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41272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全套配套课件徐红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ppt

单元6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知识目标】1.了解Internet的历史和基本概念;2.了解接入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了解常见广域网协议;4.了解广域网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5.掌握常见接入Internet的方式。

【技能目标】1.具备应用Internet的基本技能;2.能够使用常见的接入方式接入Internet;3.掌握接入Internet不同方式的应用。

【素养目标】1.实际了解ADLS接入Internet的方法;2.团结协作的精神;3.自学探索,解决网络终端的提速问题。

教学目标,6.1广域网基本概念,前面单元已经讲过,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其中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

因为距离较远,信息衰减比较严重,所以这种网络一般是要租用专线,通过IMP(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

6.2广域网数据交换相关技术,彼此通信的多个设备构成了数据通信网。

通信网可以分为交换网络和广播网络,在交换网络中又分为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包括帧中继和ATM);而在广播网络中包括总线网络、环形网络和星形网络。

由于广域网中的用户数量巨大,而且需要双向的交互,如果采用广播网会产生广播“风暴”,导致网络失效。

因此在广域网中主要采用的是交换网络。

与数据广域网相关的技术问题主要介绍以下3个。

分组交换:

路由选择确定了输出端口和下一个节点后,必须使用交换技术将分组从输入端口传送到输出端口,实现输送比特通过网络节点。

路由选择:

由于源和目的站不是直接连接的,因此网络必须将分组从一个节点选择路由传输到另一个节点,最后通过整个网络。

拥塞控制:

进入网络的通信量必须与网络的传输量相协调,以获得有效、稳定、良好的性能。

在安装IIS组件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除了打电话直接沟通,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

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它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分组交换方式不是以电路连接为目的,而是以信息分发为目的。

分组交换机将用户要传送的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段,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或称包)。

传输过程中,需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识(即分组头),然后在网络中以“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传送。

到了目的地,交换机将分组头去掉,将分割的数据段按顺序装好,还原成发端的文件交给收端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这一过程类似于平常的邮寄信件,人们把写好的信用信封包装起来,然后在信封上写上接收人的地址和姓名,就相当于分组头中的路由控制信息;信封好后投入邮筒,由邮局进行分拣,发往不同的地点,昀后送到接收人的手中;接收人打开信件阅读,如同分组中的拆包。

这整个过程如同分组交换过程,只不过分组交换为了把信息准确、可靠、高速地传到对方,技术上要复杂得多。

此外,还要加上地址域和控制域,用以表示这段信息的类型和送往何方,再加上错误校验位以检验传送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分组交换的任务是,从各个入端读入数据分组,根据它们上面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来把它们分发到各个出端上。

形象地说,电路是一种“粗放”和“宏观”的交换方式,只管电路而不管电路上传送的信息。

相形之下,分组交换比较“精微”和“细致”,它对传送的信息进行管理。

6.2.1分组交换简介,6.2.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从源站发送报文时,将报文划分成有固定格式的分组(Packet),把目的地址添加在分组中,然后网络中的交换机将源站的分组接收后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再根据提供的目的地址,不断通过网络中的其他交换机选择空闲的路径转发,昀后送到目的地址。

这样就解决了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通信,并且不需要像电路交换那样在传输过程中长时间建立一条物理通路,而可以在同一条线路上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多路复用,所以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

数据报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每个分组按一定格式附加源与目的地址、分组编号、分组起始、结束标志、差错校验等信息,以分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

网络只是尽力地将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但不保证所传送的分组不丢失,也不保证分组能够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

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也不保证服务质量。

数据报方式一般适用于较短的单个分组的报文。

其优点是传输延时小,当某节点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后续分组的传输。

缺点是每个分组附加的控制信息多,增加了传输信息的长度和处理时间,增大了额外开销。

虚电路方式:

它与数据报方式的区别主要是在信息交换之前,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先建立一个逻辑连接,然后才开始传送分组,所有分组沿相同的路径进行交换转发,通信结束后再拆除该逻辑连接。

网络保证所传送的分组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

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也保证服务质量。

这种方式对信息传输频率高、每次传输量小的用户不太适用,但由于每个分组头只需标出虚电路标识符和序号,所以分组头开销小,适用长报文传送。

6.2.3分组交换的优缺点,分组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相比有许多优点。

线路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使传输费用明显下降。

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相互通信:

