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342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docx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

实验四

实验四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

一.实验目的

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熟悉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属性

设计

三.实验内容

1.确定内存空间分配表;

2.采用最优适应算法完成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3.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四.实验背景材料

实现可变分区的分配和回收,主要考虑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设计记录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闲区和作业占用的区域;第二,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内存分配算法;第三,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内存回收算法。

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设计记录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间区和作业占用的区域。

由于可变分区的大小是由作业需求量决定的,故分区的长度是预先不固定的,且分区的个数也随内存分配和回收变动。

总之,所有分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数据表格的设计必须和这个特点相适应。

由于分区长度不同,因此设计的表格应该包括分区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由于分配时空闲区有时会变成两个分区:

空闲区和已分分区,回收内存分区时,可能会合并空闲分区,这样如果整个内存采用一张表格记录己分分区和空闲区,就会使表格操作繁琐。

分配内存时查找空闲区进行分配,然后填写己分配区表,主要操作在空闲区;某个作业执行完后,将该分区变成空闲区,并将其与相邻的空闲区合并,主要操作也在空闲区。

由此可见,内存的分配和回收主要是对空闲区的操作。

这样为了便于对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就建立两张分区表记录内存使用情况,一张表格记录作业占用分区的“己分分区表”;一张是记录空闲区的“空闲区表”。

这两张表的实现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链表形式,一种是顺序表形式。

在实验中,采用顺序表形式,用数组模拟。

由于顺序表的长度必须提前固定,所以无论是“已分分区表”还是“空闲区表”都必须事先确定长度。

它们的长度必须是系统可能的最大项数。

“已分分区表”的结构定义

#definen10//假定系统允许的最大作业数量为n

struct

{floataddress;//已分分区起始地址

floatlength;//已分分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flag;//已分分区表登记栏标志,“0”表示空栏目,实验中只支持一个字符的作业名

}used_table[n];//已分分区表

“空闲区表”的结构定义

#definem10//假定系统允许的空闲区最大为m

struct

{floataddress;//空闲区起始地址

floatlength;//空闲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flag;//空闲区表登记栏标志,“0”表示空栏目,“1”表示未分配

}used_table[n];//空闲区表

第二,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内存分配。

装入一个作业时,从空闲区表中查找满足作业长度的未分配区,如大于作业,空闲区划分成两个分区,一个给作业,一个成为小空闲分区。

实验中内存分配的算法采用“最优适应”算法,即选择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最小空闲分区。

可变分区方式的内存分配流程如图。

第三,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内存回收问题。

内存回收时若相邻有空闲分区则合并空闲区,修改空闲区表。

可变分区方式的内存回收流程如图。

五.实验报告

1.写出你编写的C语言程序。

2.描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算法和思路。

3.总结体会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法。

六、参考程序

#definen10//假定系统允许的最大作业数量为n

#definem10//假定系统允许的空闲区最大为m

#defineminisize100

struct

{floataddress;//已分分区起始地址

floatlength;//已分分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flag;//已分分区表登记栏标志,“0”表示空栏目,实验中只支持一个字符的作业名

}used_table[n];//已分分区表

struct

{floataddress;//空闲区起始地址

floatlength;//空闲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flag;//空闲区表登记栏标志,“0”表示空栏目,“1”表示未分配}used_table[n];//空闲区表

allocate(J,xk)//采用最优分配算法分配xk大小的空间

charJ;

floatxk;

{inti,k;

floatad;

k=-1;

for(i=0;i

if(free_table[i].length>=xk&&free_table[i].flag==1)

if(k==-1||free_table[i].length

k=i;

if(k==-1)//未找到空闲区,返回

{printf("无可用的空闲区\n");

return;}//找到可用空闲区,开始分配;若空闲区大小与要求分配的空间差小于minisize大小,则空闲区全部分配;

//若空闲区大小与要求分配的空间差大于minisize大小,则从空闲区划分一部分分配

if(free_table[k].length-xk<=minisize)

{free_table[k].flag=0;

ad=free_table[k].address;

xk=free_table[k].length;}else

{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k].length-xk;

ad=free_table[k].address+free_table[k].length;}//修改已分配区表

i=0;

while(used_table[i].flag!

