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96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0395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

《圆锥曲线》

3.物理学:

亚里斯多德->

《物理学》世界上最早的力学专著

阿基米德->

“力学之父”古希腊成就最大的物理学家

光学:

《光学》和《论镜》最早的光学专著

4.生物学和医学:

对生物贡献最大的古希腊学者

首创解剖和观察

毕达哥拉斯学派 

阿尔克芒->

“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

“四体液说”古希腊最著名的医生

“医生誓言”十分重视医德

5.技术:

雅典->

最著名的工商业中心

四 

古代罗马:

476年西罗马为北方的日耳曼人所灭->

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终结

1.科学:

托勒密->

《天文学大成》古希腊天文学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

天文学史上的名著,后经阿拉伯人翻译为《至大论》

老普利尼->

《自然史》罗马帝国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

盖仑->

“三灵气说”解释人体生理过程的理论

自然灵气、活力灵气和灵魂灵气

2.技术:

加图->

《论农业》西方最早的农学著作

维特鲁维奥->

《论建筑》内容涉及建筑的一般理论、设计原理、

建筑师的教育以及建筑施工等问题

赫伦->

古希腊罗马人创造了西方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

1.古希腊人注重对自然界的理论性探索,初步运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观察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2.古罗马人注重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技术问题进行理论总结

五 

古代印度:

《太阳悉檀多》古印度最著名的天文历法著作

10进制“阿拉伯记数法” 

“零”符号的发明

2.医学:

《阿柔吠陀》古印度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名医妙闻和罗迦)

3.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棉花种植者,发明烧制建筑用的砖块

六 

古代阿拉伯:

13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为蒙古人所灭 

P31

1.科学技术的后来居上

2.科技史上的特殊贡献:

①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 

②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

3.科学成就:

拉齐->

《医学大成》内容丰富的医学百科全书

伊本·

西那->

《医典》“医学之王”

七 

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

公元5~10世纪为前期->

史称 

黑暗时期

1.中世纪前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停滞:

科学的衰落、技术的倒退

2.中世纪后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复苏:

科学活动的重新开展、技术的进步

14世纪欧洲人用中国发明的火药造出了火炮;

14~15世纪普遍建起了造纸厂

15世纪中叶仿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发明了铅字印刷术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P36 

四大学科:

史上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和历法 

东汉张衡->

水运浑天仪

天文历法之多为世界第一 

南北朝 

何承天->

“元嘉历”

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宣夜说->

“天无行至”、“高远无极”,日月星辰皆悬浮与空中

《周髀》->

我国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

战国《墨经》->

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的定义

东汉《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三国 

刘徽->

创造割圆术,提出初步极限概念

南宋 

秦九韶->

《数书九章》

3.医药学:

春秋战国《黄帝内经》->

我国第一部最为重要的医学著作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施治”

汉代《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有365中药物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世界科技史上的名著之一

针灸:

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 

战国 

扁鹊->

精通针灸著称于世

晋代 

皇甫谧->

《甲乙经》最早的针灸著作 

汗末 

华佗->

麻沸散

4.农学:

《吕氏春秋》->

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汉代->

《汜胜之书》;

陈濛->

《农书》

元代 

王祯->

《王祯农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三大技术:

1.陶瓷技术:

唐宋->

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2.丝织技术:

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

西汉->

提花机

3.建筑技术:

以木架结构为主要特点

山西应县 

宋代木塔->

世界现存最高的木构架结构建筑

李冰父子->

四川都江堰

隋代 

李春->

河北赵州桥,采用“敞肩拱”桥形

北宋 

跨海大桥->

福建泉州建洛阳桥 

李诫->

《营造法式》

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造纸术:

最早出现在西汉。

东汉宦官 

蔡伦->

改进质量“蔡侯纸”

雕版印刷:

6世纪隋唐。

毕升->

胶泥活字印刷术,元代 

木活字

欧洲最早仿照中国活字印刷的是 

德国人 

古藤堡->

1450年制成铅合金活字

火药:

唐代炼丹术士偶然发现

司南勺:

最早的磁性指示方向器 

南宋用于航海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特点 

P42

发展的延续性:

1.千年来一直持续发展,总进程未曾中断,受外来影响不多。

进入封建社会后,发展缓慢,但一直在继续发展,直至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后才逐渐衰落;

2.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古希腊,在奴隶社会都创造过辉煌的科技成就,但都在外族入侵或不明的原因下中断,未能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延续;

3.古阿拉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

与封建社会同兴衰:

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奠定基础,至秦汉时期形成体系,到宋代出现科学技术发展高峰;

2.到明清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许多学科和门类日渐停滞

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1.中国古代科学基本上都是实用性的,很少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2.天文学基本是为制定历法服务的;

3.数学始终以计算见长;

4.中医有较深后的理论基础,未被西方代替

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P43

自16世纪,中国明代中期起,传统科学技术总体上发展停滞,逐渐衰落

原因:

