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435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docx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调整背景

2009年7月,受陵水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控规于2010年3月获批准实施。

(以下简称“10版控规”)

椰林湾滨海新区在“10版控规”的指导下正逐步实现规划蓝图,各项建设工作也稳步进行中。

2012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入驻陵水县黎安镇后,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准实施、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的建设、陵水县近期引入的“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落户于规划区等新的发展情况下,“10版控规”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情况。

1.2“10版控规”简介

1.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椰林滨海新区位于陵水县东部的珍珠海岸中部,东临南海,南抵黎安镇区,西至县级公路,北距陵水河入海口约500米。

规划范围总面积为670.65公顷,约合10060亩。

(详见附件一:

2010版《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位关系图)

1.2.2功能定位

依托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碧海、青山、沙滩、田园、溪流等热带原生态自然风光为景观主体,依据旅游市场发展分析及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发展趋势,椰林滨海新区最终将建成:

以旅游度假、时尚运动、休闲娱乐为主导功能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功能板块。

1.2.3发展规模

规划范围总面积为670.6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共计449.3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212.3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47左右。

规划期内规划总人口为3.3万人,其中旅游度假人口为22.75万人,管理服务人员0.35万人,当地居民0.2万人。

1.2.4规划结构

规划区的用地空间结构可概况为“一带、两轴、三组团”。

“一带”指热带海岸风光带;“两轴”指陵水滨海旅游干线两侧绿化长廊组成的区域旅游交通轴、规划区内部串联各个用地的主路与两侧度假设施构成的休闲生活轴线;“三组团”指热带滨海度假组团、时尚运动休闲组团、田园农庄休闲组团。

1.2.5主要建设内容

滨海一线主要建设星级酒店,产权式酒店及高端度假居住;滨海二线主要建设商业、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变电站、消防站等市政设施,以及中高端度假居住。

1.2.6公共设施规划

(1)酒店设施——在沿海地带,兴建极富特色的度假酒店5座,配套会议厅和宴会厅,以及餐饮、保健、商业、SPA、游泳池、多功能厅等设施。

(2)商业服务设施及后勤辅助设施——按服务半径规划区内布置商业娱乐休闲设施中心3个,包括规划区北部和中部的2个组团级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南部的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

主要集合特色街区、商铺、风味餐厅、酒吧街、小型中心广场、时尚生活中心等功能。

(3)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各个功能区中配置组团级的服务中心为居民及游客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内容具体包括中心绿地、会所、SPA中心、餐厅、儿童乐园、医疗保健室、体育健身场、商店、物业管理等设施。

(详见附件二:

“10版控规”用地规划图,附件三:

“10版控规”公共设施规划图,附件四:

“10版控规”部分规划图纸)

1.3相关规划解读

1.3.1《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

该规划于2012年开始编制,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

规划定位:

国家旅游文化先行区:

承担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先行先试任务、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型国际滨海新城。

总体空间结构:

可概括为“三心、六片区”,其中“三心”分别为商业艺术水镇中心、度假城市中心以及热带海滩商业中心;“六片区”包括度假城市区、活力山城、热带海滩、艺术复合水城、白鹭岛和景观廊道片区。

发展规模:

规划区总面积114.8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8.98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常住人口规模18万人,年接待游客容量超过1000万人次。

与“10版控规”的关系:

将对椰林湾片区产生辐射影响,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该总规协调区用地与“10版控规”部分范围重合,在规划管理和执行方面产生矛盾。

(详见附件五: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相关图纸)

1.3.2《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该规划于2012年开始编制,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

规划定位:

以“五色小镇,七彩长街”为特色,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热带风情市镇,成为试验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规模:

用地面积264.57公顷,安置14700余人、4700千余户,每户居民提供一套占地175平米,建筑面积252平米的独户住宅,并按每人10平米的标准配套建商业服务业用房。

设施配置:

1所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1座二级医院、1处市民综合服务中心、15万平米社区商业。

与“10版控规”的关系:

该修规约144公顷用地位于“10版控规”范围内,与“10版控规”的用地性质、路网、指标等方面不符;将对椰林湾片区的发展定位产生影响,在规划管理和执行方面产生矛盾。

(详见附件六: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关图纸)

1.3.3《陵水椰子岛景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该规划于2010年开始编制,2011年获批准实施。

