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953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0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docx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

 

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

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国渔检(法)[2008]135号文公布

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章总则

第1节一般规定

1.1.1法令

1.1.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是依照该条例规定实施检验管理的主管机关。

1.1.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渔业船舶检验规则由国家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制定,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1.1.2宗旨

1.1.2.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船舶具备安全航行、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命财产安全,防止污染环境。

1.1.2.2对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要求的,应当签发相应的法定证书。

1.1.3适用范围

1.1.3.1本规则适用于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将要登记的、有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结构的内河机动渔业船舶。

1.1.3.2适用本规则的内河船舶,其材料可为钢质、木质、铝合金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1.1.3.3本规则不适用于高速船(艇),高速船(艇)应当符合主管机关发布或承认的检验规定。

1.1.4申请与费用

1.1.4.1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按本规则2.1.3规定的时间向有关验船机构申请法定检验,并提供必要的检验条件。

1.1.4.2检验费按国家价格、财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计收。

1.1.5生效与适用

1.1.5.1本规则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主管机关公布施行。

规则生效日期标注在本规则扉页上。

1.1.5.2除本规则另有明文规定外,本规则适用于新船。

1.1.5.3本规则生效之前建造的船舶,其船舶构造仍可符合建造时的规定。

1.1.6等效

1.1.6.1经主管机关同意,验船机构可允许采用具有同等效能的设备、材料、器具或其他设施代替本规则要求的设备、材料、器具或其他设施。

1.1.7免除

1.1.7.1对于具有新颖特征的船舶,如验船机构认为本规则的某些规定妨碍其发展新颖特征时,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经主管机关同意,可以免除这些要求。

1.1.8船用产品

1.1.8.1用于制造、改造船舶的有关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设备,应当经主管机关认可并取得船用产品证书后方可装船使用。

1.1.9责任

1.1.9.1主管机关对验船机构及其所执行的法定检验进行监督。

1.1.9.2验船机构应保证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对其所检验项目的检验质量负责。

1.1.9.3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在船舶营运期间内,应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1.1.10申诉

1.1.10.1当事人对验船机构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验船机构申请复验;对复验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由主管机关裁决。

1.1.11验船机构

1.1.11.1内河船舶检验由验船机构及其验船师承

1.1.16解释

1.1.16.1本规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负责解释。

第2节航区

1.2.1划分原则

1.2.1.1根据水文和气象条件,将内河航区由高向低划分成A、B、C三级,其中某些水域,依据水流湍急情况,又划分为急流航段,即J级航段。

1.2.1.2航区级别规定的浪高h的范围为:

A级:

1.5m

B级:

0.5m

C级:

h0.5m。

1.2.1.3上述航区的划分并未考虑特殊风暴、山洪暴发的影响,在此类似水文气象条件下航行时,驾驶员应谨慎操作。

1.2.2水系的航区级别

1.2.2.1黑龙江水域

.1达赉湖为A级;

.2松花湖、白山湖、红石湖、兴凯湖及黑龙江的黑河至国境河段为B级;

.3其余的水域为C级。

1.2.2.2黄河水域

.1龙羊峡水库为A级;

.2刘家峡水库为B级;

.3其余为C级。

1.2.2.3淮河水域

.1洪泽湖、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陈村水库(太平湖)、花凉亭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及淮河的正阳关至洪泽湖段、灌河的响水以下河段为B级;

.2其余的水域为C级。

1.2.2.4长江水系

.1长江由江阴的黄田港至吴凇口并包括横沙岛以内的水域为A级;

.2长江的宜昌至黄田港、湘江的株洲至洞庭湖、沅江的常德至洞庭湖、澧江的津市至洞庭湖、资水的益阳至洞庭湖、赣江的南昌至鄱阳湖、黄浦江自分水龙王庙经闵行至吴淞口、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淀山湖、滇池、丹江口水库、拓林水库、万安水库为B级;

.3其余的水域为C级;

