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040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读书笔记15篇.docx

论语读书笔记15篇

论语读书笔记15篇

论语读书笔记1

  对于《论语》,我们并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来阅读它还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们对于《论语》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从深处挖掘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最简单的句子里面蕴藏着最深刻的道理。

  《论语》是一本记录圣人孔子言行的书。

在读了之后,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书里面也记载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并且他也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做出表率。

我想:

他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成了我们现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孔子的言论很多,而我在这里只是把读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触的话想要拿出来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比如说: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这句话其实说着很简单,但是在我们做起来总有一些困难,可能我们现在强加给别人的不是有形的物体,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无形中把一些情绪强加给别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我想这个是不可取的,所以这句话依然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态度。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

任何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在学习上我们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在工作上我们同样要这样,很多人都想着我们做到怎么怎么样的业绩,可是光想着怎么样能够快点的完成目标,做出成绩,却忘记了很多事情基础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只想着快点到终点,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风景,我想这并不是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要放平心态,规划好,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实现,这样才会看到更美更长久的风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享受生活,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吃喝玩乐上面,等到年龄大了,才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实现,心里就有很多后悔,可是时间却在也回不去了。

看着孔子说的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孔子都有如此感触,说明无论世界怎么样发展变化,真理的东西还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也要时刻谨记这句话,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

  我读了《论语》后,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们现今社会还是经典,而且也是我们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师说得:

《论语》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它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论语读书笔记2

  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其一:

学,然后知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由此,我要进一步端正态度,持之以恒,在通读的基础上再加以精读,并学会结合实际进行研读,提升自我。

  其二:

思,然后明目标。

  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有了知识,没有思想,就是不切实际的罔。

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不是最终目标。

我们还必须学会思考人生,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

  一部《论语》,清晰地表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人,应当成为君子。

“君子”,作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为“内圣外王”,如: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强调了作为君子既要有学问学识,还要有气魄修养,学问加修养——所谓“内圣”才是君子。

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我把它理解为德才兼备。

  又如:

“天行渐,君子当自强不息”,“禹,吾无间然矣……”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极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点,禹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发出来。

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农业国的民族精神,是从禹开始的。

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于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断努力开拓,去建功立业,个人的存在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论语读书笔记3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

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

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的事情。

  这是南怀瑾老师讲解《论语》的书,南老谦虚地称为《别裁》,原来自己曾经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论语》,如:

  曾子曰:

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

  后生可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

  南老师娓娓道来,用平直易懂的语言,亲切地述说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于挑战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权威,重新诠释被误解的儒家思想,引领着我去解读儒家真正的意义。

读来不枯燥,不是老学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释一句,那样肯定会打嗑睡的。

  《论语》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__,前后连贯,不可分割。

都在说明一样东西:

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

  南老师以自己半生修习佛法的经验,从“体、相、用”上来解释儒家思想的“仁”,也说了宋代理学家盗用佛、道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学说,最后又打击佛道的不应该,让人心中一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原来不仅仅是学习,而是“学问”,这个学问不是通常的知识,是做人做事的修,这一点是始终贯穿整部论语,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这是南老师的观点,让人信服。

  书中这样被先儒们误读的词还很多,“里”、“命”……

  儒学能够流传几千年,孔子能够尊为圣人,听了南老师解读才觉得原来他是名至实归的,原来这位圣人竟如此地被冤枉过。

看来一种学说或思想流传久了也有流弊,后人总是以自己的认为来解释前圣先贤,传统文化离我们竟渐行渐远。

论语读书笔记4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

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__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__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

文革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

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

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论语读书笔记5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在象牙犀角,在良才美物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精雕细琢)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夸子贡罕见的段落。

孔子对弟子的态度精准,知人。

  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通常理解为顺,但孝的核心理解是敬。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无违的是礼。

孝要立一个标准,不能以最高的标准为标准,不能轻易把人归为不孝。

儒家的根本在于风俗教化。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化妆的时候后于素(素为原本的好的质地))”曰:

“礼后乎?

”(若礼为后,则仁在先)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与子夏都是文过于智。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子非常明确的区分了一和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表达到了无比的确信。

孔子一生的原则不过是忠和恕。

尽己与推己。

在中庸中,忠恕不是道,但在论语中,忠恕则是道。

一以贯之的贯字上。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

“与之釜。

”(孔子给的少,说明不该给)请益(多给点吧)。

曰:

“与之庾。

”(孔子并不是在乎这个数量)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

“赤之适(到)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这里面的肥和轻不能少)吾闻之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程子的解)。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有常职,因此有常禄),辞(推辞)。

子曰:

“毋!

