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847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湘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计划

()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

周次

月日及月日

教学内容

节次

1

8.27---8.31

大家一起画

2

2

9.3——9.7

绕绕涂涂田野的色彩

2

3

9.10——9.14

大眼睛我的太阳

2

4

9.17——9.21

我跟月亮做朋友

2

5

9.24——9.28

七彩飞虹

2

6

10.8——10.12

奇妙的撕纸撕纸添画

2

7

10.15——10.19

我的拼音卡片数字变变变

2

8

10.22——10.26

变脸请跟我来

2

9

10.29——11.2

营养早餐

2

10

11.5——11.9

我长高了

2

11

11.12——11.16

手拉手好朋友

2

12

11.19——11.23

简笔画人画画火柴人

2

13

11.26——11.30

蚂蚁搬家

2

14

12.3——12.7

漂亮的铅笔头

2

15

12.10——12.14

鸟语花香

2

16

12.17——12.21

小小食品店

2

检查签字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

大家一起画、绕绕涂涂、田野的色彩、大眼睛、我的太阳、我跟月亮做朋友、七彩飞虹、奇妙的撕纸、撕纸添画、我的拼音卡片、数字变变变、变脸、请跟我来、营养早餐、我长高了、手拉手好朋友、简笔画人、画画火柴人、蚂蚁搬家、漂亮的铅笔头、鸟语花香、小小食品店。

二、教学分析

本册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开始,课程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为依据,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关注与欣赏,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比如,有画画,有拓印,有制作卡片等;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手拉手好朋友、我跟月亮做朋友、鸟语花香、我长高了等;同时在课目设计中注意到将观察力、想像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为依据,关注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与成长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义,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扩充知识的交融和通识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

培养学生大胆想像,画出或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自己动手去美化生活。

五、德育渗透

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美化环境等。

六、教法学法

示范模仿、动手实践、作品赏析及名作欣赏等

第一课 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呢?

二、导入新课

   检察学具。

(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准备五个盒子,并在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同时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摸,猜猜盒子里面分别装的是什么?

(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

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

如:

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

(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3、添画游戏:

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

(教师可先作示范)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大家一起画的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湘版第一册美术教案)

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察学具。

(同桌相互检查,核对东西是否带齐)

二、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的添画。

(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2、念儿歌:

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

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

3、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其他小组雷同。

三、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

(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 绕绕涂涂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对绘画创作所用的材料和色彩有初步认识。

  2、使学生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喜悦,引发美术兴趣。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来进行表现创作。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发美术兴趣。

教学准备;常规美术用具(学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老师进行常规检查,表扬课前准备齐全的学生)

2、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欣赏梵高名作《星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绕绕涂涂》。

(出示课题)这个游戏的名字很有意思吧,不过,在做游戏之前老师要先考考你们:

老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桌子上的这些工具各叫什么名字,应该怎么用?

(小组之间可以讨论)

学生认识桌子上的工具材料,看、说、想、讨论。

让学生来说一说,教师给与适当的纠正和补充。

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师:

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要来做这个游戏,描述游戏的规则并同时示范:

⑴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工具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自由涂抹)。

   

⑵每个小组中的材料都不同,如果都想用一种材料怎么办?

(引导学生学会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 

⑶学生选择工具,开始创作。

3、通过观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画并给自己的画取名字,同时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可以同组讨论,也可个别介绍:

画名,原因,绘画工具材料) 

4、为学生提供其他媒材,扩展学生的表现领域。

师问:

除了这些笔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画?

学生发表观点。

(棉签,手指头,纸团、木棍、菜叶……)

四、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这个游戏就做到这里了,通过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些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谈想法。

第三课田野的色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用多种色彩描绘田野;

2、技能目标:

记忆、想象能力和以线布局以色构成的表现力;

3、情感目标:

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线线交织,构成田野

1、把画纸想象成一片肥沃的土地,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把这片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进大远小。

2、在这片更广阔平整的土地上,我们快速的直直的开垦农田,老师快速示范用直线分割田地。

请一位同学试试。

二、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1、教师出示ppt图片,让学生说说认识它吗?

是什么颜色的?

生长的是什么?

(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等等)。

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

2、你最喜欢哪块田野?

为什么?

三、启发想象,涂画田野

1、我们心中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一起来试试。

2、师生共同尝试大片涂色(哪里也种这个呢?

)、线条排列(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点点播种(表现苗、花、果子)、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3、这几片中间还留了一块画什么颜色好呢?

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

4、如果你想还可以在一个田里画个田野守护精灵或者是收割机、稻草人、谷仓。

四、欣赏范作,明确目标

1、看看小朋友的画作,他们的田野是什么样子的?

2、作业要求:

线线交织、块块涂色,画出一片心中的田野。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

第四课 大眼睛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明亮的眼睛"这一主题。

   

2、通过感受诗歌美丽的意境,使学生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发美术兴趣。

教学准备:

范例三张,夜晚背景图一幅,四重不同的工具材料,(单色版画,铅笔浅描,印刻画,点彩)抹布,铅笔,正方形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感受诗歌美丽意境,教师边念诗歌边出示教具。

 

  1、夜晚来了,眼睛要闭上了。

一个一个梦会从你的枕边甜甜地升起。

假如睡不着,你睁开眼睛望出去,呀!

