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574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docx

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总分:

150.00,做题时间:

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0,分数:

60.00)

1.音乐的(   )材料主要有嗓音和器乐两个来源。

(分数:

3.00)

 A.形式

 B.声音 √

 C.结构

 D.曲式

解析:

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

①第一种来自于人类的天然器官—嗓音,即人声的歌唱。

人的歌唱有很丰富的音色变化,如男声、女声、童声。

同一种声音类型依据音域,还可以划分为高、中、低音。

②另一种声音材料来自于器乐,即人创造的器物发出的乐声。

器乐更加丰富多样,不同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乐器,另外计算机、电子合成器以及新的录音、放音技术的问世,为音乐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难以估测的广阔空间。

2.五线谱是公元11世纪初由(   )音乐理论家季多所发明。

(分数:

3.00)

 A.德国

 B.意大利 √

 C.法国

 D.英国

解析:

五线谱是在十一世纪时,由意大利的音乐理论家归多·达·累佐最先发明和试用的。

他当时创造的是为纪录《圣歌》而使用的四线谱,因为四条线只能记录八个音左右,而《圣歌》的音域一般都只有八度左右,并且完全是用男声(男声音)来演唱的,所以当时的四线谱中各音的音高相当于现在的次中音谱表。

3.中国传统音乐大致可以分为宫廷音乐、(   )、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类型。

(分数:

3.00)

 A.山林音乐

 B.乡村音乐 √

 C.文人音乐

 D.社会音乐

解析: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是指在清代就已经基本成型的音乐。

大致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类别。

其中,文人音乐包括古琴和词调音乐。

古琴又名七弦琴,居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四大修养之首,古琴音乐集中体现了文人的审美追求、中国道家崇尚的“大音希声”“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至高境界;词调音乐是宋代以来文人间彼此唱和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现在留存下来的绝大部分仅有词而无乐。

4.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   )。

(分数:

3.00)

 A.蒙古族的长调

 B.藏族的箭歌 √

 C.朝鲜族的抒情谣

 D.苗族的飞歌

解析:

箭歌,多流行于西藏东南部,是猎手夸耀箭术时所唱的。

歌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广泛流行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一首箭歌,原曲是一首叫做《山南古酒歌》的古老酒歌,用于宗教仪式,后经作曲家马倬重新编创,并在1964年全国文艺汇演中由常留柱首次演唱。

5.巴洛克音乐的两个巅峰人物是(   )和巴赫。

(分数:

3.00)

 A.马勒

 B.韦伯

 C.海顿

 D.亨德尔 √

解析:

巴洛克时期大约是从1600到1750年,是音乐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巴洛克音乐是以一些大型声乐体裁的登场拉开序幕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这些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声乐体裁是巴洛克风格的标志。

巴洛克音乐的两个巅峰人物是亨德尔和巴赫。

亨德尔的主要贡献在歌剧和清唱剧,尤以清唱剧取得极大成功,代表作《弥赛亚》。

6.南宋初年,在南方(   )一带产生了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南戏。

(分数:

3.00)

 A.江苏昆山

 B.浙江杭州

 C.浙江温州 √

 D.江苏永嘉

解析:

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戏文”等,是北宋与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

其曲调是民间流行的唐宋词曲调和村坊小曲、里巷歌谣等,不协宫调,随口可歌。

其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

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

7.(   )被誉为巴西的“国舞”。

(分数:

3.00)

 A.伦巴

 B.探戈

 C.桑巴 √

 D.狐步

解析:

桑巴舞是音乐加舞蹈的混合体,是欧洲白人音乐与非洲黑人音乐融合的产物,现主要流行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被成为巴西的“国舞”。

伦巴舞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的古巴,探戈舞源于非洲,流行于阿根廷,狐步舞起源于美国黑人舞蹈,流行于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

8.明代前期,(   )与弋阳腔、海盐腔、昆山腔齐名。

(分数:

3.00)

 A.梆子腔

 B.余姚腔 √

 C.秦腔

 D.皮黄腔

解析:

汉族传统戏曲的四大声腔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和余姚腔,地方戏兴起后,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主要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

9.从(   )开始,我国音乐的发展中心从宫廷转向城市。

(分数:

3.00)

 A.唐朝

 B.宋朝 √

 C.元朝

 D.明朝

解析:

自宋代开始我国音乐发展中心从宫廷转向城市。

随着商品流通活跃,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中各种娱乐场所纷纷建立,职业艺人云集于瓦子勾栏,于是以说唱、戏曲和小型器乐等多种民间音乐迅速发展,宫廷歌舞大曲逐渐被戏曲取代。

