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673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穿道施工方案.docx

下穿道施工方案

XXXXXX机场X期XX工程飞行区工程

8#

穿

 

1编制依据

1.1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针对飞行区8号下穿通道施工进行编制;

1.2编制依据

1.XXXXXX机场XX扩建工程飞行区工程飞行区下穿通道工程招标文件、图纸、技术规范、参考资料、补疑、答疑等;

2.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01

3.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

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5.《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6.《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道路工程施工规范》CJJ-4491

9.《工程测量规范》CB50026

10.《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1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JJ44-91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3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范,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4.科学地安排雨天施工项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5.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6.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

7.充分运用公司在类似工程项目技术资料和施工经验。

8.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做好交通导流,认真组织施工;同时确保周围社会车辆和行人通行。

9.注重施工顺序与管线拆迁的配合。

在进行施工顺序安排时,充分地考虑与管线、构筑物拆迁的配合,先行施工的地段首先完成管线拆迁等保护工作。

10.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紧抓关键工序,确保各项关键工期目标的实现。

2工程慨况

2.1简介

飞行区下穿通道为飞行区服务车道下穿于停机坪及滑行道形成的地下通道,避免了服务车辆对飞机运行的干扰,提高场内运行效率及安全。

飞行区2号下穿通道从T3A航站楼的东侧指廊下穿于停机坪之下。

下穿通道路段主要由地面道路、U槽道路及箱涵道路组成。

2号下穿通道全长501m,其中U槽道路长78.5m,箱涵段长404m,地面道路段长18.5m

2号下穿通道采用横断面布置:

道路宽度为11.0m,两车道布置(0.75m检修道+0.5m路缘带+4.25m行车道+4.25m行车道+0.5m路缘带+0.75m检修道)。

2.2工程特点

2号下穿通道位于现状农田内。

2.3工程难点分析

1.工程施工关键在于基坑明挖施工的开挖、支护、防水混泥土结构、变形缝等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

2.为减少对道路场地的占有,模板采用18mm厚木工复合板。

均在施工区域内设置的加工场地制作,混凝土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方式供应,以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准备及部署

3.1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所有管理及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及工艺操作规程,了解本工程设计意图、施工特点和特殊工序要求。

2.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检查图纸中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坐标、标高及工程数量,对照图纸与其施工现场情况是否矛盾。

3.测量人员做好现场交接桩工作,技术、试验及其他管理人员及时到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计划安排提出工程用料计划,施工机具计划,明确各类物资进场时间,做好材料试验、报验及厂家资质审查,通过后及时进行加工订货工作。

3.2工程测量

1.测量仪器和工具配备:

全站仪1台;经纬仪2台;50m钢尺2把;对讲机1对;5m铝合金尺2把;工具袋2个。

2.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

对所交的中心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核,认真填写测量复核记录,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进行控制点和临时水准点引测工作。

控制点应设置保护措施,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固定可靠的柱桩上,控制点设明显标志并妥善保护。

3.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并做好内业工作。

3.3现场调查

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及物探工作,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地下管网、通信、电力埋设深度和位置及周边构筑物情况等,并根据调查材料、物探资料、图纸会审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修定。

3.4劳动力组织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公司抽调有经验、会管理的精干力量组成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挑选优秀的专业队伍进场。

根据分段施工的程序选派专业施工队,分土石方、钢筋、模板、砼等多个作业班组分别承担地道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以方便施工管理,采取流水作业方式,确保如期优质地完成地道主体结构施工。

3.5施工材料计划

下穿道施工主材包括钢筋、混凝土、道路结构层、防水等,辅材包括模板、钢管、顶托等。

所需原材料均自行采购,按工程施工进度进化以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备料、进料。

并根据施工进度,编制使用情况表和下月计划表,既要保证施工进度的需要,又要避免材料长时间积压在现场,减少资料占用和材料保管、防护费用。

材料进场应注意按程序进行检验,合格后,再将材料送至施工现场,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堆码、保护、标识。

