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149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

五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贵州神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兴义市雄武乡承龙煤矿

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长:

 

总工程师:

 

2014年2月28日

 

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会审意见

会审人员

签字

日期

矿长

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会审意见: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二章矿井地质特征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第四章防治水工程计划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章应急预案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1、交通位置

矿井位于兴义市雄武乡,矿井距雄武乡4km,距兴义市42km。

兴义市通过6324.国道至昆明320km,至南宁522km;通过S214省道接G320国道至安顺262km,至贵阳367km。

矿井距兴义火车站55km,兴义火车站至贵阳南站254km,至昆明341km,至南宁501km,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其交通位置见图2-1。

2、地形地貌

承龙煤矿位置总体上为脊状山地形,海拔+1700~+2111m,属中高山地貌。

山岭大致位于井田内中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并构成井田的分水岭。

分水岭西北为飞仙关组及龙潭组地层的反向坡,其中飞仙关组中、下部地层形成陡岩或险峻的地形,相对高差300m左右。

含煤地层龙潭组多被坡积、崩塌物及第四系所覆盖,地形相对平缓。

区内最高点位于磨盘山山顶,标高+2111.6m,最低点位于矿井西北部,海拔标高为+1693m,相对高差为418.6m

3、水系

井田范围内无河流,亦无地表水体,但有泉点和小溪,小溪流量一般幅度变化较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或干枯,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

图2-1交通位置图

4、气象及地震烈度

本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据有关气象局资料:

年平均降水量1506.2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

日极最高气温37.0℃,日极最低气温-2℃,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5、井田地处云贵高原山区,矿井工业场地相对开阔,附近无环境特殊敏感点,另外,工程项目投产后的主要废水为井下污水及工业场地内废水;废气主要为燃煤锅炉烟气,其他还有生产性粉尘;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矿井矸石;噪声主要为矿井通风机房、绞车房、机修车间、锅炉房、坑木加工房等设备等的噪声。

矿区周围无大型污染企业,环境状况较好。

第二章矿井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有石炭系威宁组(C2w)、马平组(C3m),二叠系栖霞组(P1q)、茅口组(P2m)、龙潭组(P3l)、三叠系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及第四系。

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发育最好,其余地层分布较零星,第四系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详见表3-1区域地层特征简表。

区域地层简表

年代地层

名称

代号

厚度(m)

岩性描述

永宁镇组

T1yn

250

上部为灰、灰黄色泥质灰岩、灰岩、泥岩,下部为蓝色、灰绿色白云质泥岩夹生物屑灰岩及钙质粉砂岩。

飞仙关组

T1f

350~650

灰黄、灰、深灰色中厚层粉砂岩、砂岩、钙质砂岩、粘土质粉砂岩、钙质粘土岩、粉砂岩及泥岩,上部为灰色中厚层鲕状灰岩及灰岩组成。

 

龙潭+长兴组

P3l+c

100~358

浅灰—深灰色薄—中厚层含钙质硅质岩、砂岩、钙质砂岩、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灰岩、夹(互层)浅灰—黑灰色炭质页岩、粘土岩、劣质煤以及1~3层暗—光亮型可采煤层。

茅口组

P2m

200±

浅灰、灰色厚层、块状微晶、隐晶灰岩夹少量白云岩,局部具假鲕状结构。

栖霞组

P2q

122~203

灰色块状生物屑灰岩或厚块状灰岩夹块状白云岩。

二、区域构造

1、褶曲

(1)、雄武背斜

矿区位于该背斜南东翼,背斜轴向北东45°~50°,长约15km,背斜宽1~3km不等;核部地层为中、上石炭系马平组(C2m)和威宁组(C3w),倾角5°左右;北西翼地层为二叠系中、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中三叠统个旧组(T2g),由于受断层的破坏,地层倾向变化较大,倾角10°~30°;南东翼地层为上石炭系(C3m),二叠系中、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地层倾向约148°,倾角平缓5°~15°;该背斜轴面微向东南倾,枢纽向两端倾伏,为一两翼略不对称的平缓背斜。

(2)、大际山向斜

位于雄武背斜南东,轴向北东45°~50°,长约5km,核部地层为下二曡系飞仙关组(T1f)和永宁镇组(T1y);北西翼地层为上石炭系(C3m),二叠系中、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及下三叠统个旧组(T1f),地层倾向约148°,倾角平缓5°~15°;南东翼地层为下、中三叠统飞仙关组(T1f)及个旧组(T2g);两翼产状平缓,近于水平,北西翼稍陡,倾角10°~20°;南东翼平缓,倾角5°~10°,为一两翼略基本对称的平缓背斜。

