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744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及解析

真题是指导我们备考的方向

2016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真题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一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对于原油储罐,当罐内原油发生燃烧时,不会产生()

A.闪燃

B.热波

C.蒸发燃烧

D.阴燃

【答案】D

【解析】P4可燃液体有闪燃现象,而原油可发生沸溢、喷溅。

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

2.汽油闪点低,易挥发,流动性好,存有汽油的储罐受热不会产生()现象

A.蒸汽燃烧及爆炸

B.容器爆炸

C.泄露产生流淌火

D.沸溢和喷溅

【答案】D

【解析】P4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燃烧时,沸腾的水蒸气带着燃烧的油向空中飞溅,这种现象称为扬沸(沸溢和喷溅)。

3.根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102,建筑材料及制品性能等级标识GB8624B1(B-S1,d0,t1)中,t1表示()等级

A.烟气毒性

B.燃烧滴落物/颗粒

C.产烟特性

D.燃烧持续时间

【答案】A

【解析】GB8624B1(B-S1,d0,t1),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级,产烟特性等级为s1,燃烧滴落物/为例等级为d0级,烟气毒性等级t1级。

参见教材P56。

4.下列关于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试件失去承载能力,则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和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B.如果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则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不符合要求

C.如果试件的隔热性被破坏,则自动认为试件的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D.A类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应以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作为判定条件

【答案】C

【解析】P57考查耐火极限的概念。

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

其中,支持能力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垮塌的能力;耐火完整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耐火隔热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规范: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T9978.1-200812.2.1隔热性和完整性对应承载能力

如果试件的“承载能力”已不符合要求,则将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和“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12.2.2隔热性对应完整性如果试件的“完整性”已不符合要求,则将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不符合要求。

A类防火门又称为完全隔热防火门,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同时满足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耐火等级分别为0.5h(丙级)、1.0h(乙级)、1.5h(甲级)和2.0h、3.0h。

5.某独立建造且建筑面积为260㎡的甲类单层厂房,其耐火等级最低可采用()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GB50016-20143.2.1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故答案为C。

6.某机械加工厂所在地区的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频率风向为西北风,在厂区内新建一座总储量15t的电石仓库。

该电石仓库的下列选址中符合防火要求的是()

A.生产区内的西南角,靠近需要电石的戊类厂房附近地势比较低的位置

B.辅助生产区内的东南角,地势比较低的位置

C.储存区内的东北角,地势比较高的位置

D.生产区内的东北角,靠近需要电石的戊类厂房附近地势比较低的位置

【答案】C

【解析】P62考查建筑选址,电石属于甲类,乙炔站等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因此应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整个储存区布置在加工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即西南侧,因此电石储存仓库应布置在储存区的东北角。

7.某多层砖木结构古建筑,砖墙承重,四坡木结构屋顶,其东侧与一座多层的平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办公楼(外墙上没有凸出结构)相邻。

该办公楼相邻侧外墙与该古建筑东侧的基础、外墙面、檐口和屋脊的最低水平距离分别是11.0m,12m,10.0m和14m。

该办公楼与该古建筑的防火间距应认定为()

A.10.0

B.11.0

C.12

D.14

【答案】A

【解析】P63考查防火间距的计算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构建,则应从其凸出部分的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

8.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下列可燃气体,可燃烧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连接方式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泄放可能携带液滴的可燃气体应接至火炬系统

B.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入储罐或其他容器

C.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的可燃气体应经冷却后接至放空设施

D.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

【答案】A

【解析】P3795.5.4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入储罐或其他容器,泵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宜接至泵的入口管道、塔或其他容器;

2).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

3).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应经冷却后接至放空设施;

4).泄放可能携带液滴的可燃气体应经分液罐后接至火炬系统。

9.某储存汽油、轻石脑油的储蓄罐,采用内浮顶罐,储罐上所设置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5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min。

A.25

B.30

C.40

D.45

【答案】B

【解析】P2544.4.2钢制单盘式、双盘式与敞口隔舱式内浮顶储罐的泡沫堰板设置、单个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及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与连续供给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泡沫堰板与罐壁的距离不应小于0.55m,其高度不应小于0.5m;

2)单个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不应大于24m;

3)非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m2);

4)水溶性液体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4.2.2条第3款规定的1.5倍;

5)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10.下列关于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中,不属于减轻性技术措施的是()

A.设置防爆墙

B.设置泄压面积

C.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D.采用合理的平面布置

【答案】C

【解析】P113考查防爆措施。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

构件首先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压力而不倒塌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

