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379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程能力研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中被标识的特性有关的机加工过程。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PE)负责成立过程能力研究小组,负责过程能力研究活动的管理。

3.2质量环境安全部指定QE工程师、机加工质检员,生产车间指定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参加,并承担相应的职责。

4.工作程序

4.1过程能力研究的时机。

4.1.1初次过程能力研究应在试生产中且在正式提交PPAP之前进行。

4.1.2一般每间隔一年要实施一次过程能力研究。

4.1.3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适时进行过程能力研究:

(1)顾客需要时;

(2)重新提交PPAP时。

(3)过程因素有较大变化时。

4.2过程能力研究的准备

4.2.1制定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生产技术部(PE)PE工程师制订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包括确定要研究的过程和质量特性、过程能力的测定方法、测量工具、抽样方式、样本大小、数据、记录格式、数据汇总处理方式、研究日期等。

4.2.2过程标准化

生产技术部(PE)PE工程师编制过程作业指导书(过程卡),对被研究过程的设备、工装、材料、作业方法、操作者和工作现场布置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4.3过程能力研究的实施

4.3.1各被研究过程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各项标准进行操作。

4.3.2收集数据

当确认过程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各项标准作业后,生产技术部PE工程师按研究计划规定的要求检测、收集数据。

一般是每隔1小时在各被研究过程抽取样本容量n=5的样本,共抽取25组样本,分别填入数据表中。

4.3.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生产技术部PE工程师用从各过程收集的数据作xbar-R控制图并打点,对xbar-R控制图进行分析。

4.3.4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4.3.4.1如果不出现下列八种模式(略),则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4.3.4.2在发现过程处于失控状态时,应查明原因后排除异常点。

排除异常点后的数据组数大于或等于20组时,可利用排除异常点后的数据重新计算控制界限并打点判断。

排除异常点后的数据组数小于20组时,应重新抽样自4.3.1起重新作图。

在采取各种措施都无法保证过程受控时,应考虑修订过程作业标准。

4.3.5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或Cpk。

在过程受控的情况下,生产技术部PE工程师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或Cpk。

4.3.6过程能力的判断与处置

对过程能力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过程能力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确保过程具有适宜的过程能力。

处理措施应纳入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

过程能力处理措施见表1~2。

表1过程能力判断准则及处理措施(常用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

判断

处置对策

Cp>

1.67

过剩

(1)提高产品质量要求。

当过程质量特性为产品的关键或主要项目,提高质量要求有利于改进产品性能时,则采取缩小公差方式。

(2)放宽波动辐度,以降低成本或提高工效。

(3)降低设备、工装精度要求。

(4)简化质量检验工作,可考虑免检或放宽检验。

1.33<

Cp≤1.67

充分

(1)维持现状。

(2)对非关键过程的质量特性,应放宽波动幅度。

(3)简化质量检验工作,如把全数检验改为抽样检验(可考虑采用放宽检查)。

1<

Cp≤1.33

尚可

(1)采用过程控制方法(如控制图),维持过程生产条件,监督过程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2)对产品按正常规定进行检验,若采取抽样检验,抽样的方式和频次必须合理(可考虑采用加严检查)。

(3)Cp值接近1.0时,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性增大,应对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严加控制。

(4)加强检验,不断改进。

0.67<

Cp≤1

不足

(1)分析过程能力不足的原因,通过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制定改进措施。

(2)减少标准差。

(3)在不影响最终产品性能和不增加装配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大公差范围。

(4)实行全数检验,剔除不合格品,或进行分级筛选。

Cp≤0.67

严重

(1)一般应停止加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改进工艺,提高Cp值。

(2)必须进行全数检验,剔出不合格品。

注意事项

(1)Cp可用Cpk代替。

(2)不同行业的过程能力指数分级是不一样的。

如对于机械行业,过程能力指数为1时,是需要改进的。

但对于化工行业来说,Cp=1时,经常可以认为是令人满意的级别。

(3)以上处置方法是对一般情况而言的。

各个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主要是根据产品的用途、价格、批量来考虑。

表2过程能力判断准则及处理措施(ISO/TS16949要求)

判定及处置对策

Cpk>

该过程能满足顾客要求。

经顾客批准后即可开始正式生产,并按照控制计划进行。

1.33≤Cpk≤1.67

该过程可被接受,但是顾客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改进。

如果顾客要求改进,那么在批量生产之前要完成改进工作。

如果在批量生产开始之前仍没有改进,将要求对控制计划进行更改。

Cpk<

1.33

该过程不能接受。

与顾客代表取得联系,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审。

注:

(1)过程能力指数Cpk只能用于稳定的过程。

(2)对于输出满足规范要求且呈可预测的波形的长期不稳定过程,应使用过程性能指数Ppk。

4.4编写过程能力研究报告

生产技术部PE工程师编写过程能力研究报告,将研究出的各过程能力的状况、以及研究中采取的各项措施、发现的问题记入过程能力研究报告。

过程能力研究报告分发有关部门,以便为设计、生产、检验提供依据。

4.5研究结果的处理

将研究取得的成果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纳入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

5.支持性文件

(略)

6.记录

6.1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6.2xbar-R控制图

6.3过程能力研究报告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