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399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81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3页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3页
亲,该文档总共1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docx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儿科学

内容串讲

  冲刺策略

  Part1:

核心考点归纳------表格!

  Part2:

练题讲题押题------熟练!

  Part1:

核心考点归纳------表格!

  原创表格!

凝结心血!

  ------引用请注明出处!

  

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佝偻病;

  二、手足搐搦(低钙抽)

  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一、佝偻病

病因

VD缺乏(不良喂养、日光照射不足);

发病机制

甲状旁腺素↑;

骨软化;骨样组织沉积。

临床表现

闹、惊、汗、痒、秃;

3到6月乒乓球;7到8月方脑袋;

手镯脚镯都戴上;一岁以上腿和胸。

各种差…各种迟…各种软…

  续表

辅助检查

X线

激期杯口和毛刷;皮质变薄密度低;

血生化

钙磷乘积低30;AKP值显升高;

激期表现才突出;太早太晚都不显。

早期诊断测D3;25-(OH)D3最早降;1,25-(OH)2D3

治疗

补VD

口服:

每日给VD32000~4000IU/天,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肌注:

VD320~30万IU,一次即可,1个月后复查。

预防

新生儿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400IU,连续服用。

二、手足搐搦(低钙抽)

病因

VD缺乏(不良喂养、日光照射不足);

好发6个月内小婴儿

发病机制

甲状旁腺失代偿;血钙太低以至抽;

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

惊厥(无热、抽搐后意识恢复、醒后玩耍如常)

手足抽搐:

助产士手、芭蕾足;

喉痉挛:

婴儿多见,可窒息。

隐匿型发作:

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Trousseau征)

  续表

血生化

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

治疗

第一步:

控制惊厥

第二步:

补充钙剂;

第三步:

  补充维生素D

10%水合醛酸、地西泮、苯巴比妥

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或静脉滴注。

同佝偻病。

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因

喂养或饮食不当;疾病诱发(腹泻)

类型

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

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

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

皮下脂肪消失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诊断标准

体重、身高:

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以下

中度:

低于均值-2SD~-3SD;

重度:

低于均值-3SD。

并发症

1.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缺铁性贫血

2.各种维生素缺乏——VA缺乏最常见;VD缺乏症状不明显。

3.感染——恶性循环;

4.自发性低血糖——清晨突然发生,死因

  续表

治疗

调整饮食——补!

从慢从缓、越重越缓

轻度:

起始80-100kcal/kg/天;

中度:

起始60-80kcal/kg/天;

重度:

起始40-60kcal/kg/天;

促进消化——帮!

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

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A/B/C,锌、铁等)。

肌注蛋白质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

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窒息;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三、新生儿黄疸

  四、新生儿败血症

  五、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

  六、新生儿溶血病

  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窒息

病因

缺氧

临床表现

新生儿Apgar评分;

心率(P);呼吸(R);肌张力(A);

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G);皮肤颜色(A)。

诊断

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无窒息

并发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治疗

复苏方案(ABCDE方案);A(airway)——是根本!

第一招:

吸氧

第二招:

面罩加压给氧15~30秒

第三招:

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外按压30秒

重度窒息儿应推迟喂养,给予静脉补液50~60ml/(kg·d)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体征

出生后一分钟内评分(一评)

0分

1分

2分

心率(P)

0

<100次/分

≥100次/分

呼吸(R)

呼吸表浅,哭声弱

呼吸佳,哭声响

肌张力(A)

松弛

四肢屈曲

四肢活动好

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G)

无反应

有些动作

反应好

皮肤颜色(A)

青紫或苍白

躯干红,四肢紫

全身红

总分

10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病因

新生儿窒息、缺氧;

临床表现

生后12小时内,出现…

意识障碍(兴奋嗜睡→迟钝→昏迷)

惊厥(无→常有→频繁)

原始反射(正常→减弱→消失)

  续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辅助检查

脑电图为首选检查

正常→低电压,可有痫样放电→爆发抑制,等电位异常棘波;

血生化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

头颅B超、CT、MRI

CT生后2~5天,看出血更有优势。

治疗

支持疗法——纠正低血糖:

按6~8mg/(kg·mim)输注葡萄糖每天液量控制在60~80ml/kg。

控制惊厥——苯巴比妥钠:

首选!

地西泮(安定):

后备军!