规划性质——具有生态景观保护、旅游度假、休闲运动、生态居住四大功能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集合海景、河景、山景价值独特的区域,一个充满活力、放松舒展、贴近自然,融入当地的度假、居住、娱乐、体验、休闲之地。

发展规模——规划范围总面积为126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共计459.12公顷;规划总人口为2.22万人,其中包括当地村民6000人、居住人口1.42万人,酒店接待人数800人、服务人员1200人。

规划结构——规划空间结构依托“陵水河、椰子岛、入海口、沙坝、田园、椰林、丘陵”等自然空间环境资源,形成“一心、一带、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其中一心为田园、椰子岛、入海口是规划区的景观核心;一带为陵水河风光带;五区为围绕景观核心的不同主题的功能分区,即南岸滨河新区、大溪岭度假山庄区、体育休闲度假区、田园农庄区、椰子岛生态保护区。

与“10版控规”的关系:

该控规与椰林湾滨海新区北部接壤,联系陵水县城与滨海片区的旅游道路将对椰林湾片区的道路建设产生影响。

此外,为了高效集约利用资源,椰子岛北片区的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基础设施的辐射范围扩充至椰林湾片区。

(详见附件七:

《陵水椰子岛景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图纸)

 

第二章现状建设情况

2.1土地出让情况

在“10版控规”的指导下,县国土局已将规划区东南面滨海一线的用地使用权分别出让给合景泰富公司及鑫荣公司,土地面积共96.73公顷(其中合景泰富公司取得62.88公顷用地,鑫荣公司取得33.85公顷用地),用地性质分别为酒店、一类居住及二类居住用地。

(详见附件八:

陵水椰林湾滨海新区土地出让情况)

2.2用地建设情况

目前规划区内已经开工的项目为合景泰富的汀蓝海岸一期,其中住宅部分已经开始销售。

一期项目总占地面积800亩,呈“长方形”沿海岸线分布,进深约400米,总建筑面积317000㎡,整体容积率0.6,绿地率58%,社区内部配有超五星级酒店和两个会所。

(详见附件九:

“汀蓝海岸”项目建设现状)

位于规划区内的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被纳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范围之内,风情小镇依据“风情小镇模式,旅游生活并举,宜居宜业公平”的创新安置模式已经开始全面动工建设。

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场地平整,同时部分样板安置房已建设完成。

(详见附件十:

“黎安风情小镇”项目建设现状)

2.3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规划区内部的道路系统尚未开始建设;市政管网尚未开始铺设;近期计划开始建设110kv变电站,但变电站的选址位于滨海一线的中部,而“10版控规”中规划的110kv变电站位于规划区的西南角,即紧挨黎安港的东高岭山脚下,因此,110kv变电站确定的位置已与“10版控规”有较大出入。

(详见附件十一:

市政设施建设现状)

2.4现状建设情况总结

“10版控规”获批至今,椰林湾片区的建设正稳步推进,总结其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设用地的出让速度较为稳定,基本保证出让一块建设一块,随着旅游区的逐步完善,政府也能享受土地持续增值带来的收益。

(2)陵水作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美的海岸线及气候已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椰林湾片区现状正在建设的项目(汀蓝海岸)也是高起点、高标准的。

(3)椰林湾片区采用政府一级开发的模式,基础配套设施由政府负责建设,由于外部进入规划区的主要道路尚未建设完成等原因,因此规划区内部的主要道路尚未开始建设,由此也导致相应的给水、污水、雨水、电信等管网无法铺设。

但是受到先行试验区进驻陵水黎安镇的影响,目前椰林湾片区的建设速度已不能满足现在快速的发展形势。

 

第三章论证分析

3.1调整原由

3.1.1《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与“10版控规”出现规划范围部分重合现象,使规划实施和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产生矛盾

海南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3月决定设立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2011年11月将陵水黎安片区确定为试验区起步区。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于2012年开始编制,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

该总体规划与椰林湾滨海新区“10版控规”出现规划范围部分重合现象,导致“10版控规”在用地布局以及功能定位等方面有所变动,“10版控规”已不能全面指导该片区的建设管理。

为支持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落地,管委会首先组织安排试验区内居民的迁并安居工作,2012年编制完成先行试验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且同年获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批准实施,该规划提出了“风情小镇模式,旅游生活并举,宜居宜业公平”的创新安置模式。

