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963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7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docx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

电网电能质量分类和分析毕业论文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1

1.1电网电能质量问题1

1.1.1电能质量的概念1

1.1.2对敏感设备的影响2

1.2并网逆变器的应用3

1.2.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3

1.2.2逆变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6

1.2.3并网逆变器应用发展方向8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容9

第2章电网波动情况的分类和分析11

2.1当前电网波动情况分析11

2.2电网波动情况分类12

2.3电网波动对并网逆变器的影响13

第3章并网逆变器结构和原理15

3.1并网逆变器简介15

3.2并网逆变器的组成和拓扑15

3.3一般的电路结构16

3.4并网逆变控制方法21

3.5逆变器调节原理分析27

第4章电网波动下并网逆变器控制31

4.1控制方案的建立31

4.2电压前馈法32

4.3零误差电流跟踪法33

4.4结合方法的理论分析34

4.5仿真软件介绍35

第5章两种方法结合的仿真分析37

5.1仿真模型的建立37

5.2PI调节的仿真结果37

5.2.1无电网电压扰动的仿真结果37

5.2.2电网波动对并网逆变的影响39

5.3电压前馈法41

5.4零误差电流跟踪法42

5.5结合方法抗扰动分析44

结论46

致谢47

 

第1章绪论

1.1电网电能质量问题

1.1.1电能质量的概念

电能是当今最重要而广泛的能源形式,其应用程度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很难想像失去电能支撑的文明世界将会如何运行。

在所有的动力能源中,电能使用最方便,适用围非常广,并且是清洁的。

近十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装机容量超过了3.5亿千瓦,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大国,预计到2050年,仅大陆的发电量就会超过20亿千瓦时。

然而随着各种电能用户的增加,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能质量(PowerQuality)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电网供电质量是电力工业产品的重要指标。

从普遍意义上讲,电能质量是指优质供电。

但迄今为止,对电能质量的技术含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电力企业可能把电能质量简单地看成是电压偏差与频率偏差的合格率,并且用统计数字来说明电力系统电能是符合质量要求的电力用户则可能把电能质量笼统地看成是否向负荷正常供电而设备制造厂家则认为合格的电能质量就是指电源特性完全满足电气设备正常设计工况的需要,但实际上不同厂家和不同设备对电源特性的要求可能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对电能质量的认识也受电力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用电负荷的性能和结构。

IEEE标准化协调委员会正式采用“PowerQuality”这一术语,并给出了其较为统一的定义:

合格的电能质量是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均适合于该设备正常工作。

而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以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等均有重要意义。

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

因此人们对电能质量问题的重视并非近几年的事,只不过早期对此认识比较简单,主要局限在保持电网频率和电压水平即静态或平均偏差不过大上。

自世纪年代以来,随着新型电力负荷迅速发展以及它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能质量才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电能质量中某些问题已成为电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吸引了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大批电力科技工作者投入其中从事开拓性或开发性工作。

1.1.2对敏感设备的影响

电网是共用的,随着用户数量和用电量的变化,宏观上有高峰期电压和低谷期电压的差异;由于用户从电网取电的时机和电量的偶然性以及冲击性、波动性负荷的存在会给电网造成随机的瞬时冲击和定式落差;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其开关工作方式会引起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畸变,造成电网的谐波污染;再加上自然因素如雷电、风暴和炎热等,电网中经常会出现扰动甚至供电瞬时中断。

这些问题一方面会给敏感的用电设备带来安全性问题,例如一个计算中心断电2秒,就可能造成大量的数据破坏,结果造成上百万的经济损失;大型生产车间里0.1秒的电压不正常就会造成异常生产状况乃至产品报废。

另一方面电网的电能质量恶化,也会对用户,尤其是照明用户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因此,保证可靠和高质量的电能供应对保障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大量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和电子装置投入使用,这些装置对电能质量非常敏感。