10.歌剧《茶花女》的作者是(   )。

(分数:

3.00)

 A.马勒

 B.穆索尔斯基

 C.威尔第 √

 D.柴可夫斯基

解析:

威尔第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奥赛罗》。

歌剧《茶花女》是其“通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讲述一个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的妓女薇奥莱塔追求爱情却被阿尔弗雷德始乱终弃的故事。

11.《阳关三叠》最初是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而创作的一首(   )。

(分数:

3.00)

 A.琴歌 √

 B.古琴曲

 C.古筝曲

 D.民乐合奏曲

解析: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之安西》这首绝句而创作的一首琴歌,据考与唐大曲有一定联系。

全曲分三大段,用同一曲调作变奏反复,叠唱三次。

每叠分前后两段,前段基本为王维的原诗,后段用新增的歌词。

音调整体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

曾被改编为合唱曲。

12.中国民歌《茉莉花》曾被意大利作曲家(   )用于歌剧《图兰朵》中。

(分数:

3.00)

 A.斯卡拉蒂

 B.罗西尼

 C.普契尼 √

 D.莫扎特

解析:

《茉莉花》是一首民间小调,全国各地茉莉花的歌词内容大同小异,逼真地反映出青年男女初恋时欲言又止的那种心态。

它在国外被当作中国民间音乐的代表,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吸收到歌剧《图兰朵》中。

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

13.下面哪位戏剧家是真正的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并被称为悲剧之父(   )。

(分数:

3.00)

 A.阿里斯托芬

 B.欧里庇得斯

 C.埃斯库罗斯 √

 D.索福克勒斯

解析:

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代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其中埃斯库罗斯是真正的希腊悲剧的创始人,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一出英雄悲剧,历来被视为反抗暴政和不正义的权威的象征。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人物。

14.唐朝诗人王维的水墨画被(   )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分数:

3.00)

 A.欧阳修

 B.吴道子

 C.柳宗元

 D.苏轼 √

解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出处自宋代苏轼的《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中。

王维的绘画创作,笔墨清新,格调高雅,传达出一种诗意的境界,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5.下列属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的是(   )。

(分数:

3.00)

 A.《游春图》

 B.《富春山居图》

 C.《女史箴图》 √

 D.《溪山行旅图》

解析:

《女史箴图》是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

16.油画《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

(分数:

3.00)

 A.马奈

 B.安格尔

 C.莫奈 √

 D.梵高

解析:

莫奈,最典型的法国印象派画家,有“印象派之父”的称号。

“印象主义”一词源于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

在《日出·印象》中画家所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

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17.下面哪位画家属于中国绘画史上“扬州八怪”画派。

(   )

(分数:

3.00)

 A.范宽

 B.唐寅

 C.黄公望

 D.郑板桥 √

解析:

“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画家群体的总称,即“扬州画派”。

画题以花卉为主,也画山水、人物,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当时的泥古作风,被时人称为“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以金农、郑燮为代表人物。

郑燮,号板桥。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著有《板桥全集》。

18.(   )是戏剧的本质。

(分数:

3.00)

 A.动作 √

 B.情节

 C.台词

 D.情境

解析:

动作是戏剧的本质。

归根到底,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动作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现实生活的。

戏剧动作的含义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如台词、表演、内心动作与外部形体动作,甚至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连停顿都是一种动作,因为在舞台停顿的时候,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是最丰富的。

19.红娘是我国戏曲作品名作(   )中的人物。

(分数:

3.00)

 A.《牡丹亭》

 B.《长生殿》

 C.《西厢记》 √

 D.《窦娥冤》

解析: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

写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与相国千金崔莺莺一见钟情,巧退孙飞虎的围困,在红娘的帮助下私自结合,后张生考取功名,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作品,主要人物是柳梦梅;《长生殿》是洪升的作品,主要人物是杨贵妃与唐明皇;《窦娥冤》是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主要人物是窦娥。

20.巴洛克时期,欧洲弦乐艺术的中心在(   )。

(分数:

3.00)

 A.意大利 √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解析: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是弦乐艺术的中心,这一时期的重要体裁奏鸣曲、协奏曲基本是以弦乐为中心,伴以键盘乐器的“数字低音”的合奏音乐,科莱里、维瓦尔第是这一时期弦乐艺术的最杰出代表。

