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358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docx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设计最新

 

五下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15个人,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通过两年半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操作能力,了解了一些劳动知识,对这门课程较感兴趣。

同时,他们能够认识到在劳动课上要注意安全第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

教材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作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以能在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齐整内容的安排富有开放性和选择性,在生活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与组织上体现农村和城市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设计的意识,让学生亲历设计的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设计能力。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主题内容

备注

第一周

直线绣

第二周

曲线绣

第三周

平面绣

第四周

让小风扇转起来

第五周

给小风扇装支架

第六周

让小风扇更强劲

第七周

清明节放假

第八周

铁丝花篮的制作

第九周

铜丝纸巾盒的设计

第十周

铜丝纸巾盒的制作

第十一周

劳动节放假

第十二周

帆船的探究与设计

第十三周

热风帆船模型的制作

第十四周

热风帆船模型的调试与改进

第十五周

回力车的设计

第十六周

回力车的制作

第十七周

让回力车开起来

第十八周

期末考查

 

主题一:

爱心十字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刺绣悠久的历史,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绣及其他用途。

2.认识刺绣十字绣作品所需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刺绣。

3.掌握十字绣法的起针、收针,以及全针绣法。

4.过刺绣十字绣作品,初步体会设计、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十字绣法的起针、收针,以及全针绣法。

难点:

能根据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刺绣。

三、准备:

各色棉线、网格布、网格纸。

针、剪刀

四、教学过程

1、欣赏:

图片欣赏:

各色各样的十字绣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

学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技术。

2、活动:

(1)观察十字绣的起针和基本针法(全针绣法和半针绣法)

学生观察讨论这两种十字绣针法的特点

(2)教师进行示范:

带领学生学习十字绣的起针(背面埋线法)

(3)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4)学生设计与创作,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览交流并给与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有什么规律或窍门要和大家交流?

在你的作品里有没有其他新的刺绣针法?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刺绣悠久的历史,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绣及其他用途。

2.认识刺绣十字绣作品所需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刺绣。

3.掌握十字绣法的起针、收针,以及全针绣法、半针绣法、四分之三针法。

4.通过刺绣十字绣作品,初步体会设计、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十字绣法的起针、收针,以及全针绣法、半针绣法、四分之三针法。

难点:

能根据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刺绣。

三、准备:

各色棉线、网格布、网格纸。

针、剪刀

四、教学过程

1、欣赏:

图片欣赏:

各色各样的十字刺绣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活动:

(1)学习两种探索四分之三针法。

三八节来临了,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

在日常生活中,只学习直线绣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有很多作品都是直线、曲线混合应用的。

(2)教师介绍“爱心形”的设计。

旨在提示大家:

可以通过数网格来进行对称图形的设计。

(3)展示四分之三针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4)活动经验小结交流。

3、作品展览交流并给与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有什么规律或窍门要和大家交流?

在你的作品里有没有其他新的刺绣针法?

教后记: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刺绣悠久的历史,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绣及其他用途。

2、认识刺绣十字绣作品所需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刺绣。

3.进一步掌握十字绣法的起针、收针,以及全针绣法、半针绣法、四分之三针

法、回针勾边针法等各种针法

4.通过刺绣十字绣作品,初步体会设计、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

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十字绣法的起针、收针,以及全针绣法、半针绣法、四分之三针法以及回针勾边针法等各种针法。

难点:

能根据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刺绣。

三、准备:

各色棉线、网格布、网格纸。

针、剪刀

四、教学过程

1、欣赏:

图片欣赏:

各色各样的十字绣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发现:

生活中还有十字绣皮夹、十字绣手机包等,这些作品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更加美观实用。

2、活动:

(1)你准备选择什么颜色的线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制作室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合理分工。

根据自己的设想进一步刺绣。

(3)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作进行制作。

教师巡视,有困难及时解决。

(4)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时还可以运用其他的一些针法。

介绍回针勾边针法

3、作品展览交流并给与评价。

我的十字绣作品是……

看一看,比一比同学们的作品,我想说…….

我还有其他更好的设计…….