钢材需注意防锈防潮,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需超前做出材料供应计划,做好进场计划及储备工作。

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

物管人员选配素质高、业务精,且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的同志担任,周密结合工程计划、市场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并认真把握季节性、市场灵活性的特点,认真做好本工程的物质供应与保障工作。

要严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要求供货厂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及检验资料。

收货时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拒绝接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

为确保如期优质地完成主体结构工程,拟投入数量充足、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设备,详见机械设备表。

3.5施工部署

3.5.1安全目标

严格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进行管理,组织施工,杜绝一切大小安全事故。

在道路施工区域2号下穿道施工现场用密目安全网围挡防护。

3.5.2施工组织及工期目标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横道图。

3.5.3现场临设、道路、水电布置。

施工现场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围挡,施工作业在围挡区域内进行。

围挡设置行车警示标志,钢筋棚,保卫棚,木工棚以及材料堆码区均设于围挡内(具体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水电由项目部接入施工现场,并配备一台100KW发电机备用。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工程施工测量

4.1.1 施工测量原则

做好测量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加强施工过程的测量管理工作,杜绝错误,提高精度,减少误差,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部测量管理工作,项目部技质部测量工程师负责具体工作(包括接桩、验桩、加密水准点、加密控制导线点等),施工专业队测量班负责随工测量工作。

严格执行有关测量工作监理报验程序,测量复核制度,各工序线位、高程经测量工程师复测合格出具测量结果复核单,再上报监理复核、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4.1.2 测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周围布设三级导线闭合控制网,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主要对结构物、路基宽度采用坐标控制,导线点间距控制在150m左右,采用附合导或闭合导线测量方法。

绘制控制导线点位图上报监理工程师,桩点用水泥混凝土加固保护。

测量过程中的允许偏差需符合《工程测量规范》CB50026。

根据施工进度,定期对控制点的稳定状态进行检查和复测,发现损坏或丢失,及时补点或重新布设控制点,且通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控制测量内业计算成果,严格实行自检,互检无误后报送驻地监理工程师。

审批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中作好各种施工测量原始记录和工程放样原始记录,及时交监理工程师复核。

4.2基坑开挖、土石方外运

4.2.1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进场施工前,先搭设围挡封闭防护好施工现场。

基坑开挖与基坑支护结构交叉平行作业,先破除施工区域范围内原道路结构层,布置施工监测点。

随时观察施工区域开挖的边坡稳定情况。

布置基坑分层开挖的集水井,并做好施工后地面排水系统,使基坑开挖在干燥状态下顺利进行。

开挖基坑时严格按照《飞行区下穿通道基坑及土石方工程施工图设计》执行。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分层开挖一次成型。

当挖至设计高程时预留30cm厚土石方,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高程,然后通知设计、监理、质监进行验槽。

4.2.2土石方弃运

2号下穿通道的土石方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调配。

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出入口,安排交通引导员统一指挥,及时疏散行人和交通车辆,安排专人打扫卫生,保持道路清洁,在保障交通顺畅的同时,确保外运弃土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到当地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及时与交管部门联系。

如白天尽量少安排弃土外运,弃土外运时间一般在晚上19:

00至凌晨六点。

运渣车辆进出口位置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派专人指挥交通,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施工区域进出口均用C25混凝土硬化路面,并砌筑洗车槽、沉砂池。

安排2人冲洗车辆轮胎,不得将泥土带上道路,运渣车辆不得超载超高,货斗必须覆盖,防止掉落。

专人负责路况维护工作,对因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损、凹陷等及时进行修补,确保路况完好。

4.2.3施工排水布置

为使基坑开挖在无水情况下进行,在基坑最深的位置设置一个直径800mm的集水井,深800mm,基坑开挖时沿基坑四周开挖盲沟,基坑内积水和雨水经盲沟流入集水井,再用φ100污水泵抽至地面排水沟,经净化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基坑四周用砖砌25cm高挡水坎,并用砂浆抹面,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

