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668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口算乘法二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口算乘法

(二)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二)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及反馈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和学具

(一)教具: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小方块图.

(二)学具:

小棒、反馈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谈话: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2.口算:

(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现下列各题,指名口算,其他人判断对错)

10×5+6

20×3+9

300×2+60

10×7+8

20×2+8

400×2+20

3.口答: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下列各题,采用指名答的形式,其他人用反馈牌做判断)

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8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40里面有几个十?

有几个百几个十?

320里面有几个十?

有几个百几个十?

120里面有几个十?

有几个百几个十?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口算12×3.

(1)教师先出示12个正方体,把其中的10个连在一起,剩下的2个正方体与10个正方体中间稍空开些,让学生看清楚共多少个.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贴出2行,每行都是12个.

提问:

每行有多少个正方体?

一共有几行?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式?

(12×3)让学生用两种读法读一读.(12乘以3,3乘12)

(2)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

左边摆1捆小棒(10根),右边摆2根小棒,再照这样摆2行.

仔细观察:

左边是3捆小棒,是几个十?

(左边是3个十是30)右边是几个2?

(右边是3个2是6)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36根)36根是怎么得来的?

(30加6得36)

教师把算式补充完整:

12×3=36.

(3)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

30是怎么得来的?

6是怎么得来的?

36又是怎么得来的?

(4)指名学生说一说12×3的口算,你是怎样想的?

(10×3=30,2×3=6,30+6=36)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12×3的口算的步骤.

(5)指名学生按口算步骤算出得数.

14×2

21×3

42×2

(6)口算下面各题.

12×4

23×2

32×3

(同桌二人互相说说口算步骤,再举手回答口算结果)

2.学习例2:

口算120×3.

(1)让学生试做.提问计算结果及思考过程.

提问:

120×3得多少?

怎样想的?

(120表示1个百和2个十,1个百乘以3得300,2个十乘以3得60,300加60等于360)

教师把结果板书出来:

120×3=360.

(2)教师小结:

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所以3个120就是3个百和3个二十的和;计算时先要用3分别乘100和20,再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

(3)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解题方法,再口算出结果来.(指名回答)

120×4

140×2

230×3

提问:

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

(先讨论再回答)

学生回答.(120×4,我把120看作12个十,用12个十乘以4,得48个十,就是480)(140×2,我先把它看作14×2得28,再在28后面添一个0,得280)……

师说:

以上几位同学想得很好,他们在学习上肯动脑,掌握知识也很灵活.以后我们口算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数,按上面说的哪种口算方法都可以.

(三)巩固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1×2

130×3

指名回答,多找几位同学来说.

2.全班笔练:

130×2

410×2

430×2

110×7

110×3

20×4

3.视题直接写得数.(做在书上)

做完之后,集体订正,指名个别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列式并口算出结果:

(投影打出)

(2)5乘600得多少?

5.列式并口算出结果.(独立完成)

(1)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钱是21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元?

(2)校园里共栽了21棵槐树,栽的松树是槐树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树?

(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

(四)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的方法,有的题目,同学们还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很好.希望大家理解了算理之后,计算一定要准确,达到做一题就对一题的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这个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本节课,利用了直观与操作,使学生通过操作,在动手活动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例2的教学,注意了“放手”先让学生试做,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悟出了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本节课注意了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巩固反馈,为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物图,学生理解算理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难点:

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与学具

(一)教具:

投影片、小棒图、口算卡片.

(二)学具:

6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8×2=

7×5=

8×7=

4×9=

8×9=

5×5=

3×7=

6×9=

9×3=

 

2.口答:

(投影,指名回答)

(1)30是几个十?

800是几个百?

100是几个十?

90是几个十?

6000是几个千?

500是几个百?

(2)4个十是多少?

12个十呢?

12个百呢?

17个百呢?

3.导入:

以上的练习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旧知识做基础,来学习新知识.

板书(口算乘法)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学生动手摆小棒.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每堆摆2捆小棒,每捆10根,摆3堆.教师同时用投影片出示小棒图.(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2)看图思考:

(列算式,推出算法)

问:

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

(用加法计算:

20+20+20=60)

教师板书算式:

20+20+20=60

问:

还可以怎样计算?