一个计算中心失去电压就可能破坏几十个小时的数据处理结果或者损失几十万美元的产值。

当今自动化设备的连续精加工生产,不论是变速拖动还是机器人,工作母机还是自动化生产线,例如柔性制造系统或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它们对配电系统中的干扰和异常非常敏感,甚至几分之一秒的不正常就可能在工厂部造成混乱,这些用户对不合格电力的容许度可严格到个周波。

 同时,电力系统中谐电的危害电网谐波造成电网污染,正弦电压波形畸变,使电力系统的发供用电设备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和故障,情况日趋严重。

电力系统中谐波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如果继电保护装置是按基波负序量整定其整定值大小,此时,若谐波干扰叠加到极低的整定值上,则可能会引起负序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影响电力系统安全。

(2)补偿电容器过载

电容器的阻抗是与频率成反比的,它对谐波电流呈现非常低的阻抗,若电容器的容抗和供电变压器的漏抗在某一个谐波频率或接近这一频率时相等,将发生危险的谐振而导致非常大的电流或电压,容易烧坏电容器。

(3)谐波对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危害

谐波电流要增大变压器绕组、铁心和电机铁芯上的损耗,使得变压器温升增加,绝缘加速老化,使得电机转子发生振动,严重影响机械加工的产品质量。

同时,谐波会使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4)其他危害

谐波不仅使仪表和电能计量出现较大误差,而且对其他系统及电力用户危害也很大。

针对谐波问题,我国已于1993年颁布了限制电力系统谐波的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规定了公用电网谐波电压限值和用户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的允许值,电力系统方面也做了大量的防止高次谐波入侵电网的各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关注于并网逆变会对电网产生如何的影响,和在电网波动下怎样控制并网逆变器。

1.2并网逆变器的应用

1.2.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及文化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而现如今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的利用倍受重视,同时人们不断追求更清洁、有效和节约的利用能源方法。

其中都牵涉到了并网逆变器的应用。

(1)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近些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和消费也在迅速的增长。

因此,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面临着枯竭的局面。

另外,大量消耗传统能源也带来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已经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风能,太阳能属于绿色无污染能源,尤其是在传统能源的枯竭与带来环境污染的情况之下,研究可再生能源以代替传统能源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重新掀起了发展光伏并网系统的高潮,特别是发展“屋顶光伏并网系统”。

光伏并网系统不断发展完善。

同时,清洁的风能利用也受到了重要的关注,并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由此带来了关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研究问题。

分布式发电系统是以天然气、氢气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能源的发电及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接入电网运行。

而只有将这些电能有效回馈至电网,才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高效率利用。

因此,对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部分的研究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8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对光伏工业和光伏市场的发展给以支持,使得我国十分弱小的太阳电池工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许多有用领域建立了示。

我国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光伏水泵系统、通信光伏电源系统、微波中继站,阴极保护光伏电源系统,家用光伏电源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的系统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

在北京建成了20kwp、50kwp等容量等级的光伏屋顶并网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并网发电。

在大型光伏电站方面,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于2004年在世博园成功地实施了1Mwp容量的大型光伏并网电站。

我国的光伏产业虽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于蓬勃发展的世界光伏工业,中国光伏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光伏产量和安装容量仅为世界l%左右。

由于政策、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总体上我国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技术落后、应用面窄、产品单一,一些关键的技术和材料仍不能实现国产化。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逆变器效率的高低、可靠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并网系统的性能。

逆变器的效率值表征自身功率损耗的大小,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千瓦级以下的逆变器满负荷效率应为80%~85%,10千瓦级的逆变器效率应为85%~90%。

目前国外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的效率可达95%,完全实现了商业化。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和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地发展。

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实现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光伏并网系统的产业化,必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技术,增加技术积累和鼓励技术创新。

并网逆变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可缺少的的技术。

(2)电子负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要求及试验自动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一方面需要越来越大的功率试验手段,另一方面由于能源的紧缺使得能耗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基于节约能源减少开支和试验自动化的要求,很多场合,如通信电源出厂试验、各种整流柜出厂试验、大功率充电电源试验、蓄电池放电试验、电机出厂试脸、柴油机汽油机出厂试验、汽车动力性能试验、电解电镀电源出厂试验,以及不停电电源出厂试验等,将越来越多的采用电子负载进行考核试验。