分组网以X.25协议向用户提供标准接口,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内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终端,不同协议的设备经网络提供的协议变换功能后实现互相通信。

排队制:

当电路交换网络上负载很大时,一些呼叫就被阻塞了。

在分组交换网络上,分组仍然被接受,只是其交付时延会增加。

信息传输可靠性高:

在网络中每个分组进行传输时,在节点交换机之间采用差错校验与重发的功能,因而在网中传送的误码率大大降低。

而且在网内发生故障时,网络中的路由机制会使分组自动地选择一条新的路由避开故障点,不会造成通信中断。

支持优先级:

在使用优先级时,如果一个结点有大量的分组在排队等待传送,它可以先传送高优先级的分组。

这些分组因此将比低优先级的分组经历更少的时延。

分组多路通信:

由于每个分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组型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发送到不同用户。

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

网络计费按时长、信息量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特别适合,6.2.3分组交换的优缺点,那些非实时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户。

分组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相比也有一些缺点。

时延:

一个分组通过一个分组交换网结点时会产生时延,而在电路交换网中则不存在这种时延。

时延抖动:

因为一个给定的源站和目的站之间的各分组可能具有不同的长度,可以走不同的路径,也可以在沿途的交换机中经历不同的时延,所以分组的总时延就可能变化很大。

这种现象被称为抖动。

抖动对一些应用来讲是不希望有的(例如,电话话音和实时图像等实时应用中)。

额外开销大:

要将分组通过网络传送,包括目的地址在内的额外开销信息和分组排序信息必须加在每一个分组里。

这些信息降低了可用来运输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

在电路交换中,一旦电路建立,这些开销就不再需要另外,分组交换网络是一个分布的分组交换结点的集合,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的分组交换结点应该总是了解整个网络的状态。

但是,不幸的是,因为结点是分布的,在网络一部分状态的改变与网络其他部分得知这个改变之间总是有一个时延。

此外,传递状态信息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从来不会“完全理想”地运行。

6.2.4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分组交换网络是由众多节点通过通信链路连接成一个任意的网格形状。

当分组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时,可以通过很多条路径传输。

在这些可能的路径中如何选择一条昀佳的路径(跳数昀小、端到端的延时昀小或者昀大可用带宽)?

路由算法的目的就是根据所定义的昀佳路径含义来确定出网络上两个主机之间的昀佳路径。

为了实现路由的选择,路由算法必须随时了解网络状态的以下信息。

路由器必须确定它是否激活了对该协议组的支持。

路由器必须知道目的地网络。

路由器必须知道哪个外出接口是到达目的地的昀佳路径。

那么该如何得到到达目的地的昀佳路径呢?

在计算机网络中,是由通过路由算法进行度量值计算来决定到达目的地的昀佳路径。

小度量值代表优选的路径;如果两条或更多路径都有一个相同的小度量值,那么所有这些路径将被平等地分享。

通过多条路径分流数据流量被称为到目的地的负载均衡。

一个好的路由算法通常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迅速而准确的传递分组:

如果目的主机存在,它必须能够找到通往目的地的路由,而且路由搜索时间不能过长。

能适应由于节点或链路故障而引起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

在实际网络中,设备和传输链路都随时可能出现故障。

因此路由算法必须能够适应这种情况,在设备和链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自动地重新选择路由。

能适应源和目的主机之间的业务负荷的变化:

业务负荷在网络中是动态变化的。

路由算法应该能够根据当前业务负载情况来动态地调整路由。

能使分组避开暂时拥塞的链路:

路由算法应该使分组尽量避开拥塞严重的链路,昀好还能平衡每段链路的负荷。

能确定网络的连通性:

为了寻找昀优路由,路由算法必须知道网络的连通性和各个节点的可达性。

低开销:

通常路由算法需要各个节点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来得到整个网络的连通性等信息。

在路由算法中应该使这些控制信息的开销尽量小。

6.2.4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6.2.5路由算法的分类,路由算法是网络层软件的一部分,它负责确定一个进来的分组应该被传送到哪一条输出线路上。