1.自然经济的阻碍:

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是,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性结合的、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专制制度的束缚:

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也是束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科技自身的缺陷:

①科学的实用化倾向

②科学试验方法没有确立

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排他性

第三节 

近代科学技术 

P45

科学实验:

把自然现象从实际的自然过程或生产技术实践中抽取出来,在人为的控制下加以研究,是近代自然科学赖以发展的一个最直接、最切近的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2.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497年达·

伽玛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的欧洲,从意大利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多国

4.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欧洲 

德国,发起人 

马丁·

路德

近代科学的发展: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1.近代科学革命: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为开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为重要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宣告成功

①哥白尼日心说:

1543年《天体运行论》->

宣告神学宇宙观的破产

要点:

⑴地球并非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再宇宙的中心,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自传,又围绕太阳旋转;

⑵月亮绕地球旋转,并且和地球一起绕太阳旋转;

⑶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行星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旋转,他们的轨道导致处在同一平面,它们公转方向也一致

开普勒三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于1609和1619年先后提出行星运动的定律

⑴轨道定律:

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

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⑵面积定律:

单位时间內行星中心同太阳中心的连线(内径)扫过的面积相等

⑶周期定律:

行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的平方和它至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②哈维血液循环理论:

《人体的构造》->

“生理学之父”

③牛顿力学体系:

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经典力学的成熟

成为此后300年近代自然科学整体发展的理论基础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2.近代数学的发展:

P51

①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创立:

费尔玛最早用代数方程来表示几何曲线的性质,笛卡尔进一步把几何图形看作是依照一定的函数关系运动的轨迹

微积分->

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在17世纪60~80年代各自独立发明的

②概率论的产生和发展:

惠更斯1657年《论赌博中的计算》概率论最早的著作

③代数学的发展:

最早的代数符号->

16世纪法国数学家 

维埃特 

创造

英国数学家耐普尔->

1614年发明对数方法

④非欧几何学的出现:

3.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P54

①热学的发展:

三种较为用用的温标->

华氏、摄氏(最为通用)、勒氏

18世纪英国科学家布莱克->

“比热” 

热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热学第二定律->

在一个孤立的系统内,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中去

②电磁学的发展:

英国 

吉尔伯特->

最早做出成就

丹麦 

奥斯特->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

验证电磁感应

麦克斯韦->

最终建立电磁学理论 

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成熟

③光学的发展:

开普勒->

近代最早较系统研究馆学现象的

牛顿->

《光学》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发现“牛顿环”现象

19世纪60年代 

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

4.近代化学的发展:

P57

①化学科学的确立:

波义耳-马略特定律->

1661年《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

史上第一次明确把化学与炼金术及其他实用工艺加以区别

17~18世纪->

燃素说:

把空气的助燃作用看作是带走燃素的结果

拉瓦锡->

创立燃烧氧化理论:

《化学纲要》化学作为科学已经形成

②原子-分子学说的创立:

道尔顿->

1803年 

将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

发展成科学的原子学说

意大利 

阿佛加德罗->

1881年“分子学说”

③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俄国 

门捷列夫->

1869年“周期律”化学元素周期表

奠定了现代无机化学的基础

④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建立:

德国 

维勒->

1828年 

有机物尿素

5.近代生物学的发展:

P60

①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16~17世纪,存在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自然分类法、

人为分类法:

(集大成者)瑞典 

林耐->

1735年《自然系统》确立“双命名法”

确定了动物、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阶元)为纲、目、属、种四级

②细胞学说的创立:

19世纪30年代,法国科学家施莱凳和施旺共同创立

由此建立的细胞病理学成为西方现代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③微生物学的建立:

法国 

巴斯德->

推翻“自然发生说”为微生物学奠定基础

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拉马克->

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

1809年《动物哲学》获得性遗传学说

达尔文->

1590年《物种起源》真正确立生物进化论

6.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P63

①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星云假说的提出:

康德-拉普斯星云假说

②太阳系研究的新成果:

赫歇耳->

1781年 

天王星

加勒->

1846年 

海王星

③对恒星和银河系的研究:

最早获得对银河系的构成和形状的认识

④天体物理学的兴起:

1839年发明的照相技术->

拍摄太阳黑子和各种恒星图像

7.近代地学的发展:

古代就已形成的地理学是地学中发展最早的学科

①地质学各分支的形成:

⑴地层学->

1816年 

史密斯《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地层学奠基性著作

⑵地槽学说->

1973年 

美国 

达纳提出

⑶矿物学和岩石学->

在19世纪应用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⑷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

兴起于18~19世纪

②近代地质学的一些争论:

⑴岩石成因的水成论与火成论之争

赫顿->

火成论集大成者地质学进化思想的先驱,“近代地质学之父”

⑵地壳运动变化的灾变论与渐变论之争 

1833年 

赖尔《地质学原理》

近代技术进步与产业革命:

P67

1.蒸汽技术革命:

是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电力技术革命:

电力技术革命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

与蒸汽技术革命相比较,电力技术革命始终以科学理论为前导

3.其他技术进步:

1835年,美国 

莫尔斯->

发明电报

1867年,贝尔->

发明电话

4.近代产业革命:

①产业革命起始于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

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国也进入了机器制造代替手工生产的时期

②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经济后果。

由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导致的近代产业革命整个地改变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技术基础,创造力巨大的生产力,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也加剧了自由竞争

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主要区别:

1.和古代人们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不同,近代科学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和侧面;

2.古代学者只是依靠直觉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

3.古代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学者的潜心研究,尔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依赖工匠的娴熟技巧,科学和技术靓相分离,近代科学与技术从开始相互联系,逐步走向密切结合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 

P72

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20世纪出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1.物理学革命:

①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1859年 

伦琴->

X射线

1896年 

贝克勒尔->

铀元素的放射性现象

1897年 

汤姆逊->

阴极射线--人类认识的第一种基本粒子,“电子”

②相对论的创立:

爱因斯坦->

1905 

狭义相对论,1915年 

广义相对论

采用非欧几何的数学形式,进一步揭示了时空、运动与物质分布的关系,并重新解释了引力的本质,从新的高度彻底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③量子力学的建立:

1900年,德国 

普朗克“能量子”或“量子”

1924年,法国 

德布罗意“物质波”->

波粒二象性

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规律,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决定论的经典物理学观念

2.新技术革命:

现代新技术革命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以三大发现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中心内容的物理学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理论自然科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新技术革命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发展阶段

1942年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1955年第一个民用核电站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首次人类登月,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

3.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发展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大生产为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经济需求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军事需求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

P77 

1.现代科学技术分类:

①现代科学分类:

⑴基础科学:

自然界基本运动规律的认识

⑵技术科学:

研究各门专业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中带普遍性的问题

⑶工程科学:

研究特定对象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原则和方法的应用性科学,研究科学理论如何转化为技术,以供改造自然、进行生产之用

②现代技术分类:

⑴实验技术:

是基础科学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检验基础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手段

⑵专业技术:

技术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同时又是检验技术科学真理性的尺度

⑶工程技术:

把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以达到使天然资源或其加工品变为预设的人工产品的目标

2.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

根据对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分类:

研究过程结构;

科学理论结构;

技术实践结构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层次结构:

基础性、应用型、开发性 

层次结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P80

1.综合化趋势:

①科学技术领域中各学科、各门类之间的相互综合;

②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2.数学化趋势:

数学向科学技术的渗透从近代就开始并逐渐扩大

3.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

①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②科学技术向生产转化的周期缩短 

③高新技术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 

现代科学基础学科 

数 

学 

P84

现代数学的主要特征:

1.纯属数学更加抽象和深刻;

2.数学在分化和综合的基础上统一;

3.数学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4.数学和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

纯粹数学的若干进展:

1.拓扑学:

可一笔画的图除始点与终点可有奇数条连线外,其余各点均需有偶数条连线

2.抽象代数:

包括->

群论、环论、域论等分支

3.泛函分析:

起源于对变分法的研究和积分方程的研究

泛函数概念的形成是泛函分析创立的关键

数学的几个新理论:

1.模糊数学:

存在着大量不精确、非定量的模糊性事物和现象 

查德《模糊集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

侦查破案中用来鉴定笔记、指纹;

对卫星遥感图像的识别;

自动分析心电图、X光照片;

对洗衣机的模糊控制

2.突变理论:

勒内·

托姆于1972年创立《结构隐定性和形态发生学》

主要以拓扑学、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隐定性和形态结构的研究,提出一些列数学模型,用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如火山爆发、桥梁断塌等

3.非标准分析:

也称数学分析或古典分析,其主要内容是微积分

物理学 

P91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1.相对论-1905年狭义相对论,1911年广义相对论

①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狭义相对论两条基本原理:

⑴相对性原理,指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一样;

⑵光速不变原理,指在任何惯性系中光速c都相同

广义相对论两条基本原理:

⑴广义相对性原理,指物理规律在一切参照系中都成立;

⑵等效原理(等价原理),指在一个相当小的时空范围内,不可能通过实验来区分引力和惯性力,这两种力是等效的

②相对论在时空观上的突破:

⑴狭义相对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牛顿为代表的脱离物质运动的绝对时空观;

⑵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的性质不及取决于物质的运动状态,而且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状况,这与脱离物质分布的绝对时空观是决然不同的

2.量子力学:

①量子力学的基本观点:

微观客体具有:

⑴量子性:

微观客体在运动变化中具有不连续性和突变性

⑵几率性:

由于微观客体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连续轨道,我们只能估计在某个时刻某个范围內出现微观粒子的可能性大小

⑶波粒二象性:

微观客体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即不仅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