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300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生命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小学五年级下册

《生命•生态•安全》

执教者:

1、化石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2.感受物种变化和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存在状态。

教学重点:

生命的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存环境转变的历史,物种受生存环境的重要影响,或灭绝,或进化。

教学难点:

物种更迭,但生命依然生生不息。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科幻片吗?

你们看过《侏罗纪公园》吗?

引导学生讨论。

2.学生分组交流:

我们看的电影里,恐龙为什么会复活?

3.分组议一议:

人们凭借什么直到恐龙的样子,还能够模拟出恐龙的声音?

二、新课。

1.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生命故事”部分后交流:

知道了化石的哪些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生命探索”部分内容,交流:

骨骼不断增生的怪鱼-----伍氏献文鱼。

3.了解“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相关知识。

4.学生阅读教材“生命加油站”的内容,交流科学家关于恐龙灭绝的多种假说,思考恐龙消失带给人类的启示。

5.近些年消失的十大物种。

6.思考与行动。

(1)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物种消失?

这样的结果是否可以避免?

(2)说说你知道的环境恶化、极端气候、地质灾害,它们有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3)我们能够做什么?

7.化石故事知多少

(1)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距今大约多少年?

(2)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化石的故事?

(3)如果将来有一天,假设我们掌握了必要的技术,能使那些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的动物重新出现在我们的地球上,你最希望重新出现的动物是什么?

三、课外延伸。

课后分组搜集有关化石的更多资料。

 

2、人类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历程,这一历程伴随了整个人类发展史。

2.感受科学进步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改变,增强对人类未来的信心。

3.激发学生对生命之谜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身命运。

教学重点:

在探究、探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命。

教学难点:

通过生命探索的主要视角、观点、线索的呈现,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在研究生命之谜及人类生存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吃人”的谜语。

1.故事:

传说斯芬克斯是埃及远古时代的一头怪兽,生性残忍,喜欢吃人。

它常

用一个谜语考问路人,若答不出来的路人便会被他吃掉。

一天,俄狄浦斯经过此地,斯芬克斯照例用这个谜语考他:

“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动物?

”结果,俄狄浦斯猜对了这个谜语。

2.猜一猜:

谜底是什么?

为什么?

3.小结:

人是最智慧、最神奇的物种。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对生命之谜的探索一刻未停。

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就刻着“人啊,认识你自己吧”的箴言。

二、新课。

1.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关于生命之谜的话题搜集起来,以小组为单位,用彩色笔写在纸上进行展示交流。

2.教师分享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列出了生命十大未解之谜:

生命如何起源?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人类仍在进化吗?

我们为什么睡觉?

智能的出现是必然结果吗?

什么是意识?

性从何而来?

我们能防止衰老吗?

什么是生命?

其他行星上有生命吗?

3.交流感受:

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面对诸多生命之谜的感受。

4.阅读教材,借助“鞋带头”的比喻,理解端粒、端粒酶的作用。

5.“长生不老”大家谈。

教师讲述:

故事---彭祖的传说。

学生分享:

关于长生不老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科学幻想等,

6.结合教材中的五福图片及对应文字,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后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开展“读图讲述”等活动,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在班内进行分享。

三、活动二:

科学探索列车。

1第一站:

生命摇篮。

知识点:

地球形成之初的状态,原始海洋中逐步形成生命。

2.第二站:

进化长河。

知识点: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3.第三站:

太空探索。

知识点:

米勒实验、化学进化论、太空探索-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

4.第四站:

基因时代

知识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之书、基因技术、转基因农作物。

四、生命加油站。

活动一:

生命礼赞

生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人类对生命之谜的探索从未停止。

对此你有何感想?

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活动二: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究,形成图文并茂的汇报材料或研究小论文,在班上交流。

 

3、生命的奇迹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上网奇迹现象,感受生命的力量和伟大。

2、认识到人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潜能被激发就会出现奇迹。

3、激励学生超越自我,竭尽全力,激发生命的潜能,创造人生的奇迹。

教学重点:

认识到人人都拥有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能。

教学难点:

树立克服困难,竭尽全力、自我超越的意识。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阅读教材中四幅图,说一说图中的故事,了解四种不同情况下的生命奇迹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生命存活的条件、奇迹背后的原因等。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其他关于生命奇迹的故事,并说说这些事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启发。

二、新课。

1、阅读比尔。

盖茨的故事,思考:

说说自己的启示。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组交流自己因“竭尽全力“而获得成功的故事经历。

3、阅读思考:

人的潜能有多大?

三、完成一个对生命奇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

 

4、提醒幸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领悟幸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体会感受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3、树立健康乐观向上的幸福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向上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感受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思考,讨论:

“什么是幸福?

