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6475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docx

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

第1节地图基本要素

(1)

学习目标

1.会说出什么是地图的三要素.

2.能写出比例尺及其换算公式.

3.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4.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自学检测一

读课本P13回答下列问题:

1.地图三要素是指__、__、__。

2.写出比例尺的三个公式.

 

自学检测二

读课本P14第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地图上比例尺的形式有_、_、_三种形式.

自学检测三

给出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怎样比较大小?

数字式:

1:

50000或1/50000

线段式:

0___40千米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6000000

厘米

 

自学检测四

读P23图1.37和1.38,说说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

 

节节清

1、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甲图的比例尺是1:

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1:

300000

C、丙图的比例尺为1:

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1:

100000

2、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

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B、40厘米

C、80厘米D、10厘米

3、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

6000000B、1:

600000

C、1:

12000000D、1:

12000

4、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

10000000B、1:

1000000

C、1:

100000D、1:

10000

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

4000000B、1:

16000000

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D、1:

24000000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

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50千米B、100千米

C、200千米D、250千

第1节地图基本要素

(2)

学习目标

1.学会在普通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和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2.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图例.

自学检测一

看地图册P10中间的三幅图思考:

1.在普通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自学检测二

看课本P14图1.23思考: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自学检测三

思考: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

 

节节清

1.在普通地图上,按照______来确定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让指向标的箭头___,然后按照______来确定方向.

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___方向,纬线指示___方向

4、甲地位置在40°N,116°E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S,20°W的按比例点上,乙在甲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5.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正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6.判断:

(1)图中村庄在桥梁的什么方向?

A.东北B.西南C.北D.西

(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A.东南B.南C.东D.东北

第2节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

2.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掌握图1.29,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自学检测一

1.阅读课本P16图1.27及第二段文字,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

2.结合P16图1.28和第二段文字,理解等高线

 

自学检测二

仔细观察图1.28,思考:

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2.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自学检测三

读图1.29,理解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示意图

 

节节清

1.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1500米B、500米

C、100米D、1000米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9003.13米B、8693.13米

C、8848.13米D、9158.13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A、盆地B、鞍部

C、山顶D、陡崖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B、山脊C、陡崖D、山谷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米;图中A点的海拔约米。

(2)图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_____C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_G_______

(3)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方向;A处位于王庄的;C地位于D地的方向。

(4)若图中王庄的气温是23℃,B点的气温应是。

(5)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附后邀请)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标在图上。

 

第3课地图的应用

一、选择题

1.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应该查阅()

A、交通地图B、导游地图

C、世界政治地图D、世界地形图

2.地图的种类很多:

如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人口图、世界地图等,阅读下面三个情境,分析这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地图。

()

①班队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

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小强想找一找伊拉克位置。

③小明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A、交通图、世界地图、地形图

B、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

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

D、地形图、世界地图、交通图

3.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  )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4.如果你正在黄山旅游,最好购买当地的()

A、交通图B、政区图C、地形图D、导游图

5、在城市的交通图上,一般不容易找到()

A、小型工厂B、著名学校C、重要车站D、大型医院

6、生活中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

①外出旅游②方便购物③认识世界④防洪抗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如果班级要举行登山活动,最好事先查找有关()

A、政区图B、卫星云图C、导购图D、等高线地形图

8、下列哪种地图必须要高科技手段才能制作完成()

A、卫星云图B、铁路交通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城市导游图

二、读图综合题

9、读中国铁路交通图及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你从徐州沿陇海线和兰新线到乌鲁木齐,你可以参观哪些著名旅游景点?

(2)十二月份,有一位上海游客想去黄山、桂林、长江三峡、九寨沟、华山等地旅游,请帮他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

 

第1节海陆分布

一、选择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   )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读下图,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3.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           D、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5.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

(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D、南极洲。

6.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7.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

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

8.赤道在东半球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大洲是:

A.大洋洲非洲亚洲  B.亚洲大洋洲非洲  

C.大洋洲亚洲非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

9.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印度洋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10.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二、读图综合题

11.读下列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大洲:

①⑥大洋:

AB

(2)①洲和②洲之间的分界线是,A和C之间的分界线是,③洲和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洲(全填序号),介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

和(填名称)。

(4)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大陆_________和_________大陆。

(填主要的大陆)

(5)由图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

(6)终年没有阳光直射的洲是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洲;

(7)①②⑤⑥共同面临的大洋是_____,C、B、D所包围的大洲是____

 

第2节海陆变迁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海陆是变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2.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

2.通过阅读示意图,初步了解板块相互间的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魏格纳和地图的故事,鼓励学生要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献身科学要不怕吃苦、不畏牺牲  

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难点:

“大陆漂移假说”;了解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游戏,演示使学生有所感悟。

【知识链接】

“海陆变迁”的实例

【自主学习】

1、七大洲有、、、、、

、,四大洋有、、、

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假说的内容:

3、六大板块有:

、、、、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合作探究】

探究一

1、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

它的原意是指什么?

现在用来比喻什么?

 

2、海陆变迁的原因?

连线。

请同学们再举海陆变迁证据的例子。

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海平面的升降

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荷兰的围海大坝地壳的变动

探究二

1、简述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与内容。

2、分组手动制作大陆拼合图并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3、列举大陆漂移的证据

探究三

1、全球火山和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有什么关系?

板块边缘地壳活跃还是稳定?

 

2、红海、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都分布在板块的边缘还是内部?

红海的扩张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长高”说明板块之间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地中海的缩小,说明板块之间在做什么运动?

 

3、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大地震发生的原因。

【达标测评】(每小题10分,共100分)

单项选择题 

1. 喜马拉雅山中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      (   )

A. 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岛屿上的山脉

B. 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汪洋

C. 海洋生物原来生活在山上

D. 有人将海洋生物带到了山上

2.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   )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3.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          )板块挤压而成的。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4. 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形成 (   )

 A. 裂谷       B. 岛弧        C. 海沟       D. 海岸山脉

5. 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分布有巨大的煤田,这说明(   )

A.南极地区好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位置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

 6.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板块运动  D. 海水运动

7.能说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成语是()

A.翻天覆地B.日新月异

C.历久弥新D.沧海桑田

8.下列因素不能直接导致海陆变迁的是()

A.地壳的变动B.海平面的升降C.人类活动D.全球变暖

9.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海陆面积的变化

B.只有海陆分布的变化

C.从来就没有变化

D.既有海陆面积的变化,也有海陆分布的变化

10.关于“大陆漂移假说”叙述错误的是()

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

B.地球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和大洋

C.现在仍无法证明大陆漂移学说

D.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可嵌和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