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2205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docx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检测试题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

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二、选择。

(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    【    】

A.25万     B.40万     C.100万     D.145万     

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形容的苦吟诗人是 【    】

A.孟郊      B.韩愈     C.贾岛       D.李贺

3.李清照,号____________。

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作家,宋代______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    】

A.青莲居士 婉约   B.青莲居士 浪漫    C.香山居士 现实    D.易安居士婉约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法最早的倡导者是   【    】

A.孔子       B.老子        C.毛泽东         D. 孟子

5.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  

A.素质教育    B.创新教育     C.八年制义务教育     D.九年制义务教育 

6.在蒋介石不断围剿下,红军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被迫突围长征的时间是    【     】    

A.1933年秋天  B.1934年10月     C.1935年1月     D.1935年10月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粗犷(ɡuǎnɡ)  狙(zǔ)击   鳞次栉(zhì)比   战战兢兢(jīnɡ)

B.欺侮(wǔ)     租赁(lìn)  刚愎(bì)自用    恪(kè)尽职守

C.泥泞(nìnɡ)   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    惟妙惟肖(xiāo)

D.浸渍(zì)     提(tí)防   引吭(hánɡ)高歌  一叶扁(piān)舟

8、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     】

A.人类与自然   B.发现的时代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成熟的苹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不熟的苹果吃起来索然寡味。

C.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10.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力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200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     】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②不畏艰险、百折不挠③以人为本、尊重科学④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判断。

(10分)

1.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的唯一一个大陆是南极洲。

       【     】

2.此的笔顺是竖、横、竖、提、竖弯钩、撇。

    【    】

3.京剧最早有十个行当,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

 【    】 

4.语文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终结性评价。

     【    】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老子的名言。

   】

四、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

   黄继光    哈尔威船长     钱学森   桑 娜  董存瑞

诸葛亮    狼牙山五壮士   邱少云   廉 颇  居里夫人

[示例]

获奖人:

袁隆平(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获奖人:

   颁奖词:

五、案例分析。

(30分)

1.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的语文老师韩兴娥,从一年级起就引领学生走上海量阅读之路。

一本语文课本的学习,一年级需三个月,二年级需一个月,三年级起两周多就能完成除作文之外的所有教学任务。

省下来的课内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课外书。

低年级时,她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诵读了50多万字的儿童书籍;后来,学生一个月就能读50万字。

师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   

韩兴娥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

试作评析。

(15分)

2.阅读《赤壁之战》课例片段,试作评述。

(指名读: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

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

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有一名学生提出刚才那位学生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

你听得真仔细。

船帆能读成帆船吗?

生:

老师,他读错了,可课文中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船帆,而曹操看到的变成了帆船呢?

师:

是呀,为什么前后不同了,想想看什么原因。

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1:

我想船帆突出的是帆,而帆船突出的是船。

师:

说得有道理,所以不能读错。

生2:

由于兵士离船较远,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带有帆的船了,就成了帆船,说明离得近了。

师:

说得真好!

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学生齐读)

生3:

我想,当时曹操站在船头上只是一般地迎风眺望,没怎么留意,所以没看到什么。

而专门在那里担负警戒任务的兵士,细心地发现了隐隐约约的船帆,就赶快来报告。

曹操听到了报告后再看,已过了一些时间,就看到了一队帆船,这里用词不同,说明了东吴的船速度很快。

生4:

船的速度快是因为东南风刮得很急。

师:

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作了精彩的分析,真棒!

原来这处不能读错。

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不同,但表现出的却是赤壁之战东吴军队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时——东南风很急。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课文,我想,明白了意思就再也不会读错了。

(学生再读,读得更精彩了。

 

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

1.诗三百 现实主义 五经     2.《骆驼样子》《茶馆》京味小说

3.赣、琼、粤、皖、渝、桂     4.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5.苏格拉底     6.人类文化;工具性、人文性      7.宋张择端

8.①劝君更尽一杯酒             ②山色空蒙雨亦奇

③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选择。

(共20分,每小题2分)

1.D   2.C   3.D    4.A.    5.D   6.B   7.B   8.C    9.D     10.C    

三、判断。

(10分)

1.√     2.×     3.√     4.×    5.×

四、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

   根据以下要点酌情给分:

颁奖词一般包括人物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和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两部分,要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意蕴丰富、评价中肯。

五、案例分析。

(30分)

1.(共15分,每一要点3分)

(1)韩兴娥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2)这种做法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师生轻松愉悦。

(3)学习韩老师不能盲目,应领会其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掌握指导、评价等操作策略。

(4)语文教学,读是硬道理。

大量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理解力,能够涵养人品、提升素养、塑造良好阅读习惯。

(5)课内海量阅读需要在课本教学时淡化理解,摈弃繁琐,突出重点,提供时间保证。

2.(共15分,每一要点5分)

(1)执教者凭借教学智慧,紧紧抓住学生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有效生成。

(2)教师对教材解读细致,反映敏锐,看到了学生读错课文的教学价值,敏锐地发现学生读错的原因是尚未理解意思、没有体会到文章用词达意的精确以及点明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与东南风急之间的重要联系。

(3)教师作用发挥得当:

发现问题后没有包办代替,而是相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最后适时评价、总结,画龙点睛,深化理解。

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

一、填空题。

(5分)

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万字以上。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3.识字写字是的基础,是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

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

(12分)

三维目标:

四大理念:

五大领域: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

(1分)

(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

 

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

三、基础题(24分)

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7.别字门诊。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

刚笔自用()叹为观只()暗然失色()按步就班()

惩前毙后()谈笑风声()丰功伟迹()义不容词()

8.名句跑道。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9.常识手册。

(7分)

(1)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2)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的书法特色。

(3)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共同语言。

四、阅读题。

(16分)

父爱是把铁锹

马云

①1964年9月l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

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②当时,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

或许是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他带我看戏最多。

我对戏里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③母亲不无wǎn惜地对父亲说:

“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

”父亲苦笑道:

“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可当时想在我身上找出闪光点,父亲真是费了番愚公的精神。

④直到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他对我唠叨什么,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他很有些大喜大悟:

“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

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会痛快!