”“你所认为的幸福是怎样的?

二、新课。

1、阅读教材中四幅图,说一说图中的故事,了解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幸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明白“幸福是无处不在的”。

 

2、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收集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3、分享彼此的幸福点滴。

 

阅读《别忘了提醒自己,幸福就在身边》。

 

5、安全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安全乘车的基本常识。

2、培养学生安全乘车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能。

教学重点: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能。

教学难点: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能。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自己敢看教材中的三幅图,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乘车的,是否

有与图中相似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师提出问题:

怎样乘车才能确保安全?

二、新课。

1.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分组交流:

怎样做才是安全的?

2.学生自学“安全小卫士“的内容,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能。

3.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安全小提示,并交流学习后的感受。

6、绿色上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绿色上网的要求和方法。

2.帮助学生树立绿色上网的自律意识。

3.培养学生自觉坚持绿色上网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绿色上网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

绿色上网自律意识与自觉行为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吗?

你们觉得网络方便吗?

你有过去网吧的经历吗?

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情况。

二、新课。

1.引导学生通过对网络功能及其两面性的认识,思考利用网络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2.学生分组学习“安全小博士”的内容,掌握绿色上网的含义、要求和方法。

3.在小组内完成“绿色上网倡议书”,培养学生绿色上网的自律意识和自觉坚持绿色上网的行为习惯。

4.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阅读完相关资料后,讨论,交流:

说说自己做得怎么样,有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7、防恐防暴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识别恐怖分子。

2、了解恐怖分子的手段。

 

3、知道在各种场合中遇到恐怖分子袭击时应当采取措施自救、他救。

4、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合中的各种防暴设施。

5、学会如何报警,会使用准确的报警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昆明市3月1日晚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据新华社消息,10余人统一着装,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砍杀群众。

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

  

面对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我们应该怎么办?

恐怖袭击有那些手段,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1)爆炸。

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2)枪击。

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3)劫持。

劫持人、劫持车、船、飞机等;

(4)纵火。

 

二、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

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三、 遇到恐怖袭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1)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 

(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提供了时间; 

(3)选择形状易于隐藏身体,如立柱;不规则物体容易产生跳弹,掩蔽其后容易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四、如何正确报警。

 

1、保持镇静,不能因为恐慌影响了正常的判断。

  

2、判明自己目前是否面临危险,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域或就地掩蔽。

  

3、首先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地点、时间、发生事件、后果等。

如枪击事件位置、嫌疑人数、体貌特征、衣着打扮、伤亡人数等。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恐怖活动的知识,大家如果在遇到恐怖袭击时,切忌一定要保持镇定,按照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作出正确反应,施展自救和他救,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8、身体红绿灯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身体的界限。

2、明白哪些是性侵犯行为。

 

3、遇到性侵犯行为时,能正确自助和求助。

 

教学准备:

1、人体海报、小博士卡若干。

2.红、黄、绿三色磁条。

3、录像。

4、课外调查资料。

5、彩色纸及白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另类小侦测——明白身体有界限。

1、破冰行动——亲密接触。

 

(1)自由组合:

学生自主找一位同性同学,两人组成行动伙伴。

 

 ※友情提示:

双方学生对老师所要求的动作感到不舒服时,可以不做。

(2)亲密接触:

随着老师的指令:

“摸头、摸额头、摸脸颊、拍肩、牵手、拥抱、拍屁股”等,行动伙伴学生进行相应的身体接触。

 

2、反馈:

在活动中,哪些动作你觉得不舒服?

(当別人接触你身体某个部位让你不舒服时,那个地方就是你身体的界限。

) 

3、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界限,不一样的人碰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允许别人碰触的尺度也不同,所以我们要明白自己的身体界限,宝贝自己的身体,这样才是身体的好主人。

 

4、设疑:

那么你觉得通常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是可以被别人碰触的?

哪些是不可被碰触的呢?

