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504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0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用西方经济学观点解释现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摘要]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

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

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加入世贸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明白人”。

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存在“民族经济”,只有无国别姓氏的“地产经济”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有害的。

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只要把市场全部拱手让给跨国公司,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可以实现,13亿人口共同富裕便指日可待。

这纯粹是痴人梦语,当今世界找不到一个先例能够证实上述观点。

总结去年,规划今年,是即将开幕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最主要的议题。

世界经济强体一片衰退的冲击波荡漾全球,我国经济逆风而上继续在适度快速增长的平台上前行。

经历了抵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进一步增强了。

然而,我们不仅面临外患,同时还存在着内忧,忧患意识不可无。

扩张型财政政策流露长期化倾向

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财政政策由紧缩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政策。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扩张型财政。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政策效应是明显的。

但是,现在本应淡出和转型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却出现了长期化的趋势,经济快速增长染上了对扩张政策的依赖症,而潜伏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却使扩张政策难以为继。

这是当前政策抉择面临的一道难题。

2001年,GDP增长7.3%,比上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季减缓趋势,经济整体增幅下降的态势表明扩张政策的效应在递减;国有企业在基本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之后,脱困的成本和代价尚未消化,又出现效益回落,利润增幅持续下滑,部分企业脱困后又返困,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国有单位的投资靠国债支持继续上升与非国有单位投资乏力形成反差,表明除了政府国债投资之外,各类市场主体的自我积累机制依然乏力;物价由低速回升转为全面回落,去年零售物价下降0.8%,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下降1.2%,生活资料出厂价下降1.5%;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度加大,去年下岗未能再就业的职工近600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2-3个百分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增加农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乏力,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潜伏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

回顾2001年,瞻望2002年,对今年经济发展和对策,似应作出以下几点认识:

连续4年实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增幅下滑的态势得到遏制,并为今后经济增长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但是,放松银根的政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它好比一剂强心针,不可能带来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增长,为经济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巨额的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货币超经济发行,最终势必酿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如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或者导致经济滞胀(如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

所以,任何一位明智的当政者都不会长期推行扩张性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度财政敞开国库花钱,银行开足马力印发钞票,由此酿成的苦果至今还没有消化完毕。

财政长期入不敷出,赤字居高不下,社保基金缺口巨大,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居民储蓄超常增长等,这些因素都给经济投下了通货膨胀的阴影。

现在人们之所以没有看到它的现实威胁,是由于出台的改革措施强制地遏制了购买力的需求变现,把收入锁进银行的保险柜;是由于贫困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购买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

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不能兼顾推动经济增长和化解经济风险时,应当适时地把重点转向后者,决不能为保暂时增长而牺牲长远发展。

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

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

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

莫追随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但生产归

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则要多得多。

在城镇,已经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人数众多的贫困阶层,包括600多万下岗职工、600多万失业人口,还有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和工资的退休职工和乡村教师。

城镇中缺房和无房户上百万,大量危房、贫民窟亟待改造。

城乡居民缺医少药。

虽曾为文明古国,但中国现在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令人发忧:

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甚至低于最不发达国家。

虽然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制度,农村教育却还要靠“希望工程”支撑,政府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拨款仍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标准。

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仅为2.1%,文盲高达8507万人。

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占GDP的比重不到1%(日本为2.88%,美国为2.44%,韩国为2.29%)。

我国是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至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劳动生产率低下,2/3的劳动力困在人均1.5亩耕地上,由于农业现代化步履艰难,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元,仅蔬菜水果因缺少保鲜设备一年就损失800多亿元。

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过50年建设,我国基本上已经建成了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化已进入到中期阶段。

但是,工业总体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落后。

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1180种专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6.1%。

机械产品中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8倍。

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购置的设备60-70%依靠进口,许多行业的装备都被外国占领。

设备制造业丢掉了国内市场2/3的份额。

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和部件的研究开发相当落后

离开繁华喧嚣的街区,人们看到的是另一个贫瘠瘦弱的中国。

如此强烈的反差发人深省:

我们到了追随发达国家,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赶超“消费社会”的时候了吗?