4.2.4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

主体结构施工根据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分段进行。

各段内按扎筋、立模、砼浇注的顺序组织平行流水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箱涵段下穿道混凝土分三次进行浇注施工,U形槽段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注施工。

箱涵段水平施工缝设置高出底板顶面50cm的位置,低于顶板底面220cm的位置各设置一道。

U形槽水平施工缝设置高出底板顶面50cm的位置设置一道。

基础开挖完成及时施工碎石垫层、砼垫层,以免持力层遭雨水浸蚀,影响地基承载能力,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分段施工底板、侧墙和顶板。

尤其要注意变形缝的位置。

顶板砼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及时进行通道两厢和顶板的墙背回填和路面恢复施工,确保路面的交通要求。

1.底板施工

基坑开挖验收合格后,清除坑内杂物及积水及时施工墙底垫层30cm厚碎石和20cm厚C15砼。

拟采用商品砼,砼搅拌车运输砼至工作面,经泵送入施工面,振捣器振捣密实。

需做到垫层厚度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面层无蜂窝、麻面。

3.墙身及顶板施工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防水施工及墙后排水施工→墙趾施工→挡护施工→绑扎墙身钢筋→立墙身模板→水平施工缝以下砼浇筑→支撑满堂钢管架→铺设顶部木方模板→绑扎钢筋(预埋构件)→浇砼顶板→养护→墙外侧及顶部回填→恢复路面。

进行第二次砼浇筑前,墙身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变形缝采用HXZ8型橡胶止水带(350×8),沿变形缝通长布置,止水带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安装,并注意预埋连接件,确保止水效果。

4.墙后回填

侧墙需回填部分土应在主体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以后再进行。

回填时要对称回填,使用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

由于该地通上覆土较薄,地通顶上严禁采用重型设备碾压。

待回填完成以后,及时对路面进行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4.3钢筋施工

钢筋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施工图开出钢筋下料单,注明钢筋型号、下料长度、加工形式、数量和使用部位、时间,在钢筋加工时按下料单和设计施工图放1:

1的大样,照大样图进行切割、弯曲成型。

钢筋的制作在围挡内进行,由于下穿基坑较深,钢筋制作好后采用吊机分批吊入基坑内进行绑扎。

起吊时需注意起吊方法,防止钢筋变形。

钢筋绑扎前,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污、杂质、铁锈等清理干净,每个操作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后再进行钢筋的制安,安装钢筋的位置要清理干净并弹线,检查核对钢筋的规格尺寸及数量是否正确。

准备好绑扎用的工具,以及砼垫块,考虑好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提高工作效率。

钢筋按流水作业分次绑扎,首先进行墙趾钢筋的绑扎,待墙趾浇筑完成后再一次性安装好墙身钢筋,最后进行顶板进转角部分钢筋的绑扎。

墙身主筋为Φ25钢筋,纵向间距15cm布置,防水施工前在坑壁上植入预埋钢筋以便固定该墙身主筋,防止其变形和倾覆。

墙身为双层钢筋,绑扎时需布置定位钢筋,保证两层钢筋的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墙身浇筑完成后再搭设现浇支架进行顶板钢筋的安装。

顶板钢筋分为上下层,为保证上层钢筋钢筋的支撑与定位,需考虑马凳钢筋。

马凳钢筋用Φ20钢筋制作,以60*60cm间距梅花状布置。

下层钢筋必须设置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1m间距呈梅花状布置,墙身垫块用小钢丝绑于墙身钢筋上固定。

钢筋施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a.钢筋应有材质保证书或试验报告单。

b.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小。

c.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

d.钢筋绑扎时搭接长度为1.2La(La为30倍钢筋直径d),搭接焊时焊接长度,双面焊时按5d。

e.钢筋的类别和直径如需调换、替代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f.当受拉钢筋直径≤22mm采用对焊连接,受压钢筋≥25mm时,采用机械连接。

接头等级I级。

机械连接必须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

g.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50%。

h.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长度≥35d,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应满足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间距≥25mm。

i.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35d且≥500mm,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

钢筋安装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的排距

±5

2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3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4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柱、梁

