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796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docx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

煤气作业

题库

 

1、判断题

第2章煤气基本知识

1.人工煤气一般可分为五种:

即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油制气。

[]

A:

正确B:

不正确

2.压力的单位表示方法如下:

(1)单位面积上所受力表示:

mmH2O

(2)水柱表示:

mmHg(3)汞柱表示:

kg/cm2。

[]

A:

正确B:

不正确

3.煤气中具有腐蚀性的成份主要有H2S、CO2、O2等,这些气体只有在有水时才具有腐蚀性。

[]

A:

正确B:

不正确

4.天然气一般可分为四种:

即气田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煤矿矿井气。

[]

A:

正确B:

不正确

5.固体燃料干馏煤气是利用铁合金炉、转炉、高炉等对煤进行干馏所获得的气体。

[]

A:

正确B:

不正确

6.高炉和转炉煤气都是冶金工厂冶炼时的副产品,高炉煤气热值760Kcal/Nm3。

[]

A:

正确B:

不正确

7.千卡(Kcal)和千焦(KJ)的换算关系为:

1KJ=4.1868kcal。

[]

A:

正确B:

不正确

8.燃料在燃烧中,实际空气量应大于理论空气量.其比值称空气过剩系数。

[]

A:

正确B:

不正确

9.Pa、MPa及KPa三者的关系为:

lMPa=1000kPa=106Pa[]

A:

正确B:

不正确

10.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力[]

A:

正确B:

不正确

11.常用的温度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F)和开氏温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12.燃气比重是煤气重度与同状态下占氮气重度的比值。

[]

A:

正确B:

不正确

13.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是空气的1.5一2倍,易积聚在低洼处和通风不良处,达到爆炸极限浓度,遇火花即爆炸。

[]

A:

正确B:

不正确

14.燃气热值有高低之分,其差值是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和凝结热。

[]

A:

正确B:

不正确

15.燃气是由可燃气体组成的。

[]

A:

正确B:

不正确

16.天然气中加一定量的四氢噻酚,目的是增加其热值。

[]

A:

正确B:

不正确

17.绝对温度=摄氏温度+华氏温度[]

A:

正确B:

不正确

18.当工业炉内或管道内的压力高于外界的压力时称负压。

[]

A:

正确B:

不正确

19.燃气中的可燃成份含量越高,发热量越高,烟气生成量越小。

[]

A:

正确B:

不正确

20.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重,一旦泄漏,容易在地面积聚。

[]

A:

正确B:

不正确

21.CNG是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

[]

A:

正确B:

不正确

22.50年代以前,煤气普遍采用煤加工生产,因此习惯上把这类混合性可燃气体称为煤气。

[]

A:

正确B:

不正确

23.四川天然气中CH4含量一般在80%,乙烷、丙烷和丁烷含量约为15%,热值

41900KJ/Nm3。

[]

A:

正确B:

不正确

24.天然气既是制取合成氨、炭黑、乙炔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气,又是优质的燃料气,是理想的城市气源。

[]

A:

正确B:

不正确

25.油制气可分为重油蓄热热裂解气和重油蓄热催化裂解气两种。

[]

A:

正确B:

不正确

26.液态石油气的发热值比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发热值高。

[]

A:

正确B:

不正确

27.表示燃气中各成分的方法有重量法、容积法、摩尔法和绝对表示法等。

工厂煤气一般用摩尔法表示。

[]

A:

正确B:

不正确

28.我国气体浓度的绝对表示法:

卫生标准采用mg/m3,国外标准采用ppm浓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29.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的存在,有一种类似DDT的臭味,可以凭借这种气味判断设备是否漏气。

[]

A:

正确B:

不正确

30.液化石油气与氧气混合后,其自燃点、闪点、着火温度和着火浓度高,燃烧速度慢。

[]

A:

正确B:

不正确

31.液化石油气的爆炸范围在1.5~9%,爆炸速度约为2000~3000m/s。

[]

A:

正确B:

不正确

32.液化石油气特性对安全使用的要求:

(1)严防泄漏;

(2)杜绝火种;(3)严禁过量超装。

[]

A:

正确B:

不正确

33.低热值是指单位体积煤气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冷却到零度时的水所放出的热量。

[]

A:

正确B:

不正确

34.在同等的燃烧条件下,空燃比越高,则实际燃烧温度越低。

[]

A:

正确B:

不正确

35.气体燃料的组成可以用所含各单一气体的重量百分数来表示。

[]

A:

正确B:

不正确

36.焦炉煤气燃烧后,在燃烧产物中含有少量的CO,这种燃烧方式属完全燃烧。

[]

