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857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docx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

流行病各章练习题

作者:

日期: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及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

C.预防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科学

E.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如何防治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

C.人群D.无病的人

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

3.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观察法B.实验法

C.个例分析D.描述法

E.分析法

4.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A.病例报告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D.生态学研究

E.纵向研究

5.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

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

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6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7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只限于一个家庭

B・只限于非病人

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只限于全人类

E・只限于病人

8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上均是

9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是

10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伤害健康

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伤害

D死亡患病伤残

11流行病的的三个阶段是指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疾病分布

一、填空题

1.疾病的时间分布可以有;;

;和

2.在非洲某地伤寒年发病率经常维持在10/10万左右,今年伤寒病

人在A城发生20例,该城市30万人口,这种流行过程的强度属于

3.据统计某省以往病毒性肝类发生率维持在1.6%。

左右,1996年其

发病率达5%。

,此种流行强度属于

4・在常年无白喉发生的自然村中,今秋(10月10-18日)突然发生

白喉病人3例,此在流行过程的强度上称为

5•疾病流行周期长短取决于流行后剩余易感者及免疫者人数的比例,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时间愈久,周期间隔则;新易感者累

积的速度愈快数量愈多,则周期间隔则

选择

1•为了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应用

A.遗传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描述

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

2.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

将会发生该病的

A.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降低

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

3.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称疾病变化为

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

4・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6.满足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发病率相当稳定B.病程相当稳定C.患病率相当稳定D・当

地人口相当稳定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9.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暴露人口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且必须是

A.该疾病的接触者

B・观察时期内、观察地区的人群C.观察地区的本地居民D.观

察地区内的全部居民E.对该病无免疫力的人群

11・感染率的指标常用于

A.急性传染病B.慢性病C.隐性感染较多的疾病D.精神

病E.病毒性疾病

12・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万人中的死亡数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中死于该

病的比例

13.死亡率是指

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

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

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期初人口数之比

1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和患病率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患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患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

15•下列哪项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

A.病死率B.现患率C・超额死亡率D.累积死亡率E・罹

患率

16.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

17・研究一个病的严重程度时用

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发病率

18・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算出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死亡率

19.土壤中缺碘的地区往往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存在称此为

A.自然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D.输入性

E.传入或带入

20・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以上都不是

21・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

A.肿瘤和慢性病的遗传因素B.疾病与环境的关系C.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D.卫生水平对疾病的影响E.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

22・流行是指

A.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发病率高达1%C・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

D.性质相似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E.每10万人口发生的某病病例数

23・某病的发病率是指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B.任何疾病的发病概率

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25.对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A.死亡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死因构成比

30•用于分析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某病的死亡趋势的分析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B.横断面研究C.生存分析法D.出生队

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

31.—些传染病如菌痢,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年8-9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为

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

描述性研究

一、选择题

1、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爆发调查C病例对照研究

B横断面研究D生态学研究

2、某单位举行了1次大型会议,与会者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疾病。

为确定此病的罹患率,对居住在6个旅馆的代表进行调查以了解发病情况。

由于调查全部代表难以实施,故随机抽样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

因为

A它将识别出全部病例

B它将会避免因选择住宿代表时引人的各种偏倚

C它将会消除抽样误差

D它使每个代表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

E随机抽样的数据较调查全部住宿代表的数据易于处理。

3、无应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信函调查时,调查对象不复函B询问调查时,调查对象不合作

C上述两种现象都存在D上述两种现象都不存在,另有其他原因

4、普查的优点是

A能发现人群中全部现患者B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C两者情况都存在D两者情况都不存在

5.以下对生态学研究错误的说法是

A也叫对比调查研究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

C生态学谬误可以避免D不能直接测量发病率

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

A前瞻性调查B抽样调查

C爆发调查D回顾性调查

7.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

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9.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

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

三、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性研究、、实验性

研究和O

2、横断面研究所用的指标是o

3、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可分和两类。

第二节队列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

A研究对象分两组B有对照

C属于前瞻性研究D有干预措滋

2.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

A回忆偏倚B混杂偏倚

C选择偏倚D失访偏倚

3•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

A时间顺序合理B时间顺序不合理

C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D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

4•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

6.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

A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

D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

7.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B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C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X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

8.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

()