尽量减小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

11.下列关于汽车加油加气站的消防设施设置和灭火器材配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气机应配置手提干粉灭火器

B.合建站中地上LPG设施应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C.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3块、沙子2m³

D.合建站中地上LPG储罐总容积不大于60m³可不设置消防给水

【答案】C

【解析】P416-417考查汽车加油加气站灭火器材配置。

A正确,每两台配不少于两具4kg手提干粉;B正确,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应设消防给水系统;C错误,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³;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不少于2块、沙子2m³。

加油加气合建站应按同级别的加油站配置灭火毯和沙子D正确

12.某二级耐火等级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旅馆,建筑高度为23.2m。

“一”字形疏散内走道的东、西两端外墙上均设置采光、通风窗,在走道的两端各设置了一座疏散楼梯间,其中一座紧靠东侧外墙,另一座与西侧外墙有一定距离。

建筑在该走道西侧尽端的房间门与最近一座疏散楼梯间入口门的允许最大直线距离为()

A.15

B.20

C.22

D.27.5

【答案】D

【解析】P91考查疏散距离,22*1.25=27.5

其他建筑

单、多层

40

35

25

22

20

15

高层

40

-

-

20

-

-

注:

当建筑的外廊敞开时,其通风排烟、采光、降温等方面情况较好,对安全疏散有力;建筑内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性能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疏散距离。

当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增加25%。

13.下列关于室外消火栓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室外消火栓应集中布置在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且不小于2个

B.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C.地下民用建筑应在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离出入口不宜小于5m,不宜大于40m

D.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

【答案】A

【解析】P178考查室外消火栓布置。

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毋不宜少于2个。

14.关于建筑防火分类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卡拉OK厅各厅室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墙面和1.5m的不燃性楼板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B.柴油发电机房内的储油间(柴油储量为0.8mm3)。

采用防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C.高层住宅建筑下部设置的商业服务网点,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医院病房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答案】B

【解析】P70-72考查建筑平面布置

A正确,2.0墙,1.0楼板

B错误,3.00h的防火隔墙

C错误,高层住宅应为3.0h防火墙,2h不燃性楼板,

D正确,2.0墙

15.下列灭火器中,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为化学抑制作用的是()

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答案】D

【解析】P265

P231,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其次是冷却

P249,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隔氧窒息、辐射热阻隔、吸热冷却

P265,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

化学抑制、隔离、冷却与室息

16.某大型钢铁企业设置了预制干粉灭火装置。

下列关于该装置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4s

B.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8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C.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8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4s

D.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

【答案】D

【解析】P271

17.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雨淋系统与预作用系统均应采用开式洒水喷头

B.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的配水管道应设置快速排气阀

C.雨淋系统应能有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并启动雨淋系统

D.预作用系统应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并转换为湿式系统

【答案】A

【解析】P187-190考查自动灭火系统的原理。

A错误,预作用系统采用的是闭式喷头

18.下列火灾中,可以采用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扑救的是()

A.硝化纤维、硝酸钠火灾

B.精密仪器火灾

C.钾,钠,镁火灾

D.联胺火灾

【答案】B

【解析】P236考查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19.某火力发电厂输煤栈桥输送皮带总长405m,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时,该输煤栈桥最多可划分为()段分段进行保护

A.5

B.4

C.6

D.7

【答案】B

【解析】GB50219-2014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3.1.6输送机皮带的保护面积应按上行皮带的上表面面积确定;长距离的皮带宜实施分段保护,但每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20.某大型城市综合体中的变配电间、计算机主机房、通讯设备间等场所内设置了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下列关于该系统组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集流管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B.选择阀的公称直径应和与其对应的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的公称直径相同

C.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D.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必须采用不锈钢管

【答案】D

【解析】P246管道应采用符合《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的规定,并应进行内外表面镀锌防腐处理。

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他抗腐蚀的材料。

挠性连接的软管必须能承受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并宜采用不锈钢软管。

21.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首层层高为6.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

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层设置

B.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m2/人计算确定

C.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D.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负担的避难人数乘以0.2m2/人计算确定

【答案】C

【解析】P100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5人/m2计算。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22.下列关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且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建筑高度为23.8m的住宅建筑,采用B2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B.建筑高度为4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h

C.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h

D.建筑高度为23.8m的办公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答案】A

【解析】P152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2)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除上述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

23.某汽车加油站2个单罐容积为30m3的汽油罐,1个单罐容积为50m3柴油罐。

该加油站的等级是()