  

三、新生儿黄疸

特点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黄疸

足月儿2~3天出现,4~5d达高峰,5~7d消退

早产儿3~5天出现,5~7d达高峰,7~9d消退

早,可在生后24h内出现

持续时间

足月儿最迟2周消退;

早产儿最迟3~4周消退

持续不退,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续表

特点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程度

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

早产儿<257μmol/L(15mg/dl)

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

早产儿>257μmol/L(15mg/dl)

每日胆红素升高

<85μmol/L(5mg/dl)

>85μmol/L(5mg/dl)

血清结合胆红素

<34μmol/L(2mg/dl)

>34μmol/L(2mg/dl)

一般情况

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表现

  

四、新生儿败血症

病因

病原菌入血。

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

感染途径

早发型——

①生后7天内起病

②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

③常有胎膜早破、宫腔内感染等病史

④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

晚发型——

①出生后7天后起病

②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

③常有脐炎、肺炎或皮肤粘膜等侵入

④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五不一低下”;最重要特点:

体温不升!

特异表现——黄疸、肝脾大、出血倾向、休克;

  续表

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

WBC<5×109/L或>20×109/L、粒细胞内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

2.细菌培养

血培养:

阳性可确诊,但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诊断;

3.急相蛋白

C反应蛋白(CRP)感染6~8小时内即上升。

CRP≥15ug/ml提示败血症。

治疗

葡萄球菌感染:

宜选择耐酶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

G-杆菌:

宜选用氨苄青霉素或第3代头孢菌素。

五、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

病因

寒冷季节,未保暖;

发病机制

散热多、产热少(棕色脂肪少,缺乏寒战产热方式);

临床表现

“五不一低下”;

低体温(重度<30℃←中度→35℃≤轻度);

皮肤硬肿

治疗

1.复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轻、中度:

6~12小时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重度:

在12~24小时恢复正常。

2.热量和液体补充:

开始热量50kcal/kg/d;

输液量60~80ml/kg/d。

六、新生儿溶血病

病因

母儿ABO血型不合

母儿Rh血型系统不合

发病机制

母亲是“O”型血,胎儿为“A”或“B”型血;

母亲为Rh(-)胎儿为Rh(+)

多见,多为第一胎发病

少见,多为第二胎发病

临床表现

早期出现黄疸(出现早/上升快)

贫血(溶血)

肝、脾大(髓外造血)

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辅助检查

血型(首选)

免疫血清学(确诊):

改良Coombs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评价是否继续溶血)

  续表

治疗

1.光照疗法:

光疗指征:

足月儿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早产儿胆红素>171μmol/L(10mg/dl)

2.肝药酶诱导剂:

口服苯巴比妥;

3.换血疗法:

胆红素≥342μmol/L(20mg/dl)者;

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病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不张→肺透明膜形成。

发病高危因素

早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

临床表现

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最特征!

生后1~3h(6h内)开始,第2天死亡率最高,能活3天以上则“大吉大利”

  续表

辅助检查

肺部X线片

毛玻璃样、支气管充气征、白肺

——是目前确诊RDS的最佳手段!

肺成熟度评估

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

<1.5提示肺未成熟;

胃液泡沫试验:

无泡沫为阴性,支持诊断;

并发症

动脉导管开放

治疗

1.气管插管,纠正缺氧,使PaO2维持在50~70mmHg。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如固尔苏,宜尽早用。

3.关闭动脉导管:

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共用3剂。

免疫系统疾病

  一、风湿热

  二、川崎病

一、风湿热

病因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诊断

链球菌感染证+2主;或+1主、2次;

主要表现

次要表现

链球菌感染证据

心脏炎

发热

抗链O(ASO)阳性

多关节炎

关节痛

咽拭培养阳性

舞蹈病

血沉增快、CRP阳性

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

环形红斑

P—R期间延长

 

皮下小结

 

 

  续表

治疗

1.休息:

2

(2)---4(4)---6(6)

2.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

(不少于2周)

3.抗风湿治疗

---无心脏炎时用阿司匹林(最大量≤3g/d,4~8周);

---有心脏炎时早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最大量≤60mg/d,8~12周)

预防

长效青霉素120万U深部肌注,每月1次,预防期限不少于5年;有心脏炎者延长至10年或至青春期后,最好持续至25岁。

二、川崎病

病理变化

全身性中、小动脉炎,好发于冠状动脉;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淋巴结。

诊断

诊断标准:

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

1.手足变化:

急性期手足硬肿、掌跖红斑;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2.多形性红斑。

3.双侧球结膜:

充血,非化脓性。

4.口唇:

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状突起,呈草莓舌。

5.颈淋巴结肿大。

治疗

1.阿司匹林

2.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阿司匹林

3.糖皮质激素---一般不用!