.4岷江的乐山至宜宾、赤水河自二郎以上、嘉陵江的南充至重庆、大宁河、乌江、清水江、沅水自桃源以上为J级航段。

1.2.2.5钱塘江水系

钱塘江自桐庐经杭州至赭山、甬江自宁波至镇海及新安江水库为B级;其余为C级。

1.2.2.6珠江水系

.1珠江自虎门至淇澳岛大王角灯标与孖洲岛灯标连线以内的水域,至香港、澳门不超过5km的水域以及自磨刀门经洪湾水道至澳门的水域为A级;

.2西江自梧州至各口门、东江自石龙至东江口、黔江自石龙至桂平、郁江自南宁至桂平、浔江自桂平至梧州以及新丰江水库、高州水库、鹤地水库、松涛水库为B级;

.3其余的水域为C级;

.4红水河自恶滩至石龙为J级航段。

1.2.2.7其他河流

.1B级航区有下述各水域:

.1.1京杭运河的南四湖(微山、南阳、独山、昭阳)、高邮湖、邵伯湖;

.1.2鸭绿江江口至丹东铁桥段;

.1.3辽河自三岔河至西炮台段;

.1.4椒江自临海至海门段;

.1.5瓯江自温溪经温州至黄华段;

.1.6飞云江江口至瑞安段;

.1.7闽江江口至马尾段;

.1.8九龙江自龙海至猫江屿段;

.1.9榕江自榕城至汕头段;

.1.10鉴江自大沙洲至河口段;

.2上述河流其他河段为C级;

.3岷江的水口至南平、沙溪、建溪、富屯溪、澜沧江的小橄榄坝至62号界桩为J级航段。

1.2.2.8其他规定

.1本节未涉及水域的航区级别,验船机构可根据本节1.2.1的划分原则及船舶使用条件具体酌定;

.2本节未作规定的水域为C级;

.3对在流速大于3.5m/s水域使用的船舶,除按规定的航区考虑外,还应按J级航段考虑。

第3节定义

1.3.1专用术语

1.3.1.1主管机关:

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1.3.1.2验船机构:

系指主管机关及经主管机关业务核定的船舶检验机构。

1.3.1.3验船师:

系指持有主管机关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的从事渔业船舶检验的人员。

1.3.1.4渔船:

系指从事捕捞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的船舶。

1.3.1.5渔业辅助船:

系指为渔业生产、科研、教学、监督、渔港工程服务的船舶。

1.3.1.6渔业船舶:

系指上述渔船和渔业辅助船的统称。

本规则统称为船舶。

1.3.1.7新船:

系指本规则生效之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似建造阶段的船舶。

1.3.1.8现有船:

系指非新船。

1.3.1.9小型船舶:

系指船长小于12m且功率小于44.1kW的船舶。

1.3.1.10船用产品:

系指用于制造、改造船舶的有关航行、作业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

1.3.1.11检验: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系指本规则要求的各种检验,即法定检验。

1.3.1.12船龄:

系指船舶从其建造完工的年份算起迄今所过去的年限。

1.3.1.13认可:

除另有规定外,按本规则执行具体检验中的认可,以及批准、同意,由经主管机关业务核定的验船机构具体实施。

1.3.1.14内河:

系指中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

1.3.1.15敞口船:

系指从艏至艉不具有风雨密的连续露天甲板的船舶。

1.3.1.16地方:

系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1.3.1.17高速船:

系指最大航速能满足下式的船舶:

V≥3.7▽0.1667m/s且V≥18km/h的船舶。

其中,最大航速V为船舶处于设计排水量状态,并于最大持续功率在静水中航行所能达到的航速,▽(m3)为船舶设计水线对应的排水体积。

1.3.2技术术语

1.3.2.1总长Loa(m):

船舶最前端至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水平距离。

1.3.2.2船长L(m):

系指沿船舶最小型深的85%处水线,由艏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但不得小于该水线长(不包括附体)的96%;

.1对挂桨(机)船、无舵船或舵在舷外船按该水线长的100%计取;

.2非金属船舶包括船壳板的厚度。

.3对无船舶图纸资料的现有船,其船长可按上甲板长度的90%计算;

1.3.2.3船宽B(m):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系指船舶的型宽,即在船中处船壳板内表面的最大水平距离(不包括舷伸部分);非金属船舶包括船壳板厚度。

1.3.2.4型深D(m):