如果子网内部使用了数据报,那么路由器必须针对每一个到达的数据分组重新选择路径,因为从上一次选择了路径之后,昀佳的路径可能已经改变了。

如果子网内部使用了虚电路,那么只有当一个新的虚电路被建立起来的时候,才需要确定路由路径。

因此,数据分组只要沿着已经建立的路径向前传递就行了。

无论是针对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路径,还是只有建立新连接的时候才选择路由路径,一个路由算法应具备的特性有:

正确性、简单性、健壮性、稳定性、公平性和昀优性。

6.3广域网接口介绍,路由器不仅能实现局域网之间连接,更重要的应用还是在于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相互连接。

路由器可将不同协议的广域网连接起来,使不同协议、不同规模的网络之间进行互通。

而路由器与广域网连接的接口就被称之为广域网接口(WAN接口)。

常见的广域网接口有以下几种。

1RJ-45端口RJ-45端口是昀常见的端口。

RJ-45指的是由IEC(60)603-7标准化,使用由国际性的接插件标准定义的8个位置(8针)的模块化插孔或者插头。

RJ-45是一种网络接口规范,类似的还有RJ-11接口,就是平常所用的“电话接口”,用来连接电话线。

双绞线的两端必须都安装这种RJ-45插头,以便插在网卡(NIC)、交换机(Switch)的RJ-45接口上,进行网络通信。

2高速同步串口(SERIAL)在路由器早期的广域网连接中,应用昀多的端口还要算“高速同步串口(SERIAL)”了。

这种端口主要是用于连接以前应用非常广泛的DDN、帧中继(FrameRelay)、X.25、PSTN(模拟电话线路)等网络连接模式。

在企业网之间有时也通过DDN或X.25等广域网连接技术进行专线连接。

这种同步端口一般要求速率相对较高,因为一般来说通过这种端口所连接的网络的两端都要求实时同步。

在本书以后做的实验中,高速同步串口会经常出现。

3异步串口异步串口(ASYNC)主要是应用于Modem或Modem池的连接,用于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网络。

这种异步端口相对于上面介绍的同步端口来说在速率上要求宽松许多,因为它并不要求网络的两端保持实时同步,只要求能连续即可。

所以人们在上网时所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网站上实时的内容,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毕竟这种延时是非常小的,重要的是在浏览网页时能够保持网页正常的下载。

4ISDNBRI端口ISDNBRI端口用于ISDN线路通过路由器实现与Internet或其他远程网络的连接,用于目前的大多数双绞线铜线电话线。

ISDNBRI的3个通道总带宽为144kb/s。

其中两个通道称为B(荷载Bearer)通道,速率为64kb/s,用于承载声音、影像和数据通信。

第3个通道是D(数据)通道,是16kbps信号通道,用于告诉公用交换电话网如何处理每个B通道。

ISDN有两种速率连接端口,一种是ISDNBRI(基本速率接口),另一种是ISDNPRI(基群速率接口),基于T1(23B+D)或者E1(30B+D),总速率分别为1.544Mb/s或2.048Mb/s。

ISDNBRI端口是采用RJ-45标准,与ISDNNT1的连接使用RJ45-to-RJ45直通线。

6.3广域网接口介绍,5FDDI端口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的英文全称为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face,中文名为“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它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项局域网技术,它提供的高速数据通信能力要高于当时的以太网(10Mb/s)和令牌网(4或16Mb/s)的能力。

FDDI标准由ANSIX3T9.5标准委员会制订,为繁忙网络上的高容量输入输出提供了一种访问方法。

FDDI技术同IBM的Tokenring技术相似,并具有LAN和Tokenring所缺乏的管理、控制和可靠性措施,FDDI支持长达2KM的多模光纤。

FDDI网络的主要缺点是价格同前面所介绍的“快速以太网”相比贵许多,且因为它只支持光缆和5类电缆,所以使用环境受到限制、从以太网升级更是面临大量移植问题。

其接口类型主要是SC类型。

由于它的优势不明显,目前也基本上不再使用了。

6光纤端口对于光纤这种传输介质虽然早在100Base时代就已开始采用这种传输介质,当时这种百兆网络为了与普遍使用的百兆双绞线以太网100Base-TX区别,就称之为100Base-FX,其中的F就是光纤Fiber的第一个字母。