A.一级

B.二级

C.四级

D.三级

【答案】D

【解析】P404

级别

油罐容积/m³

总容积

单罐容积

一级

150<V≤210

V≤50

二级

90<V≤150

V≤50

三级

V≤90

汽油罐V≤30,柴油罐V≤50

注: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总容积

24.在对可燃纤维织物加工车间配置灭火器时,除水基型灭火器外,下列灭火器中,应选择的是()。

A.轻水泡沫灭火器

B.卤代烷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

【答案】A

【解析】P356。

A类火灾适用的灭火器:

水基型(水雾、泡沫)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25.下列关于建筑供暖系统防火防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过程中散发二氧化碳气体的厂房,冬季采用热风供暖,回风经净化除尘在加热后配部分新风送入送风系统

B.甲醇合成厂房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90℃

C.面粉加工厂的碾磨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最高温度为82.5℃

D.铝合金汽车轮胎毂的抛光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80℃

【答案】B

【解析】P127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相当于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26.在有结构梁突出的顶棚上设置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m时,可忽略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A.2

B.3

C.4

D.1

【答案】D

【解析】P289在有梁的顶棚t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剧器时,应符合下列列规定:

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mm~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F、附录G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数量。

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第6.2.2条第4款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7.下列关于储罐区和工艺装置区室外消火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液体储罐区的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提外,距离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入该罐可使用的消火栓数量

B.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艺装置区,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60m

C.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且宽带大于120m的工艺装置区,宜在该工艺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D.液化烃储罐区的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防护墙外,距离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可计入该罐可使用的消火栓数量

【答案】D

【解析】P178对于工艺装置区,或储罐区,应沿装置周围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宜大于60m,如装置宽度大于120m,宜在工艺装置区内的道路边增改消火栓,消火栓栓口直径宜为150mm。

对于甲、乙、丙类液体或液化气体储罐区,消火栓应改在防火堤外,且距储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储罐区可使用的数量内。

28.洁净厂房内洁净室和疏散走道的顶棚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

A.0.25h和1.0h

B.0.4h和1.0h

C.0.5h和0.5h

D.1.0h和0.5h

【答案】B

【解析】P450洁净室的顶棚和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顶棚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4h,疏散走道顶棚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29.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下列关于地铁车站排烟风机耐高温性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上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0.5h

B.地下车站公共区,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5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h

C.区间隧道,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5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h

D.高架车站公共区,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h

【答案】D

【解析】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

28.4.13区间隧道事故、排烟风机、地下车站公共区和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5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h;烟气流经的风阀及消声器等辅助设备应与风机耐高温等级相同。

28.4.14地面及高架车站公共区和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有效工作0.5h,烟气流经的风阀及消声器等辅助设备应与风机耐高温等级相同。

30.下列关于水喷雾灭火系统水雾喷头选型和设置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扑救电气火灾应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

B.室内散发粉尘的场所设置的水雾喷头应带防尘帽

C.保护可燃气体储罐时,水雾喷头距离保护储罐外壁不应大于0.7m

D.保护油浸式变压器时,水雾喷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

【答案】D

【解析】P211-212保护对象为油浸式变压器时,水雾喷头应布置在变压器周围,不宜布置在变压器顶部;保护变压器顶部的水雾不应直接喷向高压套管;变压器的储油柜、冷却器、集油坑均应设水雾喷头进行保护;水雾喷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应满足水雾锥相交的要求。

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时,水雾喷头宜布置在保护对象周围,其与保护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7m。

31.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应采用专用线路连接。

A.区域显示器

B.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

C.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D.火灾警报器

【答案】C

【解析】P292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设在消防控制室内,并应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设置要求。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等消防设备之间,应采用专用线路连接。

32.某建筑面积为2000㎡的展厅,层高为7m,设置了格栅吊顶,吊顶距离楼地面6m,镂空面积与吊顶的总面积之比为10%。

该展厅内感烟火灾探测器应设置的位置是()。

A.吊顶上方

B.吊顶上方和下方

C.吊顶下方

D.根据实际实验结果确定

【答案】C

【解析】P290

1)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

2)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大于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

3)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15%~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

4)探测器设置在吊顶上方且火警确认灯无法观察到时,应在吊顶下方设置火警确认灯。

5)地铁站台等有活塞风影响的场所,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30%~70%时,探测器宜同时设置在吊顶上方和下方。

33.某建筑高度为128m的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要配备总数为1600点的联动控制模块,故应至少选择()台消防联动控制器或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A.1

B.3

C.2

D.4

【答案】C

【解析】P286任意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