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983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ocx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D

3.2.3当掺用含有木质素磺酸盐类物质的外加剂时应先做水泥适应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施工

3.3.1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进入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的检验项目应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混凝土减水率,符合要求方可入库、使用。

3.3.2减水剂掺量应根据供货单位的推荐掺量、气温高低、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3.3.3减水剂以溶液掺加时,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3.3.4液体减水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粉剂减水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内,需二次添加外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搅拌均匀方可出料。

3.3.5根据工程需要,减水剂可与其他外加剂复合使用。

其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配制溶液时,如产生絮凝或沉淀等现象,应分别配制溶液并分别加入搅拌机内。

3.3.6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应加强初期养护;采用蒸养时,混凝土应具有必要的结构强度才能升温,蒸养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4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

4.1品种

4.1.1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下列引气剂:

1松香树脂类:

松香热聚物、松香皂类等;

2烷基和烷基芳烃磺酸盐类:

十二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等;

3脂肪醇磺酸盐类: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等;

4皂甙类:

三萜皂甙等;

5其他:

蛋白质盐、石油磺酸盐等。

4.1.2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由引气剂与减水剂复合而成的引气减水剂。

4.2适用范围

4.2.1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可用于抗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硫酸盐混凝土、泌水严重的混凝土、贫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人工骨料配制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

4.2.2引气剂、引气减水剂不宜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必要时,应以试验确定。

4.3施工

4.3.1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进入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的检验项目应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含气量、引气减水剂应增测减水率,符合要求方可入库、使用。

4.3.2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必须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掺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超过表4.3.2规定的含气量;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采用表4.3.2规定的含气量数值。

表4.3.2掺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

粗骨料最大粒径(mm)

20(19)

25(22.4)

40(37.5)

50(45)

80(75)

混凝土含气量(%)

5.5

5.0

4.5

4.0

3.5

注:

括号内数值为《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中标准筛的尺寸。

4.3.3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宜以溶液掺加,使用时加入拌合水中,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4.3.4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配制溶液时,必须充分溶解后方可使用。

4.3.5引气剂可与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复合使用。

配制溶液时,如产生絮凝或沉淀等现象,应分别配制溶液并分别加入搅拌机内。

4.3.6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含气量。

当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条件变化时,应相应增减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的掺量。

4.3.7检验掺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在搅拌机出料口进行取样,并应考虑混凝土在运输的振捣过程中含气量的损失。

对含气量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施工中应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现场检验。

4.3.8掺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及搅拌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出料到浇筑的停放时间也不宜过长,采用插入式振捣时,振捣时间不宜超过20s。

5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

5.1品种

5.1.1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下列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

1糖类:

糖钙、葡萄糖酸盐等;

2木质素磺酸盐类:

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等;

3羟基羧酸及其盐类:

柠檬酸、酒石酸钾钠等;

4无机盐类:

锌盐、磷酸盐等;

5其他:

胺盐及其衍生物、纤维素醚等。

5.1.2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由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而成的缓凝高效减水剂。

5.2适用范围

5.2.1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大面积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冷缝产生的混凝土、需较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自流平免振混凝土、滑模施工或拉模施工的混凝土及其他需要延缓凝结时间的混凝土。

缓凝高效减水剂可制备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5.2.2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上施工的混凝土,不宜单独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及蒸养混凝土。

5.2.3柠檬酸及酒石酸钾钠等缓凝剂不宜单独用于水泥用量较低、水灰比较大的贫混凝土。

5.2.4当掺用含有糖类及木质素磺酸盐类物质的外加剂时应先做水泥适应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5使用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施工时,宜根据温度选择品种并调整掺量,满足工程要求方可使用。

5.3施工

5.3.1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进人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的检验项目应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混凝土凝结时间,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应增测减水率,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5.3.2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的品种及掺量应根据环境温度、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运输距离、停放时间、强度等来确定。

5.3.3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以溶液掺加时计量必须正确,使用时加入拌合水中,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难溶和不溶物较多的应采用于掺法并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30s。

5.3.4掺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应及时抹压并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终凝以后应浇水养护,当气温较低时,应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6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6.1品种

6.l.1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下列早强剂

1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早强剂:

硫酸盐、硫酸复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氯盐等;

2水溶性有机化合物:

三乙醇胺,甲酸盐、乙酸盐、丙酸盐等;

3其他:

有机化合物、无机盐复合物。

6.1.2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由早强剂与减水剂复合而成的早强减水剂。

6.2适用范围

6.2.1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适用于蒸养混凝土及常温、低温和最低温度不低于—5℃环境中施工的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炎热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早强剂、早强减水剂。

6.2.2掺入混凝土后对人体产生危害或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化学物质严禁用作早强剂。

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早强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接触的工程。

硝铵类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

6.2.3下列结构中严禁采用含有氯盐配制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相对湿度大于80%环境中使用的结构、处于水位变化部位的结构、露天结构及经常受水淋、受水流冲刷的结构;

3大体积混凝土;

4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性介质的结构;

5经常处于温度为60℃以上的结构,需经蒸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6有装饰要求的混凝土,特别是要求色彩一致的或是表面有金属装饰的混凝土;

7薄壁混凝土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梁、屋架、落锤及锻锤混凝土基础等结构;

8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

9骨料具有碱活性的混凝土结构。

6.2.4在下列混凝土结构中严禁采用含有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钢筋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2使用直流电源的结构以及距高压直流电源100m以内的结构。

6.2.5含钾、钠离子的早强剂用于骨料具有碱活性的混凝土结构时,应符合本规范第2.2.4条的规定:

6.3施工

6.3.1早强剂、早强减水剂进入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的检验项目应包括密度(或细度),1d、3d抗压强度及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早强减水剂应增测减水率:

混凝土有饰面要求的还应观测硬化后混凝土表面是否析盐。

符合要求,方可入库、使用。

6.3.2常用早强剂掺量应符合表6.3.2中的规定。

表6.3.2常用早强剂掺量限值

混凝土种类

使用环境

早强剂名称

掺量限值

(水泥重量%)

│不大于

预应力

混凝土

干燥环境

三乙醇胺

硫酸钠

0.05

1.0

钢筋混凝土

于燥环境

氯离子[CL-]

硫酸钠

0.6

2.0

钢筋混凝土

干燥环境

与缓凝减水剂复合的硫酸钠

三乙醇胺

3.0

0.05

潮湿环境

硫酸钠

三乙醇胺

1.5

0.05

有饰面要求

的混凝土

硫酸钠

0.8

素混凝土

氯离子[CL-]

1.8

注:

预应力混凝土及潮湿环境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氯盐早强剂。

6.3.3粉剂早强剂和早强减水剂直接掺入混凝土干料中应延长搅拌时间30s。

6.3.4常温及低温下使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的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宜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喷洒养护液。

终凝后应立即浇水潮湿养护。

最低气温低于0℃时除塑料薄膜外还应加盖保温材料。

最低气温低于-5℃时应使用防冻剂。

6.3.5掺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的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其蒸养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7防冻剂

7.1品种

7.1.1混凝土工程中可采用下列防冻剂:

1强电解质无机盐类:

1)氯盐类:

以氯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

2)氯盐阻锈类:

以氯盐与阻锈组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

3)无氯盐类:

以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

2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

以某些醇类等有机化合物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

3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

4复合型防冻剂:

以防冻组分复合早强、引气、减水等组分的外加剂。

7.2适用范围

7.2.1含强电解质无机盐的防冻剂用于混凝土中,必须符合本规范第6.2.3条、第6.2。

4条的规定。

7.2.2含亚硝酸盐\碳酸盐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7.2.3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接触的工程,严禁食用。

7.2.4含有硝铵、尿素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防冻剂,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

7.2.5强电解质无机盐防冻剂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其掺量应符合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

7.2.6有机化合物类防冻剂可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7.2.7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防冻剂及复合型防冻剂可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上工程,并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7.2.2条、第7.2.3条、第7.2.4条、第7.2.5条的规定:

7.2.8对水工、桥梁及有特殊抗冻融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通过试验确定防冻剂品种及掺量。

7.3施工

7.3.1防冻剂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日最低气温为0~-5℃,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时,可采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

2在日最低气温为-5~-10℃、-10~-15℃、-15~-20℃,采用上款保温措施时,宜分别采用规定温度为-5℃、-10℃、-15℃的防冻剂;

3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为按《混凝土防冻剂》(JC475)规定的试验条件成型的试件,在恒负温条件下养护的温度。

施工使用的最低气温可比规定温度低5℃。

7.3.2防冻剂运到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首先应检查是否有沉淀、结晶或结块。

检验项目应包括密度(或细度),R-7、R+28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试验:

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7.3.3掺防冻剂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存放期超过3个月时,使用前必须进行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细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物质;

3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由防冻剂带人的碱含量、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第2.2.4条的规定;