2、断裂

区域地质构造属雄武构造带,从北向南主要包括鲁布革断层、雄武断层、洪地断层、革上断层、鲁坎断层和糯泥断层等,其特征如下:

(1)、鲁布革断层

位于雄武背斜北西翼近核部处,走向北东40~50°,长约22km,NW盘地层主要为P3l、P2m,SE盘地层主要为C2W、C3m。

断层两侧岩石破碎,SE盘灰岩普遍具重结晶现象,可见断裂角砾岩,NW盘见挠曲现象,说明断层兼具压扭和张扭两种性质。

应为一多次活动的复性断裂。

(2)、雄武、洪地断裂带

位于雄武背斜南东翼近轴部,主要由雄武断层和洪地断层组成一复杂的断裂带,总体走向40~5°,长约30km;分支复合频繁,在平面上显示分而合、合而分的特征,被北西向或近东西向的小规模断裂截为数段,该断裂带使背斜南东翼遭受严重破坏,出露地层残缺不全。

(3)、鲁坎断裂带

靠近雄武背斜南东翼边缘,主要由革上断层、鲁坎断层和糯泥断层构成,表现的特征与雄武、洪地断裂带大致相同,总体走向40~60°,长15~17km,断裂呈舒缓波状,断面倾向北西或东南,倾角40~65°,沿断裂两侧岩层扭曲揉皱,岩石碎裂,显压扭性特征。

三、矿井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和第四系,分述如下:

1、茅口组(Plm)

分布于矿井北西部外围。

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状晶质灰岩。

2、二迭系上统(P2)

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分布于矿井北西部外围。

岩性为玄武质熔岩、玄武质火山碎石屑岩,具拉斑玄武质结构、斑状结构,气孔状结构,顶部往往为深灰、灰绿色含凝灰质角砾之凝灰岩。

与下伏茅口灰岩呈假整合接触。

龙潭组(P21):

主要为泻湖一潮坪相组合的过渡相(海陆交互)沉积。

岩性以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岩及菱铁岩薄层及煤层。

含煤10余层。

含可采煤层3层,龙潭组一般厚度175m。

长兴组(P2c):

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灰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出露不全,厚度20m左右。

3、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飞仙关组下段(Tlfl):

岩性为灰绿、紫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质条带或薄层,厚度348m。

飞仙关组上段(T1f2):

下部以薄层泥质灰岩为主,在地貌上往往形成陡坎、陡崖,厚度不全。

4、第四系(Q)

河流及冲、洪积砾石,砂砾堆积物以飞仙关组垮崩塌坡积物为主,厚0~20m。

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四、矿井构造

井田位于三级构造单元六盘水断陷内的黄泥河一潘家庄断裂以南部分。

以隔档式褶皱控煤为主体,背斜陡窄,向斜宽缓。

褶皱组合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次之。

本井田所处雄武背斜南东翼。

总体呈北东向的宽缓单斜构造。

区内次一级构造不发育,未发现褶曲、断裂构造。

地层走向NE,倾向SE。

倾角10~12°,产状变化不大,属于构造简单类型。

五、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3层,为17、18、19号煤层。

现叙述如下:

17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顶部,为单一结构煤层,该煤层全层一般厚度0.1~0.7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深部煤层厚度达到可采厚度。

以粉状为主,块状较少,条带状结构,似金属光泽,半暗一半亮型。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18号煤层:

位于17号煤层之下8m左右,该煤层全层一般厚度1.4m,单一结构。

以粉状煤为主,底部0.3m为块状。

条带状结构,似金属光泽,半暗型。

顶板粉砂岩,底板炭质泥岩或泥岩。

19号煤层:

位于18号煤层之下28m左右,全层一般厚度1.7m,以块状为主,似金属光泽,半暗型。

单一结构,直接顶板为0.5m左右灰岩,其上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之下为粉砂岩、细砂岩。

