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605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docx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10文档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些污染物属于第一类污染物()。

A.总汞、总铬、总砷、总铅、苯并[a]芘、总a射线B.pH值、色度、悬浮物C.BOD、COD

D.石油类、动植物油

2•污水所含固体物质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A.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体B.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C.挥发性固体和溶解性固体

D.重金属和氮、磷

3.5天生化需氧量(BOD)约为阶段生化需氧量的—CJ。

A.碳氧化;70%〜80%B.碳氧化;5%C.硝化;70%〜80%D.硝化;5%

4.用于工业企业()的药剂,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的成分。

A.生活饮用水B.生产用水C.水厂自用水D.消防用水

5.完成凝聚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较大絮状颗粒的过程,称为()。

A.反应B.助凝C.絮凝D.凝聚

6.平流沉淀池设计过程中是以()来判断平流沉淀池中水流的稳定性。

A.水池宽深比B.水平流速C.弗劳德数D.雷诺数

7.经混凝沉淀后的待滤水,其中悬浮颗粒在滤池中被滤料截留在滤层中的主要机理是()。

A.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碰撞作用的结果B.悬浮颗粒被滤料表面筛滤的结果

C.悬浮颗粒与滤料之间黏附作用的结果D.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引力作用的结果

&关于氧化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的正确描述是()。

A.氧化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时,氧化与还原是同时发生的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本身被还原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C.氧化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时,好氧条件下的反应称为氧化

D.氧化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时,厌氧条件下的反应称为还原

9.臭氧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

A.臭氧与污染质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仅与化学反应速度有关B.处理后尾气应进行处理

C.其反应缓慢D.其臭氧的运输、储存和操作管理均比较烦琐

10.活性污泥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A.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无机物质,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污水带入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

B.具有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污水带人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

C.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和作为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各种有机离子

D.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污水带入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污水带人的无机物质

11.一般认为,当废水的BOD5/CODcr()时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A.v0.25B.v0.3C.>0.3D.>1.012.按照处理原理可将污水处理方法划分为()。

A.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

B.筛滤法、沉淀法、上滤法、气浮法、过滤法和反渗透法

C.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D.好氧法和厌氧法

13.按形状,格栅可分为()。

A.人工清渣格栅和机械清渣格栅B.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C.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D.圆周回转式机械格栅和钢丝绳牵引式机械格栅

14.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般可采用5%〜10%。

A.回流比B.压力比C.气水比D.进气比15.投加化学药剂对气浮效果的促进作用是()。

A.投加表面活性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B.利用混凝剂使胶体颗粒脱稳

C.投加浮选剂改变颗粒表面性质D.以上答案均正确

16.某炼油厂使用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其正确的工艺流程是()。

A.曝气池t砂滤池t活性炭吸附池t隔油池t气浮池

B.初沉池t气浮池t曝气池t砂滤池t活性炭吸附池

C.曝气池t隔油池t气浮池t砂滤池t活性炭吸附池

D.隔油池t气浮池t曝气池t砂滤池t活性炭吸附池

17.地下水除铁曝气氧化法的工艺为:

原水曝气t()T^滤。

A.沉淀B.絮凝C.氧化D.混合18.关于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的正确描述是()。

A.二氧化氯遇水会迅速分解生成HO和HCI

B.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但使用臭氧会造成二次污染

C.氯氧化法主要用于去除BODCOD

D.废水处理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氧、臭氧及过氧化氢等

19.活性炭()。

A.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亲水性吸附剂B.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只能用于去除表面活性物质

C.的吸附量,不仅与比表面积有关,还与细孔的构造和分布有关

D.达到吸附饱和后,不能再生重复利用

20.()是活性污泥生态系统的首次捕食者。

A.原生动物摄食细菌B.后生动物摄食原生动物C.原生动物摄食真菌D.后生动物摄食细菌

21•电渗析的分离对象是。

A、离子B、大分子C、微粒D、小分子

22、污水物理处理法的去除对象是。

A.漂浮物B.悬浮物C.悬浮物和漂浮物D.悬浮物或漂浮物

23、为了分析悬浮颗粒在实际沉淀池内的运动规律和沉淀效果,提出了“理想沉淀池”这一概念。

下列关于理想沉淀池的假定中错误的是。

A.污水在池内呈推流式水平运动B.悬浮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沉降速度固定不变

C.悬浮颗粒流出沉淀池即认为被除去

D.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流断面上

24、按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可分为三大类,不属于这三大类的是。

A.平流沉淀池B.斜板沉淀池C.辐流式沉淀池D.竖流式沉淀池

25、q表示表面水力负荷,A表示沉淀区面积,Qmax表示最大设计流量,按照表面水力负荷计算法,

沉淀池的沉淀区水面积计算公式为。

QmaxQmaxQmax,

A.AkB.A亍C.A——D.AqQmax

qqq

26、格栅的设计内容不包括。

A.尺寸计算B.水力计算C.栅渣量计算D.闸板计算

27、下列选项中,不能区别高级氧化技术与其它氧化技术的特点是。

A.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氢氧自由基

B.反应条件温和,通常对温度和压力无要求,不需要再强酸或强碱介质中进行

C.反应产生的沉淀量大D.操作简单,易于设备管理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目前用于污水消毒常用消毒剂的是。