有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样睁着!

(出示夜晚背景图)你看见了哪些眼睛?

„„我看见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小朋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2、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首诗歌,诗歌的名称叫"明亮的眼睛",等会儿听

完后,请你告诉大家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教师: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漆黑的大海上,航标灯睁着眼睛,轮船就不会撞上暗礁!

遥远的大森林里,虎妈妈睁着眼睛,虎宝宝就能安心地、甜甜地进入梦乡!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夜风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睁着,但你看不见它们:

卫星的眼睛睁着,在传送电波;雷达的眼睛睁着,在保卫和平。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你瞧那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它们正静静地望着你。

原来,它们也没睡着,正调皮地睁着眼睛。

   

提问:

你听见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讨论作画方法 

 请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四周,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遥远的大森林里,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静静地看着你。

教导学生发散思维。

(路灯的眼睛,高楼的眼睛,飞机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高架桥上的眼睛)   

3、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1、指导学生较合理地安排画面。

 

2、及时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想象,给予鼓励。

  

3、指导学生用鲜艳的色彩点出明亮的眼睛。

 

4、作业评展,课后拓展 

说说你认为好的作品。

 

对学生进行保护眼睛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护眼意识。

   

第五课  我的太阳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太阳的温暖,激发学生对太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2、向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形状、色彩、材质、声音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的图片、资料(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激趣:

体会太阳

  选一个下了几天雨后放晴的日子,领着学生们来到室外。

师问:

太阳出来了,你高兴吗?

你为什么高兴呀?

你喜欢太阳吗?

学生们会很兴奋,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各种理由,“太阳出来了,可以玩喽!

”“太阳带给我们温暖。

”“没有太阳,我们不能生存的。

”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转圈,蹦跳,体验太阳的温暖,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2、探索太阳

①提问:

你知道有关太阳的知识吗?

你能把课前收集的有关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太阳是个大火球、太阳有黑子、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球)   

②师:

“你们知道得可真多,想不想知道更多的知识?

③多媒体播放《蓝猫三千问》中有关太阳的动画片,让孩子们交流收获新信息。

3、想象太阳

①播放《种太阳》,播种太阳就是播种希望,每个人心目中的太阳都不一样,请你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太阳是怎样的?

②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③反馈:

“太阳可以像我家的小狗,很可爱。

”“太阳应该是个年纪很大的老爷爷,有白白的胡子”。

④从三方面入手,自由地想象属于自己的太阳:

(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A、太阳的外形。

大胆地想象,太阳可以是你喜欢的人或动物甚至其他物体的形状,然后再想怎样才把太阳的形状画得符合想象,又让别人看得出是太阳。

B、太阳的光芒。

太阳的光芒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直线式,火焰式等等。

C、太阳的颜色。

你认为哪些颜色最能代表自己想象的太阳,就把它画出来,因为太阳本来就不是一种红色的,它的光其实是彩虹的颜色。

4、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太阳。

5、教师巡视辅导,重点放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上。

6、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第六课我跟月亮做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月亮,激发学生对月亮的热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2、向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形状、色彩、材质、声音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准备:

学生以单元组的形式坐在一起,并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令约定:

 4人为一个小团队,2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绘画本、彩色笔等。

(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

观看视频《月亮的约会》,导入课题:

我跟月亮做朋友。

板书:

我跟月亮做朋友 视频导入课题,激趣。

2、讲授新课

1、刚才,我们看了一个关于小女孩飞上天空与月亮做朋友的故事,里面有两个主人公,分别是月亮和小女孩,里面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呀?

你知道还有哪些形状月亮吗?

(幻灯片展示月亮阴晴圆缺时的形状) 

2、月亮的各种形状可以变成什么形象 ?

课件出示:

月亮的形状变化(幻灯片、时间允许可切换到幻灯片23月亮的运动)   

课件出示:

月亮形状-形象   

3、是不是只有小女孩有着这样的奇遇故事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他们又会和月亮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幻灯片中的作品。

说一说,哪一幅画的故事最有趣?

哪一幅画的颜色最美丽?

哪一幅画的构图最合理?

 

第一幅作品:

月亮与小朋友玩耍,月亮以月牙的形状出现在画面左上角,整幅画最大的特点是颜色鲜艳、明亮,用到了渐变的涂色方法,在构图知识上用到了前后、遮挡的关系。

 第二幅作品:

月亮以小姑娘的形象出现,整幅画背景以蓝色调为主,画上了很多水中的气泡,让月亮出现在了离我们更近的水里面。

在构图上,作者用到了大、小的对比。

 

第三幅作品:

月亮变成了扎着棒棒糖鞭子的圆形小姐姐,和小朋友们一起抬着蛋糕过生日。

在背景的处理上,因为使用黑色大面积画背景,所以作者用到了留白边的方法。

这幅画中月亮的形象比小朋友的要大,这说明了作者心中,主人公是在过生日的月亮。

 

第四幅作品:

月亮不再是以人物的形象出现,而是变成了月亮船的形象,上面坐着三个肤色各异的小朋友,一起在空中玩耍。

并且,这幅画中用到了近大远小的构图知识点,让整幅画看上去更有层次。

 

4、对比学习:

教师出示三幅作品,引导学生对比评价三幅作品哪幅更能体现“我和月亮做朋友”的主题。

3、作业表现

1、讲故事 

如果月亮邀请你参加她的生日派对,月亮是以什么形象出现的?