六、岩浆岩

矿区内无岩浆岩发育。

七、陷落柱

矿区内无陷落柱发育。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

一、矿区水文地质

1、地层富水性简述

龙潭组是矿井充水直接含水层,但龙潭组富水性弱。

而其分布地带又多被第四系覆盖。

该组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越往深部富水性越微弱。

长兴组除浅部有风化裂隙水、小煤矿积水外,夹在其中的灰岩层局部有溶隙水。

该组局部地带被第四系松散物覆盖,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裂隙水的补给,补给条件良好。

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据小煤矿调查资料,小煤矿充水部位于浅部风化带。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覆盖在煤层之上的第四系松散物或滑坡中的裂隙水、孔隙水、含煤地层的风化裂隙水及其间夹的灰岩层溶隙水、老窑积水等。

综上所述,本区内含风化裂隙水,随着垂深增加,风化程度减弱,含水性减小,深部含水甚微,甚至无水。

风化裂隙水以渗流为主,水力联系较差。

本井田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矿井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矿井正常涌水量:

15m3/h;最大涌水量:

50m3/h。

4、地表水

矿区处于高山地带,地形陡峭,地表水主要为小股山泉水。

5、小窑及老空积水

矿区浅部有三个小窑及老窑,区内地形陡峭,老窑多有积水,小窑老空积水对矿井开采构成威胁。

由于该矿没有具体的详细资料,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以减少老窑积水对矿井的影响。

二、矿井充水条件

矿井充水因素既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又取决于开拓方式。

本矿床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顶板裂隙充水矿床。

煤矿区可采煤层賦存于富水性弱的龙潭组地层中,下伏地层茅口组为强含水层,含岩溶管道水,且可采煤层与茅口组地层之间有厚约25m的以砂、泥岩为主的地层相隔,因此茅口组地层岩溶—裂隙水目前未见对开采有影响;但当受断层拉近与煤层之间的距离或使之对接,或局部区域地下承压水压力过大时突破上覆岩层时,局部地段可能产生突水。

地表无大的水体对矿井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矿床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顶板裂隙充水矿床,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即矿井水文地质是以裂隙、岩溶充水为主的矿床。

1、充水水源

矿井充水因素既决定于水文地质条件,又决定于开拓方式。

充水强度受充水水源和通道的影响。

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小煤矿和老窑采空区积水、上覆的长兴大隆裂隙水,故本矿山属于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属二类二型,在断层交错地带、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增大。

(1)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

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但仍然存在着水患,主要是指地层、裂隙水,小煤窑积水和雨季渗水。

在雨季由于地表积水较多,沿风化裂隙渗入井下的水量较大,在枯雨季节由于地表积水较少,沿风化裂隙渗入井下的水量较小,因此,雨季时水患对矿井的威胁程度较大,枯季时水患对矿井的威胁程度较小。

(2)补给关系

大气降水渗入矿进上覆含水层中,通过煤层顶板裂隙进入矿井巷道。

因此,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水量的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

(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根据地表调查及生产过程中掌握的资料,矿井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煤层顶板裂隙水、老窑积水。

现分述如下:

A、大气降水:

是主要的充水水源。

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

B、地表水:

区内冲沟发育,切割较深。

枯季无水或流量较小,雨季暴涨。

因此,在上述地表水体下采煤应注意地表水溃入。

C、老窑水:

区内老窑均被炸封关闭。

老窑采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窑蓄积。

因此,老窑大多有积水。

开采浅部煤层,应预防老窑水涌入。

当开采接近采空区时,一旦揭穿老窑采空区,采空区积水要将突入矿井,成为矿井充水水源。

D、第四系孔隙水:

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

E、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

其富水性较弱,但具一定的承压性,充水的力度和强度与降雨的大小、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也与该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上覆地层的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对此,矿井开采时应注意气象及上覆地层裂隙的变化,做好疏排水工作。

茅口组岩溶—管道水为含煤地层直接下伏地层,当受断层拉近与煤层之间的距离或使之对接,或局部区域地下承压水压力过大时,局部地段可能产生突水,即可能成为矿井充水水源。

2、充水通道

(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

矿山内的龙潭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尤其是内部细砂岩等脆性岩石更为发育,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

未来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大面积的开采,必将引起大量的采矿裂隙出现,这些冒落裂隙将会起到主要的导水作用,其作用是使矿区巷道及采空区与含水层、风化带含水层、等水源沟通,从而使上述各类充水水源渗入或涌入矿井。

