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657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本义巧记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1、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2、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3、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

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4、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5、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6、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7、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

8、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9、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静观默察

10、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3暮4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毁朝闻夕死朝歌夜弦朝发夕至朝令夕改6朝金粉只争朝夕班师回朝枵腹终朝

11、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曾母投杼曾参杀人

12、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

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乘坚策肥乘龙快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衣轻乘肥因利乘便有机可乘

13、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开诚布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

14、除

★“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

“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清宫除道安良除暴

15、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

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不达意辞微旨远卑辞厚币一辞莫赞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万死不辞一面之辞义不容辞以文害辞溢美之辞

16、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从长计议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一而终过从甚密合从连横三从四德力不从心弃笔从戎何去何从择善而从

17、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

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殆无孑遗车殆马烦知止不殆殆无虚日

18、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

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锐不可当当仁不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务之急当之无愧老当益壮首当其冲安步当车长歌当哭对酒当歌豺狼当道快意当前螳臂当车一马当先旗鼓相当万夫不当

19、道

★“道”本义是“大路”。

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康庄大道道不拾遗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志同道合道路以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东道主分道扬镳安贫乐道问道于盲师道尊严旁门左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筑室道谋津津乐道里经叛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文以载道头头是道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0、得

★“得”本义为“得到”。

“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

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得不偿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进尺得不偿失得陇望蜀得其三昧得心应手得天独厚得鱼忘筌楚得楚弓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傲睨得志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诛之探骊得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思不得其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21、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

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风度翩翩普度众生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宽宏大度挥霍无度度长絜大暗度陈仓

22、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

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

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非亲非故非我族类今非昔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过饰非物是人非为非作歹习非成是泥古非今面目全非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3、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

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

)。

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故态复萌无以复加无往不复万劫不复

24、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

故有“背、载”之义。

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

“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忍辱负重负荆请罪负屈含冤负隅顽抗久负盛名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决一胜负负弩前驱不负众望

25、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

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

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盖棺论定官盖如云欲盖弥彰

26、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

一为“缘故”;一为“旧的”。

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

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

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1见如故明知故犯故步自封故弄玄虚革故鼎新欲擒故纵不经世故非亲非故平白无故

27、顾

★“顾”基本义:

“照顾”。

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

“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顾此失彼顾名思义顾盼生姿顾全大局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

28、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

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

坚固有难以改变1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君子固穷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29、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

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归心似箭反璞归真殊途同归物归原主解甲归田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铩羽而归众望所归

30、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国破家亡国泰民安经国之才倾国倾城共商国是

31、过

★“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

“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过犹不及闻过则喜过江之鲫文过饰非白驹过隙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矫枉过正瞒天过海秋风过耳闭门思过

32、何

★“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

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

去干什么?

”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何去何从何罪之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何足挂齿出何典记相煎何急于心何忍相去几何

33、恨

★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相见恨晚吞声饮恨一失足成千古恨

34、胡

★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1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

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胡服骑射伊于胡底

35、患

★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

自然是有发愁的事。

)引申出“忧患、麻烦”。

■患得患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内忧外患患难之交防患未然采薪之患肘腋之患

36、或

★或有两个基本义:

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

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多言或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37、疾

★“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

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

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

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疾恶如仇积劳成疾大声疾呼痛心疾首疾首蹙额眼疾手快讳疾忌医奋笔疾书愤世疾俗衔枚疾走

38、及

★“及”的本义是“赶上”。

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

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望尘莫及触手可及鞭长莫及及时行乐爱屋及乌迫不及待驷不及舌言不及义过犹不及噬脐何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有过之而无不及

39、即

★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

“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可望不可即若即若离即事穷理稍纵即逝一拍即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40、既

★“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

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既来之,则安之既往不咎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1、假

★“假”的本义是“借”。

“借”不是要“给”吗?

