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260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docx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

1、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C 。

A:

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

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

C:

与二者都有关           D:

与二者无关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D 是相同的。

A:

应力  B:

应变   C:

位移     D:

力学性质

3、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

力学性质  B:

外力     C:

变形       D:

位移

4、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C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

铸钢  B:

玻璃     C:

松木   D:

铸铁

5、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D 

  A:

构件不变形                B:

构件不破坏

C:

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

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6、外力包括:

 D 

  A:

集中力和均布力              B:

静载荷和动载荷

C:

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D:

载荷与支反力

7、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

内力与外力无关;

C:

内力的单位是N或KN;            D:

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8、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    D   有关。

A:

形状;     B:

大小;     C:

材料;   D:

位置

9、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夹角α=  A     。

A:

α=90O;   B:

α=45O;   C:

α=0O;     D:

α为任意角。

10、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B     。

 A:

有变形、无位移;              B:

有位移、无变形;

 C:

既有位移、又有变形;         D:

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11、等直杆在力P作用下:

 D 

A:

Na大     B:

Nb大     C:

Nc大      D:

一样大

12、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 C 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

截面左段  B:

截面右段  C:

左段或右段   D:

整个杆件

13、构件的强度是指 C  ,刚度是指 A ,稳定性是指 B  。

A:

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

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

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4、计算M-M面上的轴力  D      。

         

 A:

-5P     B:

-2P    C:

-7P   D:

-P

15、图示结构中,AB为钢材,BC为铝材,在P力作用下 C 。

A:

AB段轴力大        B:

BC段轴力大    C:

轴力一样大

16、关于轴向拉压杆件轴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拉压杆的内力只有轴力;     B:

轴力的作用线与杆轴重合;

 C:

轴力是沿杆轴作用的外力;    D:

轴力与杆的材料、横截面无关。

17、下列杆件中,发生轴向拉压的是 D 。

A:

a;       B:

b;      C:

c;      D:

d

18、图示中变截面杆,受力及横截面面积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

轴力相等,应力不等;     B:

轴力、应力均不等

C:

轴力不等,应力相等       D:

轴力、应力均相等

 

19、等直杆受力如图,横截面的面积为100平方毫米,则横截面MK上的正应力为:

 D 。

A:

-50Mpa   B:

-40MP    C:

-90Mpa    D:

+90MPa

20、拉杆的应力计算公式σ=N/A的应用条件是:

 B 。

A: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

外力的合力作用线必须沿杆件的轴线;

C: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D:

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杆;

21、轴向拉压细长杆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B:

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C:

1-1面、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D:

1-1面、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22、杆件的受力和截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σ1>σ2>σ3;    B:

σ2>σ3>σ1  

C:

σ3>σ1>σ2             D:

σ2>σ1>σ3

23、设m-m的面积为A,那么P/A代表 D 

A:

横截面上正应力;B:

斜截面上剪应力;

C:

斜截面上正应力;D:

斜截面上应力。

 

24、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的正应力为σ,则45度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 D 。

A:

σ/2、σ;    B:

均为σ;   C:

σ、σ/2;   D:

均为σ/2

25、轴向拉压杆,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D 。

A:

正应力为零、剪应力不为零;      B:

正应力不为零、剪应力为零;

C:

正应力、剪应力均不为零;       D: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26、     现有两种说法:

①弹性变形中,σ-ε一定是线性关系C

②弹塑性变形中,σ-ε一定是非线性关系;哪种说法正确?

 

A:

①对②错;      B:

①对②对;

C:

①错②对;      D:

①错②错;

27、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 D 变形。

A:

弹性;B:

非线性;C:

塑性;D:

弹塑性;

28、钢材经过冷作硬化以后, A 基本不变。

A:

弹性模量;B:

比例极限;C:

延伸率;  D:

断面收缩率;

29、钢材进入屈服阶段后,表面会沿  C  出现滑移线。

A:

横截面; B:

纵截面;C:

最大剪应力所在面;D:

最大正应力所在的面;

30、下图为某材料由受力到拉断的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该材料的变形过程无 D 。

A: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       B:

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C:

屈服阶段、强化阶段;       D:

屈服阶段、颈缩阶段。

 

31、关于铸铁正确的是 B 

A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B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高。

C抗剪能力比抗压能力高。

32、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σ=σs时,试件将D。

A:

完全失去承载能力B:

破断C:

发生局部颈缩现象;D:

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33、低碳钢材料试件在拉伸试验中,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个指标中     得到了提高。

A:

强度极限  B:

比例极限 C:

截面收缩率  D:

延伸率

  答案

       正确选择:

