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营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382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校经营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经营策略.docx

《学校经营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经营策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经营策略.docx

学校经营策略

76#試闡述優質學校的判準--取決於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

經營優質學校是學校經營者和教師的心願。

一、要件

(一)透過同儕進行合作學習(Learningthroughcollaborationwithcolleagues)。

(二)具有優秀教師(beanexcellentteacher)。

(三)能彼此分享優點(shareyourexcellencewithothers)。

(四)有優質的工作夥伴(beanexcellentco-worker)。

(五)能有如家庭成員般的友情(beanexcellentfriendtofamilies)。

(六)能讓每個人都各具所長(savesomeexcellenceforyourself)。

二、優質學校的意涵:

是全面的優質

(一)具有變革創新的校長領導

(二)具有效能服務的行政團隊

(三)具有專業發展的教學社群(四)具有紮實研發的課程實踐

(五)具有創意成就的學生學習(六)具有合作夥伴的家長組織

(七)具有永續活化的環境營造(六)具有有效支援的資源整合

(九)展現績效責任的校園文化

三、優質學校經營的核心價值

(一)人文:

是優質學校經營的思維引導。

(二)適性與均等:

是優質學校穩健前進的步伐。

(三)優質與卓越:

是優質學校創新歷程與努力成果。

四、經營優質學校應具備的教育理念

(一)全面品質:

有品質才會有價值,有品質才會展現優質。

(二)精緻創新:

秉持教育本質力求創新,兼具教育價值。

(三)善用科技:

充分運用教學融入資訊科技,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

(四)人文關懷:

教育人、轉化人、發展人,相互尊重、包容、協助與關懷的學校文化與氣氛。

(五)民主開放:

各項行政決定採行公開、透明和民主,營造學校自由、民主、開放的氛圍。

(六)資源統整:

進行資源的調查、建置、統整和運用,來促進校務健全發展。

(七)效能卓著:

校長領導效能、教師教學效能、學生學習成效與家長支持成效。

五、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

六、發展優質學校之具體策略與行動方案

(一)校長倡導優質學校理念,鼓勵學校成員追求卓越

1.具備良好操守和專業能力2.有效溝通3.參與有關「優質學校」之研討會

(二)成立「優質學校推動小組」,策劃各項推動工作要項

1.發揮團隊合作精神2.擬定和執行推動事項3.定期開會,落實決議,檢討改進

(三)強化學校成員品質意識和態度,提升學校教育品質

1.安排相關研習或活動2.知識融入生活,確實做事態度

(四)進行標竿學校學習,觀摩及參考他校優質學校作法

1.進行系統化和持續性學習2.發展典範學習3.擴大校際交流、策略聯盟

(五)鼓勵學校成員勇於創新,促成校務改進和革新

1.激勵成員勇於嘗試,容許錯誤2.不斷吸引新知和保持開放心胸

(六)建立學校為「學習型學校」,強化組織學習能力

1.進行學校組織再造2.改善成員心智模式3.重塑學校文化

優質是點滴的積累,教育是愛心的志業,學校是責任的銀行,學生是社會的中堅,潛能是自我的搖籃。

身為校長應以「帶好每一位孩子,提升學生未來競爭力」為辦學追求的目標,善用有限的教育資源,經營優質好學校,為國家培育現代化優質好國民。

77#試闡述成功經營現代化學校的重要方針

一、前言

二十一世紀成功或優質學校的重要條件,必須涵蓋績效與品德兩大要件。

現代化的學校經營理念,應講求一致性與績效性兩大原則。

二、發展現代化學校之策略

(一)硬體設備需與先進科技和資訊結合

(二)教學活動須將產出的功能化為指標,便於具體展現績效。

(三)學校經營須化解矛盾,講求整體一致,鞏固領導中心,齊一化管理與評鑑流程。

(四)講求績效,領導中心認同社群至上,尋求一致行動。

(五)學生服從教師,具有良好的表現。

三、符合優質或成功學校之要件

(一)明確性

(二)具體性

(三)客觀性

(四)一致性

(五)績效性

四、經營優質現代學校的重要方針

達成全方位、深層次、立體式、規範化、民主化、科學化的管理,以提升師生的「文明」素質,尤其重視法治和道德教育。

(一)建立健全的領導組織和學校章程,並貫徹教育法規之執行。

(二)依法自主辦學,並依法實行民主管理。

(三)重視師生法治教育

(四)確保師生合法權益:

受教權、申訴管道、民主與平等的師生關係等

 

