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316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宁夏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骨髓(suǐ)忤视(wǔ)提秦王(tí)谒见(yè)

B.拊心(fǔ)戮没(lù)揕击(zhèng)唱和(hè)

C.颓圮(pǐ)夜缒而出(zhuì)方遒(qiú)逢孙(páng)

D.箕踞(jù)被八创(chuānɡ)悄然(qiǎo)长篙(h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义气

B.浪遏飞舟五岭逶迤变本加厉凄婉迷茫

C.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

D.青苔披荆斩棘苍海桑田阙秦利晋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失其所与,不知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4.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风吹草低见牛羊

B.封:

又欲肆其西封函封之

C.遗:

使人遗赵王书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比:

比诸侯之列朋比为奸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人不敢与忤视忤:

B.敢以烦执事执事:

办事的官吏

C.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购:

购买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

使……缺,损害

6.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夫晋,何厌之有?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夜缒而出

A.两个“之”相同,两个“而”不同

B.两个“之”不同,两个“而”不同

C.两个“之”相同,两个“而”相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而”相同

7.下列句子与“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句式相同的一项(3分)()

A.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发尽上指冠箕踞以骂曰

B.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越国以鄙远

C若不阙秦使使以闻大王

D.函封之邻之厚,君之薄也

9.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_______________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

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①②④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

十月而拔蓟城。

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

“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

”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

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

每出言曰:

“彼有善有不善。

”从者以告其主,曰:

“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

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

“高渐离也。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

使击筑,未尝不称善。

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

国家或许得到保存。

血食,享受祭祀。

②庸保:

帮工,伙计。

庸,同“佣”。

被雇用的人。

③家丈人:

东家,主人。

④嚯其目:

弄瞎他的眼睛。

嚯,熏瞎。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益发兵诣赵诣:

到,往

B.秦王必解解:

懈怠

C.窃言是非窃:

暗地里

D.举筑朴秦皇帝朴:

撞击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B.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C.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D.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得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

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

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薰瞎了他的眼睛,留在身边击筑。

17.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2分)

(1)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内翻译: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8~19题。

(7分)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该词写于1935年2月,红军过娄山关时。

当时因张国焘错误指挥,红军受挫,损失颇大。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18..下列对这首小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渲染环境和连接下文的作用。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准确地表现了战士的疲乏。

C.“真如铁”指真的像钢铁一般坚固——说明前行之路漫长而艰难。

D.全词只写了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篇幅虽短,“份量”很重。

19.上阙用了哪些意象?

“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题1分,错一字不得分)

20.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0分)。

(1)《沁园春长沙》中有静有动、表现湘江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

“,。

(2)面对大千世界,毛泽东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3)《再别康桥》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

(4)《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诗句: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6)《烛之武退秦师》中交代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原因是:

(7)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

(8)《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悲壮的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

(9)《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表现众人同仇敌忾的画面:

“,。

(10)席慕容在《一朵开花的树》中写道: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关雎》中表达君子想要追求女子的语句是“,。

,。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21.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

22.有位学生考上了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老师发了条手机短信表示感谢。

其中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改正。

(找出并改正三处即可)(6分,一处2分)

老师:

你好!

在高中阶段,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

我能有今天,是你鼎力相助的结果。

你的教学造诣是那样深厚,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我将永远铭记你的教导,认真读书,好好改造,不辜负你的希望。

你的学生 刘勇

2019年9月20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

(2)改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

23.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第一组:

《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

《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

《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

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班级姓名学号

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23

17题(12分)

(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4分)

20题(10分,每题一分,错一字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21题(4分)

,;

,。

22题(6分,一处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

(2)改为

(3)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答案】CA、提dǐB、揕zhènD、长篙(gao)

2、【答案】B(A.寥,意;C.斑,箫;D.沧)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购,悬赏。

6、【答案】B(第一个“之”,宾语前置标志,后一个“之”,代词。

前一个“而”连词,表承接,后一个“而”表修饰)

7、【答案】C(例句和C选项都是省略句,A、状语后置句;B、被动句;D、判断句)

8、【答案】D

9、【答案】B 【解析】  A.不假思索——假:

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

B.激浊扬清——激:

冲去;浊:

脏水;清:

清水。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

也说扬清激浊。

C.死得其所——所:

处所,地方;得其所:

得到合适的地方。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感情色彩不对。

D.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

泛指两家联姻。

10、【答案】B解析:

A、句式杂糅,“拟采用”和“为准”杂糅,可改为“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C、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

D、宾语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11、【答案】 D

解析 ③中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和谐”衔接。

⑤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

只有④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可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12、【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13、【答案】B解:

缓解、宽释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

(1)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

得分点:

所以,表原因(1分);尤,特别、判断句((1分);所以,因为(1分);句意(1分)。

 

(2)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他为上宾。

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

得分点:

举坐,举,全,坐通座(1分);抗礼,对等礼节(1分);涕,去(1分);以为,以(之)为(1分);句意(1分)。

(3)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东道主(1分);行李(1分);乏困(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

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

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

“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

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

”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

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

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

于是通辑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

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作工。

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

常常张口就说:

“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伺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

“那个庸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

”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

高渐离考虑到长久他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

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

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秦始皇召令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

“这是高渐离。

”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

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

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

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

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

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

三、诗歌鉴赏(8分)

18、B“咽”,暗示了战斗的壮烈。

19、西风、长空、雁、霜、月、马蹄声、喇叭声(2分)“烈”字既可理解为“激烈”,又可理解为“壮烈”,营造了悲壮慷慨的意境,让人读来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

平添悲壮之情。

(2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题一分,错一字不得分)

20.

(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1、【参考答案】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的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的海洋

我原想采撷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片的枫林

22、【答案】

(1)“你”改为“您”;

(2)“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改为“我能在您的帮助下学习,非常感谢”;

(3)“造诣是那样深厚”改为“水平很高”;

(4)“刮目相看”改为“非常敬重”;

(5)“好好改造”改为“好好学习”

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归纳各组文章名字所透露出的内容或情感的共同点。

然后再进行比较。

六、作文(6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