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故事24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8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4孝故事24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孝故事24孝.docx

《24孝故事24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孝故事24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4孝故事24孝.docx

24孝故事24孝

[24孝故事]24孝

24孝一:

以孝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1、以孝为话题的作文

什么是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母亲也经常对我讲一句话“不求成才,只求成人。

”孝是做人的根本。

父母养育我们半辈子,只求我们孝顺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难道这点要求我们都做不到吗?

我国古代人就十分孝顺。

比如三字经中的黄香,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十分悲伤。

可母亲已经活不过来了,于是,他决定把对母亲的思念以及爱全部都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天的天气十分冷,晚上睡觉时,黄香就先躺在父亲的被中,等被窝热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窝里。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

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

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

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就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长辈最大的孝顺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尽量让父母少操心,平时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就像上个星期天(母亲节)的时候,我就等母亲吃完饭,抢着洗了所有的碗筷后,给母亲捶了捶背。

我在母亲后面一下一下,十分认真地捶着,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后背有一些驼了,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平日里不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还要做好多家务活,于是我捶的更加认真了,并在心中暗暗许诺:

我以后要更加孝敬母亲。

当然不只是对自己的家人,对所有的长辈都应该如此。

如在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在校外,我们也要孝敬长辈,我每个星期最少和爷爷、奶奶通一次电话,因为太远,要不然我每天都会去看他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

可见,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良好品德,那就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顺长辈吧!

孝顺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很多,过去人说的忠孝难两全,实际忠是最大的孝,对我们小学生来讲,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

孝顺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

那就让我们从我做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吧!

2、以孝为话题的作文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

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

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

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

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

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

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

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

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

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

“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

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

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

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

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

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

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

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

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3、以孝为话题的作文

最近看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深有感触。

她那惊人的见解,独到的分析,精辟的语言无不令我折服。

但是,最主要的是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孝”的分量。

她笔下的那个学子,在家境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之时,坚持要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卖某。

试想,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去爱谁?

还有那个父母重病在床,自己断然离去的游子,连最起码的孝心或说亲情都没有,那么他空有一身皮囊,对家庭,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

可想想自己,对父母又尽了些什么孝呢。

自己与他们的行为虽然有着极大的差别,但从“孝”的角度来说,又何尝不一样呢。

连父母的生日没有得到自己的礼物,更不必说父亲节,母亲节了。

当父母伤心之时,也没有点安慰。

相信像我一样的人还很多。

看着父母对待爷爷,与自己对待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高考即将来临,在这仅剩的一年多,平时还和他们吵吵架,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的不孝,是多么的可怜啊。

也许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只有这一年多了,也许我应该好好的珍惜这段时光。

可是从容尽孝我该怎么办呢。

一处豪宅,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是一桌山珍海味,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

我能给他们这些吗,我给得起吗?

或许,我能给他们一朵野草,一朵小花。

会如毕淑敏所说,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孝,多么美丽的字眼。

古有二十四孝的佳话,今天,殷武勇在新婚蜜月期,三次割下全部头皮救父。

可是,许多人自作主张,为了美丽,把自己的耳朵穿洞带上耳饰,在自己的身上刻上文身,这是对父母的大不敬,也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尽一下孝吧。

我也会在心中默念:

孝心无价。

4、以孝为话题的作文

爱的指引,带我们众里寻你;孝的承诺,暖和了你我的心。

一段怀念一点忧伤,一点违心一笑一段分手往事,狂妄的病魔无清地撕咬着人姓,痛楚祢茫,时时牵绊着几十个天真的儿童。

人们都说孝心会打动天和地,无知的我以为止增笑耳,千里寻你让我看见了人姓中的那一束光辉,那深深的源于内心的震撼。

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这次颁奖的主人公。

他们用单纯、仁慈的孝行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清,关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们有何言对他们品头论足?

只不过是“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的一种全新的担当,无论我们如何的领会,不变的让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完满的诠氏缢溢于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们在如今的生活中也做不到这些惊天动地的事,无非是在早上向他们困恭敬敬得道声早安,无他耳。

我们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通知我们自己,选择孝敬,不要让祢雾遮住双眼,让污垢蒙蔽心灵,为老人,为自己,捧一颗清纯、孝敬之心。

一颗清纯的,圣洁的心。

有人治疗老人,千金散尽;有人奉养老人,不惜重金。

有人信仰“百善孝为先”;有人遵守“一闯孝义生死关”。

有人选择善待老人,有人选择回绝赡老。

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是几个精彩的片段,而是灵魂的洗濯。

24孝二:

以孝为话题的作文范文8篇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

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

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吗?

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吗?

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吗?