A现患调查B生态学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D抽样调查

9.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

()

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设立对照组

1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11.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B22.6/10万

C4&0D0.0048

12.—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

A22.6/10万B1.89

C4&0D0.0048

13.—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A52.92%B47.08%

C8&98%D43.04%

14•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

A相对危险度B绝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人群归因危险度

15•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16.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指标可借助于

A潜伏期B传染期

C相对危险度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在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

19•相对危险度是

A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

B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

C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可算累积发病率B可算发病密度

C可计算RR、AR、PARD结果可靠多用于少见病

E可验证病因假设

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B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

C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D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与“果”同时出现

E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

病例对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估计对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有可能确立病的真实发病率

D可用于研究少见病的病因

3•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作用的主要缺点是:

A花费昂贵,历时较长

B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C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D较难获得对照

4.研究者欲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作研究,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同时在同一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新生儿,然后查阅婴儿母亲的妇科和分娩记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的各种暴露因素,该研究属何种类型的研究?

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

5•—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个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人,而500个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人,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80%B40%C20%D无法计算

6.—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XM2.36,

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C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D对照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

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

A<2B<3C<4D<5

&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

B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全人群中选对照

C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D从病人的亲属,同事中选对照

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

A未患病的人

B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C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病的人,对照组应选择未患某病的人

B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病的人

C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病的人

D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11•混杂因素是指:

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对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素

C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关的因子

D与所研究的暴露有关的因子

1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

13•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分析性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实验

B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和普查

C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研究时间顺序一致

14•分析性研究中,暴露的确切含义是:

A指一个发病因素B指多个危险因素

C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

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15.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

A旧病例B可疑病例

C新发病例D死亡病例

1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D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1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常用:

A1:

1B1:

2C1:

3D1:

4

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D便于选择对照组

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C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20.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

分析

21•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特点是错误的?

A较难进行

B要求该人群有完善的疾病登记

C选择偏倚较小

D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2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B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C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

D要求的显著性水平及把握度

23•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选择的条件哪条是错误的?

A对照应与病例来源于同一人群

B对照应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C对照应在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方面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

D对照除未患所研究的病以外,其他一切特征都与病例相似

24•与前瞻性调查比较,回顾性调查缺点是:

A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B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C对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

D对保证病例和对照可比性有很大困难

26.病例对照研究成组资料分析常用指标有:

AX2,AR,AR%BX2,OR,OR95%可信限

CRR,OR,OR95%可信限DX2,PAR,AR%

27•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易发生的偏倚有:

A回忆偏倚B选择偏倚

C失访偏倚D混杂偏倚

2&下列哪种研究,最适宜少见病的病因分析:

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

计算题

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

病例

对照

合计

暴露

18

9

27

非暴露

10

20

30

合计

28

29

57

计算OR值。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6.

A安全性

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种后反应率

D保护率

C临床表现

7.

下列哪项属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

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長其缺点

A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

B盲法不易实施、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

C有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

D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

10.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B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D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11•与观察性研究相比较,实验性研究最基本的特点是

A有可重复性B有人为干预措施

C是前瞻性研究D可行性较好

12.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B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C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D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

13.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观察指标不同B目标人群不同

C入选标准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

15•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

B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C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

D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

16.应用双盲法时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

C入院率偏倚D混杂偏倚

17.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

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可以认为

A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

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生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

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18.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

A抗体水平高的人群

C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

B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群

D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

筛检试验

1.筛检试验的目的是:

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2.筛检试验是:

A.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B.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

种措施

C.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D.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

E.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

3.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的指标有:

A.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可靠性B.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可重复性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D.变异性、灵敏度、假阳性率

E.一致性、约登指数、假阳性率

4.灵敏度是指: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

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5.漏诊率是指:

A.实际有病,试验阳性B.实际有病,试验阴性C.实际无

病,试验阳性

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

6.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B.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C.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D.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高E.灵敏度愈高,预测值愈高

7.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生存率

E・罹患率

9.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

A.阴性预测值B.阳性预测值C.误诊率D.漏诊率

E.特异度

11・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

A・患病率高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早期诊断可改

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12・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

断准确性

13.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

断准确性

15.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以:

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

试验的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单因多果

多因多果

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

面目

A单因单果

C多因单果

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是必须的

 

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

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

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A求同法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