IVIG非敏感型川崎病治疗可用“三联”

  

感染性疾病

  一、常见发疹性疾病

  二、中毒性细菌型痢疾

一、常见发疹性疾病

 

病原

传染性

出疹特点

治疗

麻疹

麻疹病毒

出疹前、后5天;并发肺炎延至出疹后10天

前驱期:

Koplik斑;

出疹期:

疹出热盛;

恢复期:

糠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

对症;

支持;

必要时抗病毒

风疹

风疹病毒

出疹后5天;飞沫传播、胎盘传播

发热第2天出疹,一天出齐;

出疹3~4天后,耳后、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续表

 

病原

传染性

出疹特点

治疗

幼儿急诊

人类疱疹病毒6型

见于6~18个月小儿

热退疹出

对症;

支持;

必要时抗病毒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出疹前1~2天至全部结痂约7~8天具有传染性。

四世同堂;痒感重;

向心性分布(典型水痘);

离心性分布(恶性水痘)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EV)

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可引起爆发流行

普通病例:

“四不”;

重症病例:

脑炎、脑膜炎、急性肺水肿、循环障碍;

 

猩红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传播

前驱期:

化脓性扁桃体炎;

出疹期:

起病24h小时出疹,24h内遍布全身;“帕氏线”

“口周苍白圈”、

恢复期:

大片状脱皮

青霉素

二、中毒性细菌型痢疾

病因

病原菌为痢疾杆菌;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多见。

流行病学

夏、秋季节,不洁饮食史;

临床表现

急、快、热>40℃,迅速出现惊厥、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不明显,甚至无。

分型

休克型;脑型;肺型;混合型。

辅助检查

冷盐水灌肠——取其排泄物沉渣做显微镜检,若见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确诊。

治疗

1.对症;

2.抗菌:

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联合应用。

  

小儿结核病

小儿结核病

 

原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病因

结核菌第一次侵入肺部后引起的原发感染;

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

病理

原发综合征;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结核性全脑炎;

脑神经损害最常累及面神经;

临床表现

结核中毒症状;

结核变态反应的表现(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等)

肺门淋巴结高度肿大时产生压迫症状

早期(前驱期)

中期(脑膜刺激期)

晚期(昏迷期)

  续表

 

原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辅助检查

X线

“哑铃”

“双极影”

“肺门阴影”

可见肺部病灶;

PPD试验

阳性、强阳性

阳性、强阳性;

50%可呈阴性

痰液

(+)/(-)

(+)/(-)

 

脑脊液

可见结核杆菌,确诊!

  续表

 

原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

1.无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

HR,9-12个月;

2.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

分阶段治疗;常用方案2HRZ/4HR。

分阶段治疗;

常用方案3~4HRZS/?

HR;

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

或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6个月。

消化系统疾病

  一、小儿腹泻病

  二、静脉补液

  三、不同病原体引起腹泻的临床特点

  四、关于补钾的一些细节

  五、两个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一、小儿腹泻病

病因

感染因素:

轮状病毒、大肠杆菌多见;

非感染因素:

喂养不当、母乳过敏、症状性腹泻;

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呕吐、腹泻频繁、大便性状改变

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①脱水:

按脱水程度分为:

轻(稍…)、中(明显…)、重(极、无);

按脱水性质分为:

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②代谢性酸中毒:

深大呼吸;

③低钾血症:

蔫!

(神经精神兴奋性下降)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

抽!

(神经精神兴奋性升高)

3.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辅助检查

HCO3-<18mmol/L

代谢性酸中毒;

血清K+<3.5mmol/L

低钾血症;

Ca2+﹤1.85mmol/L

低钙血症

Mg2+﹤0.58mmol/L

低镁血症

血Na+<130mmol/L

低渗性脱水;

血Na+>150mmol/L

高渗性脱水;

血Na+在130~150mmol/L之间

等渗性脱水;

治疗

原则:

不提倡禁食——减、稀、换!

预防和纠正脱水——重中之重!