”实际上,父亲看到我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

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越来越带劲了。

⑤从初中到高中,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庸,惟有英语,它真的成为我的闪光点,我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

但这个惟一的闪光点无法遮掩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数学是倒数第一。

⑥高考落榜后,父亲见我意志越来越消沉,悄悄找了个关系,让我替《山海经》、《东海》、《江南》三家杂志社蹬三轮送书。

沉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每月30.5元的工资让我渐渐麻bì掉高考落榜带来的痛,我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父亲却像是一把铁锹,开始刻意铲凿我高考落榜的痛处,他对我说:

“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⑦父亲的话让我下了决心:

参加第二次高考!

这一次,我的数学只考了19分,总分离本科录取线相差140分。

⑧这一回,我自己执拗地决定第三遍走高考的路!

父亲是全家惟一没有反对的人,并煞费苦心地为我请到了一名杭州市的数学特级老师,每周给我做两次辅导。

1984年7月,第三次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我,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

或许是我们父子俩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我终于跌跌撞撞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入英语专业,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⑨进入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我的闪光点,这让我如鱼得水。

专业成绩十分优秀,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我开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随后不仅成为学校学生会主席,还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

毕业后,我因为英语的优势,被聘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并凭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而当选1995年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随后,我作为英语翻译首次访问美国,从而得以接触到因特网。

回国后,我很快组建了中国第一批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

1999年,我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了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

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

⑩短短十几年,我的生活仿佛是《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神话故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父亲用几十年的父爱一铲一铲为我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真相——发掘出你的兴趣,去做你感兴趣的事,再把它变成你的特长,最后让你的特长发挥最大的潜能!

(选自2008年第18期《意林》,有删节)

10.情境体验,点智慧灯盏。

文章第③自然段结尾说“当时想在我身上找出闪光点,父亲真是费了番愚公的精神”。

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父亲的“愚公的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从中体验作者沐浴的父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11.人物分析,秀个性钻石。

作者说自己的父亲是“愚公”,我说他更是“诸葛亮”,他在育子过程中不经意地使用了“三十六计”。

请你仿照例句,再根据父亲的具休表现概括其战术战略,其中三例即可。

(6分)

具体表现

战术战略的灵活运用

例:

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调虎离山

相关链接: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12.综合拓展,展交流真谛。

请你根据课文的有关信息和下面的材料,为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拟一份全球100位“未来领袖”的推荐词。

200字以内。

(4分)

相关链接:

1.200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织委员会将阿里巴巴评为商务类优秀网站。

2000年6月,获互联网周刊授予的2000年度中国百家优秀网站。

2000年6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将阿里巴巴选为全球200家最佳B2B站点之一。

2000年11月,在《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全球最佳B2B网站的读者评选中,阿里巴巴荣列第一。

2.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立志为中国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点。

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将他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我的推荐词:

 

第三卷教学素养(40分)

13.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15分)

要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我来设计:

14.请你对下面案例作简要分析。

(10分)

《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

“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

”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

”“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

”教师表扬道:

“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

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

”“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

混了进去,很聪明。

”“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湣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

”“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

”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

“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

”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我来评点:

15.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不少于200个字)(15分)

我选古诗:

我来写作:

(片段)

参考答案

1.3000、145

2.语文素养

3.阅读和习作,一、二

4.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大领域: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5.

(1)符合问题要求即可;(1分)

(2)列举出姓名、主张、启发或影响每项各1分,不符合问题要求不给分。

6.恭公攻功

7.愎止黯部毖生绩辞

8.

(1)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3)心有灵犀一点通(4)删繁就简三秋树

(5)绝知此事要躬行

9.

(1)戍、亥

(2)颜真卿柳公权(3)北京语音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10.具体表现:

①帮我转过三次学②他带我看戏最多③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④找关系,让我为杂志社打工⑤激我复读⑥请特级老师为我辅导数学备战第三次高考

父爱特点:

①无私②无怨③无悔

11.示例:

①他带我看戏最多(暗渡陈仓)②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借尸还魂)③找关系,让我为杂志社打工(围魏救赵)④激我复读(打草惊蛇)⑤请特级老师为我辅导数学备战第三次高考(树上开花)

12.示例:

他以“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先后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开发了阿里巴巴网站,还有“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成功联姻,让B2B,B2C,C2C相继进入人们的眼界之中,使淘宝、支付宝深入人们的生活中。

与众不同的见解、敏锐的眼光、独到的做事风格和对自己的十足信心,成就了中国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点——阿里巴巴!

因此,我们推荐这个“真正的世界级品牌”团队的领头人——马云!

13.略

14.案例:

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虽然课程标准中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文章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寓言这种文体,更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把它解读为赞扬南郭先生聪明过人显然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

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