教后记:

主题二:

小风扇的制作

活动一让小风扇转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制作小风扇所需的材料,能正确连接电路,让叶片转起来。

2.感受电子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简单电路的连接,让叶片转起来。

教学难点:

改变小风扇的风向。

材料准备:

小电动机、电池、小叶片、导线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

风扇,作为夏天的纳凉工具,是我们众多家用电器中必背的一件。

正所谓“风扇转一转,凉风阵阵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转一转脑筋,动一动小手,利用身边熟悉的采莲制作一套小风扇,让它给我们带来丝丝凉意吧!

2.板书课题:

小风扇的制作

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1.聪明泉:

同桌讨论怎么让小风扇转起来,最关键需要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电动机实物。

结合以前小台灯的制作,说说该怎么连接。

2.操练场:

小组合作,试着连接电动机和小叶片。

3.讨论步骤:

教师随机进行板书。

连接金属片连接电池观察中轴安装叶片

三、动手制作

1.根据以上步骤,独立操作。

2.同桌互助。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回顾交流

1.讨论制作过程中发现哪些问题?

2.重点解决2个主要问题:

(1)开关:

回形针的运用。

(小台灯制作中曾经运用过)

(2)观察出风情况,如果风是从后面吹出来的,说明什么?

怎么解决?

动手操作,操作中调整风向。

交流坊:

根据实践,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叶片顺时针转动

叶片逆时针转动

风向

改变风向的方法

 

活动二给小风扇装支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不同的风扇,总结风扇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小风扇的支架。

2.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制作小风扇的支架。

教学难点:

设计平稳的支架结构,确保小风扇运行稳定。

学前准备:

铁丝、尖嘴钳等

观察、了解不同风扇的支架位置、特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小风扇转起来了,好开心啊!

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只能用手拿着小风扇吹风,多累啊!

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

给小风扇装支架。

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1.聪明泉:

根据课前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不同风扇支架的安装位置,结构特点。

吊扇

台扇

壁扇

落地扇

安装位置

结构特点

2.金点子:

展示课内的两个方案。

试着自己设计更新颖的支架。

(同桌合作)

3.展示学生新颖的设计,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开展同学之间的评议,启发进一步修改,使设计趋于合理。

三、动手制作

1.巧手站:

观察小明的操作步骤,讨论注意点:

铁丝长短合适铁丝要绕紧电动机

2.根据自己的设计操作。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回顾交流

1.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又是如何解决的?

2.交流:

(1)平稳。

(2)固定。

支架要能固定电动机,不脱落。

展示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针对性评价。

 

活动三让小风扇更强劲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让小风扇更强劲几种方法,总结让小风扇更强劲方法很多,选择增加电池使小风扇能吹出更大的风,设计并制作小风扇的电池组的方案。

2.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制作小风扇的电池组。

教学难点:

设计平稳的制作方法,确保小风扇电动机运行稳定。

学前准备:

电池、回形针、胶带纸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本课时是在小风扇制作完成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不同方法来加强风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板书课题:

让小风扇更强劲

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1.“聪明泉”中列出了“加大叶片”“更换电动机”“增加电池”三种方法,让学生讨论其可行性,并说一说想法。

2.“金点子”提供了一个用增加电池来加强风力的方法,并加以解释:

电动机是以电源为动力,增加电池并且串接在一起,就增大了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动机转得更快,吹出的风也就更大了。

三、动手制作

1.“巧手站”展示了制作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串接的电池要接触良好。

制作时用纸条将两节电池卷在一起并卷紧,再用胶带纸固定卷好的纸条。

2.“交流坊”是讨论电池组的其他制作方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评论”中,教师可根据电池组和小风扇的最后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电子世界的兴趣。

展示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针对性评价。

 

主题三:

金属丝小饰品的制作

活动一铁丝花篮的制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初步学会使用金属丝制作使用美观的小饰品,感受创意无限,其乐无限。

教学准备:

工具:

钳子、铁丝、油漆、剪刀、矿泉水瓶、假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废弃的塑料瓶和生绣不起眼的铁丝,怎么变成别致小花篮?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小创意吧。

工具:

钳子、铁丝、油漆、剪刀、矿泉水瓶、假花。

二、做法指导

  步骤一:

从篮子的底部开始,用钳子把硬铁丝绕成从小到大的螺旋状,这里要注意留出挂杆的位置。

  步骤二:

然后用刷子给篮子上色,这里用的是白色的,但是可以根据你的喜欢换成其他颜色。

  步骤三:

