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326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docx

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

2019北京怀柔区高一生物(上)期末

2019.1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水量高

C.晒干的种子细胞不含水

D.结合水可以转化为自由水

2.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w.w.w

A.糖原B.淀粉C.蛋白质D.脂肪

3.下列关于鉴定的物质、试剂、现象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双缩脲——紫色B.酒精——重铬酸钾——灰绿色

C.蔗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D.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4.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A.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ATP——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C.核酸——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糖原——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

5.现有氨基酸10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1100个,羧基总数为1080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氨基数目、羧基数目及只至少含有肽键数目依次为

A.102、82和998  B.100、80和998  C.2、2和999    D.102、82和999

6.下列结构与其组成的分子对应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

蛋白质和DNAB.细胞膜:

脂质、蛋白质、糖类

C.细胞骨架:

脂质和核酸D.细胞壁:

纤维素和果胶

7.蓝藻细胞与小球藻细胞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细胞膜B.有无核糖体C.有无DNAD.有无核膜

8.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统称生物膜。

关于生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生物膜与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

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分子

9.下列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细胞始终保持活体状态的是

A.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 B.菠菜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观察黑藻细胞质的流动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0.物质跨膜运输有如图甲、乙、丙所示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及水以方式1进入细胞

B.物质以方式3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

C.方式1和方式2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D.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方式3进入细胞

1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木糖的浓度太低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12.下图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关于质壁分离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指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

B.M所指位置是细胞质

C.质壁分离顺序是C-B-A

D.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B>A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高温会使酶永久失活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D.酶的数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

14.下面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

15.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甲为肽酶,乙是二肽,则丙、丁为氨基酸

B.此反应为分解反应

C.此反应中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产物

D.物质甲具有专一性

1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但消耗量很大

B.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酶的种类相同

C.ATP和ADP迅速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D.人体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18.下图是细胞呼吸过程简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①阶段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并有少量ATP生成

B.第②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并有较多ATP生成

C.酵母菌细胞可以进行过程①②③④

D.物质b是二氧化碳

19.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乳酸D.高温使罐头内气体膨胀

20.下图表示的是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装置,正确的是

21.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做了如下实验,就实验结果、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果:

物质A和物质B都是氧气

B.结果:

物质A无放射性,物质B有放射性

C.结论:

物质A和物质B的分子量相同

D.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源于水

22.适宜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与[H]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五碳化合物增多,[H]减少B.五碳化合物增多,[H]增多

C.五碳化合物减少,[H]减少D.五碳化合物减少,[H]增多

23.下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

下列对此图描述错误的是

A.AB之间光合作用强度上升是因为光照强度增强所致

B.DE之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所致

C.BC和DE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不同

D.AB和CD光合作用强度上升原因相同

24.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固定场所分别是

①类囊体薄膜②叶绿体基质

③线粒体内膜④线粒体基质

A.③①B.④②C.①②D.④③

25.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A.钙B.铁C.锌D.硒

2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和DNA数目的加倍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的出现D.纺锤丝的出现和DNA数目的加倍

2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C.同一生物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D.细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凋亡是非正常生命现象

28.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远离致癌因子,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下列哪些因素不是引起癌症的原因

A.X射线B.某些病毒

C.纤维素D.煤焦油

29.雾霾不仅危害人体的健康,雾霾中的颗粒物还会堵塞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不利于光合作用,下列哪项不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措施

A.少数家庭安装空气净化器B.禁止燃烧废弃秸秆

C.汽车尾号限行制度实施D.煤改电、煤改气等供暖设施的改造

30.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

A.正常生长B.增殖并分化成多种细胞

C.分泌胰岛素D.杀死各种病原菌

31.下图是几种细胞器模式图,对于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线粒体,能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B.乙是内质网,可以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要运输的蛋白质转移

C.丙为叶绿体,其内的基质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和少量DNA、RNA

D.丁为高尔基体,在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内含量较多

32.将用3H标记的甘氨酸注入小鼠胰腺的腺泡细胞后,合成物质X并分泌到细胞外,如图,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是

