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461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docx

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考试试题

吉林油田高中20XX届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

请把第I卷的选择题1--6题和第II卷的选择题13、14、15题分别涂在小卡对应的题号上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呢?

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

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XX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20XX年达2600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

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美国也以此指责中国在“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目前国内流行的这种理解方式只是看到了美国的表面意图,还没有真正洞察到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战略考虑。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高失业率的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传统制造业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的问题。

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大宗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要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

由此可见,美国人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聪明的美国人怎会不明白这些简单道理呢?

如果美国政府真想缩小美中贸易逆差,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放松对中国进口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的管制就能做到。

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种种限制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需要进口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但美国至今以种种理由限制中国的进口,不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这些产品。

因此,要真正理解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意图,就必须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上来分析。

众所周知,目前美国已把中国看作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

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把人民币升值问题放在这一战略背景上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积极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其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策略,美国当初就是通过逼迫日元升值最后实现其阻击日本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美国想在中国故伎重演。

(选自<<国际金融报>>)

1.对第3段中“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中国的生产优势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之大。

B.讽刺美国政府夸大其词,借此耸人听闻。

C.说明美国许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D.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发展构成威胁。

2.对“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

B.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C.减少中国产品出口对美国制造业造成的损害。

D.阻止中国经济的发展,永远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外资的引进及中国产品的出口都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B.平衡贸易往来,根本之策不在于人民币的升值,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

C.希望进一步发展本国的传统制造业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D.美国曾逼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阻,历史的相似提醒中国要谨慎对待和高度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完成,4~7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

知平阳县。

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

“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

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

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

尚宽曰:

“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

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

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

“妄言耳。

”众乃安。

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

又徙梓州。

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

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注释】①蛊: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②方书:

记载药方的医书。

③谭:

通“谈”,与……商谈。

④召信臣:

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

⑤陂:

池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宽趣尉出捕趣:

催促

B.募索为蛊者穷治穷:

彻底

C.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交:

交结

D.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像:

立……的塑像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尚宽“勤于农政”的一组是(3分)()

①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②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

③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

④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⑤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

⑥田日加辟,户日益众

A.③④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

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且将犯平阳。

赵尚宽利用罪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抢先下手,果断派出尉官和士兵,将罪犯全部抓获。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传播医药知识,查究法办蓄蛊者,改变了当地蓄蛊杀人的恶俗;还果断拿出官币为当地百姓垫付盐银,然后再慢慢将盐转卖给百姓,使百姓生活不受干扰。

C.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况,受到了仁宗的的褒奖。

在他领导下新开垦的田地和新修建的水渠,得到了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

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对河中府神勇卒与他们的校尉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妥善处理,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尝到了苦头。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5分)

译文:

(2)尚宽曰:

“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8.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

请简要分析。

(5分)答:

9.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

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

《雨霖铃》

(3)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

(4)渔舟唱晚,______;雁阵惊寒,______。

《滕王阁序》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

《兰亭集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用对号标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我的灵魂我的书

气质,就是品质散发出来的味道。

有一年,一个美国小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学工程。

哈佛大学第一年有个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就是新生进校不是上专业课,而是上全体学生都必须上的公共课。

这些课程的内容千奇百怪,什么都有,学校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哈佛学生都应涉猎的知识领域。

于是,这个学生就选了一门课,但选完后他非常后悔,因为他选的是“中古英文文学”。

想想看,一个想学工程的学生,跑去念“中古英文文学”,肯定非常痛苦。

更要命的是,代课教授年纪大,说话慢,讲课风格老派,听着很闷,所以他经常逃课。

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学期的课,放暑假了,他很高兴。

他要打工挣钱,于是就在学校附近的一家旧书店里找了份工作。

干什么呢?

这种书店常常接到电话,被叫到别人家里收一些旧书回来,然后出售——他就干这个。

有一天,老板派他去哈佛大学旁边的一户人家里收书。

他去了,一个老太太开的门,老太太看上去一脸忧伤。

自我介绍后,他发现老太太竟是那位教他“中古英文文学”课教授的夫人。

原来那位教授上完这学期的课后没多久就死了,死后留下了一屋子的书。

老太太觉得这些书让她睹物思人,所以决定把它们卖掉,于是就给这家旧书店打了电话,恰好是这个小伙子被派来收书。

这时,小伙子意识到,原来他刚上完的那门课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的一门课,他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一批学生之一。

虽然他不喜欢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

当他去看这些书该怎么搬时,他发现教授书房的一整面墙的书柜里全是廉价的侦探小说。

这个学生笑了,他想,这个老家伙平时上课很严肃,原来最爱看的是侦探小说。

他竟有这种兴趣!

小伙子越想越觉得好笑。

书房后面是一扇大玻璃门,出去后是一个小花园,非常漂亮。

老太太说:

“我丈夫生前最大的嗜好就是种花剪草。

玻璃门旁边还有两个书柜,里面放的全是园艺书。

看了半天,这个学生做出决定:

不搬这些书了!

于是他回去对老板说:

“老板,我想把那位教授的书都买下来。

”老板惊讶地问:

“你全要?

价钱你付得起吗?

”学生说:

“那薪水我就不要了。

”老板说:

“那也不够。

”学生说:

“那这样吧,我接下来的几个暑假都来你这里打工,薪水全给你,行吗?

老板问:

“你为什么要买这些书?

