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463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docx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

第三章章末过关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

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2.由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晶体,又有分子晶体的是()

A.H、O、CB.Na、S、()C.H、N、()D.H、S、()

3.如图所示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

良的压电、电光等功能的晶体材料

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

晶体内与

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和这种晶

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各元素所带电荷均已略去)()

A.8;BaTi8O12B.8;BaTi4O9

C、6;BaTiO3D.3;BaTi2O3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②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③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④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是重要晶体类型。

下列关于它们的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能导电

B.在镁晶体中,1个Mg2+只与2个价电子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C.金属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

D.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中分别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等强烈的相互作用。

很难断裂,因而都具有延展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24gP4含有P一P键的个数为4NA

B.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C.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4NA

D.60gSi()2中含Si一O键的个数为2NA

7.下列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CO2与SiO2B.H2S与H2O

C.NaCl与HClD.B与A1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配位键在形成时,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C.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D.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为金属阳离子共用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单质的熔点越高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该物质越稳定

10.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

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A.原子晶体H分子晶体

C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

11.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

是()

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1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13.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l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下列热化学方程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格能的是()

A.Na+(g)+C1—(g)===NaCl(s);

H

B.Na(s)+

与C12(g)===NaCl(s);H

C.Na(s)===Na(g);H

D.Na(g)一e一===Na+(g);H

14.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

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

D.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15.下列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Li>Na>K>Rb>CsB.CsCl>RbCl>KCl>NaCl

C.F2>Cl2>Br2>I2D.金刚石>硅>碳化硅

16.C3N4和Si3N4,晶体中结构相似,是新型的非金属高温陶瓷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4和Si3N4晶体中N的化合价为+3价B.C3N4和Si3N4晶体中含有共价键

C.C3N4晶体的硬度比Si3N4晶体的硬度小D.C3N4和Si3N4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17.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molSi晶体中,含有2molSi—Si共价键

B.在CO2晶体中,与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有12个CO2分子

C.在CsCl晶体中,与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而与每个Cs+等距离紧邻的也有8个Cs+

D.在简单立方堆积的金属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周围紧邻的有6个金属原子

18.金属钠晶体为钾型(体心立方晶格,如右图),实验测得钠的密度为p(g·cm—3)。

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1—1),假定金属钠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

则钠原子的半径r(cm)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9.(14分)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

(1)石墨晶体中C—C键的键角为。

其中平均每个六边形所含的C原子数为个。

(2)金刚石晶体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C原子环,其中最小的C环上有个r原子。

(3)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有个Cl—,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s+共有个。

(4)白磷分子中的键角为,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每个P原子与个P原子结合成共价键。

若将1分子白磷中的所有P一P键打开并各插入一个氧原子,可结合个氧原子,若每个P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再与氧原子配位,就可以得到磷的另一种氧化物(填分子式)。

(5)二氧化硅是一种晶体,每个硅原子周围有个氧原子。

(6)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的原子晶体。

其中含有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原子,试观察图形回答。

这个基本结构单元由个硼原子组成,共含有个B—B键。

20.(12分)下图为CaF2、H3BO3(层状结构,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结合)、金属铜三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I所示的CaF2晶胞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

与1个阳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阳离子数为与1个阳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阴离子数为,图Ⅲ中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

(2)图Ⅱ所示的物质结构中最外能层已达8电子结构的原子是,H3BO3晶体中B原子个数与极性键个数比为;

(3)金属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电传热性。

对此现象最简单的解释是用理论;

(4)三种晶体中熔点最低的是,其晶体受热熔化时,克服的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21.(10分)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学化学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

(1)完成下表,且实例按以下要求填写。

①只能由H、O、N、Si、S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物质;②每种元素只能出现一次,化合物中最多含一种原子团;③所填物质必须能够回答问题

(2)和问题(3)。

A

B

C

晶体类别

金属晶体

实例的化学式

Na

(2)取上述表格中A、B、C三种晶体中某一晶体溶于水得W溶液,写出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氢钠与W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上述表格中熔点最高的物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10分)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1)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铜的熔点比钙高,其原因是;右图是金属Ca和Cu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

(3)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序号)。

A.配位键B.金属键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E.离子键

②[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共44分)

1.最近我国研制出气体18O2,18O2称为重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818O2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

B.0.1mol1H218O所含的中子数约为6.02×1023

C.0.2mol18O2气体的体积约为4.48L

D.16O2、17O2、18O2是氧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

2.下列关于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性质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C.根据电负性表,可大致判定2种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D.根据红外光谱可以推断出分子中存在的所有化学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子越稳定

D.冰中水分子的堆积方式为分子密堆积

C.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其熔点越高

D.氯化钠熔化时未破坏离子键

4.以下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

HCO+OH—=CO32—+H2O

B.将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Na+2H2O===Na++2OH—十H2↑

C.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Cu+Fe3+=Cu2++Fe2+

D.FeSO4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12=2Fe3++2Cl—

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

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

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W、X、Y分别为C、O、Si

B.WX2和ZX2的均含极性键

C.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6.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2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原子;

②外围电子构型为2s22p6的原子;

③其2p轨道为半满的原子;

④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该元素的原子半径比③所示的原子半径小。

A.①②③④B.③①②

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mLl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6.4g铜

B.用40mLl0mol/L的硫酸与65gZn反应

C.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18.4mol/L的硫酸中

D.在50MPa、500°C和铁催化的条件下,用1.2mol氮气和3mol氢气合成氨

8.根据锌锰一次电池的构造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石墨电极流向外电路

C.电解质NH4Cl未发生电离

C.该电池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

相互转换

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键能:

HBr>HCl②键长:

C1—Cl>F—F③酸性:

H3PO4>H2SO4④与Na反应速率:

H—O—H>CH3OH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SO2是电解质

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键角均是109°28′

C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D

电解H2O时加入适量Na2SO4

Na2SO4作催化剂

11.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NO2的试管是()

12.已知某胶体遇高价阳离子会发生胶体粒子聚积而沉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一束可见光照射该胶体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B.该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该胶体比Fe(OH)3悬浊液稳定

D.该胶体的胶粒直径大约在10—7m~10—9m

13.已知R有多种化合价,其最高正价为+7。

在一定条件下,RO与R—可发生反应:

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VA族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mol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14.以下各组微粒结构、成键方式均不相似的是()

A.CO和N2B.N2H4和C2H4

C.C2O和N2OD.O3和NO2—

15.科学家预言114个质子和184个中子的原子为稳定的超重元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B.该超重元素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C.该超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8D.第七周期元素共有50种

16.大多数金属晶体中原子配位数大,空间利用率高;下列描述不正确是()

A.Po为简单立方堆积B.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C.金属键不属于化学键D.金属晶体中原子的最大配位数为12

17.下列有关

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

B.当两原子形成分子时,总是优先形成

C.氢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

键,不能形成π键

D.4.4—二甲基—2—戊烯结构中的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18.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CH3)=CHCHO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橙花醛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D.橙花醛可使酸性KMnO4褪色;

1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HMnO4酸性小于HClO3B.I2的CCl4溶液遇KI溶液紫色无变化

C.手性异构体性质完全相同D.乙醇可以减小KNO3在水中溶解度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的价层电子对为4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为sp杂化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周围有2个

21.CO3+的八面体(示意图如右)配合物CoClm·nNH3,

若1mol此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作用生成

1mo1AgCl沉淀,则m、n值分别为()

A.m=1,n=5B.m=3,n=4C.m=5,n=1D.m=4,n=5

22.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

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的晶胞

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离子为K+

B.该晶体中白色球代表N3—

C.阴阳离子的半径比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D.N3—填入X+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6个小题,共56分)

23.(10分)已知A、B、C都是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的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A、B原子的L层

有2个未成对电子,C的三价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而D3+的M层3d轨道电子

为半满状态。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周期族。

其中C与D的氧化物在高温下的反应称为:

(2)以D和A的单质为电极组装原电池如图,该原电池的负极是(用对应的元素符号答题,下同);已知其中一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两极之间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其中C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Cl3是化工生产中的常用催化剂,熔点为192.6°C,熔融状态以二聚体C2Cl6形式存在,其中C原子与氯原子的成键类型是

(填“极性σ键”、“非极性σ键”、“π键”或“离子键”)。

CCl3属于(填“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或”离子化合物”)。

二聚体C2Cl6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

24.(7分)已知:

甲基叔丁基醚难溶于水。

用以下两种方案制甲基叔丁基醚。

(1)方案甲的反应类型;叔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种峰;

(2)根据乙醇的催化氧化试推测叔丁醇是否能发生类似反应(填“能”、“不能”)。

叔丁醇有4种醇类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所有能催化氧化为醛的结构简式

(3)利用质谱仪测量甲基叔丁基醚,其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值为;

(4)甲方案中,分离两种生成物以得到甲基叔丁基醚粗产品的最佳方法是。

a.水洗分液法b.蒸馏法c.过滤法

25.(15分)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试填空。

(1)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元素③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CHO中的碳原子采取化方式。

(3)③和④构成N2的等电子体为;该物质(填“能’’或‘‘否’’)作配体,原因是;

(4)在测定①与⑥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5)写出元素②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

(6)根据下列三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

kJ·mol—1),回答下面各题:

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②T元素最可能是区元素。

若T与元素H结合为化合物时,H为—1价则电负性T(填”大于”或“小于”)

26.(7分)超细铜粉可应用于催化剂等领域,CuCl和CuCl2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超细铜粉的某制备方法如下:

①:

[Cu(N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

A.极性共价键B.配位键C.离子键D.金属键E.非极性共价键

②NH4CuSO3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③SO42—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2)氯化亚铜(CuCl)的制备过程是:

向Cu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SO2,微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即生成CuCI白色沉淀。

①写出上述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②CuCl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

其中C1原子的配位数为。

③CuCl的晶格能比CuO的晶格能。

(填“高”或“低”)

27.(7分)物质A只含X、Y两种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

A、B、D、E是常温下的常见气体,B分子为直线型分子,C常温下是液体,固体甲为中学常见物质,F为单质。

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分子中含14个电子的纯净有机物,且A分子中X均以sp杂化的直线分子,则A的电子式为:

(2)若A是一种混合气体,且X与Y的质量比小于3,则气体A中肯定有(写化学式);

(3)已知固体单质甲是由X或Y构成;C与固体甲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固体乙为第四周期ⅣA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则F的化学式为;原子R的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8.(10分)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废旧塑料(

)发生类似烷烃热分解反应的主要分解产物:

经查阅资料得知:

现利用下图设计进行实验:

已知:

①B装置试管中有液态物质生成;②C中溴水的颜色变浅;③E装置中黑色氧化铜变红;④F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请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经核磁共振分析得知B装置试管中的液态产物是甲苯和苯的混合物。

若要除去其中的甲苯,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2)C装置的作用是;

(3)如果不设置D装置,对实验结论产生的影响是;

(4)甲同学认为进入E的气体是氢气,乙同学认为还可能有其它成分。

你认为其他成分可能是

(5)有同学认为:

CuO受热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

已知:

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Cu+Cu2+)。

清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6)在解决了问题(5)后,又有同学提出:

高温下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

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l00°C时,得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l00°C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

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