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385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小、多、散,特别是面粉、玉米淀粉、油脂等行业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多数企业盈利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初、粗加工产品多,营养、卫生、安全和绿色新产品少。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粮油加工副产品回收利用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手段,整合资源,提高粮食油料加工精深度和附加值,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食品安全,实现粮油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粮油加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600亿元,利税450亿元,利润3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20%和22%;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0多家,30亿元以上企业20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

国家级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试验室40家以上。

  四、发展重点

  

(一)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生产多品种、多档次粮油制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和对象的需求。

小麦加工,以增加面粉品种和提高面粉产出率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优质食品专用面粉、营养强化和功能性面粉,以及小麦谷朊粉、变性淀粉等面粉深加工产品,推进主食生产工业化。

玉米加工,在稳定玉米加工和普通淀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造纸、纺织、建筑和化工等行业需要的高附加值特种变性淀粉,控制新增玉米酒精产能;

加快发展葡萄糖、高果葡糖、功能性低聚糖、木糖醇等作为食糖补充的固体淀粉糖,以及用作食品配料的多元糖醇等淀粉深加工产品;

开发生产替代进口的食品和医药行业需要的小品种氨基酸和其他新的发酵制品。

大豆加工,适度扩大大豆油脂生产规模,重点开发生产营养保健型油脂;

大力发展大豆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浓缩蛋白、组织蛋白、专用分离蛋白、改性大豆蛋白、豆奶粉等新兴大豆食品和食品基料。

花生加工,充分发挥我省花生资源优势,提高花生油产量和品质,开发专用油新品种,开发生产花生分离蛋白、浓缩蛋白、花生蛋白活性肽等深加工产品。

薯类加工,以淀粉、冷冻粉条、即食粉丝等产品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种类,发展变性淀粉和发酵深加工产品。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在粮食油料主产区和集散地加快粮油加工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在菏泽、聊城、德州、临沂、济宁、潍坊、济南等小麦主产区重点发展小麦加工业,面向省内和北方市场;

进一步发展壮大济宁华任面业、华旗面粉集团、鲁王、利生面业、德州夏津发达面粉集团、菏泽华瑞、东明面粉公司等小麦加工企业,带动提升济宁市任城区和高新区、德州夏津、菏泽开发区和东明等小麦加工产业集群层次。

在潍坊、滨州、德州、临沂、聊城、菏泽等地区重点发展玉米深加工业;

依托邹平西王、寿光巨能金玉米、沂水鲁洲等企业,提高玉米淀粉糖产业集群聚集度;

依托福田药业、龙力生物、保龄宝等企业,壮大禹城玉米淀粉功能糖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发挥德州、临沂国内大豆集散地和日照沿海交通优势,重点发展大豆深加工业;

依托陵县谷神、禹城禹王实业等企业,重点发展陵县、禹城及周边地区大豆蛋白产业集群,依托邦基三维油脂,发展日照大豆油脂产业集群。

发挥临沂、菏泽花生主产地优势,壮大花生加工规模,依托烟台现有优势,加快发展花生深加工,依托鲁花、龙大等企业,巩固和壮大莱阳花生油产业集群。

在临沂、泰安、济宁、日照、烟台等地进一步提升薯类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开发生产薯类淀粉、发酵制品以及特色食品;

依托鲁信金禾、金禾博源等企业,发展日照薯类发酵制品产业集群;

依托龙大集团,进一步带动莱阳、龙口及周边地区粉丝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发挥产地优势,进一步提升梁山薯类淀粉产业集群层次。

  (三)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加快提高产业聚集度,鼓励济宁华任面业、华旗面粉、利生面业、发达面粉集团、巨能集团、西王集团、六和集团、鲁洲集团、渤海油脂、香驰粮油、鲁花集团、龙大集团、日照金禾博源公司、鲁信金禾生化等规模大、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粮油加工企业,联合、兼并、重组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

鼓励具有一定基础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配套互补、相互依存的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格局。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开展粮食油料育种、种植和联合采购等业务,保障原料供应;

推广济南金德利、民天的经营模式,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务模式,向服务业延伸,开拓市场,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粮油加工业的结合,以原料采购、质量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粮油经营服务方式,支持建立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信息服务新模态新业务,鼓励粮油加工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开发应用电子商务、自动化生产检测技术、电子标签(RFID)等新技术,加快提升粮油加工业信息化水平。

提高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健全完善地方标准,加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积极完善落实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对淀粉废水、麸皮、麦胚等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小麦蛋白、麦麸低聚糖、麦胚油等功能性产品。

利用玉米胚、芯、茎等副产品生产玉米油、糠醛、木糖醇、饲料等产品。

加强大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发展磷脂、异黄酮、维生素E、纤维素、低聚糖、皂甙、多肽等高附加值保健食品,推广利用油脚、皂脚水等提取生产脂肪酸、甘油和肥料技术,利用废弃食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

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配合饲料生产,解决薯类加工厂废弃物污染问题。

鼓励粮油加工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水、能源和粮油原料消耗,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化自身研发能力和手段,支持大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创立省级和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

加快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共性和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提高装备水平。

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对企业在税收、信贷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把国家关于企业增值税转型政策、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费用抵免所得税政策、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免征进口关税政策落到实处,认真执行省地税局《关于贯彻执行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鲁地税函〔2007〕140号)关于对重点粮油加工骨干企业从事初加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5年的规定。

  (三)多渠道开发利用资源,稳定粮油加工原料供应。

加强省内粮油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向上、向下延伸产业链,探索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增加企业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上的话语权。

加强与农技部门和农民的合作,培育、引进和推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原料质量和供应能力。

加强工贸合作,优化完善企业粮食油料流通网络,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内外大宗粮油交易市场。

支持企业到周边及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原料种植基地,开拓利用省外、国外资源,提高粮食油料供应的安全性。

  (四)发展壮大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努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效益好、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粮油加工骨干企业。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粮油精深加工项目给予支持,积极推荐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二是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证券机构在企业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鼓励企业积极吸收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参股等方式“走出去”,到省外、国外投资,实现企业快速、低成本壮大发展。

四是提供良好服务。

对企业在项目建设、原料收购、流通网络建设、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重点支持。

  (五)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尽快建立健全粮油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产品安全水平。

一是完善粮油制品,特别是食品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相关部门要按职能分工,加强原料、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严厉查处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目录以外的物质,以及超标准使用添加剂和使用不合格加工原料等违法行为。

抓好粮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重点粮油产品检测信息,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

二是健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没有国家标准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省实际,抓紧制定我省主要粮油制品地方标准。

强化企业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

三是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夯实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品牌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

四是探索建立粮油加工行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粮油制品安全诚信的评价指标,建立安全诚信监控网络,营造重质量、守诚信的发展氛围。

五是严格执行大豆、玉米加工等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防止低水平项目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