故有“给予”之义。

借来东西(比如钱)当然就有了“凭借”。

借来东西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进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义。

■狐假虎威虚情假意假痴不颠假道伐虢假公济私不假思索天假其年弄虚作假

42、间

★间的本义是“门缝”。

由此引申出“夹缝、空隙”之义;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

时间的“空隙”,即“空闲”。

“夹缝”是在两个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义,由此可引申出许多意义:

“间隔、参与、中间、离间”等。

“离间”再引申出“间谍”之义,间谍当然是“秘密”的喽。

■挑拨离间间不容发疏不间亲伯仲之间

43、见

★“见”的本义就是“看见”。

看见的东西多了,就会有“见识、见解”;至于“召见、谒见”等都与“看见”有关。

被看见即“出现”在别人眼睛里,(后作“现”),由此被动意义虚化出介词“被”。

■一见如故真知灼见见风使舵见缝插针司空见惯见弃于人见仁见智见微知著见贤思齐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一见钟情远见卓识相形见绌小巫见大巫捉襟见肘刍荛之见图穷匕见瑕瑜互见百闻不如一见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4、解

★“解”的本义是“分解动物”。

“解释、解说”道理时需要条分缕析;解说之后就会让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

“分解动物”义后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有“解放、解脱”的意义,解开纠结之物后,纠结之物就会“松弛”下来,进一步引申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写作“懈”)。

解开心中的结,就是“和解”。

■庖丁解牛衣不解甲善解人意解衣衣人解骖推食解民倒悬不解之缘难解难分马不解鞍妙语解颐宽衣解带不求甚解大惑不解一知半解迎刃而解

45、就

★“就”的本义是“走近、靠近、走上、趋向”。

引申为达到目标的含义“成就、成功、完成”。

走上领导岗位,就是“担任、赴任”。

■功成名就高不成,低不就避实就虚按部就班将计就计慷慨就义删繁就简半推半就另谋高就一蹴而就一挥而就

46、举

★“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

这是一个“举动”,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

举有由低到高的含义,所以有引申出“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

举起东西应该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为“占领”之义。

后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

■不识抬举举国上下举案齐眉举目无亲举棋不定举手投足举贤任能

举一反三举重若轻举足轻重纲举目张轻举妄动一举成名以言举人不识抬举

47、绝

★“绝”的本义是“绳索断”。

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断”。

比喻引申出“横渡”的意义。

由“断”义可引申出许多意义:

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气断自然就是“死,绝命。

”;路断了当然就是“到了尽头,极点”。

由“到了极点”引申出程度副词“极”和动词“超越”(到了极点就是超越一切)之义。

■冠缨索绝韦编三绝络绎不绝与世隔绝悲痛欲绝绝裾而去惨绝人寰

冠绝一时风华绝代空前绝后赞不绝口悲痛欲绝络绎不绝拍案叫绝深恶痛绝

48、堪

★“堪”的本义是“经得起,受得住”,引申出“胜任”之义;虚化成助动词“可,能够”。

■不堪回首不堪入目苦不堪言不堪其忧

49、克

★克的本义是“战胜、攻克”。

攻克堡垒,意味着杀敌致胜,故又引申出“杀”的意义。

进一步引申出“去除,削减”等义。

后又虚化为助动词“能够”。

■克敌制胜克己奉公克勤克俭克尽职守攻无不克相生相克

50、类

★“类”的本义是“种类”,同一“种类”就是“同类”,同类的事物当然就会有“类似,像”的地方喽。

■物以类聚触类旁通连类比物画虎类犬刻鹘类鹜不伦不类有教无类

51、怜

★“怜”的本义是“怜悯”,怜悯不就是有爱心吗?

故引申出“爱怜”之义。

■怜香惜玉顾影自怜同病相怜我见犹怜摇尾乞怜

52、弥

★“弥”的本义是“弥补”。

“弥”原作“彌”,表示弓上加柲,增加弓的弹射力,这不正是“弥补”其本身的不足吗?

弥补了不足之后,弓可以“长久”使用,故有“长久”之义。

后又虚化为表程度的副词“更加”。

■弥天大谎旷日弥久弥留之际弥缝其阙须弥芥子欲盖弥彰历久弥坚弥天大罪仰之弥高

53、莫

★“莫”,即现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阳西沉在荒野草丛中。

所以本义是指“日落时分”即“傍晚、黄昏”。

由“日落”,太阳不见之义,引申出“没有、无”的意义,也正因为这样,莫被借为否定性的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事物”。

产生这一意义后,为了与“莫”区别,另造了“暮”字。

■莫名其妙高深莫测莫须有莫衷一是莫逆之交些概莫能外讳莫如深一筹莫展岁聿其莫

54、乃

★“乃”主要有两个意义:

一是代词“你”;一是连词“于是,就”。

■何其相似乃尔胜败乃兵家常事

55、内

★“内”的本义是“自外入内”。

由此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意义:

一是“内部、内室”;一是“使进入,接纳,”这一意义后写作“纳”。

妻妾一般在内室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故古人由把妻妾称为“内”。

后妻子的亲属也用“内”称呼,如“内侄、内弟”等。

■内外交攻五内俱焚色厉内荏

56、期

★“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

所以引申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

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

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

■不期而遇遥遥无期贵不期骄不期修古

57、奇

★“奇”的本义是“异乎寻常”。

“异乎寻常”说明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故有“单数,不成双”之义。

在战争上,则特指“军事上或斗争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

其意动意义则是“以……为奇”。

由“不成双”又引申出“命运不好”之义。

■奇闻逸事千奇百怪奇耻大辱奇文共赏不足为奇飞将数奇

58、迁

★“迁”的本义是“变换地方,迁移”。

“调职”正是换一个地方为官。

■见异思迁安土重迁迁客骚人乔迁之喜孟母三迁时过境迁一日九迁

59、请

★“请”的本义是“请,请求。

”,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义。

■不情之请请君入瓮负荆请罪束緼请火另请高明

60、穷

★“穷”的本义是“阻塞不通”。

仕途上不通,则是“不得仕进,不能显贵”;生活上“阻塞不通”,则是“生活困难,无依靠”。

走到“阻塞不通”之处,当然就是“到尽头”了。

由此进一步引申出“走投无路”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极,尽。

■人穷志短穷形尽相穷兵黩武穷而后工穷寇勿追穷且益坚穷乡僻壤穷奢极欲穷途末路穷凶极恶穷形尽相穷则思变辞穷理屈白首穷经黔驴技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61、去

★“去”的本义是“离开”。

“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

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

■何去何从刮骨去毒以杀去杀以刑去刑陈言务去大势已去扬长而去眉来眼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相去几何

62、劝

★“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

■劝善惩恶赏一劝百诱掖奖劝

63、却

★“却”的本义是“退,使退”。

“退”正是“不受,拒绝”形象描绘。

退后自然会“回头”,这不正是头的“转折”吗?

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却之不恭望而却步盛情难却却病延年

64、如

★“如”的本义是“像”。

(取女孩学话很像大人,这是女孩学语言的先天优势,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故“像”义“从女从口”。

)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

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1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

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

■突如其来如饥似渴如臂使指如出一辙如椽大笔如法炮制如虎添翼如火如荼如胶似漆如狼似虎如履薄冰如芒刺背如弃敝屣如泣如诉如切如磋如日中天如丧考妣如数家珍如蚁附膻如饮醍醐如鱼得水如影随形如坐春风如坐针毡涣如冰释恍如隔世泪如雨下

相敬如宾危如累卵心如止水易如反掌势如破竹不绝如缕风雨如晦甘之如饴观者如堵烂醉如泥履险如夷目光如豆

囊空如洗巧舌如簧气喘如牛日月如梭胜友如云守身如玉逝者如斯铁证如山栩栩如生运斤如风狗彘不如自愧弗如

65、若

★“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

■大智若愚若无其事若即若离洞若观火噤若寒蝉口若悬河冷若冰霜寥若晨星了若指掌敬若神明命若悬丝判若两人翩若惊鸿门庭若市趋之若骛受宠若惊虚怀若谷昭然若揭

66、善

★“善”的本义是“好,美好”。

“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当然是“好”。

有道德的人是“好人”。

有道德的事是“善事”。

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交好”。

做得对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好的行为、优点”,美好的一切都是让人“喜欢”的。

■与人为善善解人意善始善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贾而沽善始善终独善其身尽善尽美乐善好施择善而从多愁善感明眸善睐知人善任矜功伐善与人为善

67、少

★“少”的本义是“多的反面”。

“稍,略微”指程度轻;“时间短暂”就是时间少,进一步引申出年龄少的“少年,青年”的意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

■少不更事悔其少作安老怀少缺衣少食僧多粥少

68、涉

★“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

由“渡”引申出“度过、通过”。

进一步引申出“经历”。

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

■跋山涉水涉笔成趣3豕涉河

69、胜

★“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

■不胜枚举名胜古迹胜友如云不胜桮聊胜于无稳操胜券哀兵必胜出凡入胜旗开得胜引人入胜

70、识

★“识”的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

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

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

■博闻强识不识大体不识时务才识过人有识之士老马识途见多识广默而识之目不识丁

71、使

★“使”有两个基本义:

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

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

),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

鬼使神差不辱使命颐指气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72、是

★“是”的本义是“正直”。

由此引申出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