没有。

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

其实,这些人想错了,万万全全想错了。

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它两代人心与心的沟通。

现在,父母都还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顾,反而还需要父母花心思去关心子女。

倘如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在有力气动了,你是否这时又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去说他们给你带来了累赘呢?

或许还会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在马路上于不顾。

其实呀,这些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们是残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

我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我们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

我们现在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向父母尽一分孝心呢?

也许是一处毫宅,也许是一片转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尺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一万机的金钱,也许是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

孝,是捎纵即使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

谁言存草心,报的三春辉,让我们永远记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无价的。

“孝”,是什么?

孝是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事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爱的结晶,都是一个爱的驿站,都是一个爱的集合。

从襁褓到青春少年的岁月旅途上,父母的挚爱和哺育,老师的关爱和教诲,同学伙伴的帮助和鼓励,社会的倾注与关怀,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爱所包围和滋润着,无时无刻不被爱所拥抱和温暖着。

我们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无时不闪烁着爱丽璀璨而温馨的光芒,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对这一切深深感恩吗?

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他们用纯洁的父爱和母爱,为我们遮风避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和温暖的成长原野;我们要感恩社会,是一次次陌生而热情的帮助给予我们一缕缕温暖,是一个个陌生而真诚的微笑给予我们挑战生活的信心。

试问,是谁赐给我们生命?

是父母;是谁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

是父母;是谁在困难时刻伸出双手?

是父母;是谁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还是父母;是谁用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启蒙着我们?

没错,又是父母!

父母的爱像朝阳的光辉,沐浴着我们;父母的爱像春天里的雨水,滋润着我们;父母的爱又像那枝叶茂密的大树,保护着我们。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

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丝皱纹,父母的头上多了一丝银发。

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你是否跟他们说过一句慰问的话语,让他们在你的温暖下好起来?

在父母遇到困难时,你是否向他们伸出援手,把他们从困难的深坑里拉出来?

在父母遭到别人唾骂的时候,你是否站出来,为他们解围,使他们能感到自己能有这么一个好女儿(儿子)而感到骄傲?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所谓的“孝”,就是孝敬父母,孝敬老师,孝敬长辈。

假如你连孝都没有,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又何能谈上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真诚的感恩孝顺,让我们从真正感悟爱的真谛开始吧!

真诚的感恩孝顺,让我们从生活中真正品味到的爱和温暖开始吧!

真诚的感恩孝顺,让我们从心灵最深处的爱与善良开始吧!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百善孝为先。

孝,是做人的标准,是做人的本分,是一个成功的人必备的品德。

孟子曾说过: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涌泉跃鲤》通过写孝敬婆婆,来表达孝的宗旨,感人心脾。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在当今生活中,孝,成了我们共同学习的高尚品德。

《礼记》中记载: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是天经地义的,可又有谁真正去实现孝了呢?

在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只有我们的父母。

如果我们是一条小鱼,父母就是河水;如果我们是是一只小鸟,父母就是一片蓝天;如果我们是一棵小草,父母就是一片土地。

”父母就是生命的源泉,父母的爱也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孝又是什么呢?

孝的含义在汉传统里以“敬”为前提,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是“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

所以本质是“顺从”《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也就是说,父母有错要指出,但是要照顾父母的心情,和颜悦色地指出。

有人说:

儿女学习成绩优秀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

其实,孝,还包括德。

一个人如果不孝,他就不会有德。

就算学历再高,地位再高,又会有谁会把祖国母亲交给他呢?

一个不懂德,不会孝的人,用什么去回报祖国,怎么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怎么成为祖国的接班人,不是应该成孝两全吗?

就算我们不能把孝演绎的无比精彩,我们也要尽力把它演绎,让先辈们知道,炎黄子孙绝不是只会“成”不会“孝”的。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孝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做到的。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故事。

相信小黄香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

小黄香九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父亲的身上。

天冷了,他就给父亲暖被窝,等父亲的被窝暖热了再回到自己冰冷的被窝里;天热了,他给父亲扇凉席、驱蚊子,让父亲睡个安稳觉,自己却热得满头大汗。

当读完了小黄香的故事后,我的内心在深深地沉思:

以往都是爸爸妈妈在照顾我们,我们在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可是我们却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事。

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这些古人一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

有一次,爸爸去工厂里上班,一直到了晚上六点半还没有回来,等得我心中焦急万分。

于是,我吃好晚饭,就飞似的地跑到楼下,向前探着身子焦急地注视着前方。

这时,天空阴了下来,好像是要下雨了,开始爸爸还是没有回来,我的内心更加焦急起来。

终于,爸爸那疲惫的身影在雨中出现了。

等爸爸进了居民楼后,我连忙帮他把沉重的工具、文件提上去,还扶着爸爸上楼,爸爸见了,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