泛指在舷侧处计量由龙骨线至干舷甲板下表面的垂向距离:

.1对无甲板船,量至舷顶;

.2对具有圆弧形舷缘的船舶,量至甲板下表面的延伸线;

.3当工作甲板呈阶梯形时,升高甲板部位的型深计量至较低甲板平行于升高甲板的延伸线;

.4除另有明文规定外,一般是指船中处的型深。

1.3.2.5吃水d(m):

泛指船舶龙骨线浸没的深度。

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指平均吃水。

1.3.2.6艏、艉垂线: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系指通过船长(L)艏、艉端点的垂线。

1.3.2.7船中:

系指船长(L)的中点处。

1.3.2.8龙骨线:

系指在船舶中纵剖面上,通过船中定点且平行于龙骨的直线,该定点的垂向坐标按照下述方法确定:

.1无方龙骨的船舶为金属船龙骨板的内表面或非金属船龙骨板外表面;

.2有方龙骨的船舶为船壳板与方龙骨侧板的交点,金属船取在内表面,非金属船取在外表面。

1.3.2.9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在干舷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离船壳板向内不大于4%船宽(B)的建筑物为上层建筑,即艏楼、桥楼、艉楼;其他的围蔽建筑为甲板室。

1.3.2.10上甲板长度Ld(m):

系指船舶中纵剖面上甲板艏艉两端外缘(不包括假船首、假船尾)的水平长度。

对无甲板船,以其舷侧板顶线为基准进行计量。

1.3.2.11最大吃水(m):

系指船舶的最大允许作业吃水。

1.3.2.12风雨密:

系指在任何水文气象条件下,水都不会渗入结构之内。

1.3.2.13水密:

系指在设计水压力下,任何方向水均不能渗入该结构之内。

1.3.3除另有规定外,上述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全部。

 

第4节特别规定

1.4.1地方验船机构应当依据本规则制定适合本地区船舶特点的检验技术要求,经主管机关批准后发布实施。

1.4.2对小型非机动船舶、无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结构小型机动船舶以及船长小于5m的小型机动船舶,地方验船机构应当依据本地区船舶特点制定具体的检验办法,并报主管机关备案。

第二章检验和发证

第1节一般规定

2.1.1一般规定

2.1.1.1凡符合本规则第1章1.1.3的内河船舶,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验船机构应当签发/签署相应的证书。

2.1.1.2以传统工艺建造的传统船型木质船舶,本章规定可适当放宽。

2.1.2检验类别

2.1.2.1适用本规则的内河船舶的检验类别包括:

.1初次检验;

.2营运检验,包括:

年度检验、换证检验;

.3临时检验。

2.1.2.2初次检验:

系指对船舶首次颁发主管机关船舶检验证书之前所进行的检验。

2.1.2.3年度检验:

系指对营运船舶检验证书的有关项目,按规定每年进行的常规检验。

2.1.2.4换证检验:

系指对营运船舶检验证书的有关项目,按规定期限换发证书之前的检验。

2.1.2.5临时检验:

系指对船舶的技术状况或用途等发生2.1.4.3所述情况变化时所进行的非常规性检验。

2.1.3检验时间

2.1.3.1船舶的连续两次常规检验间隔时间为12个月。

2.1.3.2换证检验应在证书到期之前3个月内进行。

2.1.3.3年度检验应在证书的周年日期前、后3个月内进行。

2.1.4检验的申请

2.1.4.1船舶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以下简称船舶所有人),应向验船机构申请下列相应的检验:

.1初次检验;

.2营运检验;

.3临时检验。

2.1.4.2下列船舶的船舶所有人应当申报初次检验:

.1制造的船舶;

.2改造的船舶(包括非渔业船舶改为渔业船舶)。

2.1.4.3营运中的渔业船舶的所有人应当按照2.1.3规定的检验时间向验船机构申请营运检验。

2.1.4.4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船舶所有人应向验船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1因发生事故而影响安全航行、作业技术条件的;

.2改变证书所限定的用途;

.3改变作业区域;

.4更改船名;

.5变更船籍港或所有人的;

.6涉及船舶安全的修理或改装(包括更换主机)的;