 

二、区分红绿灯——认识常见性侵犯。

 

1、分组讨论各组讨论出男女生可被碰触和不可被碰触的部份。

2、交流反馈。

 

3、小结:

臀部、胸部、阴部、阴茎、阴囊(手指红灯区),是我们身体的最后防线,不管这个人我们认识或不认识,都不可以碰触我们的私处。

那种用身体碰触或用眼睛看红灯区的行为,很有可能是性侵犯。

当然如果有特殊需要时不算性侵犯,如果医生看病,同性别父或母及其他家人在必要时帮助你(红灯区受伤或生疮了,要抹药等)。

三、倾听小故事——识别变相性侵犯

1、情景展示(录像):

看录像:

童话故事《小王子和狼妈妈》。

2、组织抢答。

 

3、小结:

在我们的社会里,就有像狼妈妈这样的人,他们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引诱我们,甚至伤害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不管对方是我们的亲戚朋友还是什么人,只要我们感觉不舒服或者害怕时,都要勇敢地拒绝,告诉他我不喜欢这样,他(她)不可以这样对我。

四、组织游戏找到金钥匙——尊人助己有良方。

 

9、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教学目标:

1、知道狂犬病的危害和症状。

2、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在与狗、猫等动物接触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狂犬病的危害和症状。

教学难点:

在与狗、猫等动物接触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健康小问号。

1、自己阅读教材中的插图,分组讨论:

什么是狂犬病?

2、谈谈你被狗咬了以后是怎么处理的?

被狗咬了必须接种疫苗吗?

二、健康小博士。

1、自己独立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有关于狂犬病的一些症状。

2、了解狂犬病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

3、引导学生弄清楚狂犬病的几层含义:

第一,这是一种传染病;第二,是由狂犬

病毒引起的;第三,此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第四,患病动物咬人或动物时,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上口语侵入机体而引发感染。

4、教师补充一些内容:

狂犬病“恐水症状”的独一无二性,

师板书:

“死亡率100%”和“全世界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高达5万—7万”

三、健康小贴士。

1、由学生独立阅读相关材料,学会预防狂犬病。

2、学生分组讨论:

如何减少流浪猫狗带来的危害?

四、引导学生阅读剩下的内容,并谈谈学习了本课后的读后感。

 

10、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1、说出导致听力受损的常见原因。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把后听力应注意的事项。

3、养成良好的保护听力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把后听力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保护听力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健康小问号。

1、教师先请班上的几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让大家猜猜这是谁的声音;接着请同学

们用手捂住耳朵,继续判断自己听到的内容。

2、请同学说说听力顺畅和受阻时的感受,引出关于听力的话题。

3、学生分组讨论:

听觉对人类有何作用?

你熟悉的人中有听力受损的吗?

你知道他

们听力受损的原因吗?

二、健康小博士。

学生独立阅读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闻,了解导致听力受损的常见原因。

三、健康小贴士。

引导学生掌握爱耳护耳、保护听力的科学方法。

四、健康小行动。

1、组织学生讨论:

遇到巨大声响时,怎样做才能保护鼓膜不受伤害?

2、向亲人和朋友讲一讲有关护耳的常识。

3、引导学生“健康小链接”的相关知识。

 

11、护脚有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常见的脚部问题。

2、学会应对脚部问题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护脚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应对脚部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护脚习惯。

教学过程:

一、健康小问号。

利用“健康小问号”中的问题进行这部分的学习。

二、健康小博士。

1、学生自由分组朗读这部分的知识,了解脚癣、嵌甲、甲沟炎等疾病的形成原因、

症状和危害。

2、分组讨论这些疾病形成有哪些共同的原因?

嵌甲和甲沟炎会相互转变吗?

三、健康小贴士。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你认为“健康小贴士”中哪些内容自己以前做得不够好?

(2)预防脚癣,除了教材中列举的内容,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注意?

2、学生自学“健康小行动”的内容,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护脚习惯,消除危害脚部连康的各种因素。

3、和同桌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去关心家人的脚部健康。

4、拓展:

了解“美甲可能引起灰指甲”和“鸡眼”。

 

12、看病用药有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看病用药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常识。

2、结合亲身经历和各种体验活动,掌握看病用药的基本要求。

3、辨析生活中看病用药的误区,学会反思自己和家人看病用药的不良习惯。

4、学习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调查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对看病用药流程的体验。

教学难点:

对看病用药无趣的辨析、反思。

教学过程:

一、健康小问号。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插图,请学生谈谈他们带哦医院看病时是怎样咨询的,或

者是怎样选择科室挂号的?

二、健康小博士。

1、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看病用药的基础流程和常识:

(1)针对到过大医院看病就诊的学生,让他们以个体经验来介绍时怎样去看病用药

的?

(2)针对没有到过大医院看病就诊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就教材中的图文,自己阅

读,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通过“小链接”和“小体验”,让学生自己感受这部分内容里的知识。

三、健康小贴士。

1、针对教材中的四个对话,引导学生讨论:

你们平时是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不能这

样?

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科学的?

2、结合自身的经历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看病用药的误区和不良习惯需要反思和

纠正?

