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5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9讲卤族元素Word文件下载.docx

B.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单质③在常温下是液态

D.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④>

③>

②>

依据题意,按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①为F2、②为Cl2、③为Br2、④为I2,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①>

④。

D

4.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加深

B.卤化氢的键长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小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

随着原子半径增大,卤代氢的键长逐渐增大,B项错误。自上而下,卤化氢的还原性依次增强,C项错误。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取决于卤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应为由易到难,D错。

A

5.制单质溴和碘的反应类型、操作和所用试剂都完全正确的是()

反应类型:

①复分解反应;

②置换反应;

③氧化还原反应。

操作:

④过滤;

⑤萃取;

⑥分液;

⑦重结晶;

⑧蒸馏。

所用试剂:

⑨氯水;

⑩氟水;

(11)酒精;

(12)四氯化碳。

A.①④⑦⑨(11)B.②⑤⑥⑧⑩(12)

C.③⑤⑥⑧⑨(12)D.③⑤⑥⑧⑨(11)

6.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单质都能与水反应,通式为X2+H2O⇌HX+HXO

B.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

D.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

本题考查卤素及有关化合物的基本知识规律,解答好本题,除掌握一般规律外,要注意F2及氟的化合物的特殊性:

①F2与水反应置换H2O中的氧生成O2,不像其他卤素单质。②F是最强的非金属,在化合物中不表现正价,HF的溶液表现弱酸性。

7.关于卤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氟酸盛放在细口玻璃瓶中保存

B.液溴保存在细口瓶中,加水封

C.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会变无色

D.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苯中的溶解度大

8.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3,欲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变为3:

1,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1:

3B.3:

1

C.2:

1D.1:

2

9.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_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后,Br2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A.不含

含Fe3+

B.含有

、I-、Cl-

C.含I-,但不能确定是否含Cl-

D.含有Fe3+

由题意强酸性溶液中I-、

无法共存,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后,Br2被还原,由此得出溶液中有I-,肯定不含

、Fe3+,其余离子不能确定,故答案为C。

10.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2KClO3+I2=2KIO3+Cl2,由此相应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ClO3

B.单质的还原性:

I2>

Cl2

C.元素的非金属性:

I>

Cl

D.KClO3中的Cl在反应中得电子

通过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时,根据的是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将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阴离子氧化,而题干反应中,仍是氯元素得电子,I2作还原剂,故C项错。

11.氰(CN)2被称为拟卤素,其性质与氯气相似,但也有不同,如(CN)2(g)在O2(g)中燃烧生成两种空气成分气体。氰化物有毒,电镀厂向含氰化物的电镀废液中加入漂白粉,可将有毒的CN-氧化成氮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N-的电子式为·

N∶

B.可用氰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用于日常漂白、消毒

C.漂白粉中能与CN-反应的物质是CaCl2

D.氰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N-的电子式为[∶CN∶]-;

氰化物有毒,氯化钙无强氧化性,不能将CN-氧化成氮气;

(CN)2(g)在O2(g)中燃烧生成两种空气成分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D项正确。

12.(2010·

黄冈模拟)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

B.步骤②中Cl2应过量

C.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D.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裂化汽油或乙酸

氯气过量太多会导致碘单质继续被氧化。裂化汽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碘单质反应,而乙酸可以与水互溶。淀粉是用来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的,不能检验碘离子是否完全转化为碘单质。

13.(2010·

北京卷)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1)A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为Cl2,其电子式为

(2)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时,发生反应:

Cl2+2KI=I2+2KCl,产生的I2遇淀粉变蓝,可以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3)B中Cl2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l2+2Br-=2Cl-+Br2。(4)C中NaBr与氯气反应生成NaCl和Br2,将C中溶液滴入D中,振荡,发生反应:

Br2+2KI=I2+2KBr,静置后D中溶液分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红色,可以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5)过程Ⅲ主要是为了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是因为从Cl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1)

(2)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14.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B.坩埚C.表面皿D.泥三角

E.酒精灯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1)该实验是对固体海带加热灼烧,与三脚架一起使用的常常是泥三角、坩埚和酒精灯。

(2)步骤③是由海带灰悬浊液得含碘离子的溶液,因此一定要进行过滤,步骤⑥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碘和回收苯。因二者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因此只能用蒸馏分离的方法。

(3)结合“

”,再联想实验室中Cl2的制备不难写出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Mn2++I2+2H2O。

(4)因碘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且苯不溶于水易与水溶液分层,这是选取萃取剂的原则。

(5)根据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这一现象,可以取少量提取碘之后的溶液,加入淀粉看是否变蓝来检验。

(1)BDE

(2)过滤蒸馏

(3)2I-+MnO2+4H+=Mn2++I2+2H2O

(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5)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点评]本题以提取碘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灼烧固体、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5)问是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题,所以该题很好地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5.(2010·

四川卷)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________(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________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

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要求:

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

试剂:

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阳极电解液―→

―→

―→碘酸钾晶体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步骤④的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主要考查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解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和实验能力。

(1)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变深,单质碘为紫黑色,具有加热易升华的性质。

(2)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I-失去电子被氧化;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H+得电子生成氢气。(3)阳极电解产物中含有IO^-_3,该离子与I-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生成的单质碘。(4)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后析出晶体,然后过滤得目标产物KIO3,洗涤其表面的杂质,干燥后即得较为纯净的KIO3。

(1)紫黑色升华

(2)2I--2e-=I2(或I-+6OH--6e-=

)有气泡产生

(3)

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

如果不变蓝,说明无I-(如果变蓝,说明有I-)

(4)冷却结晶干燥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

16.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K+、Mg2+、Al3+、

、Fe2+、Fe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Br-、I-、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确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

(2)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L

5.6L

11.2L

n(Cl-)

1.25mol

1.5mol

2mol

n(Br-)

1.4mol

0.9mol

n(I-)

amol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a=________,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1)从图象上看,开始的一段加入NaOH溶液并未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有H+,从而可知

不能大量存在;

再加入NaOH溶液出现沉淀,最后沉淀全部消失,说明一定有Al3+而没有Mg2+、Fe2+、Fe3+,在图象的中间段沉淀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是NaOH与

在反应,由此得出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是H+、Al3+、

(2)分析表格数据:

第一纵行中,n(Cl2)为0.125mol,它要依次氧化I-、Br-,故n(Cl-)增加了0.25mol,而表格中n(Cl-)为1.25mol,所以原溶液中n(Cl-)为1mol;

分析第二纵行数据:

n(Cl2)为0.25mol,发生反应后变成0.5molCl-,n(I-)为0、n(Br-)少了0.1mol,说明Cl2与I-、Br-均发生了反应,0.1molBr-对应着0.1molCl-,则还有0.4molCl-对应着0.4molI-,即溶液中n(I-)为0.4mol,再通过第三纵行数据加以验证恰好吻合。最后回头来分析第一纵行数据:

0.125molCl2反应要增加0.25molCl-,对应着消耗0.25molI-,则溶液中还剩有0.15molI-,所以a=0.15,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1.5:

0.4即10:

15:

4。

(1)H+、Al3+、

Mg2+、Fe2+、Fe3+

(2)①Cl2+2I-=2Cl-+I2②0.1510:

4

[点评]图表题可以言简意赅地绘出信息,是高考命题者喜欢的一种题型。能分析图表也是《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做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与图表的联系来分析判断。本题中考查离子间的反应、离子间的共存、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还原反应与量的关系,提醒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L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