合理用药——控制感染+微生态制剂+粘膜保护剂+补锌

水样泻+WBC不高=不需抗生素;

脓血便+WBC升高=需要抗生素;

不用止泻剂——如洛哌丁胺。

口服补液

适于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者;

轻度脱水按50~80ml/kg、中度脱水按80~100ml/kg给予;

静脉补液

 

二、静脉补液

补液总量(ml/kg)

补液阶段与补液目的

各阶段的补液量

补液时间(h)

补液性质

轻度脱水

90~120

扩容阶段

“抗休克”

20ml/kg,最多300ml

0.5~1

2:

1等张含钠液

中度脱水

120~150

快速补液阶段

“累积损失量”

补充总量的1/2(减去扩容量)

8~12

等渗性脱水:

1/2张

低渗性脱水:

2/3张

高渗性脱水:

1/3张

重度脱水

150~180

维持补液阶段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余下的1/2总量

12~16

1/3~1/5张

三、不同病原体引起腹泻的临床特点

 

轮状病毒性腹泻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病因

人类轮状病毒(HRV);

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小肠结肠炎;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发病季节

秋冬寒冷季节多见;

夏季多见;

临床表现

起病急;自限性,病程3~8天。

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大便性状:

稀水蛋花汤样

等渗性脱水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急起病,伴高热。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大便性状:

粘液脓血便;

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不高

血常规

白细胞升高

便常规

少见白细胞、红细胞

便常规

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便培养

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治疗

对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抗菌药物

四、关于补钾的一些细节

时机

见尿后(有尿或来院前6小时内有尿)应及时补钾。

定量

按每日3~4mmol/kg(相当于氯化钾200~300mg/kg);

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相当于氯化钾300~450mg/kg)。

方法

轻度脱水可分次口服;

中、重度脱水可予静滴给予。

注意

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0.3%(40mmol/L)。

切忌将钾盐静脉推入,否则可危及生命。

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

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

五、两个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巨结肠

临床表现

胃蠕动波;

呕吐(无胆汁);

右上腹触诊橄榄大小肿物;

胎便排出延迟;

顽固性便秘和腹胀;

呕吐(含胆汁);

辅助检查

X线

胃扩张

X线

低位结肠梗阻;

钡餐

“鸟嘴状”

幽门管狭窄呈线状

钡剂灌肠

可显示痉挛段及其上方的扩张肠管;

  续表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巨结肠

辅助检查

腹部B超

为首选的无创检查。

幽门肌厚度≥4mm;

幽门前后直径≥13mm;

幽门管长≥17mm;

——即可诊断。

直肠黏膜、肌层活检

缺乏神经节细胞,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增生;

乙酰胆碱含量和胆碱酯酶活性增高。

治疗

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

(幽门环肌切开术)

早期进行根治手术。

(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

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支气管哮喘

  三、支气管肺炎

  四、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咽结合膜热

病原

柯萨奇A组病毒

腺病毒3、7型

发病季节

好发于夏秋季

发生于春夏季

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

咽痛,流涎,呕吐;

查体:

咽部充血,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

病程1周左右。

高热;

咽痛,眼部刺痛;

查体:

咽部充血;可见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病程1~2周。

  续表

 

疱疹性咽峡炎

咽结合膜热

并发症

继发中耳炎、鼻窦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

并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热性惊厥;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可继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治疗

病因治疗---抗病毒、抗感染;

对症治疗---解热、镇痛、抗炎

二、支气管哮喘

病因病理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

临床表现

70%~80%始发于5岁以前;

个人或一级、二级亲属有过敏病史;

反复发作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严重病例呈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分期

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

临床缓解期(症状和体征消失,肺功能:

FEV1或PEF≥80%预计值,并维持3个月以上);

哮喘持续状态。

  续表

诊断

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不分年龄)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1)症状——喘!

(2)体征——哮鸣音!

(3)扩管有效!

(4)除外其他!

(5)不典型——做试验!

1~4项为诊断的基本条件。

(1)咳嗽持续>4周;

(2)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咳嗽。

(5)不典型——做试验!

辅助检查

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道受限: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后15分钟,FEV1增加≥12%;

②抗哮喘治疗有效: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

3)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续表

治疗

急性发作期

---选择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

(1)短效吸入型b2受体激动剂——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2)全身性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氢化可的松)

(3)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

(4)短效茶碱——氨茶碱(口服或静脉)

  续表

治疗

慢性持续期

---选择可长期预防、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药物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首选(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

→长效b2激动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茶碱——缓、控制制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只能预防发作

哮喘危重状态

氧疗;

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静脉、大剂量;

扩管——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PaCO2≥65mmHg(8.6kPa)时气管插管。

  续表

三、支气管肺炎

病原

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病毒感染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病毒等。

临床表现

轻症肺炎

重症肺炎

热、咳、痰、喘;

肺部固定中小湿啰音;

---呼吸衰竭;

---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中毒性脑病

X线

渗出影——点、片、斑;

并发症

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1.脓胸;2.脓气胸;3.肺大疱。

  续表

治疗

(1)根据不同病原选择抗生素: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体温正常后2~3周停药,总疗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