根据试验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黎安风情小镇安置项目作为先期启动项目。

黎安风情小镇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分为安置住宅、公益公建和配套及开发公建三个部分。

安置住宅部分:

安置住宅分为五个区,总用地面积117.37公顷,总居住建筑面积约119.42万平方米,安置住宅约4700户。

公益公建部分:

海南黎安风情小镇公益建筑包括三个6班幼儿园、一个36班小学、一个18班中学、以及敬老院、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

配套公建和开发公建部分:

配套公建包括综合市场、购物广场、临街商业、市场、超市、魅力山街、购物街区、村落文化区、购物中心、美食城、购物休闲城、游客接待中心、活力水街,总用地面积约17.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8900平方米。

开发公建包括酒店、休闲广场、购物mall、海景酒店,主要是服务外来旅游人群,其中海景酒店作为后期开发,本次方案暂不涉及。

总用地面积11.24公顷,总建筑面积127800平方米。

黎安风情小镇项目位于“10版控规”范围南侧,总占地面积264.57公顷,其中位于“10版”控规范围内有144公顷用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已经于2012年通过试验区管委会的审批,项目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已经把黎安风情小镇纳入规划范围之内,而黎安风情小镇的大部分用地又位于“10版控规”范围内,所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规划编制与“10版控规”出现诸多矛盾,如规划范围的重叠、用地布局的调整、道路交通的变动等,这将为规划实施与规划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不可调节的矛盾。

因此,受《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影响,椰林湾片区需从规划范围、空间布局、用地性质、道路交通、道路断面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多方面进行重新调整与规划,力求达到规划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详见附件十二:

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项目区位)

3.1.2满足新项目的建设需要

为了更加充分利用椰林湾滨海新区的优质滨海景观资源及充实规划内项目的多样性,陵水县近期引入了阳光凯迪集团旗下的海南金太阳投资有限公司,并确定该公司的“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落户于椰林湾滨海新区范围内,同时位于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范围内的卓杰村将进行新农村建设改造。

2013年7月,陵水县政府召开《研究协调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并按程序推动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湾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

(1)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

规划目标——以禅修佛学为文化基底,结合场地环境、景观要素、“禅宗静养”的佛学理念,复原自然聚落状态,把地域文化与观音文化高度融合,打造滨海至腹地的特色观音文化功能板块,建设文化特征明显、精神动力充足的基地,塑造集禅道养生、禅学传播、禅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禅修文化园区。

规划定位——以山岭、密林、田园、溪流、海景为特色景观资源;以“悟禅、识禅、观禅、修禅、入禅、客禅”为主要功能;以禅修养生、禅道传播为发展理念,打造一个“以佛解惑、以禅修心”的禅文化主题社区。

项目特色——园区功能集禅道养生、禅学传播、禅文化体验为一体,以白玉观音殿为核心,禅学博物馆、禅道养生文化馆、禅堂、禅舍为主要内容,结合东高岭山水相依的优质环境,实现自然与观音文化意境的高度融合。

同时在园区内打造一台以弘扬观音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地黎苗族艺术文化的大型智能实景演出,让游客享受一次身、心、灵的禅修旅程。

发展策略——以禅文化为依托,创建禅学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禅学博物馆、禅学会馆、禅学养生文化馆等多种平台,成为禅文化的重要交流传播基地;以禅学养生文化为宗旨,结合优质的场地环境,打造“养生、养心、养性、养德”的禅修度假中心,体味大海的宽阔、大山的坚实、细水的柔情、人性的本能;通过当地黎苗族艺术文化与观音文化的高度融合,借助“莲花佛国”的吉祥象征等文化特征,与陵水东高人情文化形成呼应,建设一个“一花一草皆禅意”的观音文化园;将东高岭山脉体系、椰林湾海景体系、热带田洋景观体系及沟谷水潭水系进行有机梳理,形成山、水、田、园、人和谐相融的禅修景观场所,利用这种明确的主题性景观吸引海内外游客。

