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160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鲁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时间:

60分钟 总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

小苏打属于(A)

A.盐 B.酸 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酸碱中和

4.(20xx·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

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

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

尿素、硝酸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

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

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6.6~7.1

7.1~7.3

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D.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9.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得到金属镁

B.海水晒盐得到食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C.海水中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B)

A.①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打造“成渝第二城”,共创美好生态南充。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B)

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C)

A.NaOH、H2SO4、BaCl2B.NaOH、CuSO4、NaCl

C.HNO3、KNO3、K2SO4D.Na2SO4、FeCl3、KCl

13.(20xx·贵港)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

A.23.4gB.29.25gC.30.5gD.26.25g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

         

   A         B         C          D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5.(20xx·贵港)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大的飞跃。

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金属__材料;飞机座椅上常用到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尼龙属于__有机合成__材料。

飞机用的燃料是航空煤油,在飞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由__化学能__转化成机械能。

(2)载人航天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在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7__。

(3)桂平麻垌荔枝,畅销海内外。

荔枝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荔枝清甜可口的“甜”,说明荔枝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糖类__;荔枝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__坏血__病,也含有丰富的钙、铁、钾、硒等,钙是人体必需的__常量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荔枝刚开花时,应施用钾肥加尿素为主,若改施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是__KNO3__(写化学式)。

16.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中都含有大量__Cu2+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__,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Cu2+__ __SO__

(2)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__Ba(NO3)2__(任举一例)。

17.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__t2__℃;

(2)在t3℃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70__g;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降低温度(或加溶剂等)__。

三、我会回答(18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19题每空2分,共12分)

18.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X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a(OH)2+MgSO4===BaSO4↓+Mg(OH)2↓__。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K2CO3__。

(3)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除去滤液Ⅱ中的KOH和多余的K2CO3__。

19.(20xx·贵港)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A的化学式为__Ba(OH)2__;

(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FeSO4+Cu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l3+3NaOH===Fe(OH)3↓+3NaCl(合理即可)__;

(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有红褐色沉淀生成__。

四、我会实验(每空2分,共22分)

20.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红__色。

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2SO4+2NaOH===Na2SO4+2H2O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

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方案二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生成的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并不能判断稀硫酸是否过量__。

21.一次用餐中,小丽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回一袋,和同学一起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作出猜想】

小丽猜想:

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小明猜想:

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你的猜想:

部分变质,含有__碳酸钠和氢氧化钠__。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2NaOH+CO2===Na2CO3+H2O__。

【实验探究】

小丽取少量固体酒精在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取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丽说氢氧化钠没变质,小明认为她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滴加盐酸的量少,和氢氧化钠反应了,并不能证明没有Na2CO3__。

请你补全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的①②③,证明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__

有气泡产生

小丽猜想不成立

②__再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__

③__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成红色__

你的猜想成立

【拓展提升】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我会计算(共8分)

22.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63.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0.2__g。

(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解:

(2)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为x,需要H2SO4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982

x y0.2g

= x=6.5g

= y=9.8g

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5.4%

(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g+63.7g-0.2g=70g

答:

(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