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055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docx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七章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传染病是由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一、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简称传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力两个因素。

  产生5种不同的结局:

病原体已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具有下列4个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大多数传染病有明确的病原体,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2.有传染性 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4.有免疫性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均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空气、水、食物、接触、虫媒、血液(血制品)、土壤及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在特定人群的比例。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五、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有阶段性

  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六、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对传染病病人管理必须做到“五早”:

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根据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3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2种。

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炭疽等26种。

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1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小时。

  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手足口病等11种。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接触者的管理:

在检疫期间根据情况可预防服药或预防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

  

(1)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①经呼吸道传播的有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流脑等。

2003年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属于此类;

  ②经虫媒传播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

  ③经胃肠道传播的有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肝炎等。

  

(2)一般卫生措施:

消化道传染病采取“三管二灭”(管理水源、饮食、粪便,灭苍蝇、蟑螂);呼吸道传染病采取房间保持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呼吸道传染流行季节戴口罩。

  

  七、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

  1.建立预诊制度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切断传播途径。

  3.疫情报告 护理工作人员是传染病的法定报告人之一。

防止传染病的播散。

  4.密切观察病情 

  5.卫生宣教 卫生宣教是搞好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主要表现。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麻疹流行,8个月之前的婴儿患病和大年龄儿童麻疹的出现,是我国麻疹流行的新特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RNA病毒。

  麻疹病毒侵入易感儿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

  麻疹病毒随飞沫侵入上呼吸道、眼结膜上皮细胞,在其内复制繁殖并通过淋巴组织进人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此后,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骨髓)吞噬,并在其内大量繁殖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高热、皮疹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2.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空气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3.易感人群和免疫力 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能获持久免疫。

  4.流行特点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主,高峰在2~5月份。

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相对上升。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平均10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出疹前期) 

  从发热至出疹,常持续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此期患儿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

  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水肿是本病主要特点。

  病人于病程的第2~3天,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出现0.5~1m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出疹期 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2~5天出齐。

皮疹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

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湿啰音,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4.恢复期出疹3~5天后,体温下降,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素斑,7~10天消退。

  麻疹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又继发严重感染者呈重型麻疹。

常有并发症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病死率极高。

  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 出疹一周内常见,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

  

(2)喉炎 出现频咳、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极易出现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可窒息而死。

  (3)心肌炎 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两岁以下、患重症麻疹或并发肺炎者和营养不良患者。

  (4)麻疹脑炎 多发生于疹后2~6天,也可发生于疹后3周内,与麻疹的轻重无关。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多经1~5周恢复,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

  (5)结核病恶化。

  

  四、辅助检查

  鼻咽分泌物、痰、尿沉渣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均有早期诊断价值。

  

  五、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

  应以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中药透疹治疗、预防感染为治疗原则。

  有并发症的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对麻疹患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护理措施

  1.高热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酒精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

体温超过40℃以上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

  2.皮肤黏膜的护理 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眼睛干涩。

需防烫伤,以促进血循环,使皮疹出齐、出透,平稳度过出疹期。

  3.饮食护理 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

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4.预防感染 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口腔护理,多喂白开水,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含漱。

  5.观察病情变化 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了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

  6.预防疾病的传播

  

(1)隔离患儿:

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

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后12日血中出现抗体,1个月达高峰,故易感儿接触病人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接触后5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免于发病,6日后注射可减轻症状,有效免疫期1~8周。

  

第三节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轻度发热、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斑疹、疱疹和结痂并存为特点,全身中毒症状轻。

  预后良好,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为DNA病毒。

人是该病毒唯一的已知自然宿主。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疱疹液中可长期存活。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主要由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感染者疱液或输入病毒血症期血液而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儿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皮肤黏膜斑疹及疱疹液中。

出疹前1日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且传染性极强,接触者90%发病。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孕妇分娩前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在出生后2周左右发病。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以1~6岁儿童多见,传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4.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高发。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12~21天,平均14天。

  2.前驱期 年长儿前驱期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8.5℃,持续1~2天迅速进入出疹期。

  3.出疹期 发热第1天就可出疹,其皮疹特点是:

  

(1)皮疹按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的顺序演变。

连续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的皮疹。

  

(2)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于部皮疹最多,四肢皮疹少,手掌和足底更少。

皮疹的数目多少不一,皮疹愈多,全身症状愈重。

  (3)水痘病变浅表,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有继发化脓感染者,皮肤受损累及真皮层,可留瘢痕。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

  4.并发症 

  重症水痘极易并发细菌感染,如脓疱疮、丹毒、蜂窝组织炎。

还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肾炎等。

  

