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304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docx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但大多数混合物的参数介于其组分之间,下面简单介绍混合物的这一特点在相关计算中的应用:

理解:

先用数学知识进行认识

4与8的平均值x之间的关系

4

联系化学知识↓↓↓

净物A的数值<混合物的数值<纯净物B的数值

依据上面的分析相关题型有:

a.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下面是相关的类型题:

a.已知纯净物AB的数值,求混合物的数值的取值范围

1.Mg.Al.Zn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HCl溶液反应,产生H20.4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15gB.10gC.3.6gD.3g

解析:

极值法-设全部为Zn,则要产生0.4g氢气要Zn13g,设全部是Al,则要产生0.4g氢气要Al3.6g,现在是混合物,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选B.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A.Mg,AgB.Zn,CuC.Al,FeD.Al,Mg

解析:

这道题中,Mg、Zn、Al、Fe都是可以反应的,Ag、Cu都是不反应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道:

AMg为12g<15g,Ag不反应,可以。

BZn为32.5g>15g,Cu不反应,不可以。

CAl为9g<15g,Fe为28g>15g,可以。

DAl为9g<15g,Mg为12g<15g,不可以。

因此应该选B、D。

b.已知混合物的数值,求两种纯净物AB的取值范围

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氢气,则组成该混合物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Mg和FeB.Fe和ZnC.Zn和CuD.Cu和Ag

解析:

Mg(12g出1g氢气);Fe(28g出1g氢气)

Zn(32.5g出1g氢气);Cu和Ag(与酸不反应)

A.12g28g均小于30g,不可能

B.28g<30g<32.5g,可能

C.32.5g>30g,Cu与酸不反应,不可能

D.Cu和Ag(与酸不反应),不可能

故选B

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放出1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Zn和MgB.Fe和MgC.Zn和FeD.Fe和Cu

解析:

Mg(12g出1g氢气);Fe(28g出1g氢气)

Zn(32.5g出1g氢气);Cu和Ag(与酸不反应)

A.32.5g>20g>12g,可能

B.28g>20g>12g,可能

C.32.5g>28g>20g,不可能

D.28g>20g,Cu不反应,不可能

所以答案为C、D

5.将2.4g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安全反应,则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

A.7.3%B.14.6%C.16.8%D.19.46%

解析:

极值法—若混合物全为Mg,则HCl浓度为14.6%;若全为Al,则HCl浓度为20.2%.现在是混合物,含有两种物质,故14.6%

 

c.已知纯净物A(或B)的数值和混合物的数值,求另一种纯净物B(或A)取值范围

6.某金属颗粒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0.2g氢气,则此金属颗粒可能是()

A.纯净的FeB.含Zn的FeC.含不溶于酸杂质的ZnD.含不溶于酸杂质的Fe

解析:

Fe5.6g生成0.2g氢气;Zn6.5g生成0.2g氢气

A.5.6g<6g,不可能

B.5.6g<6g<6.5g,可能

C.(6.5+x)g>6g,不可能

D.(5.6g+x)g可能等于6g,可能

所以选B、D

7.有一不纯的Fe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Fe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

A.MgB.ZnC.CuD.Al

答案:

AD

8.有一不纯的Fe片质量为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18g氢气,则Fe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为()

A.AlB.MgC.CuD.C

答案:

C

9.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1g氢气,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Al和FeB.Zn和FeC.Mg和CuD.Mg和Zn

答案:

A

10.5.6g某金属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正二价金属化合物,同时放出0.2g氢气,这种金属是()

A.ZnB.FeC.CaD.Mg

答案:

B

解题技巧:

平均值法

在数学上,我们算过求平均数的题目,可表达为:

m=(a+b)/2,且a>b>0时,a>m>b。

我们把它引入化学计算中,能使很多题目转繁为简,化难为易。

一、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计算下列不同质量的20%的硫酸和10%的硫酸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填表:

10%的硫酸的质量20%的硫酸的质量混合后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20g70g

40g60g

50g50g

60g30g

80g20g

思考:

混合前后硫酸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何关系?

由此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1)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介于10%-20%之间。

(2)只有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混合前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之和的1/2。

(3)当20%的硫酸溶液质量大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于15%,反之亦然。

例题2现有13.5g氯化Cu样品,当它与足量的硝酸Ag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29g,则此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

A、BaCl2B、KClC、ZnCl2D、CaCl2

思考:

此题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如果混有杂质会对AgCl的产量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

此类题目一般采用假设推理求平均值的方法。

先假设参加反应的物质为纯净物质,经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

然后将假设所得结果,与实际数据相比较。

(1)设13.5g纯净物的CuCl2与AgNO3反应可得AgCl质量为X

CuCl2+2AgNO3==2AgCl↓+Cu(NO3)2

135287

13.5gX

135:

287=13.5g:

X

X=28.7g

(2)因为28.7g<29g,说明CuCl2样品中混有的杂质能与硝酸Ag反应,并且与同质量的CuCl2相比产生AgCl的质量多,即杂质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u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3)分别计算出CuCl2、BaCl2、KCl、ZnCl2、C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比较时各比值可不算出,只比较各式中的Cu与2K、Zn、Ba、Ca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

例题3某硫酸铵化肥中混有其它氮肥,分析知其中含氮量为19%,则该硫酸铵化肥中可能含有的其它氮肥是()

A、碳酸氢铵B、硝酸铵C、尿素D、氯化铵

思考:

纯净硫酸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题目中已知量19%为硫酸铵和其它氮肥含氮量的平均值,所以此平均值介于硫酸铵与另一氮肥含氮量之间。

只要计算出各肥料的含氮量,问题便得到解决。

例题4某CO与CO2混合气体,实验测得混合气体的含碳量为40%,此混合气体中,CO与CO2相比较谁的质量分数大?