核糖体―→①―→②―→细胞膜

细胞外

A.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B.内质网、线粒体、唾液淀粉酶

C.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D.内质网、高尔基体、有氧呼吸酶

33.1974年研究者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质时,发现染色质其实是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起形成的。

使用DNA水解酶处理上述结构后,“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但是“珠子”还在;若使用蛋白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

下列所述,哪项是该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

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酶具有高效性

C.染色质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珠子”是DNA,“连线”是蛋白质

34.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固定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该琼脂块。

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只有1组和2组变蓝色,原因都是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B.3组变蓝色,4组不变蓝,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2组煮沸的唾液若冷却后使用,也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变蓝色

D.1组和4组的自变量是酸处理和高温处理

35.为了探究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某小组同学以3%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方法

观察结果

1

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气泡少而小

2

常温下加入Fe3+

氧气气泡稍多而小

3

常温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氧气气泡极多而大

4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肝脏研磨液

氧气气泡少而小

A.1、2、3组实验能说明酶和Fe3+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B.3.4组实验能说明高温使酶丧失活性

C.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释放氧气气泡的多少和大小

D.本实验的目的只是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36.下图表示氨基酸分子和钠离子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氨基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B.氨基酸从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出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C.钠离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钠离子从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出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37.将成熟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随后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就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B.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开始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

C.细胞吸收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该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A.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B.与氢结合形成水

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参与ATP的形成

39.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

A.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植物体释放氧气的量

B.测定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含量

C.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消耗量

D.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植物体内水的消耗量

40.下图表示不同CO2浓度下,某植物吸收和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

B.当光照强度为n时,c点暗反应阶段产生的三碳化合物量小于d点

C.b点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D.据图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

二、非选择试题(共5道小题,共计50分。

41.(10分)如图所示某化合物的结构式,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中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有______种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基团编号是________。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个分子水而形成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____,肽键的编号是________。

(4)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分)如图所示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因为该细胞具有_______,缺少_______等结构,因此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2)若该细胞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结构①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

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浆高20—25倍,但仍然能够吸收碘,而细胞内钠离子浓度远远低于血浆,但仍然能够排出钾离子,说明结构①具有_______特点。

(3)结构⑩合成的蛋白质分子通过结构_______的加工,形成囊泡运输到结构进一步加工,其中囊泡的形成以及囊泡与结构③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_______特点。

(4)该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填写图中编号),完成的能量转换是将有机物中的_______能转换成热能和____。

43.(10分)某生物课外小组用马铃薯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____中,水分通过_____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

(2)将新鲜的马铃薯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原因之一是_______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在_______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______。

44.(10分)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0分)

(1)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E、F,是在(填细胞器)中进行的。

(2)图中A是,其功能主要是吸收   光和    光。

(3)在E阶段中物质的变化有:

将水分解成B:

和;ADP和Pi生成。

(4)在F阶段中,CO2被C5固定生成D:

,D最终被还原生成C5和(CH2O)。

(5)光合作用中,E阶段利用的能源是,F阶段利用的能源是。

45.(10分)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正确排序是________

(2)上图中染色单体出现于图______,消失于图______。

(3)图1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DNA数目是______;图5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DNA数目是______;图5中染色体数目与图1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________,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错别字不给分)

41.(10分,每空1分)

(1)2;2

(2)3;2、4、6

(3)3;2;羧基;氨基和羧基;③和⑤

(4)

42.(10分,每空1分)

(1)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至少答出两个结构)

(2)磷脂双分子层;选择透过性(选择性)

(3)⑦;③;流动性

(4)⑧;稳定的化学能(化学能);ATP中活跃(不稳定)的化学能

43.(10分,每空2分)

(1)自由扩散(渗透作用);增加

(2)原生质层

(3)水浴加热;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或麦芽糖或果糖)(答出一种给1分)

44.(10分,每空1分)

⑴叶绿体

⑵色素;红;蓝紫

⑶O2;[H];ATP

⑷C3

⑸光能;ATP

45.(10分,每空1分)

(1)32154

(2)2;5

(3)6;12;12;12;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合理给分)

(4)1;1: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