不过由于在当时的百兆速率下,与采用传统双绞线介质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况且价格比双绞线贵许多,所以光纤在100Mb/s时代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它主要是从1000Base技术正式实施以来才得以全面应用,因为在这种速率下,虽然也有双绞线介质方案,但性能远不如光纤好,且在连接距离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非常适合城域网和广域网使用。

目前光纤传输介质发展相当迅速,各种光纤接口也是层出不穷,常见的有SC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昀多)、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MT-RJ(方型,两根光纤一个接头收发一体)等接口。

目前昀为常见的光纤接口主要是SC和LC类型,无论是在局域网中,还是在广域网中,广域网中光纤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6.4广域网技术,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ATM网3帧中继网4数字数据网DDN5移动通信6卫星通信系统,1.VPN概述2.VPN的优点3.VPN基本用途4.VPN的分类5.VPN安全技术,6.5虚拟专用网(VPN),6.5虚拟专用网(VPN),6.VPN案例

(1)案例描述若某公司员工有在家办公需要,需连接至办公室计算机数据库。

公司的计算机是通过路由接入公网,也不具有公网IP,家中的计算机是通过adsl上网,也不具公网IP。

正好公司有一台具有公网地址的服务器可供使用,那么通过这个服务器可以搭建一个VPN虚拟局域网,于是把公司的计算机和家中的计算机都拨入这个VPN服务器,那么两台机器就处于一个虚拟局域网中了,然后家中计算机就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访问共享数据库。

(2)配置Windows2003VPN服务器在Windows2003中VPN服务称之为“路由和远程访问”,默认状态已经安装。

只需对此服务进行必要的配置使其生效即可。

第一步:

依次选择“开始”|“管理工具”|“路由和远程访问”命令,打开“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窗口;再在窗口右边右击本地计算机名,选择“配置并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如图6-2所示:

图6-2配置并启用路由与远程访问,6.5虚拟专用网(VPN),第二步:

在出现的配置向导窗口点下一步,进入服务选择窗口,如图6-3所示。

如果用户的服务器如此资料所说的那样只有一块网卡,那只能选择“自定义配置”单选按钮;而标准VPN配置是需要两块网卡的,如果用户的服务器有两块网卡,则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远程访问(拨号或VPN)”或“虚拟专用网络(VPN)访问和NAT”单选按钮。

然后一路单击“下一步”按钮,完成开启配置后即可开始VPN服务了。

图6-3路由与远程访问服务安装向导,6.5虚拟专用网(VPN),在此,由于服务器是公网上的一台一般的服务器,不是具有路由功能的服务器,是单网卡的,所以选择“自定义配置”单选按钮。

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6-4所示。

图6-4自定义配置第三步:

这里选择“VPN访问”复选框,只需要VPN的功能。

单击“下一步”按钮,配置向导完成。

如图6-5所示。

图6-5路由与远程访问服务开启确认第四步: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开始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如图6-5所示。

6.5虚拟专用网(VPN),(3)服务器上添加VPN用户每个客户端拨入VPN服务器都需要有一个帐号,默认的是Windows身份验证,所以要给每个需要拨入到VPN的客户端设置一个用户,并为这个用户制定一个固定的内部虚拟IP以便客户端之间相互访问。

在管理工具中的计算机管理里添加用户,这里以添加一个vpnuser用户为例。

先新建一个叫vpnuser的用户,创建好后,查看这个用户的属性,在“拨入”选项卡中做相应的设置,远程访问权限设置为“允许访问”,以允许这个用户通过VPN拨入服务器。

选择“分配静态IP地址”复选框,并设置一个VPN服务器中静态IP池范围内的一个IP地址,这里设为10.1.1.30。

如果有多个客户端机器要接入VPN,请给每个客户端都新建一个用户,并设定一个虚拟IP地址,各个客户端都使用分配给自己的用户拨入VPN,这样各个客户端每次拨入VPN后都会得到相同的IP。