有人说:

“中国已经进入休闲时代!

”错了!

现在依然要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皇家林园北京的颐和园现在成了大众的休闲地,但人们不该忘记这正是“老佛爷”的劣迹:

兴建颐和园是以牺牲国防和近代工业为代价的!

 

加入世贸组织要做“明白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朱总理要求各地、各部门、各个企业做好应对工作,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领导经济工作明白人”。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我国入世的动因。

对此的权威解释是,当今世界已经实现了“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论点源于美国,但美国学者和政界对“全球化”并无一致的认识,从“贸易自由化”到“美国价值观全球化”、“美国生活方式全球化”,甚至“全球美国化”,无所不包。

美国统治集团则把“全球化”当作它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扩张的工具。

如果我们采纳了“全球化”的概念,那么就应当赋予它科学的内涵和确定的外延,不能盲目照搬。

其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各种力量较量和斗争的舞台。

当今世界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反全球化、区域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再其次,当今世界,即使认同了“经济全球化”,还必须正视“政治多极化”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和政治格局。

我们既然强烈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坚决反对单极化,但“多极化”和“全球化”却是矛盾对立的,而政治又是为经济服务的。

对此,我们在理论上总应自圆其说。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先进工业国家用廉价商品和炮舰轰垮了落后国家的壁垒,把各国网罗进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从此,世界划分为工业国与农业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穷国与富国、强国与弱国。

时至今日,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现在,尽管发展中国家说话的声音大了,与强国打交道多了一些筹码,但是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是不公正的。

极少数富国不仅以强凌弱,而且把贸易、投资当作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工具。

世贸组织现行规则对所有成员国一视同仁,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更何况许多规则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按照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原则制定的。

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富裕强盛。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要定准位。

“商场如战场”,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更是如此,这里奉行实力至上。

我国入世后应当定好位:

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世贸成员中的弱者,应当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赋予不发达国家的各项权利,只承担与我国地位相适应的义务和承诺,拒绝世贸组织规则之外的要求,抵制那些损害我国利益、危及我国国家安全的举措。

第二,中国是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永不称霸,但是,应当承担我国对第三世界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不受侵害,积极争取建立平等、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放弃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挑战与机遇的关系。

流行的观点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盲目性��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全面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世贸组织现行规则,应当作出以下判断: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既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机遇是种可能性,要经过努力才能争取到,挑战却是无法避免的;机遇能否抓住,能否用好用足,决定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挑战,战胜挑战。

世贸组织现行规则为我们在与经济强国交往中提供了为各方都可接受的、对各方都具有约束力的法规,但是,多数规则是发达国家成员主导制定的,并不完全合理;不少条款的表述含糊或附加了例外规定。

在实际执行中,发达国家拥有充足的实力和必要手段摆脱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或者绕开世贸组织,把种种苛刻的条件强加给穷国和弱国。

所以,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还任重道远。

而且,世贸组织规则涉及到成员国(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各成员国(或地区)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长期的。

说到挑战,对我国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的并不仅仅限于弱质产业,而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世贸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成员政府行为必须要受现行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并受其他成员的严格监督。

深化改革低效、臃肿、政企合一的行政体制已刻不容缓。

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坚持。

做明白人,必须明白全面开放和必要保护的关系。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全面、广泛、更高层次的新阶段。

开放意味着为外资进入让出市场,给予外商国民待遇,但并不否定和排斥对民族经济的保护。

首先,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外资发展和壮大我们自己,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开放是为了今后走出去。

所以,从上述意义上说,开放是积极的保护。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无限制开放,开放的领域只限于世贸组织规则所规定的领域,规则和协议之外则不在开放范围。

