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59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docx

初中生物专题细胞膜和细胞器

初中生物专题:

细胞膜和细胞器

第2讲细胞膜和细胞器新课标剖析高考要求要求层次具体要求ⅠⅡ√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知识网络成分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成分细胞质基质状态线粒体功能叶绿体核糖体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细胞器液泡溶酶体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例: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组成生物膜系统功能知识点睛除了病毒、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命体以外,其它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细菌、酵母等微生物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而高等动、植物则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如人大约有3×1013个细胞,这些细胞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胡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

胡克的发现对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生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列文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

尽管植物的不同组织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的胚是由单个细胞产生的。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的两条最重要的基本原理:

①地球上的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所有的活细胞在结构上都是类似的。

1855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补充了细胞学说的第三条原理:

所有的细胞都是来自于已有细胞的分裂,即细胞来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的创立大大推进了人类对生命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

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给予极高的评价,把它与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的三大发明。

一、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1.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年代、科学家实验及结论19世纪90年代欧文顿实验:

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推测: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他还进一步推测,细胞膜中很可能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存在,这种推测后来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20世纪初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1925年荷兰科学家实验:

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推测:

细胞膜中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实验:

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细胞膜显示暗-亮-暗的三层,总厚度为7.5nm,中间层为3.5nm,内外两层各为2nm。

推测:

暗层是蛋白质,透明层是脂,提出生物膜的模型: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统一结构。

1970年实验: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内容是: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②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膜中,有的横跨膜。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2.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脂质(约占50%,其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成分蛋白质(约占40%)镶嵌、嵌入或横跨膜结构结合蛋白质糖类(约占2%~10%)糖被(膜外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原因: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实例: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膜是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分界面。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详见第3讲)。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主要方式(如图):

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细胞。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二、细胞质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

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一)细胞质基质(也称细胞溶胶、胞质溶胶)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等。

状态: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为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

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功能:

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二)细胞器1.线粒体形态:

大多数呈椭球形。

外膜结构内膜:

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附着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基质:

液态,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及少量DNA、RNA,含有核糖体。

功能:

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是1850年发现的,1898年命名。

线粒体是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

另外,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但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有限,因此,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在形态,染色反应、化学组成、物理性质、活动状态、遗传体系等方面,都很像细菌,所以人们推测线粒体起源于内共生。

按照这种观点,需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以后,有可能在长期互利共生中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线粒体。

在进化过程中好氧细菌逐步丧失了独立性,并将大量遗传信息转移到了宿主细胞中,形成了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2.叶绿体形态:

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外膜内膜结构基粒:

含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基质:

含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少量DNA、RNA,含有核糖体。

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也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只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其余的是在细胞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必需运送到叶绿体,才能发挥叶绿体应有的功能。

由于叶绿体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遗传体系等方面与蓝细菌相似,人们推测叶绿体可能也起源于内共生的方式,是寄生在细胞内的蓝藻演化而来的。

3.核糖体形态:

椭球形粒状小体。

类型:

固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

化学组成:

核糖体的大小两个亚基都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功能: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形态结构:

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类型:

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功能:

与蛋白质加工、运输有关;

与脂质、糖类合成有关;

增大膜面积,附着很多酶,为生化反应创造有利条件。

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最大的膜状结构的细胞器,大部分的内质网与核糖体相结合形成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也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肝细胞的脱毒作用、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肌肉收缩的调节等。

5.高尔基体形态结构:

单层膜围成的结构,有扁平囊和大小囊。

功能: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结构:

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功能: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结构液泡膜细胞液:

含水、无机盐、色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等。

功能:

调节细胞内渗透压,保持细胞坚挺。

8.溶酶体结构:

单层膜,含多种酶。

功能: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细菌等。

初级溶酶体:

此类溶酶体是刚刚从反面高尔基体形成的小囊泡,仅含有水解酶类,但无作用底物,外面只有一层膜,其中的酶处于非活性状态。

次级溶酶体:

此类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是一种将要或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

根据所消化的物质来源不同,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

自噬性溶酶体:

是一种自体吞噬泡,作用底物是内源性的,即细胞内的异变、破损的某些细胞器或局部细胞质。

这种溶酶体广泛存在于正常的细胞内,在细胞内起“清道夫”的作用。

异噬性溶酶体:

又称异体吞噬泡,它的作用底物是外源性的,即细胞经吞噬、胞饮作用所摄入的胞外物质。

异噬性溶酶体实际上是初级溶酶体同内吞泡融合后形成的。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比较:

细胞种类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中心体动物细胞无无无有植物细胞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植物绿色部位细胞有低等植物细胞有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

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三)细胞骨架在20世纪初,细胞被看成是由悬浮在胞质溶胶中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的集合体。

随着电子显微镜和各种染色技术的发展,揭示细胞除了含有各种细胞器外,在细胞质中还有一个三维的网络结构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主要的3类蛋白质纤丝构成,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各种纤丝都是由上千个亚基装配成不分支的线性结构,有时交叉贯穿在整个细胞之中。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

微丝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内侧;

而中间纤维则分布在整个细胞中。

虽然各种蛋白质纤维在细胞内具有相应的位置,但不是绝对的。

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承受外力、保持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方面起重要作用。

如:

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

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

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

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

由于细胞骨架的存在,它不仅维持了细胞的三维空间结构,而且,将胞质溶胶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一些细胞器黏附在细胞骨架上,这样避免不同反应体系间的相互干扰。

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一)实例:

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等)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核糖体合成肽链直接进入内质网加工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出芽形成囊泡线粒体提供能量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二)研究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蛋白质的运输尽管比较复杂,但是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来解释。

每个需要运输的多肽都含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称为信号肽序列,引导多肽到不同的转运系统。

信号肽开始从核糖体的大亚基上露出,露出的信号肽立即被细胞质中的信号肽识别体(SRP)识别并与之相结合。

此时,肽链合成暂时停止,SRP牵引这条带核糖体的mRNA到达粗面内质网的表面,并与粗面内质网表面上的信号肽识别体受体(或称停泊蛋白)作用,这时,暂时被抑制的肽链合成过程恢复进行,同时,内质网膜上某种特定的核糖体受体蛋白聚集,使膜双脂层产生孔道,带mRNA的核糖体与其受体蛋白结合,合成出的肽链便通过孔道进入内质网腔内。

信号肽在穿越膜后即被内质网腔内的信号肽酶水解切除。

当核糖体与其受体蛋白结合后,SRP与停泊蛋白便解离,各自进入新的识别、结合循环。

当肽链合成进行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合成结束,核糖体的大小亚基解聚,大亚基与核糖体受体的相互作用消失,核糖体受体解聚,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孔道消失,内质网恢复成完整的脂双层结构。

进入内质网腔内的多肽链在信号肽被水解切除后即进行折叠及其他一系列修饰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分泌蛋白。

在糙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合成的地方,也是蛋白质分泌途径的起点。

多肽经移位后,在内质网的小腔中被修饰,通过短时间的加工后,分泌蛋白形成被膜包裹的小泡,转运到高尔基体,然后再转运到细胞表面或溶酶体。

在内质网中的修饰包括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基化,几乎所有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最终被糖基化。

糖基化的作用是:

①使蛋白质能够抵抗消化酶的作用;

②赋予蛋白质传导信号的功能;

③某些蛋白只有在糖基化之后才能正确折叠。

多肽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折叠后被膜包裹形成小泡转运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高尔基体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

一是对糖蛋白上的寡糖作进一步的修饰与调整,二是将各种多肽进行分类并送往溶酶体、分泌泡和各种膜的功能目的地。

但蛋白质应送往哪里是由蛋白质本身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和分装,成熟的蛋白质通过小泡运到细胞表面或者是溶酶体。

伴随各种具膜小泡的运输过程,细胞内形成了复杂的膜流,高尔基体在在膜流的调控中起枢纽的作用。

没有活性的前体蛋白,进行一系列的修饰加工后才能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蛋白,各细胞器之间有明显的分工;

但是各细胞器在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中又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