四、健康小行动。

引导学生自学,学会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调查意识和能力。

 

13、学习中的烦心事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联想的快乐,体会和认识联想的奇妙作用。

2、学习联想的基本方法,改善思维,激发创造。

 

教学重点:

体验到联想的快乐、奇妙,学会联想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到联想的快乐、奇妙,学会联想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科技发明小故事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幻灯片或课件。

 2、学生准备联想训练游戏所需要的彩色笔。

 教学方法:

体验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暖身活动:

铅笔的想象。

 

游戏规则:

用一支铅笔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铅笔停到谁的手里,就请他想象某样东西,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可以想象成笛子,当笛子吹。

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思维,进行奇思妙想。

 

二、主题活动。

(一)心理聚焦。

 

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联想,激发创造,并初步认识到联想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感受联想的重要性。

(二)心灵视窗。

 

1、涂一涂。

着重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

学生需要把一幅没有色彩的图画涂上不同的颜色,并阐明这幅画的含义。

 2、“○”的联想。

属于模型含义联想训练。

这类训练是对一简单的模型进行广泛的联想,要求想象出它能形成的一切物品。

学生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联想到地球、三角板中心的圆等。

 

(三)心灵氧吧。

 

1、联想的作用:

(1)联想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

(2)联想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3)联想帮助我们发明创造。

2、联想的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六个词语的两两连线,并说明理由。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联想还有哪些方法?

(四)心海起航。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思考:

为什么大风吹起来,木桶店就有可能赚钱?

 

14、善待同学

教学目标:

 

1、体会善待他人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快乐。

2、学会在与人交往中理解、尊重、宽容、善待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善待他人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快乐。

教学难点: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理解、尊重、宽容、善待他人。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

1、思考“苏珊为什么笑了”?

 

2、体会同学们全体戴帽是为了让苏珊不尴尬,让苏珊回到集体时更自在快乐;懂得善待他人就是替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感受。

 

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1、完成“读一读”,得出结论:

别人的不幸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2、“说一说”组织学生讨论:

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善待”。

 

4、在议一议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

 

15、合作真愉快

教学目标:

1、体会、认识到合作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学习、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合作能力。

3、自觉从团队中获取经验,同时主动为团队服务。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合作能力。

自觉从团队中获取经验,同时主动为团队服务。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请学生谈一谈对合作的理解。

二、主题活动。

(一)心里聚焦。

1、学生观察、阅读教材内容,并谈一谈教材中提供了哪些合作的情景。

2、学生就近分组,在组内讨论、列举一个经典的合作事例,全班分享。

3、让学生讨论:

(1)自己对合作的认识。

(2)有没有一个人可以绝对独立完成的事情?

4、小结:

(1)我们每个人毕竟不是事事精通的天才,因此需要与他人合作。

合作能弥补我们自身的

不足。

(2)我们要广泛地伸出学习的“触角”,去和丰富的信息网络结合,去吸收知识和经

验。

(3)我们要主动地伸出学习的“根”,去和成功者连接,吸收他们的经验,了解他们

的心态。

(二)心灵视窗。

通过“齐眉棍”游戏,学生可以感受与人合作的过程,反思自己的合作状况。

1、个人角度:

自己与其他成员互动时收获了什么?

存在怎样的困难或不足?

2、团队角度:

自己小组合作的效果如何?

(三)心灵氧吧。

1、学生阅读“读一读”的内容,并谈一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学生阅读“小博士”的内容,并小组讨论:

(1)举例支持或印证“小博士”的内容。

(2)概括团队合作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四)心海起航。

1、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内容“合作‘金钥匙’”,并说一说自己在今后的合作中应该怎样做。

2、关于游戏“穿越‘地雷阵’”,并讨论:

你在穿越“地雷阵”时有什么感受与体会?

 

16、责任面前有担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指导学生鉴别责任行为和非责任行为。

3、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承担责任对成长的积极意义,自觉培养责任行为。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和体会承担责任对成长的积极意义,自觉培养责任行为。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暖身游戏。

规则:

学生相隔一臂站成排,教师面向学生站在队列前。

教师喊一时,

学生向左转,喊二时,向右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原地不动。

当有人做错时,就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面前,鞠躬并说声:

“对不起,我错了。

教师小结:

勇于承认错误就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

二、主题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故事,然后讨论:

(1)你从里根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认为什么是“责任”?

或者,说到“责任”一词,你联想到了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分享:

你还了解哪些勇于承担责任的故事?

3、请学生仔细观察“心灵视窗”中的四副情景插图,辨别并交流:

(1)图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负责任的行为?

(2)你是否主动承担了应尽的责任?

4、学生分组讨论:

承担责任的价值。

(教师可以提问:

勇于承担责任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可以避免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5、学生分组完成“心灵氧吧”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