巴洛克晚期,音乐逐渐从意大利向德奥转移,代表人物是德国作曲家巴赫和亨德尔。

二、简述题(总题数:

2,分数:

30.00)

21.简述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作曲家。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音乐进入“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与古典时代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音乐巨匠支撑起古典时代的天空。

(1)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

①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②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③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④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主要作曲家

①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创作广泛,声乐和器乐无所不包,但尤以器乐著名。

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海顿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奠基者著称,享有“交响乐之父”的美誉。

其为法国和英国上流社会而作的6首《巴黎交响曲》和12首《伦敦交响曲》标志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最终成熟。

海顿奠定了四乐章套曲结构的经典形式,并以流畅的笔法表现出古典主义乐观、质朴和愉悦的精神气质。

②莫扎特。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神童”。

莫扎特在声乐和器乐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功,创作了19部歌剧,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堪称古典主义歌剧的经典。

他的器乐创作,如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也到达相当高的成就。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细腻、典雅,既有生动的诙谐也不乏深刻的表情,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③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重要成就是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和室内乐这类古典主义的器乐体裁,他的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钢琴协奏曲以及众多的室内乐都是古典主义器乐的巅峰之作。

其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充满英雄主义激情,赋予器乐创作以更深刻的内在表现力,他的音乐将古典主义推向极致,并为音乐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大门,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力。

解析:

22.简要回答什么是艺术风格?

什么是艺术的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艺术风格,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较为一贯而稳定的创作个性。

(1)艺术风格的形成

①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②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③艺术风格受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风俗、社会历史时代的影响。

(2)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

①民族风格。

民族文化风俗由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决定,体现了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需要,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个体在其创作个性上自然烙印上了民族的色彩印迹,即形成了特定的民族风格。

②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又称“朝代气象”,是指艺术在特定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时代所特有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因为艺术家的个人艺术风格总是比整体性的艺术时代风格更具体、实在,同一时代的艺术家个体或艺术家群体的不断创造运作,便形成了该时代的艺术风格。

解析:

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

2,分数:

60.00)

23.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音乐是表现艺术的理解。

(分数:

3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表现艺术是将来源于客观生活的思想感情直接地披露出来的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的表现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音乐的音响是感情的直接载体

音乐音响没有语义性,音乐的铺陈没有可视性。

人们从音乐音响中直接获得相应感受的同时,会生发种种想象,这种想象可能浮现为具体的“画面”“图景”“情境”等。

生动、活跃的想象,反过来可以强化听众的音乐感受,但音乐自身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任何实实在在的可视的形象。

即便在“描绘性”较强的作品中,人们感受到的也只能是某种象征意义的形象。

例如: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大海》,堪称以音乐作色彩“描绘”的范例,但无论是第一乐章中的雾霭初晴、波光粼粼,还是第二乐章中的波浪嬉戏、第三乐章中的风与海的对话,都是作者对他所“深深热爱的大海”(作者曾经立志要当一名海员)有着许多难忘的眷恋之情的表现。

(2)音乐艺术的表现性并不排斥再现因素的再现性

表现艺术的表现性与再现艺术的再现性,不是互相隔绝的。

同样,作为表现艺术的音乐,从来也不排斥对再现因素的借助。

不论是作为创作“契机”的自白,还是帮助人们理解乐曲的“导向”性提示,都表明音乐艺术中融合着形象借寓的因素。

艺术家也好,欣赏者也好,人们的感情并不凭空导源于心灵世界,而终归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借景移情”“状物抒怀”,对所有的艺术都是通用的。

总之,不倾注深挚的情感与性格提炼就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而且越是要表现深刻的生活内容、重大的思想主题,就越是要在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刻画上下功夫。

解析:

24.试论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分数:

3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切世界的艺术都是民族的,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并非一切民族的艺术都是世界的,只有优秀的、反映共同人性的民族艺术才为世界所共赏。

(1)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涵

①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

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②艺术的民族性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思想和审美需要,归根结底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基础与经济生活。

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是否具有民族特征,不是简单描写民族服饰、美食和风俗,而在于是否表现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事物(即是否反映了本土文化特性)。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2)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联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在于: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鲁迅说:

“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绝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红楼梦》译本在法国出版后,“人们就好像突然发现了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影片《喜盈门》被外国观众誉为具有“世界性的主题”的“国际性的影片”。

(3)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区别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

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

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①艺术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

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特征,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②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这就是艺术的世界性。

(4)正确对待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对于二者间的关系应该予以正确的认识。

①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

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

总之,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相辅相成的,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