=0&&i

i++;

if(i>=n)//无表目填写已分分区

{printf("无表目填写以分分区,错误\n");

if(free_table[k].flag==0)//前面找到的是整个空闲区

free_table[k].flag=1;

else//前面找到的是某个空闲区的一部分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k].length+xk;

return;}else//修改已分配区表

{used_table[i].address=ad;

used_table[i].length=xk;

used_table[i].flag=J;}return;

}//内存分配函数结束

reclaim(J)//回收作业名为J的作业所占的内存空间

charJ:

{inti,k,j,s,t;

floatS,L;

//寻找已分分区表中对应的登记项

S=0;

while((used_table[S].flag!

=J||used_table[S].flag==0)&&S

S++;

if(S>=n)//在已分分区表中找不到名字为J的作业

{printf("找不到该作业\n");

return;}//修改已分分区表

used_table[S].flag=0;

//取得归还分区的起始地址S和xxL

S=used_table[S].address;

L=used_table[S].length;

j=-1;k=-1;i=0;

//寻找回收分区的上下邻空闲区,上邻表目K,下邻表目J

while(i

{if(free_table[i].flag==0)

{if(free_table[i].address+free_table[i].length==0)k=i;//找到上邻{if(free_table[i].address==S+L)j=1;//找到下邻}

i++;}if(k!

=-1)

if(j!

=-1)//上邻空闲区,下邻空闲区,三项合并

{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j].length+free_table[k].length+L;free_table[j].flag+0;}else//上邻空闲区,下邻非空闲区,与上邻合并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k].length+L;

else

if(j!

=-1)//上邻非空闲区,下邻空闲区,与下邻合并{free_table[j].address=S;

free_table[j].length=free_table[j].length+L;}else

{//上下邻均为非空闲区,回收区域直接填入t=0;//在空闲区表中寻找空栏目

while(free_table[t].flag==1&&t

t++;

if(t>=m)//空闲区表满,回收空间失败,将已分配分区表复原

{printf("内存空闲表没有空间,回收空间失败\n");

used_table[S].flag=J;

return;}free_table[t].address=s;

free_table[t].length=l;

free_table[t].flag=1;}return(true);

}//内存回收函数结束

main()

{inti,a;

floatxk;

charJ;

//空闲区表初始化

free_table[0].address=10240;

free_table[0].length=102400;

free_table[0].flag=1;

for(i=1;i

free_table[i].flag=0;

//已分分区表初始化

for(i=1;i

used_table[i].flag=0;

while

(1)

{printf("选择功能项(0—退出,1—分配内存,2-回收内存,3-显示内存)\n");printf("选择功项(0-3):

");

scanf("%d",&a);

switch(a){case0;exit

(0);//a=0程序结束

case1;//a=1分配内存空间

printf("输入作业名J和作业所需长度XK:

");

scanf("%c%c%f",&j,&xk);

allocate(j,xk);//分配内存空间

break;

case2;//a=2回收内存空间

printf("输入要回放分区的作业名");

scanf("%c%c",&j);

reclaim(j);//回收内存空间

break;

case3;//a=3显示内存情况,输出空闲区表和已分分区表printf("输出空闲区表:

\n起始地址分区xx标志\n");

for(i=0;i

printf("%

5.0f%

10.0f%6d\n",free_table[i].address,free_table[i].length,free_table[i].flag);

printf("按任意键,输出已分分区表\n");

getch();

printf("输出已分分区表:

\n起始地址分区xx标志\n");

for(i=0;i

if(usedtable[i].flag!

=0)

printf("%

6.0f%

9.0f%6c\n",used_table[i].address,used_table[i].length,used_table[i].flag);

else

printf("%

6.0f%

9.0f%6c\n",used_table[i].address,used_table[i].length,used_table[i].flag);

break;

default:

printf("没有该选项\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