±5

板、墙

±3

4.3.1质量标准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

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1)对套筒的要求:

A、套筒表面无裂纹和其他缺陷;

B、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套筒长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C、套筒两端应加塑料保护帽。

(2)对丝头的要求:

A、筋丝头检验合格后应尽快套上塑料保护帽,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B、雨期或长期堆放的情况下,对丝头进行覆盖防锈;

C、丝头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护,避免雨淋、遭受机械损伤。

接头的强度必须合格,不足500个也作为一批,每批做3根试件作拉力试验。

检验方法:

检查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4.3.2接头检验

(1)外观检查

操作人员应认真逐个检查接头的外观质量,首先应注意钢筋与套筒的规格应一致,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一个完整扣。

质量员用力矩扳手抽检接头拧紧度。

(2)现场检验与验收

钢筋连接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0.95倍;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

直螺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均应按Ⅰ级接头的性能进行检验与验收,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三个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当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时,该验收批判定为合格;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六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

直螺纹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破坏形式无论是钢筋母材拉断、套筒拉断还是钢筋从套筒中滑脱,只要强度满足要求均可视为合格;

现场连续检验十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验一次抽样全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为1000个,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钢筋与套筒规格应一致,接头无完整丝扣外露;

4.3.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钢筋在套丝前,必须对钢筋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先进行调直处理。

钢筋套丝前应先调整好定位尺的位置,并按照钢筋规格配以相对应的加工导向套。

对于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

4.4模板施工

4.4.1墙身模板施工

1、墙身模板安装

U槽墙身最厚厚度为120cm,箱涵墙身厚90cm,墙身最高约为7m,一次浇注。

墙身模板为1.8cm木模,模板后背4*9cm木方按照20cm间距布置,双钢管背肋竖向按照60cm间距布置,按照60cm*60cm间距穿16mm精扎螺纹防水拉杆固定。

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放样进行模板施工,内外模支撑加固稳固,模板不变形、不跑模、接缝平整不错台、大面平整、线形顺畅,外型轮廓线条应顺直。

内外侧模板接缝采用密封胶带帖封,保证不漏浆,保证砼表面颜色一致、光洁。

浇筑前需再次检查。

下穿道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标高误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全结构模板安装加固一次到位。

墙身与模板结构的接触应平整、洁净、无凸角或凹坑,平整度和基面符合设计要求。

保护层采用预制砂浆垫块,厚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U槽混凝土份2次浇注,箱涵混凝土分3次浇筑完成,水平施工缝一般设置在低于顶板底面以下、高出底板顶面以上50cm左右的位置。

为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及防水效果。

在施工缝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PN(DW),止水带必须按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安装,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止水带不受损伤,必要时加隔离保护措施,混凝土表面需凿毛并涂刷水泥浆。

关模前对钢筋隐蔽工程须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立模施工。

4.4.2顶板模板施工

1、总体施工计划

2号下穿通道箱涵段顶板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或直径ø48mm钢管支架支撑铺设18mm厚木模板现浇施工。

现浇支架立杆按0.6*0.6m布置,水平横杆纵横双向步距均按1.2m布置。

并在纵向设置2道剪刀撑,横向每4排设置一道剪刀撑。

现浇支架及底模布置示意图

a.支架底座施工

按照支架布置图在基础上准确放样搭设,立杆碗扣接头和钢管少地杆应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当相邻立杆地基高差大于0.6m时,应选用不同长度的立杆,配合底座将碗扣接头调整至同一水平面。

b.底层采用3.0m、1.2m或2.4m两种不同长度立杆相互交错、参差布置,上面各层均采用3.0m长立杆接长,顶部再采用1.2m或2.4m长立杆找齐,以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碗扣架搭设应设置封闭的扫地横杆,将所装立杆连成整体,以保证碗扣架的整体稳定性。

c.支架搭设必须锁定牢固,以确保横杆与立杆之间有效传力。

单根立杆施工的垂直度按1/500控制,支架整体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0cm。

3、碗扣式支架支撑的底层组架

a.当组装完两层横杆后,首先检查并调整水平框架的直角度和纵向直线度(对曲线布置的脚手架应保证立杆的正确位置);其次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并通过调整立杆可调座减少横杆间的水平偏差;

b.逐个检查立杆底脚,并确保所有立杆不浮地松动。

当底层架子符合搭设要求后,检查所有碗扣接头,并锁紧。

在搭设过程中,应随时采用6m钢管校正支架的纵向、横向及竖向的直线度。

4、支架组装

a.组装顺序:

底托→立杆→横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锁→横杆。

支架分段搭设时,每一分段应整体升高拼装,分段支架应单向推进,以确保分段支架间最终联成一体,禁止从两边向中间合龙拼装。

混凝土输送泵上料时,必须在支架侧面纵向搭设输送泵管道的专用支架。

b.支架加固:

现浇顶板具有一定的纵、横坡度,支架要承受上部荷载的纵、横分力,应当视支架高度情况,加密剪刀撑。

剪刀撑钢管要与其经过的每一根支架立杆全部用钢管扣件锁紧。

c.支架调整。

支架的高度在达到设计高度之前,应根据纵、横坡度要求,逐个调整支架立杆顶杆的高度。

在调整立杆顶托时,螺栓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50mm。

5、顶板模板安装

下穿道模板主要有底模、侧模,模板均采用18㎜厚的木工复合板。

a.底模

下穿通道顶板,在顶托上横向按0.6m间距布置12*14cm方木作为横梁,在横梁上纵向每30cm间距布置一道9*9cm方木,再在9*9方木上铺设现浇1.8cm厚的底模板。

b.侧模

侧模采用18㎜厚的木工复合板背带用4cm×9㎝的方木间距20㎝。

要求内外模支撑加固稳固,确保模板不变形、不跑模、接缝平整不错台、大面平整、线形顺畅。

外型轮廓线条应顺直,所用混凝土应按施工配合比拌和,保证混凝土内实外美。

c.顶板的支撑采用满堂支架,支架顶用木方支撑,模板采用0.93m宽×1.83m长×18mm厚的木工复合板制成。

钢筋支架,顶板顶面标高控制桩,保护层垫块用预制砂浆垫块梅花形布置。

以确保顶板的标高和钢筋保护层及混泥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d.施工分块长度按设计变形缝分段进行,下穿道顶板底部平整,支撑顶部模板时按规范要求预设一定的拱度按照25mm起拱。

e.顶板是地下结构最容易出现裂缝部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而设置变形缝;做好顶面砼在终凝前后压实、收浆、抹光及养生工作。

必须在砼强度达以100%时才能拆模,顶板砼强度未达设计强度前不得在顶板上堆放材料。

4.4.3模板支架验算

1、底模板结构验算

(1)标准荷载值

a)模板及附件重统一取q模=1.4KN/m2

b)顶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考虑取安全系数=1.05,最高1.6m):

q=1.05×1.6×26=43.7KN/m2

c)施工荷载及施工人员、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活荷载:

q施=1.0KN/m2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KN/m2

e)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本计算不考虑。

(2)底模强度及刚度检算

顶板底模采用桥梁胶合板,板厚度1.8cm,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15N/mm2,底模木方间距0.3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1.0m平面竹胶板。

a)弹性模量E=1×104MPa=1×107KN/m2

b)截面惯性矩Ix=bh3/12=100×1.83/12=48.6cm4=48.6×10-8m4

c)截面抵抗矩Wx=bh2/6=100×1.82/6=54cm3=54×10-6m3

d)[σw]=15MPa;

1)、强度验算

a)底模板均布荷载:

q=(1.4+43.7+1+2)×1=48.1KN/m

最大弯矩MB=ql2/8=48.1×0.32/8=0.54KN·m

弯拉应力σ=MB/Wx=0.54×10-3/(54×10-6)=10MPa<[σw]=15MPa(满足)

2)、最大挠度验算

从胶合板下木方布置可知,竹胶板可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