”这个学生说,以前上课时,他只觉得那位教授很沉闷、很学术,原来那只反映了教授的一面。

当他去了教授的家,看了他的书房和藏书后,他才发现了教授完整的人格。

那位教授喜欢廉价版本的侦探小说,还在小说里面画线做笔记,笔记里还有粗话。

他还喜欢种花草。

这些都是教授生前最爱的东西。

爱好、兴趣,甚至癖好,都彻底浮现在教授的书房里。

当时这个学生有种很强烈的感觉:

如果把这些书搬回旧书店,就得把它们分开,分门别类地放在旧书店的书架上,然后再去卖。

这样一来,教授的藏书就崩溃了、解体了。

而现在,当这些书在它们主人的书房里安身时,它们是完整的。

完整的意思是什么呢?

这些书完整地表达了它们主人的人格、灵魂。

所以这个学生觉得,只要教授的藏书还在,只要这些书仍然完整地在一起,那位教授就还没死,他的灵魂就还在这些书里面。

他觉得他应该让那位教授的灵魂完整地保留下来,所以决定把它们买下来,不拆散它们!

老板听了他的话后说:

“算了,这些书我6折卖给你。

你在我这里打3年工就够了。

”于是,他在这里打了3年工。

这个故事是真的。

一个人的书房,一个人看什么书,一个人拥有哪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全部,就是这个人。

(1)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综合,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文章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平中见巧,写出了故事的起伏,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B.文章题目“我的灵魂我的书”将灵魂与书联系起来,“我”不是指教授,也不是指“小伙子”,而是指作者。

C.当小伙子意识到刚上完的那门课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的一门课时,当他意识到自己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后一批学生之一时,他为自己的逃课行为懊悔不已。

D.虽然他不喜欢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

可当他发现教授书房的一整面墙的书柜里面全是廉价的侦探小说时,小伙子笑了。

这一发现让他明白这位教授的阅读品位并不高。

E.作者在记述故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教授的兴趣、爱好,为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教授形象。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

“更要命的是教授年纪大,说话慢,讲课风格老派,听着很闷。

”有人认为这段话可以删去,你同意吗?

为什么?

(6分)

 

(3)什么原因让小伙子宁愿不拿打工的薪水也要买下这些书?

(6分)

 

(4)故事的结尾说:

“一个人的书房,一个人看什么书,一个人拥有哪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全部,就是这个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究一下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①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

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

“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

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局面。

②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大师在音乐上的造诣颇深。

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义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

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③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执教杭州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

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④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艺术团体“春柳社”。

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

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

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⑤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

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

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

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

“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⑥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

“做—样,像一样。

”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⑦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

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贴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D.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E.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

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2)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请简要概括。

(6分)

 

(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

(4)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今天,沈阳、鞍山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我下定决心,扣动扳机,“砰”地一声,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眨了一下,身体微微一震。

C.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飞人”刘翔以13秒34的战绩,延续着复出后的奇迹,一举夺得十一届全运会110米栏冠军,同时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三夺110米栏冠军的第一人。

B.在这历史的纷纭复杂中,虽然政权的旗帜你争我夺,变来更去,但有许多地方,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是在各个时期略有不同罢了。

C.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D.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15、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XX年3月17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奖牌式样。

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而成。

________。

在为期16天的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奖牌成为了一大亮点。

①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②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工艺精美,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③奖牌背面镶嵌着龙纹造型的玉璧,玉璧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展翅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

A、④②⑤③①B、①④②⑤③C、⑤③④②①D、①⑤③④②

16、阅读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适当调整语序使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语意连贯。

(6分)

倘若真的能化寂寞为思考,变寂寞为实干,改寂寞为娱乐,那么我们就能精神抖擞,走出寂寞;洗涤心灵,获得新生;变得朝气蓬勃,成就一番大业。

答:

--------------------------------

17.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简明的标题。

(含标点不超过14个字)(5分)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在飞行了1533秒之后,“嫦娥二号”实现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备份星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适应性改造,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嫦娥三号”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同时继续开展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属于中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系列,本次航天发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任务是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

答: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方

汪国真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吉林油田高中20XX届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2、D

3、C

 

4.C(交:

“皆”“都”意,或“交互”“交相”意)

5.A(①②⑤都不属于“勤于农政”的表现)

6.C(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赵尚宽,而不是赞美“在他领导下新开垦的田地和新修建的水渠”)

7.

(1)贼人以为我们不可能前往,(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容易捉拿。

应该赶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

(“谓”“方”“易”“散漫”“为害”每点1分,共5分)

(2)赵尚宽说:

“土地荒芜可以渐渐开垦,百姓稀少可以渐渐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

”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汉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

(“旷”“垦辟”“何废郡之有”“按”“故迹”每点1分,共5分)

8、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颔联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

新安江水无疑是清澈的,然而,和清溪相比,新安江那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

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颈联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

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

9.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

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答:

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

诗人离开混浊的帝京,来到这水清如镜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10

(1)剑阁峥嵘而崔嵬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寄蜉蝣于天地

(4)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5)齐彭殇为妄作

12.

(1)答案:

BCA项根据文意看不出前后之间有因果关系,且李叔同是“风流儒雅”的少年公子,A项叙述与原文有别。

D项对李同叔出家原因的阐述在文中缺少根据,并且“这种思想”在他出家创作的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