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

四、生物膜系统

(一)生物膜1.定义:

细胞中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的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不同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含量(干重的百分比)生物膜类型蛋白质脂质糖类红细胞膜49438肝细胞膜543610核膜66522高尔基体642610内质网622710线粒体外膜5545痕迹量线粒体内膜7822——生物膜有着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功能大多数是由膜蛋白来执行的。

膜蛋白中有些是运输蛋白,转运特殊的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

有些是酶,催化与酶相关的代谢反应;

有些是连接蛋白,起连接作用;

还有些是受体,起信号接收和转导作用等。

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3.生物膜的不对称性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生物膜的不对称性主要是指这些成分分布的不对称以及这些分子在方向上的不对称。

膜脂、膜蛋白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

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

研究膜结构不对称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冰冻断裂技术,此外还有同位素标记法、酶水解法等。

(二)生物膜系统1.定义:

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各种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生物膜系统。

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①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同时在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广阔的膜面积为之提供多种酶的附着位点。

③细胞内的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互不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3.应用(人造膜材料的应用)如:

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透析型人工肾(如图)等。

五、实验

(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实验材料:

新鲜的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等)试剂:

清水实验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方法步骤:

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高倍镜下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实验原理: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

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以及线粒体的分布。

实验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

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将0.5g的健那绿溶解于50mL生理盐水中,加温到30~40℃)实验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方法步骤:

取材→染色→制片→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高倍镜下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注意事项:

①材料选择:

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近乎透明的。

观察叶绿体时选择藓类叶是因为藓类属于低等植物,叶片是绿色的单层细胞,不需加工即可进行观察。

②制作装片和镜检:

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细胞器的正常形态并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细胞器形态的观察。

例题精讲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证明细胞膜存在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动物细胞具有明确的边界B.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生溶血现象C.向某细胞中注入伊红(一种大分子红色染料)后观察发现细胞外始终不呈红色D.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的形态D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A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C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两层分子,它构成膜的。

(2)若该图表示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A/B)侧。

(3)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细胞间的识别是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     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的种类和数量。

(5)变形虫的细胞在吞噬食物时能够变形,这与细胞膜的性有关。

(1)磷脂基本支架

(2)A(3)3糖蛋白胞间连丝(4)蛋白质(5)流动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C.脱氧核苷酸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D.核糖体是一切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肌细胞内的肌质网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由此可推测肌质网的作用是(  )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B.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C.为肌细胞供应能量D.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C下列对线粒体的分布和数量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A.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的细胞内B.动物细胞比绿色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C.细胞内需能的部位线粒体比较集中D.生长和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多A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B【例10】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结构中有几处含有放射性(  )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 ⑥高尔基体A.2处B.3处C.4处D.5处A【例11】根据给出资料,判断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细胞壁中心粒A.①和③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结构B.植物细胞不一定含有⑤C.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D.⑤和⑦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C【例12】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器A、C、E、F都可产生水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C.植物细胞都含有C、E、FD.A、D都是单层膜结构C【例13】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C.核酸仅存在于结构1、6中D.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D【例14】有关细胞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脂质、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质B.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在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与其细胞有丝分裂有关D.人体不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相差不大D【例15】右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在[ ]填标号,_____填相应名称)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____________(细胞器)。

(2)图中②⑤⑥⑦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3)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结构是图中的[]。

(4)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____________中。

(5)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

此处与“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和[]。

(6)实验发现,该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⑧厚度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为其补充成分,来支持保护细胞。

在动物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的结构为。

(1)[①]中心体

(2)磷脂和蛋白质(3)⑥线粒体(4)[④]细胞核(5)⑩叶绿体⑨液泡(6)⑦高尔基体纤维素和果胶细胞骨架【例16】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不同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C.该过程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等D.步骤③、④所用的转速是相同的D【例17】把菠菜叶放进适当的溶液中,进行研磨。

将研磨液用纱布过滤后,除去未磨碎的组织,得到一种绿色的液体。

把其倒入离心管中,进行适当强度的离心分离,得到沉淀(沉淀A)。

将此沉淀用电子显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