A:

正确B:

不正确

37.燃烧速度取决于煤气与空气的混合及混合后的可燃气体的加热升温速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38.净化后的天然气是没有毒性的。

[]

A:

正确B:

不正确

39.以当地的大气压作为测量起点测出来的数值称为绝对压力。

[]

A:

正确B:

不正确

40.硫化氢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

[]

A:

正确B:

不正确

第3章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及维护检修等危险有害性及其安全技术

1.高炉既是冶炼生铁的设备,又是煤气发生的设备。

[]

A:

正确B:

不正确

2.高炉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为35~72%之间。

[]

A:

正确B:

不正确

3.转炉的烟气采用燃烧法回收。

[]

A:

正确B:

不正确

4.转炉煤气为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其热值在7800KJ/Nm3左右。

[]

A:

正确B:

不正确

5.合格的LDG经三通切换阀到烟囱进行燃烧放散。

[]

A:

正确B:

不正确

6.转炉煤气是冶金工厂炼钢时的副产品,主要成份是H2和O2。

[]

A:

正确B:

不正确

7.高炉炼铁时所需热量的60-80%来自焦炭的燃烧。

[]

A:

正确B:

不正确

8.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中的减压阀和TRT是并联的。

[]

A:

正确B:

不正确

9.从焦炉出来没有经过处理的荒煤气是无色的。

[]

A:

正确B:

不正确

10.天然气的净化任务是除去天然气中的凝析油、水、硫及杂质,以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

[]

A:

正确B:

不正确

11.焦炉煤气燃烧时,由于H2量含高,火焰透明,提高了火焰的辐射能力。

[]

A:

正确B:

不正确

12.煤气混合站和加压站的配置方式有三种:

先混合后加压,先加压后混合,单独混合或单独加压三种。

[]

A:

正确B:

不正确

13.煤气混合站的安全事项之一是混合后的煤气压力必须大于任一煤气支管压力,否则会使煤气用户热值降低影响生产。

[]

A:

正确B:

不正确

14.煤气加压机站房及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A:

正确B:

不正确

15.天然气调压站的任务是调压、保障安全、计量、加臭。

[]

A:

正确B:

不正确

16.当燃气管道的计算压力等于或大于1kg/cm2时应做强度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严密性试验。

[]

A:

正确B:

不正确

17.为了满足不同的燃气用户对压力、热值的需要,而设立加压站和混台站。

[]

A:

正确B:

不正确

18.天然气管道上绝缘接头的作用是将管线与调压站绝缘隔离,保护其不受电化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

A:

正确B:

不正确

19.安全放散阀是一种安全装置,当控制点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即释放一定量的气体,确保下游用户、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

A:

正确B:

不正确

20.石油气从气态转变成液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

[]

A:

正确B:

不正确

21.煤气管网分为枝干型管网、辐射型管网、环型管网及双管型管网。

[]

A:

正确B:

不正确

22.为降低煤气对管道的腐蚀,必须减少煤气中的冷凝水。

[]

A:

正确B:

不正确

23.煤气柜按其密封方式可分为湿式和干式两大类。

[]

A:

正确B:

不正确

24.干式煤气柜的密封方式是:

曼型柜为干油密封,威金斯型柜为稀油密封,可隆型柜为橡胶密封。

[]

A:

正确B:

不正确

25.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设备必须严格控制充装质量,一般以装满为止,不留空间。

[]

A:

正确B:

不正确

26.煤气柜的作用是:

生产和用户煤气量的平衡,合理使用企业内部的副产煤气,稳定管网压力,改善用户的热工制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27.湿式煤气柜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年限长,维护工作量小。

[]

A:

正确B:

不正确

28.煤气管道隔断装置的基本要求是:

安全可靠、操作灵活、便于控制、维修方便、避免干扰、经久耐用。

[]

A:

正确B:

不正确

29.隔断装置中属可靠切断的有:

插板阀、盲扳、NK水封阀。

[]

A:

正确B:

不正确

30.回火是指混合气体的流速比火焰速度快时,火焰回到烧嘴中去。

[]

A:

正确B:

不正确

31.盲板适用于煤气设备检修或扩建延伸的部位,当设备停止或人进入容器内检修时可使用盲板。

[]

A:

正确B:

不正确

32.决定煤气与空气在烧嘴内混合速度的快慢因素有:

燃烧速度、燃烧温度和火焰的性质。

[]

A:

正确B:

不正确

33.燃烧装置的安全要求有:

安装低压报警装置、管道末端设放散管、煤气管道上装逆止阀或自动隔断阀,空气管道上设泄爆膜。

[]

A:

正确B:

不正确

34.放散管是释放气体的装置。

煤气设备上的放散装置通常分为事故放散管、吹刷煤气放散管及过剩煤气放散管。

[]

A:

正确B:

不正确

35.过剩煤气放散管的作用是超容量时的一种自动放散装置。

[]

A:

正确B:

不正确

36.吹刷煤气放散管可在特殊情况下作为调节煤气流量和稳定管网压力的一种手段。

[]

A:

正确B:

不正确

37.排水器的作用是排除煤气管道和设备内的冷凝物。

[]

A:

正确B:

不正确

38.排水器应安装在管道末端,设备的最高点,阀门的前、后。

[]

A:

正确B:

不正确

39.补偿器的作用是冷胀热缩。

[]

A:

正确B:

不正确

40.影响管道的线性膨胀和收缩的因素是环境气温和介质温度。

一般情况下煤气管道的最高温度来源于环境温度的提高,最低温度起因于介质温度的下降。

[]

A:

正确B:

不正确

41.补偿器一般分为:

方型补偿器,填料型补偿器,鼓型补偿器,波型补偿器。

[]

A:

正确B:

不正确

42.人孔的作用是管道或设备停运检修时,供作业人员出入的孔及通风口。

[]

A:

正确B:

不正确

43.直径大于1000mm煤气管道上的人孔直径为500mm。

[]

A:

正确B:

不正确

44.管道或设备停送煤气时,通常采用直接置换法、烟气置换法、惰性气体置换法、蒸汽置换法及空气置换法。

[]

A:

正确B:

不正确

45.送气操作是将设备或管道内的混合气体用N2置换出去,确保安全。

[]

A:

正确B:

不正确

46.送气时用N2将设备管道内的残余气体置换干净,测定空气中O2含量小于1%是为了确保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

[]

A:

正确B:

不正确

47.当管道或设备内送完煤气时,必须在末端进行点火试验,连续三次点火完全燃烧为合格。

[]

A:

正确B:

不正确

48.要使管道或设备停气操作达到安全要求必须做到:

可靠切断气源、C0浓度不大于24ppm及O2含量必须大于18%。

[]

A:

正确B:

不正确

49.用V型水封阀切断煤气是安全的,可以不必堵盲板。

[]

A:

正确B:

不正确

50.管道停气前用户没有将烧嘴阀门关闭,如果直接切断气源来熄火,会导致回火爆炸。

[]

A:

正确B:

不正确

51.维护煤气管网的基本内容是防火、防漏、防冻、防腐蚀、防超载、防失效等六防。

[]

A:

正确B:

不正确

52.在煤气区域内进行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做好一切自我防范安全措施。

[]

A:

正确B:

不正确

53.凡带煤气抽堵盲板、更换流量孔板等的危险作业,不宜在雷雨天进行。

[]

A:

正确B:

不正确

54.单独使用NK阀、密闭蝶阀、眼镜阀是可靠的切断装置。

[]

A:

正确B:

不正确

55.当CO浓度在40~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大于60分钟。

[]

A:

正确B:

不正确

56.禁止在不流通的煤气管道或设备上动火,如需动火,必须在末端做爆发试验,合格后才能动火。

[]

A:

正确B:

不正确

57.顶开装置安装在抽堵板的法兰两侧同一水平上,以便用千斤顶撑开两片法兰,为抽堵盲板提供条件。

[]

A:

正确B:

不正确

58.堵盲板前,应在盲板两侧及法兰上涂黄油,其目的是防止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着火。

[]

A:

正确B:

不正确

59.戴呼吸器进行带煤气作业时,当呼吸器发生故障时必须摘下面罩,不然会引发窒息而死亡。

[]

A:

正确B:

不正确

60.水封阀必须装在隔断装置之后,当隔断装置与水封阀并用时才能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

[]

A:

正确B:

不正确

61.当管道和设备送煤气时,空气中O2含量必须大于1%。

[]

A:

正确B:

不正确

62.当设备或管道停送煤气时,可用N2置换,N2压力越高,置换速度越快。

[]

A:

正确B:

不正确

63.管道停煤气时,要求CO浓度>24ppm和O2含量<1%。

[]

A:

正确B:

不正确

 

第4章煤气的检测

1.对有害气体的监测是预防燃气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

A:

正确B:

不正确

2.气体检测仪应有检测器和报警器两部份组成。

[]

A:

正确B:

不正确

3.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有检测器、指示器和报警器三部分组成。

[]

A:

正确B:

不正确

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是下限为零,上限大于或等于爆炸下限。

[]

A:

正确B:

不正确

5.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是下限为零,上限大于3倍的最高允许浓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6.氧气检测报警仪用于高氧检测,检测范围下限为零,上限大于25%(体积百分浓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7.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有便携式和固定式两大类。

[]

A:

正确B:

不正确

8.CO检测报警仪用来测定煤气中CO浓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9.氧气检测报警仪是用来检测有限空间范围内空气中O2的含置。

[]

A:

正确B:

不正确

10.传感器的作用:

是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即将煤气、氧气等浓度的变化转换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量。

[]

A:

正确B:

不正确

11.安全检测仪器由传感器、检测元件、放大器、信号处理及报警部分组成。

[]

A:

正确B:

不正确

12.煤气爆发试验筒是用来取煤气样作点火试验用。

[]

A:

正确B:

不正确

13.取煤气样作爆发试验的作业人员可凭实践经验,不戴呼吸器取样。

[]

A:

正确B:

不正确

第6章突发煤气作业事故应急处理

1.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悉本岗位的煤气生产工艺,了解煤气所有的特性,掌握煤气基础知识,。

防止煤气事故的发生是有保障的。

[]

A:

正确B:

不正确

2.N2与CO都是窒息性气体。

[]

A:

正确B:

不正确

3.窒息可分为单纯性窒息、血液性窒息和细胞性窒息。

[]

A:

正确B:

不正确

4.煤气中CO是剧毒性窒息毒物。

煤气中的CO含量越高,毒性就越太。

[]

A:

正确B:

不正确

5.CO引起的窒息是属于单纯性窒息。

[]

A:

正确B:

不正确

6.煤气中毒与煤气设备泄漏有关,与燃烧后的废气无关。

[]

A:

正确B:

不正确

7.对于有煤气设备的厂房,为防止灰尘侵蚀,应将门窗关闭。

[]

A:

正确B:

不正确

8.发现煤气泄漏,如无人来抢修,只要在泄漏点周围拉红、白安全绳就安全了。

[]

A:

正确B:

不正确

9.属煤气区域的厂房和地下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

A:

正确B:

不正确

10.当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组织抢修,如不能及时抢修,要在泄漏点周围拉红、白安全绳,悬挂“此处煤气泄漏、注意安全”的警示牌,防止他人误入。

[]

A:

正确B:

不正确

11.当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先救人,后打电话给救护中心。

[]

A:

正确B:

不正确

12.CO是剧毒窒息性毒物,通过破坏人体的供氧过程,引起种种缺氧的病理状态。

[]

A:

正确B:

不正确

13.凡能阻断呼吸过程中的任一环节,从而造成机体缺氧的物质,均可称之为“窒息性毒物”。

[]

A:

正确B:

不正确

14.正常空气中O2含量为20.96%,当O2含量低于17%时可发生心跳加快,呼吸量增加;低于10%时,可引起昏迷,失去行动能力,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

A:

正确B:

不正确

15.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光气、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

[]

A:

正确B:

不正确

16.CO与人体血液中的Hb的结合率比02与Hb的结台率快3600倍,而分解率慢270倍。

[]

A:

正确B:

不正确

17.轻度C0中毒症状为:

全身软弱无力,双腿沉重麻术不能迈步,意识淡漠无欲。

想离开危险区域,已力不从心,不能自救。

[]

A:

正确B:

不正确

18.人工呼吸的作用是:

用人工的方法来替代肺脏的自主呼吸活动,使空气有节率地进入肺脏,以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CO2,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

A:

正确B:

不正确

19.体外心脏挤压时胸骨应下陷3—4cm左右,充分压迫心脏,使心脏血液搏出,每分钟需按压70~80次,不少于60次。

[]

A:

正确B:

不正确

20.一般在3个绝对大气压下吸下纯氧,CO排出比常压下吸氧快2~2.5倍,比常压下吸入空气快7倍。

[]

A:

正确B:

不正确

21.造成煤气中群的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

A:

正确B:

不正确

22.防止煤气从设备中泄漏出来的措施有:

新的设备在送煤气前要求严密性试验合格,检修后的设备要充压;进行肥皂水捉漏合格;平时强化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

A:

正确B:

不正确

23.在煤气区域内工作,如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症状应考虑有煤气泄漏的可能。

[]

A:

正确B:

不正确

24.当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在没有呼吸器的情况下,可采用憋气的方法,或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法,进入煤气泄漏处抢救患者。