4储存液体防冻剂的设备应有保温措施。

7.3.4掺防冻剂的混凝土配合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含引气组分的防冻剂混凝土的砂率,比不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砂率可降低2%~3%;

2混凝土水灰比不宜超过0.6,水泥用量不宜低于300kg/m3,重要承重结构、薄壁结构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可增加10%,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强度等级不大于C15的混凝土,其水灰比和最少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制。

7.3.5掺防冻剂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应根据不同的气温,按下列方法进行加热:

1气温低于-5℃时,可用热水拌合混凝土:

水温高于65℃时,热水应允与骨料拌合,再加入水泥;

2气温低于-10℃时:

骨料可移入暖棚或采取加热措施,骨料冻结成块时须加热,加热温度不得高于65℃r,并应避免灼烧.用蒸汽直接加热骨料带入的水分,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7.3.6掺防冻剂混凝土搅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控制防冻剂的掺量;

2严格控制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及防冻剂溶液中的水,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3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延长50%;

4掺防冻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严寒地区不得低于15℃;寒冷地区不得低于10℃。

入模温度,严寒地区不得低于10℃.寒冷地区不得低于5℃。

7.3.7防冻剂与其他品种外加剂共同使用时,应先进行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7.3.8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筑除应满足不掺外加剂混凝土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不得用蒸汽直接融化冰雪,避免再度结冰;

2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对其表面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覆盖。

掺防冻剂的商品混凝土,应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包裹保温外套。

7.3.9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l在负温条件下养护时,不得浇水,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覆盖,严寒地区应加强保温措施;

2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规定温度;

3当混凝土温度降到规定温度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当最低气温不低于-1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小于3.5MPa:

当最低温度不低于-15℃,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小于4.0MPa;当最低温度不低于-2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小于5.0MPa;

4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7.4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7.4.1混凝土浇筑后,在结构最薄弱和易冻的部位,应加强保温防冻措施,并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或易冷却的部位布置测温点。

测温测头埋人深度应为100~150mm。

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2。

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应每隔2h测温一次,以后应每隔6h测一次,并应同时测定环境温度。

7.4.2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地点制作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其中一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放置在工程条件下养护。

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时,拆模前,拆除支撑前及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均应进行试压,试件不得在冻结状态下试压,边长为l00mm立方体试件,应在15~20℃室内解冻3~4h或应浸入10~15℃的水中解冻3h;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件应在15~20℃室内解冻5~6h或浸入10~15℃的水中解冻6h,试件擦干后试压;

2检验抗冻、抗渗所用试件,应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冻或抗渗试验。

8膨胀剂

8.1品种

8.1.1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下列膨胀剂:

1硫铝酸钙类

2硫铝酸钙-氧化钙类;

3氧化钙类。

8.2适用范围

8.2.1膨胀剂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8.2.1的规定。

表8.2.1膨胀剂的适用范围

用途

适用范围

补偿收缩混凝土

地下、水中、海水中、隧道等构筑物,大体积混凝土(除大坝外),配筋路面和板、屋面与厕浴间防水、构件补强、渗漏修补、预应力混凝土、回填槽等。

填充用膨胀剂混凝土

结构后浇带、隧洞堵头、钢管与隧道之间的填充等。

灌浆用膨胀砂浆

机械设备的底座灌浆、地脚螺栓的固定、梁柱接头、构件补强、加固等。

自应力混凝土

仅用于常温下使用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

8.2.2含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鲺-氧化钙类膨胀剂的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长期环境温度为80℃以上的工程。

8.2.3含氧取化钙类膨胀剂配制的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海水或有侵蚀性水的工程。

8.2.4掺膨胀剂的混凝土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和填充性混凝土工程。

8.2.5掺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最高温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内外温差宜小于25℃。

8.2.6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屋面宜用于南方地区,其设计、施工应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执行。

8.3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力要求

8.3.1施工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性能应满足表8.3.1的要求,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检验应按附录B方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进行。

表8.3.1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

项目

限制膨胀率(×10-4)

限制干缩率(×10-4)

抗压强度(MPa)

龄期

水中14d

水中14d,空气中28d

28d

性能指标

≥1.5

≤3.0

≥2.5

8.3.2填充用膨胀混凝土;其性能应满足8.3.2的要求,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检验应按附录B进行。

表8.3.2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性能

项目

限制膨胀率(×10-4)

限制干缩率(×10-4)

抗压强度(MPa)

