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924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docx

弹道计算大作业之欧阳道创编

弹道计算大作业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

一、初始条件和要求

1.1初始条件

已知给定的初始条件如下:

表1初始条件

名称

符号

给定值

单位

参考面积

1.7

m2

展弦比

0.86

/

效率因子

0.9

/

质量

115

kg

重力加速度

通过模型计算可得

m/s2

零升阻力系数

0.02

/rad

密度

通过模型计算可得

kg/m3

1.2仿真要求

请使用Simulink或Buildfly完成以下仿真任务:

(1)请完成该导弹的无控飞行弹道仿真;

(2)请完成该导弹的平衡滑翔方案飞行弹道仿真;

(3)请完成该导弹的最大升阻比滑翔飞行弹道仿真;

二、模型的建立

2.1升力和阻力模型

已知展弦比为

的飞行器的升力线斜率为:

根据飞行力学相关知识,飞行器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为:

其中,升力线斜率由

(1)式可得;

为效率系数:

由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得到导弹的升力和阻力为:

2.2大气和重力加速度模型

在计算过程中,大气密度采用如下模型:

其中,

为海平面的大气密度;

重力加速度采用如下模型:

其中,

为地球半径;

为飞行器距离地面的高度。

2.3无控飞行

假设导弹的运动始终在铅垂平面,根据飞行力学知识,得到导弹无控飞行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为:

在上述模型中,假设俯仰角

为0。

2.4平衡滑翔

所谓的“平衡”可以理解为垂直于速度方向受力平衡,即

因此得到平衡滑翔时的导弹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

由于弹道倾角的变化率为常数,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等于0。

这个方程可以用来求攻角

2.5最大升阻比滑翔飞行弹道

联立

(1)式、

(2)式可得升阻比的表达式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由于展弦比

、零升阻力系数

为常数,因此升阻比只和攻角有关,是关于攻角的函数。

因此要使升阻比达到最大,须使

得到

因此,以最大升阻比滑翔时导弹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为:

三、仿真结果

3.1无控飞行弹道仿真

根据无控弹道模型,写出s函数,搭建的仿真模块如下图所示:

图1无控飞行仿真模块

由于初始条件给定,因此模块没有输入;输出有六个,分别为导弹的射程变化、高度变化、速度变化、弹道倾角变化、攻角变化以及密度变化。

模块的仿真时间由高度变化决定,当高度降为0(导弹落到地面上)时仿真结束。

导出数据后画图如下:

图2无控飞行时各参数变化

3.2平衡滑翔弹道仿真

平衡滑翔弹道仿真模块如下图所示:

图3平衡滑翔模块

取仿真时间为150s,无输入,输出分别为:

导弹的射程变化、高度变化、速度变化、弹道倾角变化、攻角变化以及密度变化。

得到各参量时间变化图如下:

图4平衡滑翔飞行时各参数变化

3.3最大升阻比滑翔弹道仿真

按最大升阻比飞行时弹道仿真模块如下图所示:

图5最大升阻比飞行模块

取仿真时间为180s,无输入,输出分别为:

导弹的射程变化、高度变化、速度变化、弹道倾角变化、攻角变化以及密度变化。

得到各参量时间变化图如下:

图4最大升阻比飞行时各参数变化

附录

附表1无控弹道飞行时完整的s函数

无控弹道

function[sys,x0,str,ts,simStateCompliance]=trace2(t,x,u,flag)

switchflag,

case0,

[sys,x0,str,ts,simStateCompliance]=mdlInitializeSizes;

case1,

sys=mdlDerivatives(t,x,u);

case2,

sys=mdlUpdate(t,x,u);

case3,

sys=mdlOutputs(t,x,u);

case4,

sys=mdlGetTimeOfNextVarHit(t,x,u);

case9,

sys=mdlTerminate(t,x,u);

otherwise

DAStudio.error('Simulink:

blocks:

unhandledFlag',num2str(flag));

end

function[sys,x0,str,ts,simStateCompliance]=mdlInitializeSizes

sizes=simsizes;

sizes.NumContStates=4;

sizes.NumDiscStates=0;

sizes.NumOutputs=5;

sizes.NumInputs=0;

sizes.DirFeedthrough=0;

sizes.NumSampleTimes=1;

sys=simsizes(sizes);

x0=[0;2000;100;-5/180*pi];

str=[];

ts=[00];

simStateCompliance='UnknownSimState';

functionsys=mdlDerivatives(t,x,u)

S=1.7;%参考面积,m^2

AR=0.86;%展弦比

e=0.9;%效率因子;

m=115;%质量,kg

g0=9.8;%海平面重力加速度,m/s^2

Rd=6371000;%地球半径

r=Rd/(Rd+x

(2));

g=g0*r^2;%飞行器所在高度的重力加速度

rho0=1.225;%海平面大气密度,kg/m^3

T0=288.15;

rho=rho0*(1-0.0065*x

(2)/T0)^4.2288;%飞行器所在高度的大气密度

alpha=-x(4);%无控飞行时

CLa=3.141592*AR/(1+sqrt(1+(AR/2)^2));%升力线斜率,/rad

CDo=0.02;%零升阻力系数

epsilon=1/(pi*e*AR);%诱导阻力因子

CL=CLa*alpha;%升力系数

CD=CDo+epsilon*CL^2;%阻力系数

X=CD*1/2*rho*x(3)^2*S;