第三,政府对本国产业和企业不能放弃必要的保护,凡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必须坚决维护。

那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存在“民族经济”,只有无国别姓氏的“地产经济”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有害的。

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只要把市场全部拱手让给跨国公司,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可以实现,13亿人口共同富裕便指日可待。

这纯粹是痴人梦语,当今世界找不到一个先例能够证实上述观点。

相反,反面教训却屡见不鲜----从东南亚金融风暴,直到最近爆发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处处都看得见国际垄断资本的劣迹。

米接力2009-07-0612:

39:

40

如果把财政政策比作经济腾飞的左翼,那么货币政策无疑就是它的右翼。

无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重视二者的合理配置,我国最高决策层对此也达成共识。

近几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引起了世界瞩目。

加强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研究,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算调节社会总需求,其运用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支出预算、公债、补贴等;货币政策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过去20多年,由于受货币主义的影响,西方各国普遍推崇货币政策,轻视财政政策,担当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的是各国的中央银行。

近几年来,西方各国开始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以使货币政策产生更好的效果。

宏观政策的这种调整不仅在各个国家、集团之间得到加强,而且得到IMF等国际组织的鼓励和支持。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从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看,两者之间仍需进一步地协调并加大力度。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意义

  

(一)独立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在理论上实际并不存在。

  我们知道,政府预算是政府支出G和税收收入T之差(G-T)。

如果G-T>0,为政府预算赤字;G-T<0,为政府预算盈余。

在出现预算赤字时,政府一股有两种方法维持平衡:

一是发行政府债券;二是增加货币供应。

即G-T=(B+(M.

  这一公式便是政府预算恒等式。

由它可知政府应付赤字的办法,一是通过借贷获得债务收入(B,二是通过增加货币发行征收通货膨胀税(M.假定(M=O,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在没有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任何财政扩张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G)都只能靠借贷(B来维持。

假定单独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变,即公式等号左边为零,就有:

0=(B十(M,即CM=一(B,货币供应增加的数量(M必须正好等于公众手中的政府债券减少(即中央银行买入)的数量一(B.由此可见,财政政策(G-T)和货币政策(M之间并不相互独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配置可以取长补短。

  如果单独使用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会马上见效,使总需求增加,从而总产出上升,但由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将使得利率上升。

由此直接产生两方面的副作用,其一是影响国内的投资环境,使中小企业投资下降,而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用财政政策不能有效地改善失业状况;其二是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上升,从而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增加,使得利率下降,不会产生财政政策的副作用,从而在刺激经济时能改善整个经济环境,对投资和净出口都有利。

但由于货币政策不能直接导致总产出的提高,用它来对付经济衰退时就有可能难以把握准确的操作时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单独实行各有利弊,只有把两者合理配置使用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取向

  

(一)充分发挥国债经济“蓄水池”的功能与作用。

  国债作为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惟一纽带,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是调节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加以利用。

一方面利用国债具有“金边债券”的独特优势,推动国民高额储蓄从间接融资渠道流向直接融资渠道,从金融领域转移到财政领域。

另一方面应解除政策限制,扩大机构主体尤其是广大金融机构持有国债的规模水平。

据报载,在当今各种类型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持有各种国债大都占其资产总额的1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持有政府债券都在5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60%国债依靠居民购销,国有商业银行只持有5%的低比率,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国债的另一调节功能,也是中央银行最灵活的货币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金融的调节作用。

 

  

(二)积极探索研究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总需求管理规律,从而为实现政策目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目前,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着以市场为轴心的结构性调整,引导市场主体居民和工商企业实现有效需求,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总需求管理理论赋予我们的使命。

西方国家曾经运用直接大量增加财政投入刺激经济、恢复市场信心而取得阶段性成果应该是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应当建立在财力较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政府支出投入上,要在正确合理选项上下功夫,防止重复投资。

