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830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docx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

实验考察内容和等级要求:

分类

实验名称

等级要求

生理鉴定类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B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B

显微观察类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B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B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A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A

探究类实验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C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C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B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A

调查类实验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B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A

鉴定性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目的要求: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还原性糖的鉴定

背景案例:

一学生早上很迟起床,来不及吃早餐,匆匆忙忙上学,结果该学生在课堂上头昏脑胀,最后晕倒了。

请你解释该学生为什么会晕倒?

我们如何对该生实施治疗?

思考:

糖的种类有哪些?

其中还原性糖有哪些?

自主学习:

1、淀粉遇   变 色 

2、还原性糖(、)与   发生作用生成。

3、婓林试剂的组成:

甲液:

乙液:

.

导学提纲:

1、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过程中用到哪些实验材料?

为什么?

2、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过程中用到哪种试剂?

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结果是什么?

4、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5、如果没有出现砖红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材料:

苹果、梨(含糖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仪器和试剂:

仪器: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试管、试管夹等

试剂:

婓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色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

选材: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实验现象:

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说明组结论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注意事项:

1.斐林试剂现配现用

2.水浴加热

(二)脂肪的鉴定

背景案例:

展示图片

吃糖多了会变胖,为什么?

(糖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脂肪。

自主学习

脂肪可以被染成,或被染成。

导学提纲:

1、脂肪的鉴定实验过程中用到哪些实验材料?

为什么?

2、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过程中用到哪种试剂?

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结果是什么?

4、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

富含脂肪的花生种子

仪器和试剂:

仪器:

剪刀、载玻片、盖玻片、毛笔、显微镜等

试剂:

苏丹Ⅲ或Ⅳ染液

实验原理:

脂肪与苏丹Ⅲ发生作用,可以生成橘黄色脂肪颗粒

脂肪与苏丹Ⅳ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红色脂肪颗粒

实验步骤:

方法一:

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方法二:

取材:

花生种子(浸泡),将子叶削成薄片

 

观察: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已着色颗粒,

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现象及结论:

圆形小颗粒呈橘黄色,说明有脂肪存在。

(三)蛋白质的鉴定

背景案例:

2008年9月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令含氮量大增,以隐瞒真正的蛋白质含量,主要对膀胱和肾脏有影响,引发动物膀胱炎、膀胱结石、肾脏炎症等。

怎么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自主学习:

1、蛋白质与发生作用,产生反应。

2.双缩脲试剂的组成:

A液:

B液:

.

导学提纲:

1、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过程中用到哪些实验材料?

为什么?

2、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过程中用到哪种试剂?

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结果是什么?

4、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

豆浆、鸡蛋清稀释液

仪器和试剂:

仪器:

试管、量筒等

试剂:

双缩脲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配制

而成)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0.1g/mLNaOH溶液

0.05g/mLCuSO4溶液

0.1g/mLNaOH溶液

0.01g/mLCuSO4溶液

鉴定物质

可溶性还原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50~65℃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样液变砖红色

样液变紫色

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实验步骤:

选材与制备:

鲜肝提取液或豆浆滤液

结论:

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注意事项:

1.现配现用

2.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双缩脲试剂B液

3.双缩脲试剂A液加2ml,双缩脲试剂B加3-4滴

播放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视频

典型例题:

【材料】某商场所买“脱脂奶粉”被疑为伪劣产品。

生物学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把《调查脱脂奶粉的合格率》作为研究课题,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交给你的任务是“鉴定真伪脱脂奶粉”。

【材料收集】

(1)全脂奶粉含有蛋白质、脂肪和蔗糖等成分,脱脂奶粉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等成分。

(2)假冒脱脂奶粉有两种:

一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二是用淀粉冒充。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检测你所买到的“脱脂奶粉”是否伪劣产品。

并简要说出实验的步骤。

实验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方法

自主学习:

1、核酸包括两类:

一类是,简称,一类是,简称。

2、DNA主要分布在 ,RNA主要分布在   .       

3、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结合力不同:

甲基绿使   呈现,吡罗红使   呈现.