把废料瓶子的底部剪下来,高度要根据篮子的大小而定。

步骤四:

最后把喜欢的花自然地插到花篮里,一个漂亮的小花篮就做好了。

三、巡视指导

步骤五:

利用废物制作的小花篮点缀在家里是不是让你的小屋更有情调呢。

如果你家有这些材料那么赶紧来做一个吧。

活动二铜丝纸巾盒的制作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利用金属丝和废旧丝袜制作色泽鲜艳、造型精美的纸巾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利用金属丝造型纸巾盒。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金属丝和制作纸巾盒方法。

教学难点:

纸巾盒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细金属丝,丝袜,尼龙线,剪刀,针,尖嘴钳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课件出示纸巾盒图片

这些色泽鲜艳、造型精美的纸巾盒好看吗?

它们是用金属丝和废旧丝袜制作的。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观察、思考

这些纸巾盒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它分成几部分完成?

三、学习

做纸巾盒方法。

师边演示,生边学做。

(视频出示)

(1)制作面框和两头带弯钩的支杆

(2)将面框和支杆扣接成形。

(3)剪三根与面框等长的铜丝,两头弯钩。

(4)将三根铜丝扣接在底面。

(5)先在纸上画出U型盖的草图,再依图做U型盖,一端开口,另一端向上折90度。

(6)将U型盖开口的一端扣接固定。

用细铜丝缠绕固定接头,以防滑动。

纸巾盒上盖完成。

将铜丝有规律地绕成波浪形和花纹形状,制作装饰小挂件。

四周缠绕小挂件,角上固定。

放入纸巾,完成作品。

四、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生活动情况。

活动三铜丝纸巾盒的制作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常规教学。

二、检查学生材料、工具的准备情况。

指名学生说说准备了哪些材料、工具。

三、动手实践。

1、先说说制作方法。

2、动手制作,小组合作完成。

3、老师巡视指导。

利用金属丝你还能制作哪些小饰品?

思考并讨论:

U型盖怎样连接便于掀开?

怎样装饰波浪线、花纹更方便美观?

六、交流展示。

1、比一比,哪小组的作品做得好。

2、比一比,谁会玩,玩给大家看。

3、小结本节课学生活动情况。

主题四:

热风帆船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帆船的相关知识。

2.掌握简易仿真热风帆船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准备

1.帆船实物模型,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材料:

铝制易拉罐、白纸、双面胶、蜡烛头、橡皮泥。

3.工具:

剪刀、小刀、直尺、皮尺、笔、打火机。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帆船的探究与设计

(一)收集相关信息

1.帆船的主要部件包括船体、桅杆、船舵、帆等。

2.制作热风帆船模型船体时,首先要明确任务,然后收集信息,分析它的结构和零部件组成,再根据自己的构思,绘制图纸,使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加工制作。

(二)结构设计

1.船体制作:

根据易拉罐的形状,用罐的底部一截做成一个“盆”状的“筏”。

2.桅杆制作:

(1)桅杆选择的原则与标准应该是:

主桅杆应最粗最长,前桅杆较粗和较长,后桅较细较短;上桅杆较细,下桅杆较粗。

艏斜桁最细,与后桅上桅杆相当。

粗细长短要合适,并能调节帆与风的角度。

(2)桅杆的绑扎方法是:

选择粗细一致、圆型好的竹牙签,按尺寸将桅杆长度量好,在量长度时应注意将上下桅杆交接处的长度和插入船体的深度计算在内,然后截断。

(3)按实际取上下两节桅杆交错对齐(交接处长约5毫米),在交接处涂抹少许乳胶,然后用棉线一匝一匝地紧密缠绕4~6圈,上下各一匝,中间留出空白位置。

最后在线头处点一点乳胶,待干后用小刀齐根切掉。

为给下一道工序——帆的粘贴打好基础,每做好一根桅杆要和图纸上进行相应的对照,使它的长短与联接处的位置和图纸一致。

检查无误后在桅杆底部涂乳胶然后插入相应孔内固定。

3.帆的制作:

(1)用稍厚一些的白纸(复印纸即可)按图]1—7帆图的形状制作。

(2)先将前桅与主桅之间的三面三角帆剪下,用圆柱形铅笔将帆卷一下,不要让它有死褶,点上乳胶用镊子辅助粘在线上。

(3)分别将前桅、主桅、后桅的横帆剪下,用铅笔卷一下后粘在桅杆的相应位置,注意胶应点在帆上下沿中间和桅杆接触的位置,量不要太多。

(4)将艏斜桁上的四面三角帆剪下,卷成弯曲状,按顺序粘在相应位置上。

(5)将后桅上的纵帆剪下,弯曲后粘上。

注:

从整体上看帆的形状应该一致,上下距离要均匀,保持帆的整洁。

4.船舵的制作:

装在船尾中心线位置。

其长度、宽度可在帆的大小确定之后再做决定。

(三)提问

1.你设计的热风帆船是怎样的?

2.你能说出帆船上各部分的名称吗?

第二、三课时热风帆船模型的制作及调试

(一)根据设计方案准确绘图

上节课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设计方案,要想船平稳、直行,帆是否左右对称,舵是否在中心线上,都是很关键的因素。

因此,要用易拉罐做一艘船,必须按设计方案准确绘图,按图线切割、弯折。

(二)具体步骤

1、测量、记录周长、高度,确定要使用的部分。

2、画出并裁剪出相同大小的纸。

3、画出帆、舵轮廓线,标注剪切部分。

4、剪、贴图纸。

5、切除罐盖部分。

6、按线剪去多余部分。

7、弯折出帆、舵。

8、小帆船制作完成。

(三)提问

1、与别的同学的做法相比较,有什么更巧妙的方法切割易拉罐?

2、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把船做得更合理、漂亮呢?

(四)调试与改进

要知道设计、制作的船是否能达到航行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必须进行技术试验,然后进行改进。

主题五:

回力车的设计与制作

回力车是头脑om的一个内容,主要利用了橡筋弹力和电池重力结合,使得回力小车能够轻轻一推后自己回来。

那么怎样使自己的小车可以灵活的来回,距离较大呢?

这和材料的选择恰当,制作的方法科学都密不可分,当然也离不开学生启动小车的力度,方向等要素。

所以制作一辆回力车简单,但要真正深入研究,学会不断解决制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是学生在活动需要建立起来的。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回力车。

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2、通过制作了解回力车的简单原理,学会调试作品达到最佳状态。

3、在设计制作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

范例

学生:

材料(一次性纸杯或者薯片筒,瓦楞纸或废旧光盘,2-3根橡皮筋,一节或两节5号电池,牙签,透明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需要和准备

1、出示回力车,谁会玩?

试一试。

2、再出示一辆外表一摸一样的车,也请学生玩一玩,为什么两辆车现象不同?

一辆车可以滚出去后又自己滚回来?

3、揭示活动主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回力小车的秘密并且比比谁的小车可以灵活的来回。

分析与构思

1、怎样才能了解小车的秘密呢?

(比比两辆车有什么不同)

2、拆开,展示小车结构,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

光盘:

轮子,可以滚动,减少阻力。

纸筒:

车身。

橡筋:

提供回旋的动力。

牙签,透明胶:

固定。

电池:

重力可以使橡筋缠绕最后达到极限回旋。

3、小结:

这也是回力车会来去自由的秘密。

4、自行设计回力车

第二\三课时

制作与研究回力车:

1、把橡筋和电池固定,演示,知道回力车的动力结构。

研究引导:

一辆车最重要的就是动力结构了,有足够的动力就可以使小车的距离到达极限。

研究动力大小怎么调节?

(橡筋的数量与电池的重力协调)

2、研究了动力结构,要使小车灵活来回,你认为还和哪些因素相关?

交流:

重力左右均匀(电池在纸筒中间)

车身重量轻(消耗的力量少)

摩擦力小

小车出手的力量,方向

3、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制作的方法与注意点,看懂了就可以自己先动手制作。

参考书本41页:

纸筒两端粘双面胶用来固定光盘。

用透明胶把电池固定在橡筋上,左右均衡。

橡筋一端穿过光盘用牙签固定,再把另一端页穿过光盘的孔固定。

调节电池的位置。

调节小车:

重心均衡,动力强劲。

展示与评价

1、学生自行分组调试。

2、比赛:

谁的小车来回距离远?

(走廊7格以上优加星,5——7优,3——5良好,3以下合格,不会滚动不合格)

3、制作经验交流会。

4、继续调整试验。

5、活动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