五、結語

教育是人的活動、是德的活動,教育對象是整全的人權外,更應讓學校發揮自主性。

任何成功組織的背後都是人的因素,成功學校的法則是先找對人,再決定做什麼。

先找對人,又設定願景,再凝聚共識,並全力以赴,終見成功。

78#試舉例說明發展學習型學校可能產生的的混沌現象及其影響。

一、學校本身是個耗散結構

(一)現象:

學校發展並非靜態不動,學習型學校的核心概念即「改變」,故學校組織持續學習與轉化,呈顯組織的演進過程。

(二)影響:

學校的混沌現象使系統本身隨機波動,騷亂不斷發生。

一旦不穩定狀態達臨界點時,系統內部的平衡即造成斷裂,並趨向長期混沌,或另一個新的或更高層次的耗散結構。

二、未形成共識的學習願景將造成蝴蝶效應

(一)現象:

由上而下的學習願景,無法激起組織成員對組織的熱情能量和承諾;由下而上的學習願景,較不易產生疑惑、抗拒甚至衝突,故不易發生蝴蝶效應。

(二)影響:

領導者必須察覺這些細微的紛擾聲音,並及時回應。

三、奇特吸引子的出現

(一)現象:

奇特吸引子對組織系統的影響不容小覷,可能對組織產生正向效果,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二)影響:

領導者不能坐視不管吸引子的負面影響。

四、回饋機制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或阻力)

(一)現象:

系統本身具有回饋機制,能將系統的輸出與再回饋轉為輸入。

學習型學校從個人學習、團隊學習乃至組織學習,目標乃形成組織系統不斷學習的核心力量。

結構性的衝突形成的回饋機制,將成為學校發展的阻力,會使成員的互動關係惡化。

(二)影響:

經過修煉後,成員的心智模式已改善,學習團隊能進行深度會談與討論,亦能對學校發展具有系統思考的能力,領導者更能帶動組織成員願意改變與學習,則組織所形成的回饋機制,將促使學校成為學習型學校,更顯嶄新有活力。

五、不容小覷的自我相似性現象

(一)現象:

「自我相似性」只對混沌現象做局部不同倍數的放大後,可發現其局部形狀與整體形狀極為相似,故任何成員的行為或心態,即表示該組織亦存在類似現象。

(二)影響

1.要邁向學習型學校,教師須時時學習、常常自省、樂於研究、合作與創新,以身作則足為學生榜樣。

2.學習型學校發展的基本單位,應從教室開始。

教師必須改變僵化的心智模式,創造一個學習型的教室,師生共同進行學習與超越的修練。

3.「親子共學」、「社區共學」等理念,希望從學習者的家庭與社區開始,打開學習的門,將家長與社區都納入學習團隊,由微而鉅,由近而遠,使學校、家庭、社區形成更大的學習網絡。

4.教室(局部)的場景正是學校(整體)的一隅,家庭(局部)與社區(整體)的寫照,正是社會的縮影。

六、高估學習型學校之彈性調整的結果

學習型組織對學校組織系統而言,雖是一帖良藥,卻不是萬靈藥。

不要忽略每所學校都存在其特殊時空背景與不同的文化脈絡,不宜以一概全。

若只有複製或模仿,卻沒有消化與轉化,都只是對學習型學校的迷思。

七、非為改善而改變的混沌

無知被動的改變只是表面變革,將導致學校更為混沌,造成失敗的變革。

學校的改變必須奠基於學習的基礎,學習必須主動的,並需要因應學校的個殊性與文化脈絡,方為朝向共同願景的改變。

隨著學習而來的改變並非完美無缺,必須繼續不斷地學習,同時也需要深切體認學習也具有危險性與冒險性,並謹慎為之;考量以「改善」為前提的學習,也必須思考其適用性。

耗散結構有變革,蝴蝶效應不輕忽,奇特因子可變天,回饋機制化阻力,

看似相似實不同,彈性調整有必要,組織學習慎為之。

 

79#試依照混沌理論的特色,闡述學校發展學習型組織之有效策略。

一、混沌理論對學校發展學習型組織可能產生的價值或貢獻

(一)學習型學校為一開放與動態系統

1.學習的組織應呈現動態且多元的體系

2.須重視組織的創新與發展

3.理念的「震盪」

4.結合團隊力量付出行動

5.不畏懼變亂小心因應

(二)透過溝通與對話建立學校願景之共識

1.共同願景應是全員相互論辯、溝通與對話後的共識

2.行動策略和目標應為團體成員的共識

3.推動學習型組織初始,必須先凝聚團體成員的共識,從個人願景出發,傾聽他人願景

4.領導者須了解每位成員的心智模式,透過溝通和對談,逐漸達成共識方為上策。

(三)防微杜漸,以危機感與敏覺性面對學校初始事件(師生、教師同儕、行政人員與教師、親師、學校與社區)