4、盐酸可以,加速染料进入细胞。

同时可以是DNA和蛋白质分离,使DNA和染料容易结合。

导学提纲

1、在真核细胞中DNA和RNA主要分布在哪里?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哪里?

2、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过程中用到哪种试剂?

每种试剂各有什么作用

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结果是什么?

4、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5、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测细胞中的DNA?

材料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

仪器和试剂:

仪器:

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石棉网、火柴、酒精灯、显微镜

试剂:

甲基氯吡罗红染色剂、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8℅的盐酸

实验原理:

•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结合力不同: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3、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料进入细胞。

同时可以是DNA和蛋白质分离,使DNA和染料容易结合。

实验步骤:

一、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液滴中

(注:

将生理盐水滴于载玻片的左侧)

二.水解

三.冲洗涂片

(注:

冲洗时一定要用缓流,以免将细胞冲掉)

四.染色

五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果:

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播放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视频

典型例题:

(2012安徽高考)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氯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氯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答案:

C

知识小结:

鉴定物质

还原性糖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DNA

RNA

试剂

 

 

 

 

 

 

颜色变化

 

 

 

 

 

 

选材

 

 

 

 

 

 

注意事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背景材料

思考:

为什么夏季绿色的叶片到了秋天会变成黄色?

实验目的

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自主学习

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叶绿体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不同:

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这样,几分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导学提纲

1、怎样提取色素?

怎样分离色素?

2、实验中实验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的目的是什么?

3、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减去两角?

4、划滤液细线为什么要又细又直,而且要重复2-3次?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5、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

其排列顺序怎样?

宽窄如何?

这说明了什么

6、若将滤纸条改成圆形滤纸,在滤纸的最内圈划一色素环,再层析,结果如何?

7、如果没有得到色素带,分析其原因。

如果得到的四条色素带颜色都较浅,分析其原因。

实验材料:

新鲜的绿色(如菠菜的绿叶)

仪器和试剂:

仪器:

干燥的定型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玻璃漏斗、毛细吸管、剪刀、尼龙布、量筒、天平

试剂:

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实验原理: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所以,可以无水乙醇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这样,几分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实验步骤:

色素提取:

取菠菜叶5g,洗净,去叶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

↓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再加入2mL丙酮,快速研磨

制备滤液:

将研磨液用小漏斗过滤到试管中,避光保存

制备滤纸条:

制作宽1cm、长6cm的滤纸条,干燥处理。

在距离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并将两角剪去

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沿铅笔细线画出滤液细线,

风干后,重复多次。

色素层析:

向烧杯中加入层析液,将滤纸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烧杯,但不能让色素带没入层析液中,观察到层析液快到达滤纸边缘时,停止层析

观察结果并分析:

色素种类颜色扩散速度溶解度宽窄色素含量

•注意事项: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2)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

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3)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4)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画1~2次。

•(5)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或色素较少。

典型例题

下列是某实验小组在完成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所遇到的有关问题,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剪碎5g新鲜浓绿的菠菜叶片放在研钵中,加入SiO2后,经迅速研磨成糊状,发现糊状的研磨液呈现浅绿色,其原因是没有加入________________,使得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画有滤液细线的滤纸条(已重复几次画线)插入层析液,几分钟后取出观察,发现滤纸条上无色素分带现象,而用同一滤液做实验的乙同学的滤纸条上却色素分带明显。

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选用在缺Mg的营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玉米叶片作实验材料,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出现了两条色素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几天后,甲、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降解所造成的,乙同学则认为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所致。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判断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实验过程:

①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分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叶片和绿色鲜嫩的叶片,分别编号为A、B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①与B组相比,若A组滤纸条只有上面两条色素带或上面两条色素带较B组的窄,则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

(1)碳酸钙和无水乙醇叶绿素分子受到破坏、色素没有被提取出来 

(2)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

(3)缺Mg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

(4)

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色素的组成和含量 

①甲同学

②与B组相比若A组滤纸条上面的两条色素较宽乙同学

【鉴定类实验总结】

①明确实验目的(鉴定材料中是否含有某物质)