煤层回采后,会对煤层顶底板造成扰动破坏,从而会缩短其与充水水源之间的距离,有时甚至直接揭露或沟通充水含水层造成突水事故,因此,煤层回采前对顶底板的破坏程度进行计算评价,选取合适的回采参数,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3)断层

该矿无断层。

(4)小煤矿和老窑采空区矿区

矿区内3层,即17#、18#1、9#煤层,煤层底板均为砂、泥岩,岩石致密,形成相对隔水层,使采空区形成积水;当开采接近采空区时,一旦揭穿老窑采空区,采空区积水会涌入工作面,造成透水事故。

总之,大气降水是该矿床充水的主要原因。

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浅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弱。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有可能发生联系。

在采掘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老窑采空区、断层破碎带地段时,一定要加强防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3、充水方式

矿区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及老窑巷道为主,且以渗水、滴水为主,进水通道为节理、裂隙、溶蚀裂隙和采掘巷道以及其它空隙,目前规模较小。

因此,目前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为主。

随着矿井工作面的形成以及开采,采空区的扩大及采深的增加,人工塌陷带的出现,节理、裂隙、溶蚀裂隙的加大,一旦地表水通过浅部冲沟中的网状、脉状节理、裂隙、溶蚀裂隙管道及煤层顶板裂隙大量进入坑道中或由于断层及底板裂隙的影响,矿井局部可能发生突水。

三、矿井涌水量

1、矿井涌水量

矿区内岩石露头在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下可产生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它们容易吸纳大气降水而转化为地下水,成为矿井开采充水水源。

正常涌水量15m3/h,最大涌水量50m3/h。

雨季本矿涌水量较大,雨、旱季悬殊。

地下水主要通过浅部节理、裂隙滴入、渗入矿井,其峰值一般滞后地表水峰值1~2天,本矿采用水仓集中排泄。

2、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

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类型,但仍然存在着水患,主要是指地层、裂隙水,小煤窑积水和雨季渗水。

在雨季由于地表积水较多,沿风化裂隙渗入井下的水量较大,在枯雨季节由于地表积水较少,沿风化裂隙渗入井下的水量较小,因此,雨季时水患对矿井的威胁程度较大,枯季时水患对矿井的威胁程度较小。

3、矿井水文安全条件评价

矿井属于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但老窑、小窑开采历史悠久,采空区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应予充分的重视。

四、矿井水害及防治水工作的主要问题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煤层所处位置地势较高,准许开采的煤层大部分位于当地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该矿井直接充水含水段有长兴组中等含水段和龙潭煤组弱含水段。

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基岩裂隙水,充水通道目前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为主,且以顶板进水、渗水、滴水为主,进水通道为节理、裂隙、溶蚀裂隙以及其它空隙等,且目前规模不大。

(2)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矿井拟开采煤层大部分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溪沟水,其补给条件较好,补给方式以渗入、灌入为主。

随着矿井的投产及不断开采,进水通道的不断加大,势必会造成局部大量的水涌入。

因此,采掘工程、矿井安全会受水害的影响。

(3)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溪沟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地下水等。

总之,大气降水是该矿床充水的主要原因。

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浅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弱。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有可能发生联系,断层是地下水之间的导水构造,容易引起矿床充水。

在采掘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老窑采空区、断层破碎带地段时,一定要加强防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分为矿井防水探水及矿床疏干。

矿井含水层类型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及小煤矿及老窑巷道为主,且以顶板进水、渗水、滴水为主,进水通道为节理、裂隙、溶蚀裂隙和其它空隙等,且目前规模不大;大气降水主要通过孔隙、节理、裂隙渗入,补给条件一般;矿井准许开采的煤层大部分位于当地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

因此,目前阶段矿井防治水工作较易于进行。

但随着矿井的开采,采空区的扩大及采深的增加,人工塌陷带的出现,节理、裂隙、溶蚀裂隙的加大,一旦地表水通过浅部冲沟中的网状、脉状节理、裂隙、溶蚀裂隙管道及煤层顶板裂隙大量进入坑道中或由于断层及底板裂隙的影响,矿井局部可能发生突水。

这时,矿井防治水工程量及难度均相应增大。

(1)地面防水

地面防水是指在地面修筑排水工程和隔水防渗措施,关门山煤矿地面防水主要是针对溪沟水开展,沿溪沟附近的煤层露头线,出现串珠状塌陷坑极易将地表水灌入造成水害,将塌陷坑用粘土填实,最好将溪沟砌底、防渗、硬化,并将溪沟水排出矿区外,以限制、阻止大气降水、地表水和浅部地下水补给矿井充水岩层或直接渗入地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都是可行的,但工作量较大。