等爸爸进屋,换好了衣服躺在床上休息时,我又给他拿来了滚烫的热水袋,帮他放在脚下垫好。

爸爸看了,脸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

突然,我听到了爸爸的肚子在“咕咕”叫,我猜想,肯定是在外面劳累了一天,肚子饿了。

于是,我又去给爸爸拿了几个巧克力派。

爸爸吃着巧克力派,幸福地笑了。

这时,我又发现,爸爸一只手在拿着派吃,另一只手却在不停地揉背。

于是,我又卷起袖管,帮爸爸锤起背来。

我给爸爸捶背时锤得恰到好处,可是我自己却腰酸得很。

爸爸见了,忍不住了,激动地对我说:

“儿子,你太懂事了,爸爸自己来,你别累着了。

”我笑着说:

“这有什么,比起你每天在外辛苦地劳动,这算不了什么。

”爸爸听了,紧紧抱住了我,抱得那么紧,那么紧。

父母的爱是无疆的,父母的爱远远比山高,比海深。

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育我们,在我们的身上花费了许多的精力,所以我们也要学会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同学们,在父母老了以后,请不要嫌弃他们,烦他们,请你们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吧!

“琴键黑白分明像你,凝望这个世界的眼睛。

”爱的指引,带我们众里寻你。

孝的承诺,温暖你我的心。

接下来,让我们伴随这余音绕梁的歌声,随同那真诚恳切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向最美孝心少年致敬!

那一声声爽朗的笑声引导着我们来走进吴林香。

她,那般坚强的女孩,时时用她那迷人的微笑,伴随着患有癌症的母亲,全身瘫痪的外婆,右手残疾的外公和乳臭未干的弟弟。

造化弄人,这个仅仅十二岁的女孩接受着人生的考验,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这都是天意,既然让我来到你的身边,我就要服侍你一辈子。

”她,就算是再苦、再累,也从没有在家人面前抱怨,只是报以微笑,默默地一人去承受这样的压力。

命运那样苛刻,病魔无情的撕咬着她,妈妈的病情一再加重,简直被折磨得生不如死。

终于,在那黑色的下午,她,永远的离开了世界,离开了那破碎的家庭,离开了懂事孝顺的小林香。

妈妈去世后,不畏艰难的她仍旧保持那灿烂的微笑,她坚信,自己的努力、坚强和微笑,远在天堂的妈妈一定会看到的。

看到这里,她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把我这颗无知的心打动了,震撼了我的灵魂深处。

包含着敬佩,包含着感动,包含着羞愧的泪珠划过脸庞,悄无声息的滚落下来。

想想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已经不足为奇,可是,我们有想过怎样来回报她们吗?

眼泪,是暂时的,感动,也只停留在心底。

怎样能让自己所有收获?

怎样才能真正地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质?

首先我们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应该体现先孝行。

或许,命运没有让我们去经历太多的磨难,去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珍贵,去付出惊天动地的孝道。

但是我们可以从小做起,去孝敬我们的父母!

也许,孝顺是寒冬中的一杯咖啡,沁人心脾;也许,孝顺是困境中的一个微笑,醉人心底;也许,孝顺是夏阳下的一杯香茶,幽香淡雅;也许,孝顺是一曲牧歌,悠扬甜美;也许,孝顺是一首诗,名垂青史。

不管怎样,让我们来进一步的学习他们得孝敬长辈、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阳光向上的品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求成才,只求成人”而孝道是做人的根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最美孝心少年,带给我们的并非精彩的片段,而是心灵的洗涤。

古语说的好:

“百善孝为先”。

“孝”向来是我们最注重的品德。

失去了孝,就好比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

还记得2022-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孟佩杰吗?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永恒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死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啊,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退病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纸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熬药按摩、换洗床单。

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

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饰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是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

”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

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捏腿30分钟。

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给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青春,总要加上无奈两个字。

我们乖过、疯过、哭过、笑过。

把幸福与痛苦扯远点,一切都那么好,没有任何的做作,无论怎么度过,只要自己选择自己不后悔就还好。

冰凉的追逐、残留的执念,我们发泄过后,不要忘记亲人一直都还在自己身后。

他们爱你,却一直默默的,不被在意的付出。

我们还没有回报他们呢,谁都还不起亲情,再没有回报爱你的亲人之前,谁都没有资格决定自己,换句话说,不能任自己性子就主宰自己。

仍然做为孩子的我们,必须谨记:

亲人,特别是爱你的亲人都还在身边的感觉,不要等以后,树欲静风而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要等失去,这世上根本没有后悔药。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

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

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

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

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

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

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

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

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

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

“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

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

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

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

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

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

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