Y=CL*1/2*rho*x(3)^2*S;

%以下为飞行器在铅垂平面的运动方程

dx=x(3)*cos(x(4));

dy=x(3)*sin(x(4));

dv=-X/m-g*sin(x(4));

dtheta=Y/(m*x(3))-g*cos(x(4))/x(3);

sys=[dx;dy;dv;dtheta];

functionsys=mdlUpdate(t,x,u)

sys=[];

functionsys=mdlOutputs(t,x,u)

y1=x

(1);

y2=x

(2);

y3=x(3);

rho0=1.225;

T0=288.15;

rho=rho0*(1-0.0065*x

(2)/T0)^4.2288;

sys=[x

(1)x

(2)x(3)x(4)rho];

functionsys=mdlGetTimeOfNextVarHit(t,x,u)

sampleTime=1;%Example,setthenexthittobeonesecondlater.

sys=t+sampleTime;

functionsys=mdlTerminate(t,x,u)

sys=[];

附表2平衡滑翔飞行部分代码

平衡滑翔飞行

functionsys=mdlDerivatives(t,x,u)

S=1.7;%参考面积,m^2

AR=0.86;%展弦比

e=0.9;%效率因子;

m=115;%质量,kg

g0=9.8;%海平面重力加速度,m/s^2

Rd=6371000;%地球半径

r=Rd/(Rd+x

(2));

g=g0*r^2;%飞行器所在高度的重力加速度

rho0=1.225;%海平面大气密度,kg/m^3

T0=288.15;

rho=rho0*(1-0.0065*x

(2)/T0)^4.2288;%飞行器所在高度的大气密度

CLa=3.141592*AR/(1+sqrt(1+(AR/2)^2));%升力线斜率,/rad

CDo=0.02;%零升阻力系数

epsilon=1/(pi*e*AR);%诱导阻力因子

alpha=2*m*g*cos(x(4))/(rho*x(3)^2*S*CLa);

CL=CLa*alpha;%升力系数

CD=CDo+epsilon*CL^2;%阻力系数

X=CD*1/2*rho*sqrt(x(3)^2)*S;

Y=CL*1/2*rho*sqrt(x(3)^2)*S;

dx=x(3)*cos(x(4));

dy=x(3)*sin(x(4));

dv=-X/m-g*sin(x(4));

dtheta=0;

sys=[dx;dy;dv;dtheta];

functionsys=mdlOutputs(t,x,u)

rho0=1.225;

T0=288.15;

rho=rho0*(1-0.0065*x

(2)/T0)^4.2288;

S=1.7;%参考面积,m^2

AR=0.86;%展弦比

m=115;%质量,kg

g0=9.8;%海平面重力加速度,m/s^2

Rd=6371000;%地球半径

r=Rd/(Rd+x

(2));

g=g0*r^2;%飞行器所在高度的重力加速度

CLa=pi*AR/(1+sqrt(1+(AR/2)^2));%升力线斜率,/rad

alpha=2*m*g*cos(x(4))/(rho*x(3)^2*S*CLa);

y

(1)=x

(1);

y

(2)=x

(2);

y(3)=x(3);

y(4)=x(4);

y(5)=alpha;

y(6)=rho;

sys=[y];

附表3最大升阻比飞行部分代码

最大升阻比飞行

functionsys=mdlDerivatives(t,x,u)

S=1.7;%参考面积,m^2

AR=0.86;%展弦比

e=0.9;%效率因子;

m=115;%质量,kg

g0=9.8;%海平面重力加速度,m/s^2

Rd=6371000;%地球半径

r=Rd/(Rd+x

(2));

g=g0*r^2;%飞行器所在高度的重力加速度

rho0=1.225;%海平面大气密度,kg/m^3

T0=288.15;

rho=rho0*(1-0.0065*x

(2)/T0)^4.2288;%飞行器所在高度的大气密度

CLa=3.141592*AR/(1+sqrt(1+(AR/2)^2));%升力线斜率,/rad

CDo=0.02;%零升阻力系数

epsilon=1/(pi*e*AR);%诱导阻力因子

alpha=sqrt(CDo*pi*AR*e)/CLa;

CL=CLa*alpha;%升力系数

CD=CDo+epsilon*CL^2;%阻力系数

X=CD*1/2*rho*x(3)^2*S;

Y=CL*1/2*rho*x(3)^2*S;

%以下为飞行器在铅垂平面的运动方程

dx=x(3)*cos(x(4));

dy=x(3)*sin(x(4));

dv=-X/m-g*sin(x(4));

dtheta=Y/(m*x(3))-g*cos(x(4))/x(3);

sys=[dx;dy;dv;dtheta];

functionsys=mdlOutputs(t,x,u)

rho0=1.225;

T0=288.15;

rho=rho0*(1-0.0065*x

(2)/T0)^4.2288;

AR=0.86;%展弦比

e=0.9;%效率因子;

CLa=3.141592*AR/(1+sqrt(1+(AR/2)^2));%升力线斜率,/rad

CDo=0.02;%零升阻力系数

alpha=sqrt(CDo*pi*AR*e)/CLa;

sys=[x

(1)x

(2)x(3)x(4)alpharho];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