思考:

纯净的CO与CO2中的含碳量各是多少?

混合气体的含碳量和它们的平均值有何关系?

解:

(1)CO和CO2的含碳量不同,CO含碳量为42.9%,CO2的含碳量为27.3%。

当CO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混合气体的含碳量也就越高,反之,含碳量越低。

若CO、CO2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均为50%,则含碳量的平均值为:

(42.9%+27.3%)/2=35.1%<40%,所以混合气体中的CO的含量多。

(2)把混合气的总量看作1。

如果CO的质量分数为X%,则CO2的质量分数为(1-X%),将CO和CO2含碳量,分别乘以它们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两者之和即为40%。

例题5两种二价金属的混合物4.4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0.16gH2,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Fe和MgB、Cu和MgC、Zn和AlD、Fe和Zn

思考:

我们学过哪些金属和酸反应后金属元素显+2价。

这样即可排除哪个选择项?

你能据此定出二价金属和酸反应的通式吗?

此题和例题2相似,你能参考例题2解出它吗?

解法1:

解法2:

设两二价金属元素符号通式为M,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X。

M+H2SO4==MSO4+H2↑

X2

4.4g0.16g

X:

2=4.4g:

0.16g

解得:

X=55

然后用选择项中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和它相比较,若两金属都反应则必须一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大于55,另外一种的小于55;若一金属不反应,则另一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55,通过比较即可解之。

二、知识能力训练:

1、5.6g含杂质的Fe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22g,所含杂质可能是()

A、ZnB、MgC、CuD、Al

2、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和b中,Y的化合价相同,化合物a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化合物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

已知a的化学式XY2,则b的化学式为:

()

A、X2YB、X2Y3C、XY3D、X3Y2

3、若将NaCl样品100g和足量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Cl252g,杂质可能是()

A、NH4NO3B、BaCl2C、NH4ClD、KCl

4、100g含杂质5%的大理石跟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反应,产生CO245g,杂质可能是()

A、Na2CO3B、CuC、FeD、CaCl2

5、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氢气。

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A、Mg和AlB、Fe和ZnC、Fe和MgD、Fe和Al

6现有pH=8的溶液50mL,若相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pH溶液()

A、pH=0B、pH=3C、pH=7D、pH=5E、pH=14

7、两种固体氧化物共5.6g,跟7.3%的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

A、BaO和ZnB、CaO和CuOC、MgO和CuOD、CaO和MgO

8、由等质量的MgO与另一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另一种氧化物是()

A、CaOB、BaOC、CuOD、Al2O3

9、分别将5.6g某种“Fe粉”和5.6g某种“Mg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均为0.2g,根据这一结果推断()

A、该“Fe粉”和“Mg粉”都是纯净物

B、该“Fe粉”和“Mg粉”都是混合物

C、“Mg粉”一定是混合物,“Fe粉”一定是纯净物

D、“Mg粉”一定是混合物,“Fe粉”可能是混合物

10、将含杂质的NH4HCO379g受热分解可得CO243g。

问杂质有可能是Na2CO3吗?

11、有一不纯的Fe,含有Mg、Al、Zn3种杂质中的2种,取该样品2.8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0.1g氢气,则这种Fe一定含有的杂质是,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12、氧化Fe与另一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8g,已知其中含氧元素3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可能是()

A氧化MgB氧化钙C氧化CuD氧化Al

附:

十字交叉法

1、解题范围:

关于溶液混合时的计算。

2、方法原理:

溶液释稀或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设混合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n,溶质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

ma%+nb%=(m+n)c%即:

m/n=(c%-b%)/(a%-c%)

简化为:

m/n=(c-b)/(a-c)本式可用下面十字交叉形式表示

a↘↗c-b

c

b↗↘a-c

这种方法也称“对角线法”其中C%必须是已知量。

若用于纯溶剂(如水)稀释,则可把纯溶剂中溶质质量分数当作零,若加入的是纯溶质,则可把溶质质量分数看作100%。

例题欲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

设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别是x和y。

40↘↗20-10=10

则:

20所以x:

y=2:

1

10↗↘40-20=20

答:

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是2:

1。

练习:

1、把25g3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g?

(70g)

2、利用95%的浓H2SO4和5%的稀硫酸制30%的H2SO42000g,需这两种酸各多少g?

(浓:

555.6g稀:

1444.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