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形成的“养生、养心、养性、养德”的禅修度假中心将为椰林湾滨海新区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这种特色旅游文化首先可以提升椰林湾滨海新区的旅游品质,改善该区域旅游要素简单化的局面;其次由这种特色文化支撑的旅游区域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竞争力,与其他旅游区形成差异化发展,突显椰林湾旅游文化特色;此外,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将激活滨海腹地的旅游资源,延伸滨海旅游资源的影响深度,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滨海一线作为旅游资源的规划建设模式。

(2)卓杰村新农村建设

位于项目范围内的卓杰村包括卓舍、东排、后头、东喜四个自然村,村庄总人口约为3800人,总户数约865户。

村民以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及农业耕作为主,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

村庄布局呈典型的海南自然村落模式,大部分为一至二层砖式住宅,以二、三类建筑为主,存在空间布局较为散乱、内部路网密布无序、建筑间距过小、卫生环境较差等问题。

村庄以居住建筑为主,存在建筑质量一般、建筑风格不协调等问题。

村庄内部缺少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缺乏公共活动绿地,生活景观及环境质量低下等问题。

为了改变卓杰村落后的村庄面貌,使其与滨海旅游区优美的景观环境融为一体;为了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可持续的经济收入,使村民能享受滨海旅游区开发带来的效益。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卓杰村拟与企业合作开发现有村庄建设用地,村庄提供土地,企业承担搬迁费用和开发资金,在解决原有村民生活居住及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剩余土地进行开发。

同时政府向农村让利,政府零收益,所获收益全部由卓杰村与企业按一定比例分配。

在新建设的卓杰新社区中,为每户居民提供一栋独立式住宅,面积标准不超过海南省《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规定,同时,新社区内配套建设风情商业街、村办公楼、活动中心、医疗所、养老院、幼儿园等项目。

同时,通过为村民提供各种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在酒店业、餐饮等服务行业中解决部分人就业;引导村民发展一些作坊式旅游工艺品加工业及旅游服务业,让原有村民融入滨海区旅游业;未被开发成建设用地的农业用地,可适度发展观光型生态农业,并为旅游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以此解决部分原居民的就业问题。

改造后的卓杰村将由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转变为一产、三产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改造后的卓杰村将是一个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具有浓郁度假居住氛围的滨海新乡村;改造后的卓杰村将保证村民的稳定就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稳定。

“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91.4公顷,其中143.4公顷用地位于“10版控规”范围内,在“10版控规”中该用地为用于建设高尔夫球场的体育绿地,与项目建设内容及功能布局存在一定冲突,同时该项目248公顷用地位于“10版控规”范围外,因此,为了满足新项目的落地,需要局部调整“10版控规”的规划范围、用地功能等内容。

(详见附件十三:

陵水县领导组织召开《研究协调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附件十四:

“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用地与“10版控规”关系图,详见附件十五:

卓杰村建设现状)

3.1.3完善及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需要

“10版控规”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1个区域服务中心和2个片区组团中心。

其中区域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小学、医疗救助站、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储蓄所、其他大型服务设施等;片区组团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有SPA中心、餐厅、儿童乐园、医疗保健室、体育健身场、商店、物业管理等设施,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椰林滨海新区内度假居住的人群。

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项目占用了“10版控规”中1个区域服务中心和1个片区组团中心用地。

虽然黎安风情小镇项目也配置了三个6班幼儿园、一个36班小学、一个18班中学、敬老院、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但是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先行试验区的安置区人群,服务范围并不包括周边的椰林湾片区,因而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辐射整个椰林湾片区的公共设施。

因此,根据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品质及内容的要求下,需要对“10版控规”进行调整。

(详见附件十六: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对比图)

3.1.4落实和推进市政基础建设的需要

规划区内110KV变电站的选址位置与“10版控规”确定位置不同,将导致电力廊道、开闭所等相关设施的调整。

(详见附件十七:

110KV变电站选址变化)

“10版控规”中的道路规划设计在考虑道路系统性、通畅性的前提下将道路断面形式设计为五种断面形式,即A-A断面(道路红线22米)、B-B断面(道路红线12米)、C-C断面(道路红线18米)、D-D断面(道路红线24米)、E-E断面(道路红线24米)。

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项目依据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的整体设计思路对道路系统及断面进行了新的设计,将道路断面设计分为33米和27米两种道路级别。

所以,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项目的市政设施建设与“10版控规”中的道路规划设计出现道路断面形式不统一、道路中心线路有误差等问题。