龄期

水中14d

水中14d,空气中28d

28d

性能指标

≥2.5

≤3.0

≥30.0

8.3.3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进行。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强度试件应在成型后第三天拆模。

8.3.4灌浆用膨胀砂浆:

其性能应满足表8.3.4的要求。

灌浆用膨胀砂浆用水量按砂浆流动度250±10mm的用水量。

抗压强度采用40mm×40mm×160mm试模,无振动成型,拆模/养护/强度检验应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CB/T17671进行,竖向膨胀率测定方法应按附录C进行。

表8.3.4灌浆用膨胀砂浆性能

流动度

(mm)

竖向膨胀率(×10-4)

抗压强度(MPa)

3d

7d

1d

3d

28d

250

≥10

≥20

≥20

≥30

≥60

8.3.5自应力混凝土:

掺膨胀剂全速行进自应力混凝土全速行进性能应符合《自应力硅酸盐水泥》JC/T218的规定。

8.4设计要求

8.4.1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应在限制条件下使用,构造(温度)钢筋的设计和特殊部位的附加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

8.4.2墙体易于出现竖向收缩裂缝,其水平构造筋的配筋率宜大于0.4%,水平筋的间距宜小于150mm,墙体的中部或顶端300~400范围内水平间距宜为50~100mm。

8.4.3墙体与柱子连接部位宜插入长度1500~2000mm,¢8~10mm的加强钢筋,插入柱子200~300mm,插入边墙1200~1600mm,其配筋率应提高10%~15%。

8.4.4结构开口部位、变截面部位和出入口部位应适量增加附加筋。

8.4.5楼筋率宜为0.6%左右;现浇补偿收缩钢筋混凝土防水屋面应配双层钢筋网,构造筋间距宜小于150mm,配筋率宜大于0.5%。

楼面和屋面后浇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m。

8.4.6地下室和水工构筑物的底板和边墙的后浇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60m,后浇缝回填时间应不少于28d。

8.5施工

8.5.1掺膨胀剂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膨胀剂:

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标准的规定;膨胀剂运到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应进行限制膨胀率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2水泥:

应符合现行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不得使用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

8.5.2掺膨胀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凝材料量少用量(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应符合表8.5.2的规定;

表8.5.2胶凝材料量少用量

膨胀混凝土种类

胶凝材料量少用量(kg/m3)

补偿收缩混凝土

300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

350

自应力混凝土

500

2水胶比不宜大于0.5;

3用于有抗渗要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20kg/m3,当掺入掺合料时,其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

4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不宜小于6%;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不宜小于10%;

5以水泥和膨胀剂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

设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mco、膨胀剂取代水泥率为K,膨胀剂用量mE=mCO·K、水泥用量mC=mCO-mE;

6以水泥、掺合料和膨胀剂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设膨胀剂取代胶凝材料率为K、设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mC和掺合料用量为mF,膨胀剂用量mE=(mC’-mF’’)·K、掺合料用量mF=mF’(1-K)、水泥用量mC=mC’(1-K)。

8.5.3其他外加剂用量的确定方法:

膨胀剂可与其他混凝土外加剂复合使用,应有较好的适应性,膨胀剂不宜与氯盐类外加剂复合使用,与防冻剂复合使用时应慎重,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8.5.4粉状膨胀剂应与混凝土其他材料一起投入搅拌机,拌和时间应延长30%。

8.5.5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计划浇筑区段内连续浇筑混凝土,不得中断;

2混凝土浇筑以阶梯式推进,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混凝土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

4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8.5.6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大面积板面混凝土,表面抺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硬化后,宜采用蓄水养护或用湿麻袋本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2对于墙体等不易保水的结构,宜从顶部设水管喷淋,拆模时间不宜少于3d,拆膜后宜用湿麻袋紧贴墙体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3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期应不少于14d。

对于墙体,带模板养护不应少于7d。

8.5.7灌浆用膨胀砂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用膨胀砂浆的水料(胶凝材料+砂)比应为0.14~0.16,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min;

2膨胀砂浆不得使用机械振捣,宜用人工插捣排除气泡,每个部位应从一个方向浇筑;

3浇筑完成后,应立即用湿麻袋等覆盖暴露部分,砂浆硬化后应立即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宜少于7d;

4灌浆用膨胀砂浆浇筑和养护期间,最低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8.6混凝土的品质检查

8.6.1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品质,应以抗压强度、限制膨胀率和限制干湿率的试验值为依据。

有抗渗要求时,还应做抗渗试验。

8.6.2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检验,应按《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