

看,河湟“花儿”的基本主题有哪些?

__①礼赞生命,歌唱青春;②诉说衷肠,歌唱爱情;③思念家乡亲友,展现时代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