B

  答疑

34、低碳钢的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如断裂点的横坐标为ε,则ε A  。

A:

大于延伸率;B:

等于延伸率C:

小于延伸率D:

不能确定。

 

35、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通常以产生%的 B 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

A:

应变;         B:

残余应变;     C:

延伸率

36、现有钢、铸铁两种棒材,其直径相同。

从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合理选择方案是 A 。

A:

1杆为钢,2杆为铸铁;B:

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

两杆均为钢;D:

两杆均为铸铁;

 

37、均匀拉伸的板条表面上画两个正方形,如图所示。

受力后会成 C 形状。

A:

a正方形、b正方形;B:

a正方形、b菱形;

C:

a矩形、b菱形D:

a矩形、b正方形

38、受轴向拉伸的圆截面杆件的横截面上画两个圆,拉伸后会变成什么形状?

 A 

A:

a圆、b圆;B:

a圆、b椭圆; C:

a椭圆、b圆;D:

a椭圆、b椭圆;

39、低碳钢圆截面在拉伸破坏时,标距由100毫米变成130毫米。

直径由10毫米变为7毫米,则Poisson’sratio(泊松比)ε为:

 D 

A:

  μ=(10-7)/(130-100)=         B:

μ=ε’/ε==-1        C:

μ=|ε’/ε|=1            D:

以上答案都错。

40、钢材的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σp=200MPa,轴向线应变ε=,则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  C 。

A:

σ=Eε=300Mpa;    B:

σ>300Mpa;

C:

200Mpa<σ<300Mpa;   D:

σ<200Mpa

41、在板状试件表面贴两片应变片,在力P作用下ε1=-120×10-6,ε2=40×10-6,那么泊松比为:

C

A:

3;  B:

-3;    C:

1/3;  D:

-1/3  

42、拉杆由两种材料制成,横截面面积相等,承受轴向拉力P, B  。

A:

应力相等、变形相同;        B:

应力相等,变形不同;

C:

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

应力不同,变形不同

43、图示中的等直杆,AB=BC=CD=a,杆长为3a,材料的抗拉压刚度为EA。

杆中点横截面的铅垂位移为:

 C 。

A:

0 B:

2Pa/EA   C:

Pa/EA  D:

3Pa/EA

 

44、图示中,拉杆的外表面有一条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 。

 A:

平动;   B:

转到;     C:

不动      D:

平动加转动

45、空心圆轴受轴向拉伸时,受力在弹性范围内,它的 A  。

A:

内外径都减小;B:

外径减小,内径增大;C:

内外径都增大;D:

外径增大,内径减小。

46、图示中各杆件的材料相同、横截面A1=A2/2,杆件的长度均为L,载荷均为P。

C1与C2点在铅垂方向的位移分别为Δ1、Δ2。

那么有:

 B 

A:

Δ1=Δ2;     B:

Δ1>Δ2;     C:

Δ1<Δ2;

47、如图所示中,E1=E2,A1≠A2,那么1、2杆的A 相等。

 A:

轴力;B:

应力;  C:

伸长量;D:

线应变;

48、E1=E2=E3,A1=A2=A3,结构中 B 为零。

A:

1杆轴力为0;B:

2杆轴力为0;C:

C点水平位移为0;D:

C点铅垂位移为0

49、A1=A2=A3=A,弹性模量为:

E1、E2、E3。

1、2杆之间的夹角与2、3杆之间的夹角相等。

如果在力P作用下节点A沿铅垂方向向下移动,那么一定有:

C

 A:

E1=E2;       B:

E2=E3;    C:

E1=E3;    D:

E1=E2=E3;

50、压杆由钢管套在铝棒上,二者的抗拉压刚度EA相等,那么:

 A 。

A:

轴力相等,应力不等; B:

轴力不等,应力相等;C:

轴力、应力均相等; D:

轴力、应力均不等

51、桁架中各杆件的抗垃压刚度EA相等,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节点A B 。

A:

向右下方移动;   B:

沿铅垂方向移动;   C:

向左下方移动;   D:

不动;

52、一桁架受力如图,三杆的抗拉压刚度相等相同均为EA。

AD、CD与水平杆BD的夹角相等均为α且AD=CD=L。

问BD杆的轴力= A 。

A:

N=0       B:

N=P       C:

N>0       D:

N<0

53、图中三根杆的材料相同,1、2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3杆的横截面面积为3A,1杆长为L,2杆长为2L,3杆长为3L。

横梁为刚性。

力P作用在横梁的中点,三杆具有相同的  C 。

A:

轴力;     B:

正应力;     C:

伸长量;   D:

线应变;     