(2)井下防水

井下防水是根据井巷等岩石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留设防水煤柱和建筑防水闸、防水墙。

这种方法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也都是可行的。

关键是工作落实到位。

(3)、井下探(放)水

探水是指采矿中用超前钻探方法,查明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前方”的含水构造、含水层、积水老窑老硐水体的具体位置。

此种方法从技术上是可行的。

3、矿床疏干

矿床疏干是为了减少矿坑涌水量、防止突水、保证采矿安全的一种措施。

疏干方式有三种:

地表式、地下式和联合式。

(1)地表疏干

地表疏干主要应用于预先疏干阶段,其次用于开采阶段,在地表打钻到预先疏干含水层或老窑内,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干扰的孔组中把水抽出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之上。

(2)地下疏干

地下疏干主要应用于开采阶段,对矿井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顶板局部出现滴水、渗水现象,在井下修建临时水仓,沿巷道边沟流入临时水仓;用深井泵或潜水泵抽至地面沉淀池(或抽至二级水仓,再抽至地面沉淀池),经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

(3)联合疏干

矿井同时采用地表与地下两种疏干方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剩余水压,又能有效地疏干强含水层和充水老窑。

第四章防治水工程计划

根据承龙煤矿2014年采掘计划,采用一采二掘,2014年可完成1806运巷、回风巷、1808、1809、18#行人上山掘进,计划掘进进尺3880m。

可完成1804、1806、1808采面采煤,计划采煤119638t。

防治水工程:

掘进工作面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煤矿配置ZDY-150型专用探放水钻机3台,掘进工作面严格按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计划打探放水钻孔840个,钻孔总长度50400m。

第5章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直流电法超前物探仪通过在我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多次使用,能有效的探测富水区的位置及其分布范围。

因为干燥岩石的电阻率值很大,但实际上地下岩石孔隙、裂隙总是含水的,并且随着岩石的湿度或者含水饱和度的增加,电阻率急剧下降,即赋水性的不均匀程度在直流电磁参数图件上反映为电阻率的高低变化;当岩层完整时其电阻率较高,受构造运动或地下水作用的影响,部分地段岩层破碎或裂隙发育,破碎程度及其含水的饱和度越大(砂岩、灰岩富水性增强),岩石的导电性会显著增强,地层电阻率会明显降低,断面图上会有明显的低阻异常反映。

正常情况下,各层位电性在横向上是相对均一的。

当存在局部低阻异常体(裂隙带、富水区等)时,在断面上就会出现局部低电阻率异常区。

能有效地对我矿防治水和探放水工作。

1、煤层露头塌陷坑、地表裂隙,在雨季前用粘土堵塞、夯实,并稍高于地表,以防积水渗灌井下。

2、修筑排(截)水沟。

在附图已标明的塌陷坑、地表裂隙及滑坡上方修筑排(截)水沟,以防大气降水从地裂隙渗入井下。

3、对地表挡矸墙、建筑物后的水沟、挡土墙工程要在雨季到来前清理和修筑完善。

4、查明有无漏填、错填的积水老峒、老塘和废弃井巷。

在采掘工程图上标明积水区及其最洼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外缘标高,并圈出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

5、掘进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进行探放水。

1)、在接近水淹区域,情况不明的老巷,老采空区时;

2)、接近小煤窑采空区及废弃井巷时;

3)、接近导水断层时;

6、坚决执行“有掘必探、有疑必探”的探放水原则。

7、坚持“有掘必探,有疑必探,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造成意外水害事故。

8、巷道开口时采取短探短掘,即探12m,只允许掘进2m。

保证有10m安全距离。

掘进6m后,进行钻探,条件允许时采用直流电法超前物探仪进行物探,及时编写物探报告,并进行钻探验证。

9、物探报告中对富水疑点保证有30m安全距离时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

10、在掘进过程中遇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处理安全后再作业。

11、掘进地点必须有专用电话。

12、排水沟要及时清理、畅通。

13、排水潜水泵及备用泵必须完好。

14、探放水牌板及记录齐全。

15、钻孔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

16、掘进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边界30米处停止掘,进行打钻放水,在确证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