[]

A:

正确B:

不正确

25.在煤气区域内或煤气设备附近休息、逗留,容易发生中毒事故。

[]

A:

正确B:

不正确

26.判断煤气中毒程度的方法有:

采用看、听、摸、刺激四种手法,并检查心音、血色、瞳孔、知觉、呼吸、脉搏六大部位。

[]

A:

正确B:

不正确

27.心肺复苏是指对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循环呼吸突然停止、意识丧失这一急症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急救措施。

[]

A:

正确B:

不正确

28.现场一旦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A:

正确B:

不正确

29.现场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A:

正确B:

不正确

30.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人工的方法维持心肺的呼吸循环功能,以保持脑部的血液供应进而挽救生命的。

[]

A:

正确B:

不正确

31.当现场发现有人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送医院,以免延误抢救。

[]

A:

正确B:

不正确

32.目前现场心肺复苏除颤的最好方法,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

[]

A:

正确B:

不正确

33.在现场为了准确判断病人的意识,必须用力摇动病人的身体,并且大声喊叫。

[]

A:

正确B:

不正确

34.在抢救现场必须先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

A:

正确B:

不正确

35.在抢救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前,如发现病人脸朝下俯卧,必须及时把病人的脸侧向右面,以防止气道受阻。

[]

A:

正确B:

不正确

36.病人一旦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张力完全消失,舌肌松驰,舌根下坠.阻塞气道,所以在人工呼吸前必须先打开气道。

[]

A:

正确B:

不正确

37.打开气道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头后仰,一般来说头越后仰,效果越好。

[]

A:

正确B:

不正确

38.判断病人的呼吸情况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手指感觉气流来判断有否呼吸。

[]

A:

正确B:

不正确

39.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捏鼻”“包嘴”,其目的在于防止吹入的气体逸出,影响效果。

[]

A:

正确B:

不正确

40.为了提高效率,进行人工呼吸吹气前,应该深吸一口气再吹气。

[]

A:

正确B:

不正确

41.人工呼吸吹气时,每次吹气2口,每口气持续1秒,2口气之间需停5~6秒。

[]

A:

正确B:

不正确

42.用触摸颈动脉搏动来判断有否心跳时,最好两边颈动脉一起摸,这样效果好。

[]

A:

正确B:

不正确

43.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应同时进行。

[]

A:

正确B:

不正确

44.胸外按压时,两手的十指相扣,下面手掌的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压迫肋骨,避免肋骨骨折。

[]

A:

正确B:

不正确

45.胸外按压的按压区是指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这一部位。

[]

A:

正确B:

不正确

46.如果在现场,10秒钟内不能判断有否颈动脉搏动,可以直接进行胸外按压,以免延误抢救。

[]

A:

正确B:

不正确

47.煤气的燃烧属于封闭燃烧。

[]

A:

正确B:

不正确

48.燃烧具有三个特征:

即化学反应、发热和发光。

[]

A:

正确B:

不正确

49.燃烧条件:

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

A:

正确B:

不正确

50.燃烧的充分条件: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一定的氧含量及一定的着火能量。

[]

A:

正确B:

不正确

51.煤气的燃烧过程基本上包括煤气与氧气的混合,混合后的着火和加热,完成燃烧链的反应。

[]

A:

正确B:

不正确

5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可以燃烧或爆炸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比例,且因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

A:

正确B:

不正确

53.燃气着火必须具备的条件:

与空气混合的同时保证不断供应充足的氧气,并有足够引起可燃物着火的火源(即温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54.为了防止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必须禁止在煤气区域内或煤气设备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一切火源。

[]

A:

正确B:

不正确

55.动火点40米内有煤气泄漏,是引起煤气着火事故的原因之一。

[]

A:

正确B:

不正确

56.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包括混合、加热和着火,完成燃烧化学反应。

[]

A:

正确B:

不正确

57.煤气的燃烧速度与管径有关,管径越大,火焰传播速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

A:

正确B:

不正确

58.当煤气设备或管道着火时,可采用向容器内通入大量的N2或蒸汽来灭火。

[]

A:

正确B:

不正确

59.处理煤气着火事故的同时,一定要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

A:

正确B:

不正确

60.煤气设备内发生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有煤气,二是有火种。

[]

A:

正确B:

不正确

61.理论燃烧温度应大于实际燃烧温度。

[]

A:

正确B:

不正确

62.混合气体的混合成份接近极限条件时,火焰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1.2~6米/分钟,当超过此极限时,混合气体便不会燃烧。

[]

A:

正确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