在测量AC-DC和DC-DC电源、功率器件、电池、电池充电器等输出能量或消耗能量时都需要负载来实现,传统的方法是利用静态电阻(固定电阻、变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等)来充当被测负载。

但由于实际负载的形式较为复杂,通常都是动态的,即负载随时间、频率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静态负载很难完全模拟实际负载。

在电源生产过程中,出厂性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便于测试,现在一般采用的是模拟负载,而非实际负载,即我们所提及的电子负载,它利用功率器件(MOSFET、IGBT等)模拟电阻器,具有很强的操作灵活性。

一直以来,国外学者都在不断研究可以替代实际负载的电子模拟负载,即电子负载。

在选择合适的电子模拟负载时,首先要确定模拟负载与实际负载的匹配性,即两者变化围、变化规律及容量是否能够一致,其次是验证模拟负载的控制方式是否可行。

能馈型电子负载是一种能够模拟实际电阻负载特性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用于直流电源功率试验,并将测试的直流电能逆变为交流并入电网,实现电能的再生利用。

该装置具有节能、体积小、重量轻节省安装空间、试验性能优良等优点。

电能反馈型电子负载利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将被试电源的输出能量大部分无污染地反馈回电网,节约了大部分的能源;另一方面,因为能源的节约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不必使用体积庞大的电阻箱及冷却设备。

由于采用的是能量反馈方式,试验场所也不必配备较大的电源容量。

这种电子负载与一般电子负载的区别在于:

一方面,它从被试电源吸收的电能返回给电网,以供被试电源循环使用,其损耗仅仅是PWM变流器的开关损耗和线路损耗,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量;另一方面,由于所采用的PWM变流器工作在开关状态,与一般工作在放大状态的电子负载相比,它可实现大功率应用的要求,从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替代传统电阻性功率负载进行相关的功率实验,也可应用于仪器设备的测试实验。

电子负载在其拓扑中采用逆变器将能量回馈电网,可使能量损耗降低至少80%。

电能反馈型电子负载可以替代传统电阻型及一般电子功率负载进行相关的功率实验,也可被应用于仪器设备的测试实验。

与电阻型及一般电子型负载相比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1)节约能源。

被试设备的输出能量回馈到电网,为被测试电源循环使用,其损耗仅仅是电能能馈型电子负载的开关等元件的发热损耗和线路损耗,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又不产生大量的热量,避免了试验场所环境温度升高的问题。

(2)体积小、重量轻,节约空间。

由于该电子负载没有把试验的功率变成热浪费掉,因此不必使用体积庞大的电阻箱及冷却设备,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和安装费用。

(3)可连续调节所模拟负载。

电阻型负载在功率较高时不得不采用有级调节,在使用时受到很大限制,而能馈型电子负载作为动态负载,可以跟据需要自由进行调节,负载形式较复杂。

(4)由于采用的是能量回馈的方式,因此,试验场所不必配备较大的电源容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要求及试验自动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一方面需要越来越多的功率试验手段,另一方面由于能源的紧缺使得能耗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基于节约能源、减少开支和试验自动化的要求,很多场合,例如通讯电源出厂试验、各种整流柜出厂试验、大功率充电电源试验、蓄电池放电试验、电机出厂试验、柴油机汽油机出厂试验、汽车动力性能试验、电解电镀电源出厂试验,以及不停电电源出厂试验等,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负载进行考核试验。

实际上负载的形式较为复杂,常为一些动态负载,如:

负载消耗的功率是时间的函数,或者负载工作在恒定电流、恒定电阻、恒定电压方式以及不同的峰值因数、功率因数或负载为瞬时短路负载等,传统负载模拟不了这些复杂的负载形式。

基于能馈型电子负载具有以上的优点,尤其在节约能源和减少电源检测成本等各方面能馈型电子负载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对它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软开关技术也应用到了电子负载实现中,ZVZCS电子负载软开关技术得到实现。