(不要)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可以给你的邻里乡党)”。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真正对人生有独到见解的人),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到死都不知反悔),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临大事而有畏惧之心,凡是能承担的就是轻易不答应事情的人),好谋而成者也(善于思考,有谋略、有决断,好谋而成的反面是多谋少决)。

  又是夸颜回。

有人用我们,我们就能有所成就。

没有就将自己的精力收藏起来,安心于平常生活。

战争的事情,孔子是教的,但是不喜欢弟子动则提战争,如子路。

  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孔子一生最艰难的时间就是在陈蔡。

子曰:

“衣敝緼袍(穿着破旧的袍子),与衣狐貉者立(与衣着最华贵的人而没有任何耻),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本意为即无害人之心也无求人之意,真正关注内在的,才能忽略掉外在),何用不臧(夸子路引了诗经的话,儒家引经典很多是断章取义的话)?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

“是道也,何足以臧(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夫子“发了个表情”,于是大家就不说话了)“求!

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读书笔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

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

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舍之则藏,在最普通的日子里精神生活的焕发)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为什么对子路呵呵)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读书笔记6

  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

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

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

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

“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

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

”俗话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

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论语读书笔记7

  正值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家沏一杯暖暖的红茶,拿起《论语》仔细读一读。

恰如醇酒美茗越品越香,受益匪浅。

《论语》虽然是语录散文体,总共20篇,500则左右,大约仅有1万多字。

但大多都是警世名言,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有着许多长篇宏论也难以达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享年73岁。

名丘,字仲尼。

山东曲阜人。

孔子诞生的前后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寻常的时段,有些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史上“轴心时代”。

相继中国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道学派;印度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希腊诞生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一时段在世界史上是也是绚丽多彩的。

  孔子一生艰难曲折,幼年丧父,少年丧母,生活困顿。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但却十分好礼,勤奋好学。

常进太庙,询问礼仪之事,因此很早就成了十里八乡知书达礼的名人。

而立之年开始办私学,把教育推向民间。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体制,开了“有教无类”民办私学的先河。

孔子在贫穷和磨难中度过55岁,基于在鲁国不能实现其理想,又率领弟子开始了长达13年的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推行理想的漂泊人生,虽处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仍不改初衷。

有时甚至断粮七日,累累若丧家之狗。

面对如此困境,有的年轻弟子都受不了了,孔子却能苦中作乐,甚至鼓瑟唱歌,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

在《论语》中,好像从没提到苦字。

而是一辈子“忧道不忧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朝闻道,夕可死矣。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些名句中足见孔子精神强大,安贫乐道,追求理想抱负,矢志不渝的精神。

在这位圣人的眼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讲的圣人,不是像西方的万能上帝。

高高在上,主宰着一切,芸芸众生只能在他的脚下匍匐跪倒。

孔子却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一个人,他开创的儒学不带任何神秘色彩,而是直面现实人生,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

这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管国人读没读过《论语》,但其中言简意赅,含蓄凝炼,富于哲理的格言,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留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信手拈来。

  从《论语》中,我们读出了孔子的十分好学,对道德、礼仪、知识的渴求和执着。

孔子曾说过: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三人行必有我师”、“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的博学,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靠后天一般人不能企及的勤奋积累获得的。

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

孔子的勤奋好学,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在整理古代元典文献上,孔子的功不可没。

纵观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

其它三个古国当时是和中国齐名的,也是有着曾经的辉煌。

但如今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了。

而我华夏文明历经劫难而不灭,固守着精神文明家园,至今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倒,没有断代断层,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否与这些璀璨的文化传承,保留下了中华文化元典,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呢?

古代先哲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和文化自信,这真是值得庆幸的。

《诗》《易》《礼》《书》《春秋》等,相传这些文献典籍中,是孔子不辞劳苦,经手重新校定整理编纂,保存至今。

司马迁认为,孔子将3000多篇杂乱的诗歌,堪定为305篇,皆弦歌之。

也就是说这305篇不但能吟诵,还要谱曲能唱。

这是多大的工程啊。

孔子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不学诗,无以言。

再如《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相传远古伏羲观察自然现象做八卦,周文王拘羑里,面壁推演出64卦。

这时的《易经》还是古奥难懂。

据说孔子晚年作《易传》。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要》中记载: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

韦编三绝,以至于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

《易传》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统称《十翼》。

由此给《易经》仿佛插上了翅膀,变的容易理解和接地气了。

《周易》中涵盖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内容。

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是古代先哲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华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绝不仅是占卜算命的。

这些典籍保存整理和孔子息息相关,孔子的贡献是巨大的。

  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教育家。

西周时,学在官府,享受教育是贵族世袭特权之一。

孔子成功地开办了私学,把教育从官方贵族推向了民间,教授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科。