.7检验证书失效的;

.8渔港监督或环境保护主管机关责成检验的。

2.1.4.5船舶所有人申报制造船舶的初次检验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1船舶检验申报书;

.2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文件(如本地区有此要求);

.3船名号审批文件;

.4船舶设计单位名称及其资格认可证书编号,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或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审图意见书;

.5船舶修造船厂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

.6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

2.1.4.6船舶所有人申报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1船舶检验申报书;

.2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文件(如本地区有此要求);

.3船名号审批文件;

.4船舶图纸及技术文件;

.5现有船舶检验证书,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或注销证明;

.6船舶修造船企业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

.7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需要时)。

2.1.4.7船舶所有人申报船舶营运检验时应提交的文件:

.1检验申报书;

.2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

.3船舶修造船企业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

.4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必要时)。

2.1.4.8船舶所有人申报船舶临时检验时应提交的文件:

.1检验申报书;

.2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

.3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文件(如本地区有此要求);

.4船舶修造船企业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

.5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必要时)。

.6现有船舶检验证书,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或注销证明;

.7船名号审批文件(需要时)。

2.1.5检验的受理

2.1.5.1船舶检验申请由承担船舶建造、修理地具有相应权限的验船机构按规定受理。

2.1.5.2验船机构收到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是否受理检验。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场或者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1.5.3验船机构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船舶检验的,应当出具加盖本机构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1.6检验的实施

2.1.6.1初次检验:

.1初次检验由制造地或者改造地验船机构实施;制造地或者改造地与船籍港不一致的,实施检验的验船机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证书、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移交船籍港验船机构;

.2验船机构对检验合格的船舶,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2.1.6.2营运检验:

.1营运检验由船籍港验船机构负责实施;因故不能回船籍港进行检验的船舶,由船籍港验船机构委托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验船机构实施检验;实施检验的验船机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移交船籍港验船机构。

.2验船机构应当自申报营运检验的船舶到达受检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实施检验。

经检验合格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船舶检验证书上签署意见或者签发船舶检验证书。

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2.1.6.3临时检验

.1临时检验由船籍港验船机构负责实施;因故不能回船籍港进行检验的船舶,由船籍港验船机构委托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验船机构实施检验;实施检验的验船机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移交船籍港验船机构。

.2验船机构应当自申报临时检验的船舶到达受检地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实施检验。

经检验合格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船舶检验证书上签署意见或者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2.1.7初次检验、年度检验、换证检验及临时检验(必要时)应当进行现场检验,年度检验及临时检验也可通过审查船舶所有人提交的《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检验方式进行。

 

第2节检验范围

2.2.1新船的初次检验

2.2.1.1船舶建造前,应将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纸资料一式3份送交验船机构审查:

*.1船舶构造的有关图纸资料应按照有关现行规定提交;

*.2总布置;

*.3干舷计算及载重线标志;

*.4稳性计算;

*.5全船开口(包括门、窗、盖等设施)布置;

*.6安全设备(包括消防、救生)和脱险通道布置;

*.7操舵系统;

*.8航行设备、信号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系统和布置;

.9防污染设备布置;

.10照明系统和布置;

.11吨位计算;

.12系泊及航行试验大纲;

*△.13全船说明;

*△.14全船设备明细;

△.15型线;

△.16重量重心计算;

△.17静水力曲线;

.18验船机构认为必要的其他图纸和资料。

注:

*标注“*”者为现有船舶初次检验应提交的图纸资料需包含的内容;

△标注“△”者为备查内容。

2.2.1.2建造、改造的船舶,应待验船机构将图纸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2.2.1.3建造船舶的船体检验项目应包括:

.1船体的主体材料应具有合格的船用产品证书(木质船除外)。

特殊情况下,使用无船用产品证书的材料时,应经验船机构的认可;

.2检查结构安装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3检查焊接工艺、规格、材料和焊接质量;

.4检查操舵装置及锚设备的符合性和安装质量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船,应核查原材料的船用产品证书、检验模具、审核工艺规程,应按工艺规程进行成型前、成型后的检验;