A.液氯B.紫外线C.石灰D.臭氧

29、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分子间力(范德华力)而产生的吸附称为。

A.化学吸附B.交换吸附C.等温吸附D.物理吸附

30、超滤的推动力是。

A.浓度差B.电位差C.压力差D.重力差

31•水体物理性污染是指()。

A.腐殖质、泥土和浮游生物B.作物秸秆、树木枝条和挥发性有机物

C.水温、色度、臭味、悬浮物及泡沫等D.颜料、铁、锰等金属离子

32.格栅的去除对象是()。

A.粗大漂浮物与悬浮物质B.色度C.温度D.无机物

33.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其主要作用机理是()。

A.压缩双电层B.吸附电中和C.吸附架桥D.沉淀物的卷扫或网捕

34.凝聚过程要求对水进行快速搅拌,此时因生成的矾花颗粒尺度很小,颗粒间的碰撞主要为()。

A.异向碰撞B.同向碰撞C.重力碰撞D.水力碰撞

35.辐流式沉淀池具有()优点。

A.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单,造价低B.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C.耐冲击负荷,能去除黏附在砂粒上的有机物

D.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简单,排泥设备有定型产品

36.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气浮法是用充气泵直接将气泡泵入水中

B.散气气浮法是通过微孔陶瓷、微孔塑料等板管将压缩空气形成水泡分散于水中实现气浮,此方法简单易行,气浮效果好

C.溶气真空气浮法的优点是:

气泡形成、气泡黏附于颗粒以及絮凝体的上浮都处于稳定环境,絮体很少被破坏

D.加压气浮法是在常压条件下,使空气溶于水中,然后加压使空气析出

37.关于吸附剂、吸附质的正确描述是()。

A.吸附剂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就越强

B.极性分子(或离子)型的吸附剂易于吸附非极性分子(或离子)

C.吸附质的溶解度越大越易被吸附D.废水的pH值不会影响吸附效果

38.臭氧氧化处理的主要任务是()。

A.去除重金属B.去除氮、磷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C.去除溶解性无机物质D.杀菌消毒

39.以下关于反渗透的正确描述是()。

A.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多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分离B.反渗透处理技术只能去除无机盐类

C.反渗透处理技术不需要进行前处理D.反渗透处理工艺的核心部件是半渗透膜

40.能够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生理活动的主要因素有()。

A.营养物质、温度、pH值、溶解氧以及有毒物质等B.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及某些生长素

C.氮、磷、钾、镁、钙、铁、硫等元素D.铜、锌、钴、锰、钼等

41.参与活性污泥处理的是()。

A.以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曝气池内不能有溶解氧

B.以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被处理的原污水内不能含有溶解氧

C.以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曝气池内必须有足够的溶解氧

D.以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被处理的原污水内必须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42.关于BOD污泥负荷的描述哪个正确?

()

A.表示曝气池内单位质量(干重,kg)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1天)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BOD)

B.有机污染物量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

C.活性污泥系统设计、运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

D.A、B、C的描述均正确

43.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是,而摄食处理水中游离细菌,使污水进

一步净化的是污水净化的第二承担者。

()

A.真菌,原生动物B.真菌,后生动物C.细菌,原生动物D.细菌,后生动物

44.活性污泥的能含量,即()是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速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也是BOD去

除速度、氧利用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A.有机物量与细菌量的比值B.有机物量与微生物量的比值C.污水总量与细菌量的比值

D.污水总量与微生物量的比值

45.实现气浮法不需具备的条件是。

A向废水中提供充足的微细气泡B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

C使气泡与悬浮物产生粘附作用D使用可提高悬浮物表面亲水性的助凝剂

46.胶体的混凝主要是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小聚体的过程,下列不属于凝聚的机理的是。

A.压缩双电层作用B.吸附架桥作用C.吸附电中和作用D.离子交换作用

47.活性污泥增殖曲线的对数增长期,又称增殖旺盛区,这个时期内必备的条件是()。

A.微生物依靠内源代谢维持其生理活动B.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适应新的环境

C.摄食细菌的原生动物数量充分D.营养物质(有机污染物)非常充分

48•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初期接触的较短时间(5〜10min)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即