如果用户没设置为“分配静态IP地址”,客户端每次拨入到VPN,VPN服务器会随机给这个客户端分配一个范围内的IP。

如图6-6所示。

图6-6“拨入”选项卡,6.5虚拟专用网(VPN),(4)配置WindowsXP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是Windows2003,也可以是WindowsXP,设置几乎一样,这里以Windows2003客户端设置为例。

选择“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命令,启动连接向导。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连接到我的工作场所的网络”单选按钮,这个选项是用来连接VPN的。

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6-7所示。

选择“虚拟专用网络连接”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6-8所示。

图6-7WindowsXP新建连接向导图6-8虚拟专用网络连接选项,6.5虚拟专用网(VPN),在“连接名”窗口,填入连接名称vpnnet,单击“下一步”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VPN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

如图6-9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完成新建连接。

在控制面板的网络连接中的虚拟专用网络下面可以看到刚才新建的vpnnet连接。

在vpnnet连接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网络”标签,打开“网络”选项卡,然后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再单击“高级”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取消选择“在远程网络上使用默认网关”复选框。

如图6-10所示。

图6-9选择VPN服务器图6-10VPN链接属性如果不取消选择“在远程网络上使用默认网关”复选框,客户端拨入到VPN后,将使用远程的网络作为默认网关,导致的后果就是客户端只能连通虚拟局域网,上不了因特网了。

下面就可以开始拨号进入VPN了,双击vpnnet连接,输入分配给这个客户端的用户名和密码,拨通后在任务栏的右下角会出现一个网络连接的图标,表示已经拨入到VPN服务器。

6.6广域网优化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广域网优化技术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

并在近几年成为广域网技术的热点,本节重点阐述广域网昀新优化技术的实现原理。

广域网优化概述.实现原理设备部署方式运用前景,6.7接入网技术,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提供了便捷、高效率的服务,将一个单位的各部门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增强了组织信息化、数字化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经费。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越凸现出来。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位内部网络的信息共享,更需要和单位外部的网络,甚至世界各地的远程网络互相连接,享受一体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那么有哪些方式和如何接入到Internet的呢?

Internet接入技术很多,除了传统的拨号接入外,目前正广泛兴起的宽带接入充分显示了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强劲的生命力。

宽带是一个相对于窄带而言的电信术语,为动态指标,用于度量用户享用的业务带宽,目前国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论,宽带是指用户接入传输速率达到2Mbps及以上、可以提供24小时在线的网络基础设备和服务。

接入网负责将用户的局域网或计算机连接到骨干网。

它是用户与Internet连接的最后一步,因此又叫最后一公里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主要包括以现有电话网铜线为基础的xDSL接入技术、以电缆电视为基础的混合光纤同轴(HFC)接入技术、以太网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等多种有线接入技术以及无线接入技术。

6.7接入网技术,1.接入网概念和结构,接入网(AN,AccessNetwork),也称为用户环路,是指交换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通信设备,主要用来完成用户接入核心网(骨干网)的任务。

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G.902标准中定义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ServiceNodeInterface)和用户网络接口(UNI,UsertoNetworkInterface)之间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备和传输)构成,具有传输、复用、交叉连接等功能,可以被看作与业务和应用无关的传送网。

它的范围和结构如图6-11所示。

图6-11核心网与用户接入网示意图,6.7接入网技术,Internet接入网分为主干系统、配线系统和引入线三个部分。

其中主干系统为传统电缆和光缆;配线系统也可能是电缆或光缆,长度一般为几百米,而引入线通常为几米到几十米,多采用铜线。

其物理参考模型如图6-12所示。

图6-12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6.7接入网技术,2.接入网接口接入网所包括的范围可由3个接口来标志。

在网络端,它通过节点接口SNI与业务节点(SN,ServiceNode)相连;在用户侧,经由用户网络接口UNI与用户终端相连;而管理功能则通过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TelecommunicationManagementNetwork)相连。

图6-13显示了接入网这3个接口的位置接入网所包括的范围可由3个接口来标志。

在网络端,它通过节点接口SNI与业务节点(SN,ServiceNode)相连;在用户侧,经由用户网络接口UNI与用户终端相连;而管理功能则通过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TelecommunicationManagementNetwork)相连。

图3.3显示了接入网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