(用乘法计算:

20×3=60)

问: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因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问:

如果没有加法算式,你怎样想20乘以3得多少呢?

(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后,找表达较好的学生说一说)

答:

(指着小棒图说)因为3个2捆是6捆,也就是3个20根是60根,所以20乘以3就等于60.

问:

如果没有小棒图了,你看到20×3=这个算式,你怎么想20×3得多少呢?

(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了解情况)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想乘法口诀,因为二三得六,所以3个20就是60)

2.教学乘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教师指着20×3提问读法.(读作20乘以3)(板书)

教师指着算式讲:

20×3这个式子,如果我们从被乘数开始读,就读作20乘以3,如果从乘数开始读就读作:

3乘20.(板书)

(以上两种读法让学生多读几次)

3.做一做:

(1)用两种读法读下面的乘法算式,再口算.(看书)

20×4=

200×4=

2000×3=

(2)在书上第一页上算出得数,订正后,说一说为什么?

4×2=

30×3=

200×3=

40×2=

300×3=

4000×2=

400×2=

3000×3=

1000×6=

 

4.教学例2:

(一位数乘整百数)

(1)用投影出示直观图:

(2)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

①每个长方体图里有多少个小方块?

②4个长方体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③怎样列式简便?

(3)提问讨论结果:

学生答:

每个长方体里包含着300个小方块,这图的意思是让我们求4个长方体一共含多少个小方块?

问:

怎样列式简便?

(用乘法计算)

列式:

300×4=

300×4得多少?

怎样想的?

(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以4得12个百,12个百是1200)(老师板书出结果)

(4)做一做:

①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0×4=

600×4=

②笔练.要求按栏来做.

6×3

5×4

90×3

60×3

50×4

800×6

6000×3

500×4

1000×5

订正结果并提问: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③视题直接写得数.

这组题做完以后,启发学生思考:

你发现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④用简便方法进行口算.

20×4=

300×2=

2000×4=

60×2=

500×6=

3000×2=

70×9=

800×7=

1000×8=

(三)巩固反馈

1.列式计算:

①40乘以7得多少?

②5乘600得多少?

2.脱式计算下列各题:

3×5+8

10×3+6

70-20×3

6×9+7

20×4+8

80-40×2

(四)课堂小结

提问: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应该怎样想?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口算及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扩展,进而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通过教学例1,借助实物、每捆10根的小棒图,说明3个2捆就是2个十乘以3是6个十是60.在学生理解算理之后,要放手例2的教学,用类推的方法,推导出口算思路,引导学生发现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计算规律,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教学

内容

概述 这是一节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对话,解决在游森林公园过程中遇到的买门票、租船、为猴子选择食物等问题,从而复习“单价×数量=总价”这个类型的应用题。

   

  教学

重难

点 一、能够应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认识到计算机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知识

形成

目标 

一、熟练的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类应用题的解法;

   

  情感

形成

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优化意识;   

课  前

准  备 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习

障碍资料 1、 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2、 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计 

 游森林公园

购买门票

租用船只

选择食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 设计意图及课后随笔   

趣 今天我和你们的班主任带你们去游森林公园。

(师贴艺术字:

“游森林公园”)

听到这个消息,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课件演示一辆小火车前进,放着《火车开了》的音乐

我们到公园里面去游玩,,要先干什么呀?

师板书:

购买门票

课件显示森林公园门票价格牌:

“零售:

儿童票每张10元,

成人票每张20元;

团体票(25张或25张以上):

儿童票每张8元,

成人票每张16元。

怎样买票才能算最合适呢?

让我们进入到买票方案的设计界面。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下买票方案,愿意设计几个就设计几个。

 

大声地读这几个字

生形容自己的心情

 

 

生异口同声答到:

“买票”

生读门票价格牌

交流获得的信息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买票方案

只需在方案内输入单价和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价 

渲染气氛,

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现人机交互,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带给学习的方便。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 设计意图及课后随笔   

动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买票方案

评选一下最优方案

 

课件播放森林公园的美景。

课件显示收到的新邮件,猴山的饲养员叔叔要大家去猴山帮忙。

课件显示森林湖

师提问:

到猴山要过森林湖,我们该怎么办?