被大量降解,BOD去除率很高的现象是()。

A.由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交织在一起的吸附作用所产生的

B.由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交织在一起的吸附作用所产生的C.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D.有机污染物较强的凝聚能力所产生的

二、判断题

1、处理同一种废水,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采用两个串联CMR反应器的容积要比采用单个CMR反应器的容积小。

2、气浮法的传统用途是用来去除污水中处于乳化状态的油或密度接近于水的微细悬浮颗粒状杂质。

3、采用无机与有机混凝剂复配投加时,一定要先投加有机混凝剂。

4、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在数值上等于沉淀池的设计沉淀速度。

5、普通过滤池过滤周期只能用出水水质来控制。

6、处理同一种废水,达到同样的处理要求,采用PFR反应器的容积要比采用CMR反应器的容积大。

7、由颗粒自由沉降规律可知,提高水的粘度,有利于加快颗粒物沉降速度。

&沉淀池沉淀效率的的关键控制参数是沉淀池的池深。

9、当易降解有机物浓度非常高的时候,微生物的增长将不受其浓度的影响。

10、米门公式就是研究微生物增长和有机质降解之间的关系的。

11、滤池的反洗强度越大,则过滤运行的周期越短,出水浑浊度越大。

12、混凝剂在水中的混凝处理过程中,其本身也发生电离、水解、形成胶体和凝聚等过程。

13、曝气池中供氧量就是微生物内源代谢的需氧量。

14、BOD含量的多少不会影响硝化菌的增殖。

15、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曝气池的运行操作是不连续的,所以不适合连续排水的情况下使用。

16、串联的连续流搅拌反应器数目越多,其效果就越接近于总容积和停留时间与之相同的推流反应

器。

17、由颗粒自由沉降规律可知,水温越低(相对而言)越有利于沉降。

18、深层过滤滤料有效粒径de越小越好。

三、名词解释

1、沉淀池的水力负荷

2、植物性营养物

3、污泥沉降比(SV)

4、深层过滤

5、AB法处理工艺

6、污泥容积指数(SVI)

7、污泥膨胀

&反渗透

9、隔油池

10、湿式氧化

11、MLVSS

四、简答题:

1、曝气池曝气的作用有哪些?

2、斜板沉淀池为何能提高沉淀池的单位容积沉淀效率?

3、请画出一套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装置流程简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4、要加快水中悬浮物的分离,根据Stokes公式u-g^-sd2,理论上应该考虑采用哪些工程

18

措施?

5、在气浮法中产生气泡的方法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优缺点?

6、什么是废水处理的级别?

对于城市污水而言,通常有怎样的级别划分?

7、什么是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

叙述其与污泥龄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生物膜法?

常用的生物膜处理法流程有哪几种(至少说2四种)?

9、试解释BOD、BOD、COD、TOD的含义,写出通常情况下同一种污水这四者之间在数值大小的顺序。

10、活性污泥增长分为哪几个时期?

废水处理通常控制在哪个时期?

为什么?

五、计算题:

1.已知普通曝气池入口处混合液浓度X=3000mg/L,污泥回流比R=0.5,以此估算回流污泥浓度Xr=?

mg/L。

(XrR(1R)X)

2.某化工厂每小时排出含COD50mg/L的废水100ni,现拟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将COD含量降至5mg/L

之后,作为工厂用水循环使用,吸附试验得到吸附等温式qe0.058c0.5,要求:

求出使用活性炭,

并通过一级搅拌吸附装置进行处理时的活性炭投加量。

3.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生活污水水量为4000m3/d,工业废水水量为800mi/d,二者的BOD

值分别为230mg/L和580mg/L,要求处理水的BOD浓度为20mg/L,求该污水处理厂的BOD处理效率。

4.一完全混合曝气池的混合液含水率为99.8%,污泥沉降比为30%,求污泥指数SVI并判断污泥

性能。

(SVISV的百分数10)

MLSS(g/L)

《水处理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A4.B5.A6.C7.C8.A9.B10.D11.C12.A13.B14.A

15.D16.D17.C18.D19.C20.A21.A22.C23.C24.B25.C26.D27.C28.C

29.D30.C31.C32.A33.C34.A35.D36.C37.A38.D39.D40.A41.C42.D43.C44.B

45.D46.D47.D48.A

二、判断题

1.V2、V3、X4>V5、X6、X7、X8、x9>V10、X11、X12、"13、X14、X15、X16、"

17、X18、X

三、名词解释

1、参考答案:

也就是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沉淀池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水量。

2、参考答案:

能提供水生植物和藻类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N、P一类物质的统称。

3、参考答案:

指一定量的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用百分数表示),即污泥沉降比(SV=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的污泥体积/混合液体积。

4、参考答案:

区别于格栅过滤、微孔过滤、膜过滤等表层过滤方式,采用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组成一定厚度的过滤层。

由于滤料颗粒之间存在空隙,原水穿过一定深度的滤层时,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

这种过滤方式称为深层过滤

5、参考答案: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由以吸附作用为主的A段和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

的B段组成,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和两段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6、参考答案: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毫升数,单位为ml/g,但一般不标注。

7、参考答案:

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SVI不断升高,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泥水分离,二沉池污泥面不断上升,最终导致污泥流失,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

现象。

8、参考答案:

若在浓溶液一侧加上一个比渗透压更高的压力,则与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就会把浓溶液中的溶剂压向稀溶液侧。

由于这一渗透与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反渗透。

9、参考答案:

隔油池的作用是利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构筑物。

10、参考答案:

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空气中的氧来氧化废水中溶解和悬浮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一种方法。

因氧化过程在液相中进行,故称湿式氧化。

11、参考答案:

其含义为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示活性污泥中的活性成分。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产生并维持空气(或氧气)有效地与水接触,在生化作用不断消耗氧气的情况下

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浓度;

(2)在曝气区产生足够的搅拌混合作用;(3)维持混合液具有一定的

运动速度,使得活性污泥始终保持悬浮状态。

2、参考答案:

根据沉淀理论得知沉淀效率取决于颗粒的沉速而与池深和停留时间无关。

据哈真浅池理论如将已知

水深H的沉淀池分为n层浅池,每池深度h=H/n,当进入每个浅池的流量为q=Q/n时,浅池的沉速

qQu0

u(0,即沉速减小了n倍,从而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

当每个浅池保持原有的沉速

AnAn

不变时,每个浅池的处理量则提高为原来的n倍。

3、参考答案:

流程图:

各部分名称:

1-混合器,2-反应室,3-入流室,4-分离室,5-泵,6-射流器,7-气体流量计,8-溶气罐,9-释放器,10-浮渣槽,11-刮渣机Q

4、参考答案:

(1)通过增加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增加颗粒的沉淀速度;

(2)减小水的动力粘度,也可以增大颗粒的

沉淀速度;(3)增大颗粒直径,沉速增加很快,成平方关系,这是主要的工程措施。

5、参考答案:

电解法、分散空气法、溶解空气法;

电解法:

产生气泡均匀细小,但电耗高,电极易结垢,主要用于小规模水处理;

分散空气法:

简便易行,气泡较大,易堵塞;

溶气气浮法:

溶气压力高、气泡小、均匀、不破坏絮体;耗能大,控制复杂,释放器易堵塞。

6、参考答案:

按照不同的处理程度要求确定的污水处理指标称为废水处理的级别。

通常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同时Q和或均衡对废水进行调节以便排入受纳水体或二级处理装置。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呈胶体或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主要采用各种生物处理方法。

可以达标排放。

三级处理是在前面处理的基础上,对难降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进一步处理。

7、参考答案:

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就是单位重量微生物(活性污泥)的增殖速率。

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污泥龄是控制曝气池中污泥排放时间的一个工程参数,是微生物从长成到排出曝气池的时间,和微生物的比增长率不同,但是根据其定义,其与污泥龄成倒数关系。

&参考答案:

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

主要类别:

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

化床;生物接触氧化等;

9、参考答案:

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或可降解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0D5通常是

在20°C下培养5天检查溶解氧的损失量。

BOD0—在20度、20天的生化需氧量(BOD0)可作为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

COD当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时,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时,浓硫酸提供酸性环境,水中有机物几乎可

以全部(约为90〜95眩右)被氧化。

这时所剩的耗氧量称为重铬酸钾耗氧量或称化学需氧量。

TOD表示高温下燃烧化合物所耗去的氧量;

四者之间数值大小排列TOD>COD>BOD0>BOD

10、参考答案:

(1)适应期

(2)对数增殖期(3)减衰增值期(4)内源呼吸期

废水处理通常确定在减速增殖期和内源呼吸期初期。

控制在减速增殖期,有机物降解比较充分,活性污泥处于饥饿状态,活性污泥有活力,出水水质好,

污泥沉降性能好,有利于沉降分离。

五、计算题:

1.参考答案:

根据(XrR(1R)X)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XR(1R)X(10.5)30009000mg/L

R0.5

曝气池入口回流污泥浓度为9000mg/L

2.参考答案:

当剩余COC为5mg/L时,

其平衡吸附量q=0.058c0.5=0.05850.5=0.130mgCOD毫克活性炭,因此活性炭投加量为可计算为:

3.参考答案:

两种污水混合后的BOD浓度为

污水厂处理效率2888・3320100%93.1%

2888.3

4.参考答案:

SVI偏高,污泥沉淀性能较差,有膨胀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