后期随着技术的发展,交流电子负载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能馈型电子负载不断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而其也要依赖于并网逆变技术的发展。

1.2.2逆变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

逆变技术就是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即接有电源是,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与负载相连是,称为无源逆变。

逆变技术的发展是依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的发展的。

而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诞生和发展的一门崭新的技术。

同时,电力电子技术依赖于晶闸管、电力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1904年出现了电子管,它能在真空中对电子流进行控制,并应用于通信和无线电,从而开了电子技术之先河。

1947年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引发了电子技术的一场革命。

70年代后期,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型晶体管(BJT)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

在80年代后期,以IGBT为代表的复合型器件异军突起。

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电路工作频率也不断提高。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直流变交流的逆变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应用于不同的场合的逆变器拓扑结构有多种情况。

各种拓扑可以相互结合成各种不同的形式,以满足各种要求。

据逆变器拓扑结构的级数,可以分为单级逆变器和多级逆变器。

单级式逆变器是只用一级拓补结构就可以完成升压和交直流电能转换(DC-AC)的逆变器。

多级式逆变器需要多级拓补结构进行能量交换,其中前几级大多用于升压或电气隔离,由最后一级完成电能的转换。

在功率较小的场合,大多采用高效、低成本的单级逆变器;而在大功率、宽电压围输入的场合,多采用多级逆变器。

相比之下,多级逆变器的效率低于单级逆变器。

除此之外,逆变器的还包括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根据逆变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是否隔离,逆变器分为隔离型和非隔离型。

隔离型逆变器多采用变压器进行隔离。

变压器可选择工频电压器或高频电压器。

功率单向流动、双向流动等各种形式。

如:

并网逆变器采用双向功率流动的拓扑,在并网工作时,既可以向电网提供电能,同时也可以从电网吸收能量。

当电网电能富足时,从公用电网吸收电能,并将其存储起来。

因为分布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波动围很大,所以根据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和输出交流电压的比较,可以将逆变器分为Buck逆变器、Boost逆变器和Buck-Boost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可以采用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来实现。

早期的并网逆变器一般采用模拟控制方式,采用波形发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信号波和三角载波,两者比较生成的SPWM波通过驱动电路控制主电路中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

模拟控制方式控制电路设计复杂,难以设计,而且只能采用PID控制。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选择基于数字式DSP的控制策略应用越来越广泛。

采用数字化控制方式,系统效率高,电能质量好,可靠性好。

采用DSP进行控制,设计简单,而且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式,如智能控制。

目前还有数模混合的控制方式。

这种方式控制简单,DSP资源占用少,工作稳定可靠,可以完成多个控制模块进行并联工作,可以满足大功率场合的需求。

目前应用于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式有多种,如滞环控制、PI控制、比例谐振控制、重复控制、无差拍控制、单周期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多种。

我国的并网逆变器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产品的可靠性和功能上。

所以发展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并网逆变器相关技术,进而实现其产业化,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1.2.3并网逆变器应用发展方向

从上两节看出,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下,各种需求的增长。

并网逆变不断受到重视。

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发电、馈能的核心技术,其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子负载领域,在电机测试上也能有所应用。

我国.电动机的用电量已经占到社会总用电量的60%以上。

提高电动机的运行效率,可以帮助用户节约电能。

除了采用高效率的电动机和控制技术。

对电动机的再生能量综合利用,同样可以很好地节能。

使用能量回馈系统,将电机运行中的消耗的部分能量回馈电网,可以节省大量的能量。

上述三种方式都需要接入电网,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即并网逆变环节。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要求的增长,并网逆变器和分布式发电的发展方向如下