月亮和你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把你和月亮的故事画下来。

 要求:

画面主题突出,注意不同形象的色彩搭配, 让你的故事月亮的形象看上去更有趣。

 

3、学生进行作业活动,播放乐曲,教师巡视指导。

 

(辅导重点:

1、 主题大小,2、构图的方法。

3、 色彩的搭配)

4、作业评比

 1、在作业的过程中各组学生按老师指定地点分组陆续展示出自己的作品。

 

2、 评一评(指名评、组与组互评、教师点评)你认为哪个最好?

为什么?

五、课堂延伸 

1、除了课堂上看到的月亮形象,月亮还会以什么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呢 ?

 2、收拾整理。

布置下节课用具

  

第七课七彩飞虹

教学目标:

1、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2、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

3、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准备:

教具:

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学具:

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师:

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

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2、学生:

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二、分析理解

1、师:

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2、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三、混色游戏

1、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2、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3、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四、欣赏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1、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

2、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

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

五、自主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

1、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

2、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

(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六、总结评价

第八课奇妙的撕纸添画

教学目标:

  1、了解利用各种纸材进行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

  2、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3、能够利用各种纸材进行造型游戏,初步掌握撕纸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来表现,感受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能够合理的运用纸材进行造型游戏,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感。

教学准备;供学生欣赏的示范作品彩色蜡光纸,固体胶,水彩笔(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介绍蜡光纸)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用撕纸添画方法制作的各种形象(动物、人物、汽车、家具…)提供学生欣赏。

2、分组让学生分析作品的制作方法。

⑴教师将作品分给各组同学,让学生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制作方法。

⑵教师总结方法:

撕纸——添画

3、教师示范

⑴撕纸时动作要慢,要随意变换方向。

⑵撕纸之后要进行想象(教师可多撕几张纸,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4、学生尝试撕纸,并在小组讨论:

它像什么?

教师反馈。

5、添画游戏:

先由学生自己撕纸,再由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

(教师可先作示范)

四、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教学扎记:

第九课撕纸添画

教学目标:

  1、了解利用各种纸材进行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

  2、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3、能够利用各种纸材进行造型游戏,初步掌握撕纸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来表现,感受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能够合理的运用纸材进行造型游戏,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感。

教学准备;供学生欣赏的示范作品。

彩色蜡光纸,固体胶,水彩笔(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纸片,教师示范怎样撕纸添画,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课题:

《撕纸添画》

二、出示色纸卡片,要求学生讲出色纸颜色的名字,并说说哪些东西是这种颜色的。

三、课件演示:

各种颜色的物体。

四、学生讨论:

你见过的哪些东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五、课件演示:

家中的生活用品

1、常见的交通工具

2、可爱的小动物

六、教师示范撕纸

七、请学生上台示范撕纸

八、学生练习撕纸

方法:

一个人用手蒙着另一个的眼睛,另一个人用手撕纸。

介绍:

向别人说说你撕的纸象什么。

思考:

小组一起想想,撕出来的纸可以有多少种变化。

九、学生作业评比。

说说你喜欢哪些作品?

第十课 我的拼音卡片

教学目标:

1、将纸工与绘画相结合,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做一张拼音卡片。

2、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绘画手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3、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注意背景颜色和主体颜色的深浅搭配。

教学准备;剪一个白色“M”,白卡彩卡各一张,剪成简单几何图案的卡纸

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激趣:

游戏:

给拼音小子‘m’照相。

(帮助学生进行深浅颜色搭配的认识)

2、拼音小子需要各种各样的‘家’。

3、你能为拼音小子设计一个家,把它画下来吗?

4、展示用剪贴、绘画、泥塑等不同方法制作的拼音卡片让学生找找它们的不同,总结出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5、教师重点示范绘画法:

(教师可作提示:

这些拼音字母像什么?

如:

‘S’像蛇;‘е’像蜗牛。

但不对每个学生强求)。

⑴剪外形(卡片的外形丰富多彩,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先画再剪)

⑵画图案(从图形、颜色考虑)

⑶穿绳(用剪刀尖或者铅笔钻个懂,穿绳,打个漂亮的结)

6、布置作业:

用你学到的方法做一张拼音卡片。

7、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8、反馈:

说一说:

你是怎样做拼音卡片的?

9、游戏:

拼音卡片真重要,读书识字少不了。

做张拼音小卡片,帮助我们记得牢。

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学生在组内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