54、如图所示中的桁架,1、2为铝杆,3为铜杆。

现在欲使3杆的内力增加,正确的做法是:

 B  。

A:

增大1、2杆的横截面面积;   B:

减少1、2杆的横截面面积;

C:

将1、2杆改为钢杆;       D:

将3杆改为铝杆。

 

55、在静不定桁架中,温度均匀变化会:

 C 

A:

引起应力,不引起变形;        B:

引起变形,不引起应力;

C:

同时引起应力和变形;         D:

不引起应力和变形;

56、在拉压静定结构中,温度均匀变化会 B  。

A:

仅产生应力、不产生变形;       B:

仅产生变形、不产生应力;

C:

既不引起变形也不引起应力;      D:

既引起应力也产生变形。

57、直杆的两端固定,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杆 D 。

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轴向应变不为零;

B: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不为零;

C: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为零;

D: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为零、轴向应变为零

58、对于一个受拉力作用的等直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若总变形为0,则各个截面上的线应变也为0;

B:

若有温度变化,在杆内必产生温度应力;

C:

某截面上的线应变为0,该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为0;

59、在拉(压)杆的截面尺寸急剧变化处,其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

 C 。

A:

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与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B:

削弱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与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C:

削弱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与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D:

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与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60、 在轴、键、轮传动机构中,键埋入轴、轮的深度相等,若轮、键、轴三种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分别为:

[σbs1],[σbs2],[σbs3],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是   D    。

A:

[σbs1]>[σbs2]>[σbs3]     B:

[σbs1]<[σbs2]<[σbs3]

C:

[σbs2]>[σbs1]>[σbs3]     D:

[σbs1]=[σbs2]=[σbs3]

61、 在平板与螺栓之间加一垫片,可以提高 D 的强度。

A:

螺栓拉伸;B:

螺栓挤压;C:

螺栓的剪切;D:

平板的挤压;   

62、在冲床上将钢板冲出直径为d的圆孔,冲力F与 A 。

A:

与直径d成正比;      B:

与直径d2成正比;

C:

与直径d3成正比;      D:

与直径d的平方根成正比

63、方形销将两块等厚度的板连接在一起,上面的板中同时存在拉应力σ、剪应力τ、挤压应力σbs,比较其数值大小可得:

 D  

A:

拉应力σ最大;B:

剪应力τ最大;C:

挤压应力σbs最大;D:

σ=τ=σbs;

64、图示中接头,水平杆采用a×b的矩形截面,斜杆与水平杆的夹角为α,其挤压面的面积为:

 C 

A:

bh; B:

bhtanα   C:

bh/cosα D:

bh/(sinα·cosα)

65、厚度均为h的两块钢板用圆锥销连接,圆锥销在上端的直径为D,下端直径为d,则圆锥销受剪面积为  C   ;挤压面积为 D 。

A:

πD2/4;B:

πd2/4;C:

π[(D+d)/2]2/4;D:

h(3d+D)/4;

66、一联轴器,由分别分布在半径为R1和R2圆周上的8只直径相同的螺栓相连接,则内圈(R1)螺栓横截面上的剪应力τ1和外圈(R2)螺栓横截面上的剪应力τ2的比值为 C 。

A:

τ1/τ2=1/1          B:

τ1/τ2=R2/R1               C:

τ1/τ2=R1/R2           D:

τ1/τ2=R12/R22  

67、阶梯圆轴的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D   

A:

扭矩最大的截面;B:

直径最小的截面;C:

单位长度扭转角最大的截面; D:

不能确定

68、扭转剪应力计算公式τ=Mρ/IP适用于 D  :

   

 A:

任意截面;          B:

任意实心截面;

 C:

任意材料的圆截面;  D:

线弹性材料的圆截面。

69、剪应力互等定理是由 A 导出的。

A:

单元体的静力平衡; B:

几何关系 C:

物理关系;D:

强度条件;

70、当τ≥τp时,剪切虎克定律及剪应力互等定理 B 。

A:

虎克定律成立,互等定理不成立;B:

虎克定律不成立,互等定理成立;

C:

二者均成立;     D:

均不成立;

71、有一圆轴受扭后,出现沿轴线方向的裂纹,该轴为 C 材料。

 A:

钢;      B:

铸铁;        C:

木材;

72、低碳钢的扭转破坏的断面是:

 C  。

A:

横截面拉伸;      B:

45度螺旋面拉断;   C:

横截面剪断;      D:

45度斜面剪断;

73、铸铁扭转破坏的断面是:

 B  。

A:

横截面拉伸;      B:

45度螺旋面拉断;       C:

横截面剪断;      D:

45度斜面剪断;

74、对于受扭圆轴,有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BC 。

A:

最大剪应力只出现在横截面上;

B:

在横截面上和包含杆件轴线的纵向截面上均无正应力;

C:

圆轴内最大拉应力的值和最大剪应力的值相等。

75、空心圆轴,其内外径之比为a,扭转时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τ,这时横截面内边缘处的剪应力为 B 。

A:

τ      B:

aτ     C:

零    D:

(1-a4)τ

76、对于下列的两个剪应力计算公式:

①τ=T/2πR2t和②τ=Tρ/IP,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是 C 。

A:

①只适用于各种空心圆轴,②既适用于各种空心圆轴,也适用于实心圆轴;

B:

对于空心薄壁圆管①、②虽然形式不同,但描述的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完全相同的;

C:

①式仅利用平衡条件导出,②式曾利用平面假设和平衡条件;

D:

①、②两式均根据平面假设导出。

77、低碳钢圆轴扭转试验时表面上出现的滑移线与轴线的夹角为 B 。

A:

45度;  B:

0度和90度;  C:

小于45度;  D:

大于45度;

78、图示中的圆轴,在极限扭矩的作用下破坏开裂,试判断当轴的材料分别为低碳钢、铸铁、顺纹木时,圆轴的破坏面(裂纹)的方向及原因。

裂纹方向:

A:

纵向B:

横向C:

+45度角D:

-45度角。

破坏原因:

A:

纵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B:

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C:

σ+45D:

σ-45

正确选择:

低碳钢:

裂纹的方向B、破坏的原因B

     铸铁:

裂纹方向D、破坏原因D

顺纹木:

裂纹方向A、破坏原因A。

79、下列各图中的剪应力的分布正确的是 1,5  。

(扭矩的方向如图)

80、对钢制圆轴作扭转校核时发现强度和刚度均比规定的降低了20%,若安全系数不变,改用屈服极限提高了30%的钢材,则圆轴的  A 。

A:

强度足够、刚度不够;     B:

强度不够、刚度足够;

C:

强度、刚度均足够;      D:

强度、刚度均不够

81、圆轴扭转的变形为 B   。

A:

横截面沿半径方向伸长;  B:

横截面绕轴线偏转;

C:

横截面绕中性轴旋转;    D:

横截面沿半径方向缩短。

82、在__B__受力情况下,圆轴发生扭转变形。

A:

外力合力沿圆轴轴线方向;  B:

外力偶作用在垂直轴线的平面内;

C:

外力偶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D:

外力合力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83、在同一减速箱中,设高速轴的直径为d1、低速轴的直径为d2,材料相同,两轴的直径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C  。

A:

d1>d2  B:

d1=d2   C:

d1

无所谓

84、等截面的实心圆轴,当两端作用有Me的扭转力偶矩时开始屈服。

若将横截面的面积增大一倍(仍为圆形),该圆轴屈服时的扭转力偶矩是:

 B  。

A:

1.414Me     B:

2×1.414Me   C:

2Me  D:

4Me

85、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任意一点的剪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方向与该点的半径垂直,此结论是根据 B 推知的。

A: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平衡关系;   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

C:

物理关系;      D:

变形几何关系

86、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剪应力互等定理仅适应于纯剪切情况;

B:

已知A3钢的τs=120MPa,G=80Gpa,则由剪切虎克定律γs=τs/G=×10-3rad;

C:

传动轴的转速越高,对其横截面的扭矩越大;

D:

受扭杆件的扭矩,仅与杆件所受的外力偶有关,而与杆件的材料及横截面的形状、大小无关;

87、碳钢制成圆截面轴,如果θ≥[θ],为保证此轴的扭转刚度,采用措施 C 最有效。

A:

改用合金钢;B:

增加表面光洁度;C:

增加直径;D:

减少轴长;

88、轴的半径为R,长为L,剪变模量G,受扭后圆轴表面的纵向线倾角为α,则在线弹性小变形范围内τmax和单位长度扭转角θ分别为:

 B  

A:

τmax=Gα,θ=α/L B:

τmax=Gα,θ=α/R

C:

τmax=GαL/R,θ=α/L  D:

τmax=GαL/R,θ=α/R

89、单位长度扭转角与 A   无关。

A:

杆的长度;    B:

扭矩       C:

材料性质;    D:

截面几何性质

90、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相同扭矩的作用下,它们的最大剪应力之间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B   。

A:

最大剪应力相等,扭转角相等;       B:

最大剪应力相等,扭转角不等;

C:

最大剪应力不等,扭转角相等;       D:

最大剪应力不等,扭转角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