(1)并网逆变器的发展方向

效率高和成本低是并网逆变器研究不断追求的目标。

围绕这两大目标,并网逆变器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a.简化拓扑结构。

简化拓扑结构,主要是减少功率开关管的个数、减少储能元件的个数、简化谐波滤波装置等。

近年来,并网逆变器朝向无变压器的非隔离型拓扑结构发展,无变压器的逆变器与有变压器的逆变器相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

b.增大允许的直流电压输入围。

分布式发电的特点之一就是产生的直流电压波动大、电压低。

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输出高质量的适于并网的交流电。

在直流侧波动大的时候,Buck-boost逆变器配合适应技术和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把电能输入到电网,而且不影响输出交流电的品质。

c.应用软开关逆变器。

硬开关PWM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很大,功率开关器件在开关瞬间承受大的电流应力和电压应力,不利于整机效率和可靠性的提高。

软开关技术(ZVS和ZCS)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小开关损耗,而且可以消除电压尖峰和浪涌电流,极大地降低器件的开关应力。

将软开关技术应用于并网逆变器,必将大大提高并网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d.应用多电平逆变器。

多电平逆变器可以应用于2.3-6.9KV高压系统的并网逆变器。

目前多电平逆变器主要有三种拓扑结构:

二极管箝位型、电容箝位型和独立直流电源串联型,它们都有自己适用的场合。

多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比较复杂,必须做好多个开关之间的同步与平衡控制,可以考虑用FPGA实现。

e.发展三相并网逆变器。

如今并网逆变器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单相并网逆变器。

单相并网逆变器主要应用于3KW以下的系统,3-5KW之间的系统也有应用。

要发展大容量的逆变器,就要发展三相并网逆变器。

(2)分布式发电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分布式发电并网是一个大趋势,为了实现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即时监控功能,可以将通信网络技术应用于电网,形成电网和通信网整合的技术。

电网和通信网的整合可以实现电网的远程控制,可以记录用户发电用电情况,可以实现整个电网的管理。

当分布式发电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当电网和通信网整合完成,也许电力可以实现自由交易,我们可以像上传下载文件一样上传下载电力资源。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容

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电子负载、分布式发电系统等领域,并网逆变是共同的核心技术。

因此,研究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

并网逆变系统是将直流电源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正弦交流电,从而向电网供电的一个装置,它实际上是一个有源逆变系统。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目标为控制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流为稳定的、高品质的正弦波。

但是,电网存在的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并网电流,使之产生畸变,从而影响到并网的功率因数。

本课题对如何降低电网电压波动对并网电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设计。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方法,首先了解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电能循环利用中的“并网”和“电能回馈”的需求背景,分析研究并网逆变理论知识,利用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分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优点,并研究将电压前馈法和零误差电流跟踪法两种方案结合在一起的优势和特点,最后用仿真软件验证理论结果。

预期达到将两种方法结合后,能发挥出更好的结果,能够应用到实验当中来。

本课题为并网逆变抗电网电压扰动电流控制研究,根据自动控制的原理,分析研究不同控制方法对抗电网电压扰动的影响。

具体研究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电压源输入、电流源输出”方式的单相并网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该单相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系统工作原理;考虑电网电压波动对的并网电流控制的扰动作用,设计具有抑制扰动功能的并网系统;建立具有抑制电网电压扰动功能的并网系统仿真模型并分析和验证扰动控制器的功能和作用。

技术要求:

i.直流侧电压围:

100-120VDC;

ii.直流侧电流:

20ADC(动态精度2%);

iii.网侧电压220VAC/50Hz;

iv.扰动影响降低95%;

v.并网电流:

cosφ>0.98,THD<1%。

 

第2章电网波动情况的分类和分析

2.1当前电网波动情况分析

现代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半导体整流器、晶闸管调压及变频调整装置、炼钢电弧炉、电气化铁路和家用电器等负荷迅速发展,由于其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的用电特性,使电网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或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不平衡,甚至引起系统频率波动等,对供电电能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或“污染”。

电能作为商品在电力市场运行机制下不同的发电公司包括独立电能生产者在发电侧实行竞争,输配电系统即电力公司与发电分离独立经营管理,为发电公司和用户提供转送电能服务,用户侧也可以作为独立实体参加价格控制。

这样一个开放和鼓励竞争的运行环境必然对电能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促使电能质量标准化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电能质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谐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