1.領導者對微小或初始事件抱持相當程度的敏感性

2.詳加審視時時檢討,任何謠傳、衝突或顯現異於常態的現象

3.預先建立危機處理機制,不能掉以輕心

4.成員應對「煮蛙效應」具有危機感和敏感性,以免導致組織虛弱,終至悔不當初

(四)尋求吸引因子,導向有利學習型組織團體氛圍(校長、家長會、教師會)

1.校長:

以身作則,不斷學習成長,做為連結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的橋樑

2.教師(會):

教師扮演終身學習者、同儕輔導者及行動研究者;教師會發揮正向功能,建立教師學習團隊。

3.家長會、社區文教組織:

善用之,善導之,使之成為促使學校組織成功變革的資源。

(五)發揮僕人領導魅力,形成組織循環圈(設計師、僕人、教師)

1.擔負在行政、教師、家長、社區等各次級系統間建立緊密連結的媒介。

2.善用次系統間的循環圈,作為帶動組織發展的靈魂

3.適時授權,進行行政運作之創新

4.不斷提供增強、及時從旁鼓勵,使組織發展形成穩定的循環圈

(六)建立再學習的回饋機制(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

1.奠基「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的成果之上,進行「再學習」

2.善用團隊學習的單環與雙環學習,不斷審視組織之規範、目標與願景,深入組織深層結構,從根本改變組織體質。

(七)營造終身學習文化

1.不斷學習是面對混沌不穩定環境的良策

2.引領組織進團隊合作的學習,有助於改善個人心智模式,激發自我超越,培養系統思考能力,有助於達成社會正義機會平等的理想。

80#何謂組織學習?

試從「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及「再學習」三方面說明之,並闡述學習型學校的特色及作法。

一、前言--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

當我們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而且真心想改變的時候,事情才有可能改變;當我們認為都無從改變的時候,一切便都真的變不了。

在組織中,我們需要的是勇於積極改變的信念、態度與行動,進而結合善的力量,為創造更美好的組織願景而努力。

二、組織學習的意涵

係指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以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

在此過程中,組織更加明顯成為學習的有機體。

三、組織學習的重要性--為什麼要組織學習

(一)促進創新

(二)應變

(三)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四)增進個人成長(五)利於組織發展

四、「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及「再學習」之意義

(一)單環學習

1.強調在既定的組織目標、政策與規範,尋求連結方法與目標的行動與結果,透過迴圈的回饋機制,檢視組織無法達成目標可能的錯誤,進而改善並提升組織適應能力。

2.一種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此思維屬「目的—手段」的理性,包括計劃、執行、檢核和行動的品質管控流程迴圈。

(二)雙環學習

1.除單循環地尋找最適切行動之品質管控的學習外,更反思組織行為背後的心智模式,掌握組織內和組織外部的環境因素,俾為修正組職目標、政策規範與組織之最佳適應,採取最適切的有效的行動。

2.展現不同層次之問題解決思維和行動。

(三)再學習

1.植基於單環和雙環學習的經驗上,整合過去失敗經驗和問題解決的成果所展現的學習成果。

2.有助於組織成員面臨各種挑戰,提升組織效能,並強化自我轉化能力。

 

五、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組織進行學習、組織促進學習

(一)就理論而言: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組織學習理論的支流。

(二)就實務而言:

組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

欲建立學習型組織,則需進行組織學習,並且促進組織學習。

六、組織學習的著力點

(一)發現著力點:

確切找出可以真正開始著力之處

(二)問題導向:

以組織所面臨的問題為學習的內容,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尋找共鳴點:

找出志同道合夥伴共同努力、尋求聲援與力援,共同開創願景。

(四)瞭解組織的確切需求:

以此為出發點,將如何滿足需求,當作組織學習的一個起點。

(五)學習不拘泥形式:

學習應與工作相結合,而融入在組織的每個地點,沒有時間進行組織學習只是一種藉口,或是不瞭解學習的真正意涵。

七、如何發展組織學習能力

步驟一:

評估組織學習的必要性;為何我們要重視學習能力?

步驟二:

檢視目前及未來的學習能力:

我們目前的學習成效如何?

步驟三:

找出增進學習能力的方法:

我們該如何做?

步驟四:

執行建立學習能力的計畫:

如何讓學習發生?