  四、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发热期卧床休息,给予充足水分和营养。

加强皮肤护理。

如有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适量退热剂,忌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Reye综合征的危险。

在水痘出疹期,不宜用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防病毒播散。

并可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及血浆支持,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2.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是首选的抗水痘病毒的药物,治疗越早越好。

一般在皮疹出现后24小时以内开始用药才有效。

  

  五、护理措施

  1.皮肤护理患儿皮肤瘙痒或吵闹时,应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亦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溃时涂1%甲紫,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遵医嘱给抗生素口服控制感染。

  2.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精神、体温、食欲及有无呕吐等,及早发现并发症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

如有口腔疱疹溃疡影响进食,应予补液。

  3.预防感染的传播 无并发症的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止。

托幼机构中若发现水痘患儿应检疫3周。

  

第四节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少数起病后1~5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风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是唯一对人类致病的链球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本病的致病菌。

链球菌及其毒素侵入机体后,主要产生以下3种病变:

  1.化脓性病变病原菌侵入咽部后,引起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2.中毒性病变 细菌毒素吸收入血后可引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出现典型猩红热皮疹。

  3.变态反应性病变病程2~3周。

少数病人发生变态反应性病理损害,主要为心、肾及关节滑膜等处非化脓性炎症。

  人体可对红疹毒素产生较持久的抗体,一般人一生只得一次猩红热。

再次感染这种细菌时仅表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亦可由食物、玩具、衣服等物品间接传播。

偶可经伤口、产道污染而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10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

  4.流行特征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多见。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1~12天,一般2~5天。

  2.前驱期起病急、畏寒、高热,多为持续性,常伴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咽部红肿、扁桃体发生化脓性炎症。

  3.出疹期

  

(1)皮疹:

多在发热后第2天出现;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24小时左右迅速波及全身。

皮疹特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触之有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伴有痒感。

皮疹约48小时达高峰,然后体温下降、皮疹按出疹顺序2~4日内消失。

  

(2)特殊体征:

腋下、肘窝、腹股沟处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

面部潮红,有少量皮疹,口鼻周围无皮疹,略显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杨梅舌是指病初舌被覆白苔,3~4日后白苔脱落,舌乳头红肿突起。

  4.脱屑期 多数病人于病后1周末,按出疹顺序开始脱屑,躯干为糠皮样脱屑,手掌、足底可见大片状脱皮,呈“手套”、“袜套”状。

脱皮持续1~2周。

无色素沉着。

  5.并发症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病程的2~3周,主要有急性肾小球。

肾炎、风湿热、关节炎等。

  

  四、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取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得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五、治疗原则

  首选青霉索G治疗,中毒症状重或伴休克症状者,应给予相应处理,防治并发症。

  

  六、护理措施

  1.发热的护理

  

(1)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并发症。

高热时给予适当物理降温,但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2)急性期给予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并帮助患儿进食。

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3)遵医嘱及早使用青霉素G治疗,并给溶菌酶含片或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的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2.皮肤护理 观察皮疹及脱皮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脱皮时勿用手撕扯,可用消毒剪刀修剪。

  3.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及血尿等。

每周送尿常规检查2次。

  4.预防疾病的传播

  

(1)隔离患儿:

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即解除隔离。

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

  

(2)切断传播途径:

患儿鼻咽分泌物须以2%~3%氯胺或含氯石灰澄清液消毒,被患儿分泌物所污染的物品,可分别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蒸煮或日光暴晒等。

  (3)保护易感人群:

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采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预防。

  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

疾病

病原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麻疹

麻疹病毒

发热3~4天,出疹期热更高

红色斑丘疹,自头部→颈→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

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发热第2~3天口腔粘膜斑

  续表

疾病

病原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风疹

风疹病毒

发热后半天至1天出疹

面部→躯干→四肢,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并触痛

  续表

疾病

病原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幼儿急疹

人疱疹病毒6型

高热3~5天热疹退出

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

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续表

疾病

病原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猩红热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发热1~2天出疹,伴高热

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持续3~5天退疹,1周后全身大片脱皮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峡炎,杨梅舌,环口苍白圈,扁桃体炎

  续表

疾病

病原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肠道病毒感染

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发热时或退热后出疹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泡样皮疹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肿大

  续表

疾病

病原

发热与皮疹关系

皮疹特点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药物疹

 

发热、服药史

皮疹痒感,摩擦及受压部位多,与用药有关,斑丘疹、疱疹、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

原发病症状

  

第五节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阵咳终末出现鸡鸣样吼声为特征。

因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之久,故名“百日咳”。

婴幼儿多发,可窒息死亡。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百日咳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黏液刺激呼吸道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剧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痉咳时患儿处于呼气状态,同时声门痉挛,痉咳停止时吸入大量气体快速通过痉挛的声门发出高调鸡鸣样吼声。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染期在发病1~3周内,第1周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传播范围在患者周围2.5米之内。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多见。