②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相关实验原理(利用显色反应)

③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材料

④根据材料和相关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⑤实验结果分析

题组训练:

1.下列生物材料适宜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是(B)

A橘子汁B苹果汁C番茄汁D西瓜汁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B)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②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在低倍镜下看清物象⑤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④②①⑤③

B②④⑤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④②⑤③①

3.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份,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 C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4.有关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D )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

D.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5.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D)

①葡萄糖②果糖③蔗糖④麦芽糖⑤淀粉⑥纤维素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①②④

6.(2012江苏高考)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C)

A.①B.②C.③D.④

7.(2012上海高考)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D)

A淀粉:

碘液,蓝紫色

B还原糖:

班氏试剂,红黄色

C脂肪:

苏丹Ⅲ染液,橘红色

D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8.(2012广东高考)分析下表,可推(D)

注:

“+”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9、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A)

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

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棕色→绿色→无色

10、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两者的NaOH浓度相同B.两者的CuSO4浓度相同

C.实验时只能采用课本中给定的浓度D.用两者鉴定物质时都不需要加热

11.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A)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12.鉴定脱脂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需用的化学试剂是(B)

A.斐林试剂B.苏丹Ⅲ溶液C.双缩脲试剂D.红墨水

13.(多选)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需用的化学试剂是(ABC)

A.斐林试剂B.苏丹Ⅲ溶液C.双缩脲试剂D.红墨水

14.把下列物质、试剂、现象对应连线。

•淀粉斐林试剂紫色

•豆浆苏丹Ⅲ染液蓝色

•花生双缩脲试剂砖红色

苹果碘液橘黄色

15.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16.下列是某实验小组在完成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所遇到的有关问题,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剪碎5g新鲜浓绿的菠菜叶片放在研钵中,加入SiO2后,经迅速研磨成糊状,发现糊状的研磨液呈现浅绿色,其原因是没有加入________________,使得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画有滤液细线的滤纸条(已重复几次画线)插入层析液,几分钟后取出观察,发现滤纸条上无色素分带现象,而用同一滤液做实验的乙同学的滤纸条上却色素分带明显。

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选用在缺Mg的营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玉米叶片作实验材料,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出现了两条色素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几天后,甲、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降解所造成的,乙同学则认为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所致。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判断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实验过程:

①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分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叶片和绿色鲜嫩的叶片,分别编号为A、B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①与B组相比,若A组滤纸条只有上面两条色素带或上面两条色素带较B组的窄,则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 

(1)碳酸钙和无水乙醇 叶绿素分子受到破坏、色素没有被提取出来 

(2)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 (3)缺Mg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 (4)实验过程:

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色素的组成和含量 实验结论:

①甲同学 ②与B组相比,若A组滤纸条上面的两条色素较宽 乙同学

显微观察类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背景材料:

展示各种细胞

实验目的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自主学习

1、除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2、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um范围内,可用地被显微镜观察,有些细胞的直径只有1um,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细菌

3、细胞的性状多种多样,有球形、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

4、物体的放大倍数是的放大倍数乘以的放大倍数

5、显微镜的使用

导学提纲

1、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2、显微镜是如何使用的?

3、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主要操作分成哪几步?

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4、如何判断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5、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的明暗度有何变化?

如何恢复?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

7、说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结构有何异同?

实验材料

真菌细胞(酵母菌)、低等植物细胞(如水绵等丝状绿藻)、动物细胞

实验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使用高倍镜的原则是:

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厚薄不均造成的。

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要使视野变明亮的方法:

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物像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5.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6.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移动规律:

向偏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或:

同向移动)。

显微观察类实验总结

用显微镜观察的方式分为两种

1.原色观察:

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

相关实验有: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

2.染色观察:

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

相关实验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

显微观察类实验题目的分析方法

1.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掌握实验操作的一般程序

取材⇒(染色)⇒制片⇒显微观察

典型例题

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

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

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3)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

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

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__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珠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

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