八、組織學習的重要策略

(一)實踐六項修練(sixdisciplines)--組織學習取向

第一項修練:

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

實現心靈深處的熱望

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事實。

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也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練:

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MentalModels)

新眼睛看世界

根深柢固於心中,影響人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

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練的起步;藉此,我們學習挖掘內心世界的圖象,使這些圖象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

此外尚可藉此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接納別人的意見。

第三項修練:

建立共同願景

(BuildingSharedVision)

打造生命共同體

在傳統的組織中所欠缺者乃是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共同願景的修練。

共同願景的整合,涉及發覺共有「未來景象」的技術,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與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

第四項修練:

團隊學習

(TeamLearning)

激發群體智慧

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隊而非個人。

團隊的學習方能促進組織的學習。

當團隊真正在學習時,不僅團隊整體顯現出色的成果,個體成長的速度亦遠較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

第五項修練:

系統思考

(SystemsThinking)

見樹又見林的藝術

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

系統思考以一種新的方式使人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其所處的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

第六項修練:

知識管理

(KnowledgeManagement)

增進組織學習的效能

知識獲得、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創新、知識應用

(二)發展學習社群(learningcommunities)

組織學習的一項重要工作,乃在於社群(community)的發展。

實踐社群(communityofpractice)是活動的知識儲存體。

社群是組織中最多方面與最具活力的知識資源以及組織認知與學習能力的基本形式。

實踐社群亦是學習社群,藉由社群成員及各種社群的彼此互動,組織得以達到知識與學習分享的效果,同時社群的活動與互動,往往是組織知識創造的一項來源。

(三)進行標竿學習(benchmarking)

1.判斷應該改善的地方,並且讓組織成員接受這個方案

2.建立有效的學習團隊

3.分析目前的情境

4.向良好的典範學習

5.開發新的解決方案

6.影響需要改善的領域

7.後續追蹤與創新

(四)建立最佳實務(bestpractices)

1.尋找最有效的組織學習策略與方法

2.建立組織學習最好的運作機制

3.在組織學習中建立各項實務工作的最佳執行方法

4.將各項最佳實務彙整儲存於組織記憶中

5.提升組織效能與組織成員的工作成就感

九、知識工作者的核心能力2P2I4C

(一)專業知識(Professionalknowledge)

(二)問題解決能力(Problem-solving)

(三)資訊與通訊科技能力(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

(四)創新能力(Innovation)

(五)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六)合作能力(Cooperation)

(七)繼續學習能力(Continuinglearning)

(八)變革能力(Change)

十、組織學習的實踐案例--以紐約市政府人事部門為例

(一)運用策略

1.擬出組織必須改變的強力理由。

2.創造出以團隊為主的組織結構。

3.改變組織文化。

(二)具體作法

1.說明必須改變的理由,建立共識。

2.瞭解必須改變的地方。

3.促使組織產生必須變革的資料、對話及可能的變革行動。

4.聘請專責的人,反覆傳達需改變的訊息與策略。

5.減少組織層級,並在組織內公開徵求主管人選。

6.提供管理人必要的學習與訓練,強調循序漸進的學習,使之熟悉新的工作結構與工作過程。

十一、學習型學校之意涵

(一)意義:

全體學校成員願意改變、參與、投入與持續學習所形成的學校組織環境,是個全體總動員邁向發展的學校。

(二)相關概念

1.Senge:

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期望,一起建立意識、發展能力;父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或校園內外所有人,都能體會在學校系統中彼此休戚與共,息息相關之生命共同體的關係,彼此相互學習。

2.魏惠娟:

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學習改變與轉化的過程,有助於學校教師能力的增進和組織效能的提升。

3歐班寧:

學習型學校以學習為基礎,可擴充學生的學習選擇,吸引學生投入學習過程,並設計教育性架構。

學校扮演學習促進者的角色,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

4.胡夢鯨:

學習型學校指一個經由個人學習及團隊學習過程,而改變學校成員心靈意念的學校。

5.吳明烈:

學習型學校是個勇於創新、嘗試改變、持續發展的學校,人人都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三)特徵

1.重視學生和其學習活動。

2.教師應被鼓勵,成為持續學習者。

3.鼓勵教師與同仁相互合作、彼此學習。

4.學校是學習系統的組織。

5.學校領導者應為學習的領導者。

(四)學習特質

1.學習是參與:

確認成員在各種脈絡與社群的成員身分。

2.學習是對話:

與他人互動、認知與探索。

3.學習是合作:

穿越組織和文化的界線,達彼此深入瞭解。

4.學習是終身:

擴張成員視野,形塑生命歷史。

十二、學習型學校的條件和作法

(一)設定明確目標

(二)重視參與決定

(三)營建良好的組織文化

(四)建立流暢、公開的資訊系統

(五)激發自我超越的個人

(六)營造同儕合作與互相激勵的組織氣氛

十三、結語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是組織發展的兩大利器。

所有的組織都應建立「繼續學習文化」,成為學習型組織;進一步更需建立「知識分享文化」,方能持續創造新知識,成功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