6个月以内婴儿因缺乏先天免疫力,此时患病较重。

  4.流行特点 冬、春季多见。

病后多可获持久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

平均为7~10天。

典型临床经过分3期:

  1.痉咳前期(卡他期) 咳嗽、流涕、打喷嚏、低热、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3天后热退,但咳嗽日益加重,尤以夜间为甚,约7~10天。

  2.痉咳期 出现典型痉咳状态,病期2~6周或更长。

痉咳表现为突发数十声急促的咳嗽(处于连续地呼气状态),咳至终末方伴一口深长吸气及高调鸡鸣样吼声。

痉咳时患儿两眼圆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舌伸齿外,痉咳随黏液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呕出而告终。

如此反复发作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痉咳常因冷空气刺激、进食、烟熏或情绪波动而诱发。

痉咳频繁者出现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或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百日咳面容。

  3.恢复期 痉咳逐渐减轻至停止、咳嗽消失,约2~3周。

有并发症者迁延数周。

少数患儿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皮下或纵隔气肿及百日咳脑病。

  

  四、辅助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数一般(20~40)×109/L,淋巴细胞分类一般60%~80%。

  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IgM有利于早期诊断。

  可用鼻咽吸出物或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学检查。

  

  五、治疗原则

  卡他期应用抗生素可减轻或阻断痉咳,缩短病程。

  痉咳期可选用红霉素、氨苄西林等,疗程14~21天。

  重症幼婴可用泼尼松,以减轻症状,疗程3~5天。

  亦可用高价免疫球蛋白,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六、护理措施

  1.痉咳的护理 减少引起痉咳的诱发因素,痉咳发作时,协助侧卧、坐起或抱起,轻拍背部,助痰排出。

痉咳频发伴窒息或抽搐者应专人守护,及时吸痰、给氧。

痰稠频咳者用雾化吸入。

夜间痉咳影响睡眠可遵医嘱服用镇静剂。

  2.饮食护理 痉咳常导致呕吐,保证小儿营养供应。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气促、肺部啰音而阵发性痉咳停止,提示为并发肺炎。

若出现意识障碍、反复惊厥、瞳孔和呼吸的改变,提示百日咳脑病的表现。

  4.预防疾病的传播 呼吸道隔离至痉咳后3周。

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对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并口服红霉素预防,亦可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

目前常用白、百、破三联制剂进行预防,3、4、5个月各接种一次,0.5ml皮下注射。

有效保护期为4年,需加强免疫。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

  通常有自限性,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人是该病毒唯一宿主。

此病毒对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灭活。

  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

引起局部炎症后入血,病毒经血液播散至多种腺体(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表现为非化脓性炎症。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均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

  3.易感人群 主要是学龄儿童,90%的患者在5~15岁。

  4.流行特点 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有时在儿童机构可形成暴发,感染后一般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

平均18天(14~25天)。

  1.腮腺炎 部分患儿有低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期症状。

1~2天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39~40℃。

一般一侧腮腺先肿大,2~4天后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

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角边缘轮廓模糊,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灼热、疼痛和感觉过敏,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弹性,表面发热不红。

张口、咀嚼,尤其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

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但无分泌物,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严重者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2.脑膜脑炎 重者可留有后遗症或死亡。

  3.睾丸炎和卵巢炎 常见于青春期和成人,多发生于腮腺炎后一周内。

主要表现为发热、病变的睾丸多为单侧,有触痛、肿胀。

卵巢炎多表现为下腹疼痛,一般不影响生育。

  4.胰腺炎 常与腮腺炎同时发生,表现为上腹疼痛、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等。

  

  四、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90%患者发病早期均有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并发胰腺炎者显著增高,需做脂肪酶测定,具有特异性。

  血清及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增高。

  病程早期可从患者唾液、尿液或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五、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

  发病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每日15mg/kg,静滴,疗程5~7天)及板蓝根等抗病毒治疗。

  发生脑膜脑炎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水剂。

  

  六、护理措施

  1.减轻疼痛 急性期应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

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

采用局部冷敷或中药如意金黄散调醋敷于患处,也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腮腺肿痛。

  2.降温 鼓励患儿多饮水,注意休息,以利于控制体温。

  3.病情观察 脑膜脑炎多在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应密切观察。

注意观察睾丸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

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或局部冰袋冷敷止痛。

  4.预防疾病传播

  

(1)隔离患儿:

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止。

接触者检疫3周。

  

(2)切断传播途径:

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