课件显示设计租船方案的界面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租船方案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生评选最优方案,并说出理由。

生欣赏森林公园的美景。

生答应去帮忙。

 

生积极想办法,一致认为应该乘船。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租船方案

只需在方案内输入租金和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租金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反思: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

 

联系生活实际

说明:

一共提供了5种船的图片,将光标放在每种图片上面,就会显示每种船的租金和座位数。

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 设计意图及

课后随笔   

 

 

 

 采用“学易”系统评选最优方案

通过“学易”系统查看选择情况

 

课件演示猴山的全景并出现饲养员叔叔,他提出要求,让大家帮助他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为猴子购买食物的方案。

师提问饲养员叔叔要我们帮什么忙?

课件显示为猴子选择食物的设计界面

师演示选择食物的过程。

 

 

 生拿起遥控器从5个方案中选择认为最好的

生通过“学易”系统中显示的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比例情况,选择最合理的租船方案

 

 

 

生重复要求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方案:

将光标放在每种图片上面,就会显示每种食物的单价。

选择哪种,只需要单击一下这种食物的图片,方案内就会自动出这种食物的名称和单价,只需在方案内输入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价,而且还有经费使用情况的提示信息。

 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学易”系统的使用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进一步明确要求,为设计选购食物方案作准备。

使学生确实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带来的方便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 设计意图及

课后随笔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

评价方案

 

课件先播放森林公园的美景,但是最后呈现出一幅

人们践踏草坪,破坏环境的画面。

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生提出优点和不足

 

 

生谈感受

 

但不选最优,只要合理即可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获 

这次游森林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

 

老师做小结,明确今天复习的知识,小结这节课学生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一节复习课成了一节让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的活动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获得了发展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

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

今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郊游,好吗?

先来看他们都带了哪些食品?

(两瓶水、四个苹果、一个蛋糕)

  2、师:

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呢?

  4个苹果怎样来分?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2瓶矿泉水呢?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1个蛋糕呢?

(把1个蛋糕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张圆形纸代替这块蛋糕,师随手拿出一张圆形纸,任意撕开,让学生体会这样不公平,必须“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师演示分蛋糕,(让学生明确,用把一张圆形纸对折,也就把一个蛋糕平均分展开来数一数,分成了2份,给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表示取其中的1份)每人分得半个,板书“半个”。

半个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吗?

(不能)半个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在“半个”旁边板书“?

”生随意猜,最后得出半个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板书:

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王国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

认识)在黑板上板书1/2。

  2、师:

同学们,怎样来读写这个分数呢?

谁能试着读一下?

全班齐读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讲解,出示:

  1  ┄┄分子

  ——┄┄分数线

  2  ┄┄分母

  师:

这根线叫做分数线,表示这个蛋糕被平均分开了。

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

(2份)叫做分母。

1表示其中的?

(1份),叫做分子。

同学们,1/2该怎样写呢?

书空。

(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全班学生齐说1/2是怎样得出的?

  (把一个圆对折)对折还可以说成(平均分)分成几份(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圆的1/2。

其中的1份可以说成每份是它的1/2。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帮丁丁分得了这个蛋糕的1/2,冬冬也分得了这个蛋糕的1/2。

  3、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涂上颜色,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得出1/2的,你的1/2表示什么意思。

  展示不同形状的1/2,说说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都能用1/2表示。

  4、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自己折出其他的分数。

  同学们已经折出了一张长方形的1/2,老师有一项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张(圆形和正方形),选出一张你喜欢的图形,创造出一个其它的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把其中的几分之一涂上阴影部分,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展示不同的分数。

选择部分分数进行交流。

全班齐读创造出的分数。

  5、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2题。

  师:

刚才同学们创造了这么多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a.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同桌之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

  b.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在()里画“√”。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用手势表示出来,选择哪个答案就出示“几”。

  师:

为什么其他的三个图形也都分成了4份,它们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4表示?

(因为他们都不是平均分)

  看来要用1/4来表示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必须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6、老师也创造了几个分数,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出示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折出的1/2、1/4、1/8,同学们已经与分数交上了朋友,那你们能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

从这三个分数中选择两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各组的比较方法。

  7、想想做做5,说说怎样比的?

  五、课堂总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王国中几分之一;找一找身边能用分数表示的例子,与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分数,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