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169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84—87。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评价等自我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对数的认识。

  2、在自主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3、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探新知

  1、谈话引入,以新闻播报员切题。

  同学们,从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谁愿意向老师们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生1:

科学家

  生2:

歌星

  ……

  老师从小除了想做一名出色的教师以外,还想做一名播音员,不信?

好,马上就给你播报一次,大家听听行不行。

不过,我有要求了,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师的要求:

  2、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数据的重要作用。

  

(1)提出听的要求:

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地在新闻记录单上表示出来。

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目标导向)

  

(2)师叙述、生记录。

(自运作)

  ①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王大妈今年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③最新消息,广东省顺德西山小学正在举行名师风采展示活动,据统计,活动前大约有500名老师出席了会议,活动时因其它原因离席的大约有20人。

以上就是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把镜头转向西山小学活动现场,看看四年一班同学的精彩表现。

  足球比赛

  做生意

  展示活动

  上半场

  个

  三月份

  元

  活动前

  人

  下半场

  个

  四月份

  元

  活动时

  人

  3、反馈学生记录情况,集体讨论。

(自探究)

  生1:

用文字表示;

  生2:

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

  追问:

这样填有什么问题?

  归纳:

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我明白,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么办?

  生:

要统一。

  生3:

用+3、-2表示

  师:

你真棒!

你的做法和数学家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生:

简明、清楚、统一……

  4、明确概念,了解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1)师:

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

(正数)

  师随意板书+2,问:

怎么读?

  生:

读加二。

(自定向)

  师导读:

正二。

(导定向)

  师:

你还能举几个正数的例子吗?

  生:

……

  师:

像下面的数呢?

(负数)

  师随意板书-2,问:

怎么读?

  生:

负二。

  师:

你还能举几个负数的例子吗?

  生:

……

  (师顺势讲解:

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

  

(2)教师卡片出题,学生抢读。

-100、+6.8、-1.8、3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

为了简便,+36可简写为36。

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

  生:

是我们过去学的数。

  师:

那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去掉吗?

  生:

不能。

  5、介绍负数的历史,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播放介绍负数历史。

  课件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

早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付钱为负。

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

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

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

原来负数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我感到很自豪……(自激励)

  师:

是啊,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负数,比西方国家要早数百年,身为中国人,我也感到骄傲,而同学们今天通过自主学习,也发现了生活中的负数,老师更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

那负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生活中的负数。

(板书课题:

生活中的负数。

  二、自探究,自运作,自发现,再探新知。

  

(一)了解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教师随课件播报天气预报:

各位观众,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

北京零下5度到5度,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3度,上海0到8度,海口12到20度。

  引导观察:

这些温度中有负数吗?

读出来。

(自发现)

  师:

北京的气温是-5℃到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

(自探究)

  2、重点理解0℃。

  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

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

0度呢?

  师:

科学家规定0℃是结冰点,因此将0度定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而在数学中,数学家们也将0看作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课件演示从温度计到数轴过程,其中0闪烁。

  3、动手拨温度计。

(教具:

表示水银的位置可移动)

  出示教具,教师说温度,学生上台演拨。

  

(1)拨5℃和-5℃。

(自运作)

  师:

每格代表1℃,请生拔出5℃。

  谁来拨一拨-5℃?

  由于温度计上没给出0℃,学生拨不出。

  教师追问:

为什么拔不出来?

要先找到什么温度?

  生:

先找到0℃,这是分界点。

(自调节)

  师:

将温度计上的数揭开,现在谁再来拨一拨?

  

(2)换一个温度计拔-15℃。

  比较两个温度(-5℃和-15℃)哪个更冷?

你怎么说明-15℃比-5℃更冷了呢?

  生1:

温度计上有表示。

  生2:

-15℃在-5℃下面。

  生3:

-15℃离0℃更远了

  ……

  教师小结:

哦,看来啊,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越往上温度越……?

(高)越往下温度越……?

(低)

  师:

那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15℃时是什么感觉?

  我国北方地区最冷时温度可达到-40℃,这个温度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

  生:

上台比划。

  

(二)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师:

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生:

-10、-11

  师:

咱们一正一负地说。

  生1:

+10、-20

  师:

说得完吗?

怎么办?

  生:

说不完,用省略号表示。

  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师生总结并板书:

负数<0<正数。

  师:

谁能上台来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出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

  一生上台圈出板书的正数和负数。

  全体生:

不同意,因为还有很多正、负数。

要把省略号圈进去。

(自评价)

  师:

0,正数不要,负数也不要。

怎么办?

  生;0是分界点。

  六人小组讨论:

0算正数吗?

算负数吗?

(自运作)

  生1:

0算是自然数。

  生2:

0是正负数。

  生3:

它一个不是,是特殊的数。

  师:

正数比0……?

(大)负数比0……?

(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三、贴近生活,自我运用。

  

(1)课件出示电梯图: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追问:

电梯是以哪一层为分界点的呢?

(强调以地面第一层为分界点。

  

(2)出示海平面图。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米。

师:

海拔高度怎样确定呢?

(讲解以海平面高度为分界点。

)那么:

海平面的高度应记作……?

(0米。

  (3)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出示数轴图:

  ①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

)米

  ②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行(

)米。

  ③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行(

)米。

  (4)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

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生1:

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请两生分别扮演刘翔和风,上台表演运动过程,让学生体验逆风的意思。

(自体验)

  追问:

如果当时风速度是+0.4米,又会怎样?

  生1:

会跑得更快;

  生2:

会破世界记录;

  ……

  四、谈话总结。

  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

……

  师:

看来啊,生活中处处有负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负数知识去更好地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