  (三)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协调,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始终是市场的平衡力量,在某一时点上应寻找最佳平衡点(当然是相对的)。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需要刺激的重点是消费需求。

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提供需求,但它能否提高经济效率,是由最终消费的状况来决定的。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充分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资本的流向和流动性进行适时调节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对有效规模进行合理调整,以增强国内需求为目的,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四)正确分析和认识经济状况,合理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力度,防止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到来。

  纵观我国2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高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震荡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近两年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向扩张实施力度较大,加之在当前体制转轨尚未完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特别是长期使用,很有可能诱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引导国民经济走健康发展之路。

  三、结束争论,开辟未来

  在经济学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

两者之争表面上是不同的政策主张之争,实质是主张市场调节多一点还是政府干预多一点的理念之争,相信市场的人一般偏向于货币政策,相信政府干预的人一般偏向于财政政策。

美、日、德等国政府都是号称财力庞大且管理有效的政府,但对运用财政政策普遍深怀戒意。

 

  我国的公共投资效率之低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消除,大规模使用财政政策的最大危险莫过于有可能强化计划体制,导致体制复归。

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赖财政政策而排斥货币政策或者完全依赖货币政策而排斥财政政策的主张都是不足取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快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部长项怀诚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分别撰文指出: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这项政策还需要保持必要的力度,以最终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为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中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合理配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取最优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达到调控经济的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所追求的,也是我国经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两者的合理配置,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这不仅提高了我国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也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让她回她世界去2009-10-1016:

07:

05

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于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一般可用政策成本与政策效益的对比分析来进行评价。

  财政政策效应的含义:

  1.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效作用

  2.在财政政策的有效作用下,社会经济作出的反应

[编辑本段]

主要效应

  一、内在稳定器

  所谓“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

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器”效应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工具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

  1、累进的所得税制

  累进的所得税制,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生产就要减少,致使税收收入自动降低;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导致预算赤字发生,从而“自动”产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国民生产的继续下降。

  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

  在健全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下,各种社会福利支出,一般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自动减少,这有助于抑制需求的过度膨胀,也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自动增加,这有助于阻止需求的萎缩,从而促使经济趋于稳定。

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很多人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从而使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致过旺。

  二、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1、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

  它是指投资或政府公共支出变动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

一个部门或企业的投资支出会转化为其他部门的收入,这个部门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储蓄后用于消费或投资,又会转化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收入。

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导致国民收入以投资或支出的倍数递增。

以上道理同样适用于投资的减少。

投资的减少将导致国民收入以投资的倍数递减。

公共支出乘数的作用原理与投资乘数相同。

  2、税收乘数效应

  它是指税收的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程度。

由于增加了税收,消费和投资需求就会下降。

一个部门收入的下降又会引起另一个部门收入的下降,如此循环下去,国民收入就会以税收增加的倍数下降,这时税收乘数为负值。

相反,由于减少了税收,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通过乘数影响国民收入增加更多,这时税收乘数为正值。

一般来说,税收乘数小于投资乘数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数。

  3、预算平衡乘数效应

  预算平衡乘数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

当政府支出的扩大与税收的增加相等时,国民收入的扩大正好等于政府支出的扩大量或税收的增加量,当政府支出减少与税收的减少相等时,国民收入的缩小正好等于政府支出的减少量或税收的减少量。

  三、奖抑效应

  奖抑效应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各种奖惩措施,优惠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某些地区、部门、行业、产品及某种经济行为予以鼓励、扶持或者限制、惩罚而产生的有效影响。

  四、货币效应

  1、货币效应直接影响货币流通

  表现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流通形成直接影响,产生货币效应。

  2、公债政策的货币效应

  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主要体现在公债上。

公债政策的货币效应又取决于公债认购的对象和资金来源。

如果中央银行用纸币购买公债,这无异于纸币发行,从而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如果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且可以用公债作为准备金而增加贷款的话,也会导致货币发行,从而使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