(详见附件十八:

道路规划设计对比图)

因此,为了推进椰林湾滨海新区市政基础设施的顺利、有序建设,需要对“10版控规”进行调整。

3.2影响评估

3.2.1用地情况

(1)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陵水县东部,东临南海,南抵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西至东高岭山脚,北至陵水河入海口以南500米。

本次调整拟将原规划范围往西面延伸,减少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项目用地范围,原规划范围面积由670.65公顷调整至774.35公顷,新增用地面积为103.7公顷。

(详见附件十九:

陵水椰林湾滨海新区调整规划范围示意图)

新增后规划用地现状主要由商品林地、水田、村庄建设用地、园地及其他用地等用地类型构成。

商品林地主要以木麻黄为主,分布于规划区的西部,共195.81公顷;园地主要以芒果、槟榔为主,分布于东高岭山脚区域,占地面积177.86公顷;水田包括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主要分布于规划区北部,共147.5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位于规划区北侧边界处,共51.77公顷。

规划范围调整后各类用地面积比较

序号

代码

用地性质

原规划范围用地面积(公顷)

新规划范围用地面积(公顷)

增加用地面积(公顷)

1

E1

水域

63.77

64.48

0.71

2

E2

林地

184.28

195.81

6.14

3

E2

园地

175.86

177.86

2.00

4

E2

草地

15.24

21.38

3.74

5

E2

墓地

71.1

57.59

——

6

E2

水田

89.32

147.55

51.21

7

E3

空闲地

39.25

40.09

0.84

8

H14

村庄建设用地

12.71

51.77

39.06

9

H22

公路用地

19.12

17.82

——

10

 

总用地

670.65

774.35

103.70

规划范围调整后,与“10版控规”相比,新规划范围的现状用地增量较大用地类型主要为村庄建设用地、林地及水田这三类,其他现状用地类型增幅较小。

从整体上看新增规划用地较为用地完整,用地比较适宜建设,对周边区域和原规划区的建设影响不大。

(详见附件二十:

陵水椰林湾滨海新区调整范围后的用地现状图)

(2)地形地貌

“10版控规”中规划区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大,场地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高程基本在在2.5米—28米之间。

调整规划范围后,增加了西侧东高岭山脚区域的用地,该新增用地地势较为起伏,最高点高程在210米。

“10版控规”中的坡度变化基本属于10°以下,新增建设用地坡度大部分在10°—25°之间,可以适度进行建设。

规划范围调整后的地形地貌变化主要体现在西部的东高岭山脚部分,打破了“10版控规”中地势平坦的单调乏味,调整之后的地形地貌有了起伏有致的韵律变化,丰富了规划区的用地类型及景观构造。

同时拉近海洋与山体间的距离,丰富视觉审美。

(详见附件二十一:

陵水椰林湾滨海新区调整范围后的现状地形分析图—高程、附件二十二:

陵水椰林湾滨海新区调整范围后的现状地形分析图—坡度)

(3)景观要素

“10版控规”的规划区内主要依托热带滨海景观、田园景观等元素。

规划范围调整后的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即拥有热带山谷景观、山体景观、海滨景观、热带田园景观、特色村落景观等多种类型,兼并靠海靠山的两大优势,突破山海景观的独立性,形成山海间的景观廊道,为创造独特的山海景观、丰富的立体景观、多样的生物景观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详见附件二十三:

陵水椰林湾滨海新区调整范围后的景观资源分析图)

3.2.2发展定位

“10版控规”发展定位:

以旅游度假、时尚运动、休闲娱乐为主导功能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功能板块。

新增项目“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定位:

以“悟禅、识禅、观禅、修禅、入禅、客禅”为主要功能;以禅修养生、禅道传播为发展理念,打造陵水滨海禅文化体验高地。

因此,调整后椰林湾片区的发展定位将取消时尚运动(高尔夫)这项,增加禅修文化及风情社区等特色,调整后的滨海旅游片区旅游文化特色更为鲜明。

3.2.3建设内容

滨海一线酒店及高端度假居住的建设内容基本不变。

滨海二线原建设内容包括中高端度假居住、商业和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变电站、消防站等,调整为高端度假居住、风情社区、商业、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变电站等。

新增项目“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建设内容包括禅学博物馆、禅学养生文化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