.6木质船,要检查板材、构件等的连接、装配、钉固及捻缝质量。

.7对船体及门、窗、盖进行密性试验;

.8测量船舶主尺度;

.9检查载重线标志、水尺勘划的正确性;

.10检查通道、出口及栏杆;

.11同厂同批建造的首制船应进行倾斜试验;

.12核查消防、救生设备证书及配置,检查其安装并进行必要的效用试验。

2.2.1.4新建造船舶轮机和电气设备检验项目应包括:

.1检查主机、推进装置、电气设备、防污染装置等主要设备的船用产品证书,并核对其主要技术规格和性能指标;

.2检查操舵装置和锚设备的安装和操作使用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3检查主机、辅机、轴系、螺旋桨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4检查各种管系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5检查机驾合一装置的安装和可靠性;

.6检查液压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安装并试验;

.7检查电气设备、电缆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8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及接地和避雷装置的安装情况;

.9核查航行、信号设备及无线电通信设备证书及配置,检查其安装并进行必要的效用试验;

.10检查防止油污染设备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效用试验。

2.2.1.5验船师应确认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大纲,参加系泊及航行试验并在试验报告上签署意见。

2.2.2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

2.2.2.1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应将2.2.1.1中带“*”项目的图纸资料一式3份及船舶建造质量书、主要船用产品证书等送交验船机构审核。

如确有困难,经验船机构同意,可适当减少。

2.2.2.2若船舶具有主管机关承认的其他验船机构签发的有效船舶检验证书及技术文件,则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可按照换证检验对待。

2.2.3年度检验

2.2.3.1年度检验项目应包括:

.1对金属船,检查船体外板、甲板、水密舱壁、骨架有无裂纹、裂缝、渗漏及严重腐蚀等缺陷存在;

.2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船,检查船体结构有无裂缝、发白、分层等缺陷存在;

.3对木质船,检查船体结构有无损坏、腐烂、捻缝有无开裂与渗漏等缺陷存在;

.4检查舵、锚、消防、救生等设备配置及其有效性,必要时进行效用试验;

.5检查通风筒、空气管、舱口等开口及其关闭装置;

.6检查扶手、栏杆、通道、出口等安全设施;

.7检查载重线、水尺标志;

.8了解主机、辅机(如有)、齿轮箱等运行情况并进行外部检查,必要时,对某项目可要求进行效用试验;

.9检查油柜、油箱及燃油系统是否完好且无渗漏现象;

.10检查舱底水系统使用情况;

.11检查设有汽油箱/柜及其输油管路的处所通风的有效性(如适用);

.12检查防油污设施的有效性;

.13了解发电机、蓄电池及电缆等电气设备使用和绝缘电阻的情况,并进行外部检查;

.14航行设备、信号设备检查及试验;

.15无线电通信设备检查及试验。

2.2.4换证检验

2.2.4.1除2.2.3.1所列年度检验项目外,换证检验还应包括:

.1船底外部检查;

.2门、窗、盖的密性试验;

.3主机、齿轮箱、推进装置进行效用试验,必要时进行拆开检查;

.4钢质船在其第二次及以后换证检验时,可对船体外板的可疑区域进行测厚检查。

2.2.5临时检验

2.2.5.1临时检验应当根据情况对船舶进行部分或全部项目的检查。

第3节证书签发

2.3.1证书

2.3.1.1内河小型船舶的检验证书名称为:

《内河渔业船舶检验证书》,证书格式由主管机关统一规定。

2.3.1.2船舶经过初次检验,符合本规则要求,验船机构应签发《内河渔业船舶检验证书》。

2.3.1.3内河小型船舶经过换证检验,或临时检验后需要签发证书的,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应换发新证书。

年度检验或临时检验需要签署证书的,验船机构应当在证书的相应栏中签署。

2.3.2证书的有效期

2.3.2.1《内河渔业船舶检验证书》的有效期限为一般不超过72个月,船龄超过12年的船舶,其证书有效期限为不超过48个月。

在证书有效期内,船舶所有人应按年度→年度→年度→年度→年度→换证检验的顺序申报检验。

2.3.2.2《内河渔业船舶检验证书》的有效期限应当与前一份证书的有效期限联系起来,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