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514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docx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

语文八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50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

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

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

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

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

请向同学推荐。

要求:

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答案】

(1)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

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2)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

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

【解析】【分析】

(1)称呼准确,突出“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语言简洁得体即可。

(2)点明英雄姓名,写出推荐理由,要能体现其精忠报国的精神品质。

故答案为:

⑴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

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⑵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

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

【点评】⑴考生要注意对回活动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开场白的基本格式和要求,语言要简洁、得体。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在于考生平时对相关英雄的认识,素材的积累。

2.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自编一个谜语。

示例:

(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

   ①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

②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③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Ⅰ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上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

Ⅱ上面的新闻稿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第________句,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第________句,应删去“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

(1)C

(2)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3)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①;诵读;比赛;③;通过;让

【解析】【分析】

(1)ABD三项都与“思乡”有关,C项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出自王维的,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显然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故选C。

(2)根据题目中的“(谜底)陆游”,我们可以根据他是南宋爱国诗人这一点来设计谜面。

我们学过他的爱国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用其中的名句设计谜面:

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3)Ⅰ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

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

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

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解答此题,先看题干,题干已经提示了主体:

古诗词诵读比赛,事件:

比赛结束;再看正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用一个词语概括,“圆满”。

组织答案为:

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Ⅱ第①句缺少与“开展”但词语,在“诵读”后加上“比赛”;第③句缺主语,删去“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

⑴C

⑵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⑶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①;诵读;比赛;③;通过;让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在明确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感情。

⑵本题考查谜语谜面的拟写,注意结合作者的诗句拟写。

⑶第一问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注意抓住“对象+事件”。

第二问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3.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不含标点)

2月16日上午,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魁力贵港大爱无疆”贵港市2019慈善巡游活动在贵港城区隆重举行。

当天晚上,在市体育中心综合馆,还隆重举行了慈善晚会。

这是贵港慈善事业、体育事业、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喜事,是贵港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次集中展示贵港的活力与风采的盛会。

【答案】“魅力贵港 大爱无疆”慈善巡游活动(“魅力贵港大爱无疆”慈善巡游行)

【解析】【分析】概括新闻的内容。

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

概括的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意。

本题可对“‘魁力贵港大爱无疆’贵港市2019慈善巡游活动在贵港城区隆重举行”进行压缩概括即可作答。

注意题目中的要求。

故答案为:

“魅力贵港大爱无疆”慈善巡游活动(“魅力贵港大爱无疆”慈善巡游行)。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 首先,要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

其次,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①题文一致,即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②一语破的,标题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重要的事实;③旗帜鲜明:

要有明确的是非,要有鲜明的爱憎;④生动活泼,简洁明快。

其次,是加工润色。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

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新闻的标题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届总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一天送餐50多单,一日三餐的进食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哪怕工作再繁忙,他也会随手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等餐的时候看上一首,外卖送到时就背会了。

雷海为不断用诗歌浸润心灵,让狭窄的世界变得丰富广阔。

【材料二】从山里走出的教师,再次回来,他们的努力或许如苔般微弱,却也能照亮一张张小小的笑脸。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让狭窄的心灵世界充满力置,给了观众最深的感动。

【材料三】跟随北京故宫博物院祝勇寻找苏轼的心灵印记。

苏轼由金字塔尖被排挤到社会边缘,当日暮时分,他从东坡的农田荷锄回家,过城门时,守城士卒有时还会拿他开几句玩笑。

但他仍能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

生活锤炼境界,境界成就诗歌,诗歌滋养了他的心灵,“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他豁达宁静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不超过30字)

【答案】诗歌滋养、浸润心灵,让心灵世界变得丰富广阔,充满力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结论的总结。

解答此题首先了解各材料内容,然后找出三者的共性,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材料一,介绍外卖小哥雷海为不断用诗歌浸润心灵,让狭窄的世界变得丰富广阔;材料二,介绍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唱,让狭窄的心灵世界充满力量,感动人心;材料三,介绍苏轼虽然屡遭被贬,但诗歌滋养了他的心灵,让他能乐观面对这些坎坷是非。

由此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表现了诗歌对人的巨大作用,即可以浸润心灵,让狭窄的心灵世界变得丰富广阔,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

注意题干对答案的字数有限制,所以表述要简洁明确。

故答案为:

诗歌滋养、浸润心灵,让心灵世界变得丰富广阔,充满力量。

【点评】解决材料阅读题,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分析探究结论,解决相关的问题,平时要注意多训练,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

5.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

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

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

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80字以内)

(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

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

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

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

(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

上联:

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

下联:

________

上联:

________

下联:

为人处世谦受尊

【答案】

(1)参考示例:

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2)示例:

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

(3)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

【解析】【分析】

(1)要求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开放性试题。

可以先谈什么是“有教养的人”,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真实有效,结论要呼应观点但要避免与观点的语言重复。

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

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不能出现命令语气。

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这一劝说主题。

(3)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如题干所给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整体上是个主谓宾结构;“人心轻重”又是个偏正结构。

所以可拟为“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从内容看,与上联构成“正对”。

而题干所给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的前四个字是成语,“谦受尊”也是个主谓宾结构。

由此,上联可拟为“知书达礼和为贵”。

从内容看,与下联也是构成了“正对”。

故答案为:

⑴参考示例:

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⑵示例:

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

⑶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的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主题,围绕材料的互通进行表达,注意观点要明确,语言要通顺,注意字数的限制。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结合材料内容,注意说话的对象,语气要委婉、得体,阐述时中心要明确,主题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要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要结合上联的内容和材料的仔细,进行补写对联。

6.综合性学习。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

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3)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恩重如山;②才高八斗;③气壮山河;④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成语极具文化价值。

根据材料三可知,成语值得学习和推广。

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第一个空,左边是恩,右边是重,中间一座山,可知是恩重如山;第二个空,左边是才,右边是八个斗,是才高八斗;第三个空,气里面有山河,是气壮山河;第四个空,火与目中间是岸,是隔岸观火。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修辞也要一致。

可以把成语比作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故答案为: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恩重如山 ②才高八斗 ③气壮山河 ④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点评】

(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读懂材料内容,把握筛选信息的标准,确认筛选信息的区间,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把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分析,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仔细观察,弄懂图中各个部分的位置以及指代的意思,然后整体感知图中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

隐性要求一般有:

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

7.仔细读图,理解图意。

如果只给图中的某一处着色,你选哪一处?

用什么颜色?

请阐述理由。

150字左右。

【答案】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画解读。

首先明白图画的要素和信息,画面主题,是一位小姑娘面对汶川地震纪念馆废墟上飘扬的国旗,若有所思。

右上角文字“在废墟中站立起来的,不只是倒塌的建筑。

”左下角文字“5.12汶川大地震十年祭”,低矮纪念碑石可有“2018”数字。

在审清题目要求:

仔细读图,理解图意。

如果只给图中的某一处着色,你选哪一处?

用什么颜色?

请阐述理由。

参考示例:

给国旗涂上鲜艳的红色,热情,活泼,张扬。

容易鼓舞勇气。

汶川遭遇地震,中华儿女都捧着一颗红心,支援救灾重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祖国母亲没有忘记汶川儿女,处处涌现血浓于水的亲情。

根据提示作答。

【点评】图文转换题目,要准确解读图画信息,关键提示语有几处,右上角文字“在废墟中站立起来的,不只是倒塌的建筑。

”左下角文字“5.12汶川大地震十年祭”,低矮纪念碑石可有“2018”数字。

可以提取关键词答题:

坚强、勇敢、不屈的抗争、团结一心、战胜苦难等。

画面主题是关于地震、灾害、危难的内容,还可以考虑黑色,黑色代表深沉,压迫,庄重,神秘,灾害、苦难、无情色,是白色的对比色。

有一种让人感到黑暗的感觉,如和其他颜色相配合含有集中和重心感。

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如果你向课本的编者推荐一本课外书(除书中必考的名著外)作为初中生必读的书,你会推荐哪一本书?

请写出书名和推荐的理由,字数在120字左右。

【答案】《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它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

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解析】【分析】本题作答时,最好是选择一部学生要课内学过的名著来作答,当然也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

可选择《西游记》这部名著。

理由可以是它富含反抗精神和奇幻色彩。

示例:

《老人与海》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具有现实寓意的文学经典。

作者海明威通过塑造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

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故答案为: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它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

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注意平时的积累,表达要简洁、连贯,注意字数的限制。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

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

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________

(2)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

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

我读《我与地坛》:

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

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

【答案】

(1)《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2)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

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解析】【分析】

(1)通读材料我们可以搜集到“《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

据此概括作答。

(2)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

仿照句式“我读……,……的某某,选择了……”,结合名著知识完成即可。

示例:

我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渴望光明的海伦•凯勒,选择了乐观。

我读《海底两万里》,勇于探险的尼摩船长,选择了无畏。

故答案为:

⑴《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⑵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或:

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

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

具体方法是:

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点;

⑵材料阅读即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材料阅读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10.好久没见的宝贝孙子说想要“佩奇”,这可把留守老人李玉宝难倒了。

啥是佩奇?

几经折腾,他终于知道,佩奇是只红色的小猪,长得跟鼓风机很像。

于是,他自己动手,用鼓风机做出了史上最“硬核”的小猪佩奇。

你觉得他做得像佩奇吗?

请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不少于80字)

【答案】我觉得像佩奇。

李爷爷用鼓风机的机身做佩奇的圆脸,外壳上圆形凸起正好像佩奇笑的模样,出风口是佩奇长而圆的鼻子,头上还有两个直立的不大的耳朵,两个螺孔大小不一,让佩奇的眼睛多了一点俏皮,最重要的是“硬核的佩奇”背后的爱,给人温暖。

【解析】【分析】考查观点看法的表达。

同意或不同意均可,此题侧重与同意,理由要能结合图画内容,合理阐述即可。

鼓风机像佩奇的脸,都是圆圆的,出风口恰似佩奇长而圆的鼻子,两个直立的个螺孔好似佩奇的耳朵,制作此物包含着爷爷对孙子的爱。

注意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

我觉得像佩奇。

李爷爷用鼓风机的机身做佩奇的圆脸,外壳上圆形凸起正好像佩奇笑的模样,出风口是佩奇长而圆的鼻子,头上还有两个直立的不大的耳朵,两个螺孔大小不一,让佩奇的眼睛多了一点俏皮,最重要的是“硬核的佩奇”背后的爱,给人温暖。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注意此类题的答题要求和入手角度。

做此题首先要观察主体画面,注意画面的主要要素及其特征;其次要分析图画内容,内容要具体,最后要主要语言的生动、连贯、简洁及字数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