孔子办学,广收门徒。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四方学子不论贫富贵贱,纷纷前来求学。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身通六艺),更有孔门十哲。

其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就是出身寒门。

“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还有子路、曾参都是来自下层。

“学而优则仕”儒家热衷政治,但绝不是贪恋权力,追求享乐。

他们入仕是为解救社会,实现其仁爱德政的理想。

孔子为其漂泊一生,艰难困苦仍不改变初衷,。

在这位圣人的眼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在办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对当下仍有十分深远的指导作用。

“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孔子的授课方式也是很值得学习的。

《侍坐》篇,是《论语》篇幅最长的一则,孔子和四个弟子展开了关于志向的讨论,先是老师提出问题,弟子们畅所欲言,然后老师作简要的总结,通过几个人的言谈、神态、动作成功的刻画了孔子的形象,逼真而传神。

是孔子教学的一次完整记录。

孔子的谦谦君子,亲切自然,循循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弟子们的各抒己见,无拘无束,甚至还有鼓瑟的弟子曾皙。

这是个多么宽松和谐令人向往的学习氛围呀。

孔子在《论语》中反映的教育思想和至理名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作为举世敬仰留芳千古的文化圣人是当之无愧的。

  重视关于人的德性,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的伦理思想体系,“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孔子特别高扬“仁”字,这个字在《论语》中大概出现了100多次。

克己复礼,孝悌为本,为人由己,注重个人修养。

而孔子本身就具备仁者情怀,凸现了敬天重民的民本进步思想。

这和《春秋》是一脉相承的。

马棚失火,孔子不问马,而问“伤人乎”?

开始关注人的地位价值问题。

这较之奴隶时代,匹马束丝即可换取5个奴隶是进步多了。

孔子极力主张君王要实行仁政德治,和为贵,提倡国君要有民本思想,坚持中庸忠恕之道,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怒斥苛政猛于虎。

《论语》记载:

“仲弓问仁。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又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仁、爱、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就是安身立命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立身立言,躬行实践,最有名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是孔子的一个最可贵的品格。

  孔子高高大大,据说是1.9米以上的长人。

形容他“温而厉,威而不猛。

恭而安”。

从《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常人喜怒哀乐的孔子。

如孔子是个十分喜好音乐,精通音律的大家。

在周游齐国时虽然未得到齐景公的重用,齐的政治礼制也令孔子失望。

但有幸听到了齐太师弹奏的舜时的音乐,醉心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孔子在卫国,在卫灵公的风流夫人南子的一再邀请下拜访了南子后,直率的弟子子路不高兴,甩脸色给孔子看,孔子有口说不清,急忙发誓赌咒:

如果做了不正经的事,天厌之!

天厌之!

对于厌恶之人和事,孔子也会骂人,甚至是打人。

有个叫原壤的老头,小时母亲办丧时不悲痛,甚至还唱歌。

老了不改恶习,不懂礼,孔子见到他时,坐没坐像,腿伸的很远,孔子厌恶极了,不但骂了他,甚至还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晚年他的最好学生颜渊和唯一的儿子孔鲤因病故去,白发人送黑发人。

孔子大哭“天丧予!

天丧予”。

学生伯牛大概得了传染病,孔子在窗外,紧紧拉着他的手,口中念念不舍……从《论语》的记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只会说教,离我们很远的圣人。

而是亲切自然,甚至是风趣幽默,具备普通人嬉笑怒骂的真性情,走下神坛的真实孔子。

他那超常的智慧,完美的品德,慈祥和蔼的仪态……,在《论语》中俯拾皆是。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我读了孔子的遗书,可以想见的到他为人的伟大。

……唯有孔子,他是布衣,传了十余世,学者都崇仰他。

……凡是研讨六经的人,都依孔子的话为最高的衡量标准,真可算是至圣了。

”在联合国三楼会议室就有用英语翻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纵观历史,对孔子的褒贬不一。

但是《论语》对后世的强大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都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成语和格言。

我们普通人当从古代先哲中汲取积极有用的精神财富,提升个人的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做一个有益于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论语读书笔记8

  说来也巧,6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刚好是李泽厚,标题是:

八十李泽厚,寂寞的先知。

  他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二十几岁即因与美学名家朱光潜论战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学术性的美学书籍居然在社会上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读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将这本500多页的书读完,非常、相当有成就感,毕竟是第一次全部读完这本书(也为自己汗颜,毕竟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读钱穆的《孔子传》,比起他的《论语新解》,这本书相对简单易读,而且呈现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较可爱。

  对《论语》的解读,几千年来从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灵鸡汤”式么?

比较出名的几大学派,有汉代董仲舒,宋明理学,现代儒学等等。

人家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论语》也是吧?

  的开头,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会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