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建党90周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248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建党90周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要建党90周年.docx

重要建党90周年

2012高考政治热点:

建党90周年

一、【热点解读】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创先争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热点透视】

材料一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90年的历程,回顾党的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救国图强真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90年,是带领人民不屈不挠斗争,不为艰难困苦,千锤百炼的90年;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创造辉煌业绩,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90年。

材料二 2010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此次会议传递出的一个强烈信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在未来五年的改革中得到全面加强,各领域改革有望得到更加协调和统一的推进,将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瞩目。

    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

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中共中央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征求意见稿)》几次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在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材料三 201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

会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

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础组织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是实践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材料四 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发布。

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意见要求,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

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材料五 2011年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

这是共和国总理首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

温家宝强调,要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负责任的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三、【知识链接】

经济生活:

科学发展观

政治生活: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2、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政党制度。

4、人大与人大制度。

文化生活:

文化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正确意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4、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坚持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8、社会发展规律。

9、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四、【问题切入】

1、“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①中共中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②《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形成的。

这些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

《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些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建议》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这些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

3、为什么要在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党的性质和国家性质决定。

(2)党的地位,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有利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生机活力,更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温家宝总理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

分析说明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5、分析说明我国强化行政问责的哲学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针对我国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强化行政问责体现了从实际出发。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行政问责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现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强化行政问责有利于保证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五、【真题训练】

在未来五年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了“五个坚持”的具体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体现了:

A.党依法执政   B.党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C.党科学执政   D.党民主执政

2、“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辩证发法的否定观               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的原则

C.重视联系的多样性               D.坚持矛盾分析法

3、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说明: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

C.党行使经济建设的职能                D.党坚持科学执政的执政方式

4、全国公安机关从2011年1月到6月组织开展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

全国广大公安民警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化解社会矛盾。

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佳的是:

A.行使民主权利   积极建言献策B.公开接受监督   优化公共服务

C.集中专家智慧   着眼科学决策D.自觉征集民意   实现民主决策

5、《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

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

这有利于:

A.扩大人民的监督权B.政府公正司法

C.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D.政府科学执政 

6、201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

这一举措表明:

A.各民主党派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C.各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领导权

D.党外人士对国家大政方针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7、2010年10月15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材料一 《建议》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三大转型中任意选择一个,分析说明如何实现其目标。

  

材料二 《建议》强调,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建议》为什么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

  

材料三 《建议》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3)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8、由于人类发展经济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繁。

在我国,近年来,水灾、旱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都造成极大影响,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防洪、抗旱,合理利用水资源,中央今年1号文件决定未来几年要投入5万亿元搞好水利建设。

按照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水利走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说明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性。

(10分)

(7)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体现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10分)

9、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之后,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

学者们一般将一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过50%视为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这个过程被称为经济结构服务化。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将“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确定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

   表一:

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三大产业

1979年

2009年

农业

31%

10.3%

制造业

47%

46.3%

服务业

22%

43.4%

相关链接:

1995年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发达国家67.3%;中等收入国家50.0%;低收入国家30.7%。

2009年卢森堡86%、英国80%、美国78%、日本73%、法国72%、俄罗斯60%。

表二:

我国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变化

三大产业

1997年

2004年

2005年

2009年

农业

49.9%

46.9%

44.8%

38.1%

制造业

23.7%

22.5%

23.8%

27.8%

服务业

26.4%

30.6%

31.4%

34.1%

相关链接:

1995年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

发达国家68.6%;中等收入国家51.2%;低收入国家30.4%。

2010年发达国家占了80%以上,第一产业剩2%、3%了,第二产业占十几。

2010年我们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4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将“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确定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分)

(2)分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的政治学依据。

(10分)

(3)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哲学观点,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0分)

10、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在此次会议上,“包容性增长”成为主旋律之一。

会议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

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包容性增长”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6分)

 

(2)根据政治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分)

 

(3)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实现由“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

根据经济学“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民富”?

(10分)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

《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的建设规划。

国务院将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最后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参考答案:

1——5CCDBCB

7、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三大转型中任意选择一个,分析说明如何实现其目标。

从外需向内需转变: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②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

从高碳向低碳转变:

①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企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③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绿色消费,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强国向富民转变: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提高居民收入提供制度保证;②调整分配政策,协调分配关系。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居民收入;③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税收政策和分配政策的调整,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建议》为什么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坚持民主执政;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人民代表大会: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维护人民的利益;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决定权、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人民政协:

①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②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8、(6)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违背规律要受惩罚,(2分)近年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表现和对水利设施的忽视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结果导致各种水旱灾害的出现;(2分)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创造条件,限制其不利作用(2分)党中央重视水利建设正体现了创造条件,限制规律的破坏作用,为人类造福这一道理。

(2分)这样做有利于保护人们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分)

(7)①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1号文件出台体现党的政治领导;党坚持“三个代表”,1号文件体现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和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5分)②科学执政的要求,科学执政要求党要掌握各种规律;因此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正是按科学规律办事,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2分)③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正是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分)

9、

(1)①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4分)②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有较快的发展,几乎翻了一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如果“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中,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服务业比重达到50%的目标,就可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如卢森堡86%、英国80%等。

(4分)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既可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还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分)②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就是党对国家实施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

(3分)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分)

(3)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统率着三大产业等各个部门。

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三大产业结构的最优目标。

(2分)②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2分)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分)。

三大产业就是构成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成败。

在十二五期间要继续调整优化三大产业结构,就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反之就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

(2分)

10、

(1)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

这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分) 

(2)(12分)①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正是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的体现。

(3分)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共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共不断探索和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正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表现。

(4分)    

(3)①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注重效率,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注重分配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分)②要实现“民富”,必须注重效率,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3分)③要实现“民富”,还必须注重公平,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加大财政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投入,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控制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3分) 

11、①中国共产党根据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的建设规划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3分)对国家政治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2分)②《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党坚持了民主执政(3分)③“十二五”规划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